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01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02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03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04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05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06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07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08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2021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化学课(全国卷专用)课件PPT,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依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命题思路,突出立德树人导向,考试范围,试题解析,复习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2020年起,现有高考体系的考试大纲和说明不再修订。取而代之的,考试命题的依据主要是《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和教育部考试中心2020年1月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进入了“后考纲时代”,今后的高考命题突出立德树人鲜明导向,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从单一评价向多维评价的转变,成为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文化课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三个版本的发展沿革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有甲卷(适用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五省区)、乙卷(适用于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十二省区)2套,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命题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持续推进高考内容改革。试题立足自然学科本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基础性,增强开放性、灵活性,深化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结合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助力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平稳实施。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在更高水平上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十三五”期间,高考内容改革突出立德树人鲜明导向,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从单一评价向多维评价的转变,成为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文化课堂。
    高考评价体系帮助高考内容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
    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转变
    由传统的“知识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由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基础性强调学科主干知识
    创新性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十四五”时期高考内容改革趋势
    强化对爱国主义、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构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
    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挖掘育人素材,科学设计各科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的考试内容
    以基础性涵盖五育整体要求与全面发展,以综合性突出五育的相互交织与有机融合,以应用性体现五育的教育价值和引导作用,以创新性彰显五育的选拔功能和育才效能。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增强试题的应用性和探究性,提升能力考查的有效性。联系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文学作品、传统艺术、物质生态、劳动等情境,强化对体美劳的考查
    一、具体要求: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一、具体要求: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课程目标: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一、具体内容: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二、课程目标: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一、具体内容: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二、课程目标: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具体内容: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课程目标: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较深刻地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依法治国、创新精神等内容的考查,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优势,形成育人合力。彰显素质教育的鲜明导向。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6 项关键能力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
    高考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上取得的主要突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学科立足自身特点,加强情境化试题设计,创设联系劳动、体育、美育的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精神、增强健康意识和审美情趣。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为减少学生机械刷题、重复训练的收益,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各学科通过设计多选题、结构不良试题、任务驱动型试题等新题型,逐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2020 年新高考语文科优化试卷结构,考查高阶思维能力;数学科重建考试目标和考查体系,建立不分文理科的统一考试模式;外语科创设新题型,采用读后续写题型,增加阅读理解和写作分值,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增强考查方式、试题情境等方面的综合性
    增强试题情境的综合性。优化试题情境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活动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所学内容的价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用。增强考查方式的综合性。通过文字、图像、表格等多种方式呈现试题信息,综合考查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辩证分析能力。
    “情境化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能精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和试题情境的复杂程度,化学科试题情境可以分为简单情境、综合情境和复杂情境。
    高考化学评价体系的内涵构成及实施模型
    必备知识:化学语言与概念、物质结构与性质、反应变化与规律、物质转化与应用、实验原理与方法。关键能力: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学科素养:化学观念、思维方法、实践探索、态度责任。核心价值:包括学科社会价值、学科本质价值和学科育人价值,即弘扬爱国主义情怀、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贡献和渗透科学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基础性: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性: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方法综合和形式综合。应用性:在学科素养的引导下,使用合适的思维方法和关键能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阐释社会中有关化学的热点问题,解答实验中的疑问。创新性:推测反应现象或物质性质,设计物质合成或分离路线,阐释机理或总结规律等。
    学习探索:以化学学科专业语言与符号,按照学科逻辑呈现的形式情境,主要用于检测基础知识理解与调用,体现基础性。生活实践: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及其变化的内在逻辑呈现的真实情境,主要用于检测知识迁移与应用,体现综合性与应用性。学术探索:以化学科学研究问题为背景,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路径呈现的真实情境,主要用于检测问题建构与解决,体现综合性与创新性。
    化学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设《化学1》、 《化学2》两个模块。课程内容分为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主题。 每个主题的内容均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以及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等方面,探素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科学观念。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认识,深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选修有机化学基础,设置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3个主题。建立“组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形成基于官能团、化学键与反应类型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思路,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探究性质、设计合成路线的相关知识,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范围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与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考范围为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考试时间约5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题,考生作答11题。题型包括选择、填空和简答等。第一部分为必做单选题,即第7~13小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为第26~28小题共3小题,共43分;选做题为第35~36小题共2小题,分别对应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木块,每小题15分,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1.(2021全国理综乙卷,7)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 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答案】D【解析】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做为新能源,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碳中和的要求,B不符合题意;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C不符合题意;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D符合题意。
    2.(2021全国理综乙卷,12)沿海电厂采用海水为冷却水,但在排水管中生物的附着和滋生会阻碍冷却水排放并降低冷却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管道口设置一对惰性电极(如图所示),通入一定的电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阳极发生将海水中的Cl-氧化生成Cl2的反应B.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灭杀附着生物的NaClOC.阴极生成的H2应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D.阳极表面形成的Mg(OH)2等积垢需要定期清理【答案】D【解析】海水中除了水,还含有大量的Na+、Cl-、Mg2+等,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装置的原理是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海水,阳极区溶液中的Cl-会优先失电子生成Cl2,阴极区H2O优先得电子生成H2和OH-,结合海水成分及电解产物分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阳极区海水中的Cl-会优先失去电子生成Cl2,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设置的装置为电解池原理,根据分析知,阳极区生成的Cl2与阴极区生成的OH-在管道中会发生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其中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灭杀附着的生物,B正确;因为H2是易燃性气体,所以阳极区生成的H2需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以排除安全隐患,C正确;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 H2O + 2 e- = H2↑+ 2 OH-,会使海水中的Mg2+沉淀积垢,所以阴极表面会形成Mg(OH)2等积垢需定期清理,D错误。
    3.(2021全国理综乙卷,13)HA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的饱和溶液中c(M+)随c(H+)而变化,M+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298 K时c2(M+) ~ c(H+)为线性关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pH = 4时,c(M+) < 3.0 × 10-4 ml•L-1B.MA的溶度积度积Ksp(MA) = 5.0 × 10-8C.溶液pH = 7时,c(M+) + c(H+) = c(A-) + c(OH-)D.HA的电离常数Ka(HA) ≈ 2.0 × 10-4
    【答案】C【解析】pH = 4,即c(H+)=10×10-5 ml•L-1时,由图可知,c2(M+)=7.5×10-8 ml2/L2,c(M+)= ml•L-1 < 3.0×10-4 ml•L-1,A正确;由图可知,c(H+) = 0时,可看作溶液中有较大浓度的OH-,此时A-的水解极大地被抑制,溶液中c(M+) = c(A-),则 ,B正确;设调pH所用的酸为HnX,则结合电荷守恒可知 ,题给等式右边缺阴离子部分nc(Xn-),C错误; 当 时,由物料守恒知 ,则 , ,则 ,对应图得此时溶液中 , ,D正确。
    全面推进高考内容改革的总体趋势
    未来5年,要全面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在更高水平上提升考试质量,更好地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导向作用,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筑牢高考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集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试题情境为一体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
    全面推进高考内容改革的基本展望
    考查内容设计趋势: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挖掘育人素材,科学设计各科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的考试内容;文科注重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家国认同、情怀人格;理科注重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引导和教育学生利用科学造福人类、贡献社会、促进国家发展、助力民族复兴。考查要求实现办法:把德智体美劳教育的考查和引导融入考查要求,以基础性涵盖五育整体要求与全面发展,以综合性突出五育的相互交织与有机融合,以应用性体现五育的教育价值和引导作用,以创新性彰显五育的选拔功能和育才效能。
    全面推进高考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
    试题情境创设方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增强试题的应用性和探究性,提升能力考查的有效性。通过创设试题情境,强化对体美劳的考查和引导,如:联系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增加参与感和现场感,增强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激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发挥学科优势,通过文学作品、传统艺术、地形地貌、物质生态等,强化对审美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通过创设劳动情境和场面,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
    加强2022年各学科的高考复习备考研究
    紧扣高考评价体系,强化关键能力考查。将关键能力发展水平作为考查重点,明确各学科能力考查的侧重点和途径,全面提升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水平。加强试题情境设计,注重应用探究能力考查。通过创设情境化试题,丰富试题呈现方式,增加试题的应用性和探究性,提升能力考查的有效性。防止试题形式固化,保持试卷难度稳定。分步骤稳妥调整试题试卷形式,减少考试固化给机械训练和大量刷题带来的收益,不断优化试题难度结构,保持试卷总体难度稳定。加强对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增强考查的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究性,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改进评价方式。补足弱项,加强对“体美劳”的考查和引导,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引导高中学校转变教学方式、发展素质教育。
    一、试题呈现方式不断创新,考查基础性要求继续强化
    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2021 年高考各科命题依据课程标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深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内容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学科观念的形成和深化。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命题围绕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基本反应类型、物质基本转化规律、实验仪器及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等内容设计试题。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能有效检测学生对学科基础的掌握程度,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学规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及复习备考。例如,广东卷、全国甲乙 2 套试卷都考查了化学计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常见气体制备方法、有机物的转化与性质、元素周期律、无机物转化与性质、溶液和其他反应的化学平衡、电化学基本原理等基础内容。
    二、加强理性学习,避免过度学习
    2021年高考命题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创新试题呈现方式,转变考查思路与切入点,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命题充分考虑学生作答感受,延续近年试题风格,保持学生作答的亲切感;做好改革衔接,助力高考改革平稳实施。 2021年命题主要从 2 个方面调控试卷总体难度:一是减少陌生的试题情境。化学试题体现在无机化合物试题考查常见的碘、铜、铁、镁等元素,实验题基于学生熟悉的物质制备实验考查基本操作、基本仪器和实验原理,有机化合物试题以学生熟悉的烃、卤代烃及含氧衍生物为重点考查基础有机化学理论。在设计化学试题时,对于较为复杂的数据计算,注重考查原理,如 2 套试卷的第28 题关于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都是要求学生列出计算式或给出表达式即可,第 35题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中的晶胞相关计算只要求列出密度或者空间占有率的表达式。 预计2022年高考命题将继续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试题呈现形式,优化设问方式,强化学科基础考查,探索增强开放性,深化关键能力考查,持续稳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三、避免机械刷题,提高学科理解和学科思维能力
    刷高考真题是最佳的选择,不但要刷,还要反复刷。总体了解了高考题的“感觉”,也发现了自己薄弱的部分,对于查缺补漏帮助很大;至于模拟题,不用太过纠结于对错,而是从中学习一些新的思维,新的表述即可。刷题重质不重量,不要为了一时的满足感或迷茫感而盲目刷题,每道题都需要认真地分析材料中的时空定位、性质概括、问题题型与选项中的正确与错误,这样的刷题才会有收获。同时,平时刷题时可以尝试用一些新的思维与方法,多一种思维解题高考便多了一条可行的路。
    四、强化信息获取能力,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是能力考查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试题信息,将题干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识别和匹配。高考化学考查信息获取能力的试题如:全国甲卷第 12题通过提供硫酸钡、碳酸钡中阴阳离子浓度的对数关系图,要求学生转换图中的数据,计算2种难溶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并论证离子浓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全国甲卷第 28题通过提供合成甲醇的反应焓及分步反应快慢的信息,让学生获取反应能量变化的基本信息,并判断反应活化能的相对大小及总反应的焓变,辨析物质在等温和等压下甲醇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自然科学的本质属性使得实验探究能力成为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最具特色的考查目标之一,是各科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重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从选取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考查。化学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识别基本实验仪器、描述基本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阐释实验目的及分析简单误差。如全国乙卷第27 题是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实际,选择合适的实验操作及鉴定方法,试题重视考查实验方法论层面的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分析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并使用冰水浴的原因、加热采用油浴而不使用热水浴的原因、过氧化氢的作用、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用 pH 试纸检测来判断氯离子是否洗干净的理由等,这些都是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五、加强逻辑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从一般原理或者规律出发,运用数学的演算或者逻辑的证明得出特殊事实应遵从的规律。2021年理科综合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的试题如全国乙卷第13题,以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浓度与氢离子的关系为背景素材,考查学生基于水中电解质溶液的一般规律,推理在特殊外部条件下溶液中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支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推动学生个人成长的关键要素。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各科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通过精心创设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技进步、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境,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有助于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国乙卷第 26 题呈现利用炼铁高钛炉渣回收钛、铝、镁的工艺流程图,要求学生综合分析整个工艺流程,试题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的基本原理、物质反应与性质的差异,解决实际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六、突出中国科技成就,培根铸魂
    2021 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通过选取真实的生产生活实际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创设情境,展示自然科学与技术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强化价值引领与文化渗透,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加深思考和反思,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我国提出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展现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责任与担当。化学科学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全国乙卷第 7 题以碳中和为情境,考查如何利用化学技术减少二氧化碳,并向学生普及了多种实现碳中和的手段和技术。全国甲卷第 35 题以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计划的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能燃料合成项目为情境,呈现从硅晶体太阳能发电、利用电能分解水、再利用分解得到的氢气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反应制备燃料甲醇的技术。这些试题鼓励学生拓展视野,关注国家科技进展,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基于上述分析,展现中国科技成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是选择2022年高考复习备考训练试题的基点。
    七、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渗透生态文明思想和环保理念
    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以废弃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为背景,展现化学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促进学生牢固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全国甲卷第 26 题以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为原料采用一系列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全国乙卷第 27题以用工业废铜焙烧得到的氧化铜为原料与稀硫酸反应制备胆矾,体现资源循环使用的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劳动实践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紧密关联,化学与劳动实践的内在联系使得其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2021广东高考化学第6题以社区服务、学农活动、家务劳动和自主探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劳动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凸显科学进步在提高劳动效率、创新劳动方式中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 充分发挥学科整体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特别是突出了美育功能。例如2021年广东高考第1题以文旅热现象、国宝级文物的意义和价值图文信息为情境,主要考查文物制造原料的主要成分、材料的分类、合金概念等必备知识的宏观辨识,引导教学要关注中华传统文化。
    相关课件

    开学第一课 高二化学 第一课 走进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一)课件PPT: 这是一份开学第一课 高二化学 第一课 走进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一)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1,情景2,情景3,平衡理论及其应用,本书主要内容,先认识几个概念,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开学第一课】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化学,化学的内涵,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对病毒的防护,高中化学课程,初高中化学差异,2能力要求不同,课堂要求,1课堂要求,2课堂纪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开学第一课】高中化学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 课件: 这是一份【开学第一课】高中化学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题步骤简单-繁琐,影响放弃化学,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马踏飞燕,铁器时代,沧州铁狮子,波义耳,元素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