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01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02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03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04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05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06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07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08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41首浣溪沙,·第42首采桑子,·第43首相见欢,·第44首如梦令,第41首,第42首,第43首,第44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浣溪沙北宋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①燕归来。小园香径②独徘徊③。
    重点注释①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对眼前的人或事物感到熟悉,又不十分真切。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②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③徘徊:来回走。文学常识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重点赏析(1)炼字“新”“旧”两字表达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怅惘情思。“独”字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感,准确而传神地总结了全词的基调。“徘徊”强调了作者伤感惆怅的情绪。
    (2)表现手法①对比。“新词”和“旧亭台”对比,表达了美景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通过“花落去”与“燕归来”的对比,以及对词人“独徘徊”的形影相吊的情境刻画,表达了词人对繁华易尽与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②“花落去”是伤春,“燕归来”是伤别,用白描的手
    手法写景抒情,景中寓情,赋中有比,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伤别怀旧之情。(3)表达方式“徘徊”运用动作描写,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将词人对年华和美景的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情感全词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既有伤春之情也有惜春之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5)哲理一切必然要失去的美好事物谁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作品主旨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参考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和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让人无可奈何的是花儿终将凋落,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曾经认识,我独自在存留幽香的小路上走来走去。
    采桑子北宋 欧阳修轻舟短棹①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②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③掠岸飞。
    重点注释①棹:桨。②琉璃: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③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背景知识欧阳修曾任颍州知州,喜爱那里的民风、景物,晚年辞官退休后便定居此地。他曾作《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四时美景,抒发恬淡安适情怀。本词是第一首。
    重点赏析(1)炼字“好”字是词眼,直写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短棹”二字委婉地写出了休闲的意味,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漂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的春色;“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处处随”暗示了湖上游人之盛。
    (2)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下片的一、二句以无风的水面如琉璃般光滑写出了西湖之“静”,三、四句由涟漪惊动沙滩上的水鸟,写出了西湖之“动”,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西湖春景的多姿多彩。(3)情感表达了作者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与惬意情怀。
    (4)表达方式描写景物。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描写出舟动景换的画面:春水碧绿,流转绵延;长堤芳草,笙歌隐现;水面无风,光滑如镜;船动不觉,沙鸟惊飞。
    作品主旨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抒发了作者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其追求自由自在、悠然恬淡生活的态度。
    参考译文西湖风光真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幽香,春风中隐隐传来的笙歌,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漂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只见微小的涟漪在船边荡漾,那被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飞翔。
    相见欢宋 朱敦儒金陵①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②散,几时收?试倩③悲风吹泪过扬州④。
    重点注释①金陵: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②簪缨:代指达官显贵。③倩:请人代自己做。④扬州:今属江苏。
    重点赏析(1)炼字“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
    (2)表达方式上片写景,气魄宏大,苍凉沉郁。下片转为抒情,格调也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3)情感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此间充满无限悲慨。全词抒发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苟安,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4)表现手法本词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登临城楼,见夕阳垂地,大江奔流,不禁想到国家破裂,国土沦丧。秋风萧瑟之中,充满无力之感。表达了作者期盼收复失地,击退入侵者的真切愿望。
    作品主旨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参考译文在南京城西门的城楼上,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这万里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金人入侵,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恳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如梦令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①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②深处。争渡③,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重点注释①溪亭:溪边的亭子。②藕花:荷花。③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重点赏析(1)炼字“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宴饮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表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由此可见,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2)情感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3)表现手法运用白描的手法追述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溪亭醉饮,先是“沉醉不知归路”,尽兴即返,不问出路,之后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池深处的失误。
    作品主旨这首小词仅三十几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故事”,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愉悦、欢快、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参考译文时常记起在溪边亭中游玩至太阳落山,喝醉了以致忘记了回家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荷花池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滩边的一群水鸟。
    阅读《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B.“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D.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点拨】“清秋”应为深秋时节。【答案】A
    2.【2019•南充】“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相关课件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后练本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后练本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41首,答案B,第42首,答案C,第44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第12课时八上古诗词三课堂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12课时八上古诗词三课堂讲本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7首春望,·第39首赤壁,·第40首渔家傲,第36首,第37首,第38首,第39首,第40首,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第11课时八上古诗词二课堂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11课时八上古诗词二课堂讲本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3首龟虽寿,·第35首梁甫行,第32首,第33首,第34首,第35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语文第13课时八上古诗词四课堂讲本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