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原卷版).doc
    • 解析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01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02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03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01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02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专题0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母题来源】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
    【母题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答案】
    3.B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错误,原文只说“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其比主题分述法“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故选B。
    【命题意图】本题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
    【考试方向】论述类文本的第三题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此题在近几年全国卷中都是必考的题目,它主要考查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归纳,一般为文中作者的观点,专家的观点,以及史实论据使用的准确性。
    【得分要点】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查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第三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分析,应试思路:
    (1)明确题干要求。题干的语言指令通常分两个方面:一是对四个选择项的内容的指向与界定。二是要求判断正误的界定。
    (2)读懂选项内容。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对文章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理解和判断。
    (3)结合语境判断。出题者拟写选项时,会根据题干的指令,设计一些错误的节点,因此考生要注意结合选项相关内容与原文进行比对,从而对选项作出正误判断。

    一、(2021·甘肃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是近两百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唐诗选本。在孙洙所在的年代,《千家诗》是当时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一部蒙学读物,《唐诗三百首》的卷首即有“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的题词。然而在孙洙看来《千家诗》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编选不精,“随手搬拾,工拙莫辨”,未经仔细梳理,良莠不齐;二是诗体单调,“止五七律绝二体”,对盛唐繁荣丰富的诗歌面貌反映不足。基于此,孙洙决心编出一部超过《千家诗》的经典的唐诗选本作为蒙学读物,指导学生读诗、写诗,这就是《唐诗三百首》。
    “脍炙人口”是孙洙选诗的重要标准。每一部选本都有自己的选录标准,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清代,呈现出流派众多、门户之争极为激烈的格局。《唐诗三百首》没有任何门户偏见,选录唐诗繁荣时期那些脍炙人口诗歌中的“尤要者”。选诗视野非常开阔,上至皇帝、宰执,如唐玄宗的《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下到平民、歌女,如西鄙人的《哥舒歌》、杜秋娘的《金缕衣》,基本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
    此外,《唐诗三百首》选录的诗歌诗体丰富、数量适中。选本共编选唐代77位诗人的317首诗,分为古诗、乐府、律诗、绝句等体,每一体各选唐人的经典作品数十首。《唐诗三百首》选诗的数目很显然是受到了《诗经》的启发。《诗经》又称《诗三百》,共选入诗歌作品305篇,而孙洙的《唐诗三百首》选入唐诗作品317篇。这样的选诗数量恰到好处,既适合唐诗爱好者,又适合唐诗的初学者。这样一种选诗体制也对后代影响深远,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
    纵观《唐诗三百首》的编选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宗杜。孙洙推崇杜甫,共选杜甫诗36首,占全书的十分之一多,为所选诗人之最。二是兼顾其他大家。除了杜甫,对李白、王维等大家的诗作选录也较多,各占全书总数的近十分之一。同时,编者也并未因人废诗,对于有些不出名的诗人,也选录了其经典作品,如马戴、张乔、崔涂等,可见编者的公正之心。三是思想雅正。孙洙所选诗作,无论各体,内容皆经认真挑选,与当初孔子删诗的标准一样,以“思无邪”为准则。例如,《金缕衣》这首诗,虽然作者没有诗名,而且艺术水准有限,但是内容却非常适合鞭策儿童努力向学。《唐诗三百首》以此为收尾,足见对其内容的认可。
    囿于一已之趣味而厚此薄彼,是历代选本难以避免的普遍缺陷。《唐诗三百首》的编选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孙洙强调儒教诗论的同时,许多思想有悖于正统、风格不够温柔敦厚的优秀诗歌被拒之门外。如李贺的大量诡谲多变、璀璨多彩的作品一首也未录,李白的《古风》59首一篇不录,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三吏”“三别”这些名作一篇未录,整个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作品一篇不取,晚唐聂夷中的《伤田家》等反映社会现实较为深切的作品一概摈斥。这里如果指责孙洙的儒教思想过于极端,倒是冤枉孙洙了。这些诗歌不“易于成诵”,才是不被孙洙选录的根本原因。这也正是《唐诗三百首》继承《千家诗》的优点,坚持严格的入选标准,从而取得极大成功的秘诀所在。
    (摘编自易小邑《<唐诗三百首>的成书缘起及辑录不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诗歌选本众多,成书于清代的《唐诗三百首》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
    B.蘅塘退士认为,作为蒙学读物,选诗易于成诵是《千家诗》流传不衰的重要原因。
    C.《唐诗三百首》对后世影响深远,选本《宋词三百首》等是后人仿其内容而编写。
    D.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作品没有被选入,是因为孙洙认为这些作品没有温柔敦厚的风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肯定了《唐诗三百首》的选本地位,又指出其不足,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B.文章第二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具体有力地证明孙洙选录诗歌视野的开阔。
    C.第三段列举诗体分类,讨论《唐诗三百首》选录诗体的丰富,足以体现成书初衷。
    D.文章论述《唐诗三百首》的特点时,均与蘅塘退士对《千家诗》的看法进行比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诗三百首》扬《千家诗》之长,避其“随手掇拾,工拙莫辨”、诗体单一之弊。
    B.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的诗作是经历了多个时代读者考验的,可以说都是经典作品。
    C.《唐诗三百首》的编书缘起、选诗量,与《诗经》及孔子删诗标准“思无邪”有关。
    D.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思想雅正,符合蘅塘退士选诗的标准。
    二、(2021·四川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因为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书面文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这样的文字更加便于核对或辩驳,并且具有客观的特征。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
    书面文化的到来曾经使古人的口语思维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然而,原生口语文化是没有受到印刷文字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则已经受到这种浸染。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它既比不上文字文化的那种深入思考,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
    文字阅读是一种孤独的个体行为,只要有一本书,没有旁人就能完成,要深入思考,最好是没有旁人。口语传播不同,它经常是一群人一起听,就像看现场球赛或音乐会一样,它需要有伙伴听众才有气氛,所以,“听”能产生一种“读”所没有的群体同伴感觉。在次生口语文化里,即使你在家里一个人听音频节目,也会因为有同一时刻的其他听众而有群体在场的感觉。网上网下的“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刻意营造的就是这样的感觉效果。
    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改变了以往的知识观念和知识性质,娱乐性的《奇葩说》或《吐槽大会》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同一个思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得到相同的表达,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这是错误的。譬如,根本不可能在《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电视—网络节目中分节连续播放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不要说是像斯密《道德情操论》这样的著作了。即使在音频节目中尝试这么做,效果也一定不会好。那么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化,再简化。就像我们在许多知识性音频那里所看到的,介绍的知识是经过极度简化的。因为有简化和口语表述的需要,所以断章取义、寻章摘句、语录式处理、警句妙语代替论述等等经常会成为明显的问题。
    这样的媒体话语形式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关于经典著作的知识观念:错误地以为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充分精炼化,并可以简单概述的东西。经典著作太啰嗦,是一种理应被淘汰的知识形式,就像18世纪启蒙淘汰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一样。而且,《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传媒话语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威知识”,即一种“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就像流行歌手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音乐家”一样,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
    (摘编自徐贲《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波兹曼认为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
    B.次生口语文化伴随着电子和数码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与原生口语文化截然不同。
    C.“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能够营造群体在场的感觉效果,增强群体同伴感。
    D.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由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与口头语言的不同,引入对大众文化时代知识传播的讨论。
    B.文章分析了次生口语文化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对断章取义等过度简化知识的传播方式的忧虑。
    C.文章以《奇葩说》《吐槽大会》为例,否定了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的观点。
    D.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先厘清概念,再指出特点,然后论证分析,论述脉络清晰明确。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深入思考方面,次生口语文化既比不上文字文化,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
    B.简化的知识不能替代经典作品,因为作品的阐述方式会影响它的思想内容。
    C.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不属于本文作者所理解的经典作品。
    D.次生口语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三、(2021·安徽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通过丝路进行的中外经济交流主要有三种形式:朝贡贸易、官方贸易与民间商业贸易。
    中世纪的东西方朝贡贸易以物品交换为形式,以政治关系为实质。需要说明的是,与中国建立这种贸易关系的国家,如大食、罗马、天竺、安息等,因为这种贸易利润丰厚,纷纷遣使来华,中国史籍将这些使者统统视为贡使,甚至有外国商队冒充该国使团到中国朝贡贸易。自西汉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朝贡贸易千百年来连绵不绝。此外,中国使团出使诸国时,也会携带大量财物作为馈赠礼品,返国时又会带回诸国进献的礼物,这同样也是一种交换关系。朝贡贸易中,不论是朝贡者,还是中国使者的回访,自然都与中国的国都紧密联系。唐以前很长一个时期内,长安都是中国的都城,所以外来贡使到长安才能完成使命;而各王朝派往西域的使团也从长安奉命出发。
    官方贸易也与长安有着直接关系,或在长安进行,或在长安决策。官方贸易可分为大额贸易与小额交易。后者主要指双方使团携带的货物,其中外来使团带到长安的货物,要向中国有关部门报告品种和数量,经过批准后方可在长安进行交易。中方使团所带货物也在长安筹集,并从长安始发。至于大额贸易或在长安进行,或在边境地区进行,但都在朝廷主导下开展。
    丝绸之路上的民间贸易更是繁荣,就其人数和贸易额而言,都大大超过了官方贸易。西汉时,长安是商业最繁荣的都市,同时也是外来商人最多的城市,加上全国赋税收入的大部分集中于长安,遂使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满足中外经济交流需要。各地商贾云集,运到长安的商品更是不可胜数,从而使长安有条件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业都市与这一时期的国际性商业大都市。
    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长安更是充当关键性角色。长安在中国文化的输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唐时期的长安是全国文化中心,这一时期最优秀的人才大多集中在长安地区,加之教育事业发达,图籍丰富,制度先进,具有对外输出文化的优越条件。中国文化的外传大体上有三种主要途径:各国各族使团来华,在加强双方政治、经贸关系的同时,将中国先进的制度以及文学、绘画、乐舞、科学、生产技术等带回去;各国各族派到长安的质子、留学生、留学僧、传教士,在学习了中国先进文化后,纷纷将其带回本国;中国派出的使团和商人、僧侣等,在中外文化的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长安是接受外来文化最多的城市,各具特色的外来文明在此与中华文明交汇、融合,从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经由西域沿丝绸之路东传的文化通过朝贡、宗教、商业以及民间市井生活方式传播融合,成为长安城市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所谓胡风胡韵。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长安发展成为多种文明交融的中心,成为当时中国最为时尚的国际大都市。通过丝绸之路,来自西域的文化传播到长安后经消化吸收,形成了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不仅向国内其他地区传播,还通过长安继续向东亚各国传播。
    (摘编自杜文玉《长安在维护丝路畅通与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世纪中西方朝贡贸易的形式,是西方国家单向遣使来华进行物品交换。
    B.官方贸易还表现为中国使团携带礼品出使,返回时带回诸国的进献礼物。
    C.中世纪中西方无论进行大额贸易还是小额贸易,都与长安有着直接关系。
    D.西汉时长安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业都市,民间贸易繁荣超过其他朝代。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中外经济交流有朝贡贸易等三种形式,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B.文章论述长安在中外贸易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时,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C.文章从输出与接受两角度,对比论述了长安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D.文章着眼于经济文化交流,阐明长安在维护丝路的畅通与繁荣方面的作用。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贡贸易以物品交换为形式、以政治关系为实质,这种贸易深受西方国家欢迎。
    B.中西官方贸易虽在中方朝廷指导下开展,但其人数和贸易额不如中西民间贸易。
    C.汉唐时长安具有对外输出文化的优越条件,此时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途径众多。
    D.西方文化在汉唐时经丝绸之路传播到长安后,直接向国内地区和东亚各国传播。
    四、(2021·安徽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德与法律是古代中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两种主要手段。在不同历史时期,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论表达,对这两种手段的运用方式也各有侧重。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德治法治并重逐渐形成传统。当前,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需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充分发挥法律和道德共同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德治是对儒家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一种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法家思想,强调通过严明法令来维护君主统治和社会秩序。许多学者认为,“商周之变”与“秦汉更替”的治理思想变化,对古代中国德治法治并重模式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商周之变”是德法关系的一次大变革。“商周之变”颠覆了商朝“祖先即为天神”的天命观,把天塑造为具有道德人格的主体,确立了天命靡常、与天同心才能以德配天的观念。以德配天要求从内心检视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欲望,从而符合天道的要求。这就使得“礼”这一德的规范化形式在整个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以德节制罚、以德引导政令的治理理念逐步形成。“秦汉更替”是德法关系的又一次大变革。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秦以专任法治而强,实现大一统。代秦而兴的汉朝,经过数十年思想更迭,逐渐接受儒家“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德主刑辅”治理思想。到隋唐时期,“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议》)的德治法治并重模式日趋成熟。
    古代中国的德治法治并重模式具有鲜明特征。为政以德关乎能否服众,一旦失德,就是有违天命,政令、刑罚就会失去正当性。德治法治并重是一种建立在共同价值取向基础上的秩序追求,即以价值共识、道德教化、礼制规范以及一定的国家强制,实现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的善治秩序。刑罚也是一种维系秩序的重要手段,但在传统价值取向上只是为了“济德礼之穷”,不可以滥用。德治与法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维系国家长治久安。
    礼法结合、德法共治是中华传统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德治和法治都认同儒家伦理观念,在内在价值方面具有共同基础。德治法治并重的重要思想,在规范体系和实施体系上都得到充分体现。
    德治与法治各有其“典”“则”。“典”是指礼法体系的基本经典、基本法则,确定国家治理的主流价值和主要规范。德治之“典”主要是官方倡导学习的一系列儒家经典,法治之“典”主要是历代的刑书与律典。“则”是各种形态的具体规则,规定行为准则、政务标准等。德治之“则”主要散见于各种礼制、民约与规则之中,法治之“则”主要表现为各种政令、条例、事例和司法成案等。这种“德”“法”各“有典有则”的规范体系是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综合为治的。德治法治并重不仅体现在规范体系的融通上,还体现在实施体系的完备上。古代中国把家庭、家族视为个人人格养成的亲属团体。家被赋予一定的自治权,亲属之间的纠纷有些可以在家的内部自行解决。地方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律典、政令的实施,以强制力保障秩序安定,同时又注重道德教化作用。国家对大典、大政负责,但也允许乡贤、书院、家族、牙行等团体,以内部章程、规约、自律规则等规范形式实行自治。
    新时代法治与德治的内涵和方式与古代有很大差异,但在两者结合方式、规范体系融通、组织实施方面,传统治理经验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摘编自张生《从德治法治并重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德配天”的观念使商朝“祖先即为天神”的天命观受到颠覆,也为周代形成“明德慎罚”“以德制罚”的理念打下了思想基础。
    B.德治以价值认同来凝聚共识、感染人心,法治以强制规范整饬秩序、纠正违失。在维系秩序方面,前者是观念,而后者是手段。
    C.官方倡导学习的儒家经典都是阐释德治义理的经典,包含礼的体系的基本经典与法则,为其他社会规范形式提供基本价值原则。
    D.当前,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古代德治法治并重的重要思想在规范和实施体系上都值得我们遵照和践行。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体部分探讨了我国古代国家与社会治理模式中德治法治并重这一重要特征,从历史演变、鲜明特征、规范与实施体系等角度展开论证。
    B.文章第二段引用《唐律疏议》中的文字来说明唐代法律主张在治国方面德治和法治相互配合,德治法治并重,以表明这种治理模式的日趋成熟。
    C.文章在论证德治法治相互融通的规范体系时,既指出德治与法治各自的“典”“则”,又在对比中论证它们彼此的关系,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文章开头提出论述对象,接着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古代中国的德治法治并重模式,结尾点明写作目的。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周之变”与“秦汉更替”是我国古代治理思想的两次重要变化,它们标志着古代中国德治法治并重的治理模式的成熟。
    B.我国一些朝代的州县和乡里设有彰瘅亭和申明亭,由德高望重的乡绅旌表嘉善、申诫顽劣,说明地方政府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C.我国古代德治与法治在组织实施方面,既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又倡导一定范围的自律自治,国家和民间各负其责,提升治理有效性。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是通过立法推动美德落地生根的有益实践。
    五、(2021·山西大附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评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能够成功地应对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所以,文化自信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不自信的文化心理问题,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面临的困境。
    ②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立身之根,是我们的庇护之所和精神家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自近代以来,这部分思想文化已经与时代逐渐拉开了距离,在新的时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在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文化变局和疑难问题方面,表现得无能为力;在与日益东渐的西方文化侵袭的抗衡中,表现得左支右绌。在文化主体中,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的文化撕裂,这种文化撕裂一直延伸到今天。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之间存在一种“文化堕距”(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陷入一种文化危机之中。
    ③无疑,文化危机既可以导致一种文化形态的衰落,也可以导向一种文化传统的创新。就像哲学家麦金太尔所说的那样,每一种传统都有一些“边缘性”的“从属性”理论,也有一些“核心性”理论。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在每一次冲击中,文化传统的主体都会“思考是否不同的对立的传统有可能提供的资源,以充分地描述和解释自己传统的失误或缺陷”。文化传统由于运用了对立面文化传统的资源补充自己,比对方更有利于解决危机,文化传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④可见,文化危机原本具有两面性:它是陈旧文化的衰落,是文化新内涵生长的契机。没有文化新内涵的生长,文化危机就会成为文化衰落的起点;而没有陈旧文化的衰落,文化新内涵的生长就会窒息。正是在文化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文化实现了它的生长性。可见,文化危机是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契机。这正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根据。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才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⑤文化不自信甚至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只看到文化危机中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没有看到文化危机会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的契机。
    ⑥正是由于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文化主体对这些困境和危机产生了过激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那些原来或多或少有些文化自大感的文化主体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是不相匹配的。所以,文化自信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丁立群《我们为何要文化自信》)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其实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B.当前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文化危机之中,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
    C.文化可以利用危机的两面性,从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找到生长点。
    D.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剖析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B.第②段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和现实状况,认为传统文化存在“文化堕距”现象。
    C.文章分析了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强调了要看到文化危机积极面带来的契机。
    D.文章在论述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主体面对困境和危机出现过激的心理反应,主要是因为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
    B.在我国传统文化遭遇危机之际,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拒绝对立面文化传统,化解文化危机。
    C.当出现文化困境和危机时,那些自卑感强的文化主体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D.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定能克服西方文化侵袭带来的困难。
    六、(2021·山西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三百年间,关内(主要是华北地区)人口向东北地区的迁移,俗称“闯关东”。闯关东移民的大批进入,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促使东北区城文化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
    一个“闯”字,形象地表明这种迁徙在当时多数情况下是私下进行的,是越轨犯禁的行为。其实,清初,关内人口到东北是自由的,并不需要“闯”。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迁都北京,约有90万人“从龙入关”,辽沈地区一时野无农夫,路无商贾,土旷人稀,生计凋敝。为恢复和巩固东北后方,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向全国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奖励的方式,吸引关内人口到东北屯垦。在招垦政策鼓励下,大量移民迁入辽沈地区,但这一政策仅实行了15年。至乾隆五年(1740年),清朝才正式封禁东北。直到咸丰末年,清朝在内忧外患逼迫下,才陆续在东北地区解禁,至20世纪初完全开禁,大量移民如潮水般涌入。
    然而,即便是在封禁时期,完全的封禁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迫于生计的关内农民,冲破封禁,进入东北地区。每遇大灾大荒之年,统治者更是采取默许态度,主动对灾民放行。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移民人数超过了100万。这些移民基本上都是在封禁时期,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进入东北的。
    “闯关东”移民主要来源于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其中以山东人最多,超过百分之八十,次之为河北及河南人。来东北的关内移民大都是在家乡无法生存的灾民、难民及赤贫者,因此,早期移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后来逐渐扩大到劳务、工商业等领域,越来越多的移民被工厂、矿山、码头、铁路沿线吸收成为劳工,为东北工矿业的兴起铁路建设等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此外,还有一小部分移民在东北经营商业,促进了近代东北商业贸易的兴起与发展。
    人口迁移不仅造成了各种文化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移,也必然导致移民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此,东北文化从语言文字到衣食住行,都被深深刻上了移民的烙印,各个方面均表现出汉化的倾向。
    在汉族移民文化同化土著文化的同时,不可能不受到当地原有文化的影响。在汉语逐渐成为东北地区主导语言的同时,满语文化并没有消亡,如“黏饽饽”“靰鞡”等。伴随满汉语言文化的交流融合,汉语大量吸收并保留了一部分满语词语,成为现今东北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语。可见,在各民族长期文化交流中,既有同化,又有融合。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新型移民文化具有开拓性、开放性、兼容性等特征,是东北各民族之间长期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在闯关东历程中,无数移民携妻带子来到东北后,要在天寒地冻、杳无人烟的新土地上建立崭新的家园,没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和品质是无法战胜恶劣环境的。
    在三百年波澜壮阔的闯关东浪潮中也孕育了“闯关东”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携手并进的合作精神,它是东北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见证了无数移民务农务工、伐木筑路、开发边疆的历程,也见证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谭玉秀、范立君《闯关东与东北区域文化的变迁》)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闯关东”指新中国成立前的三百年间山东等地的灾民冲破封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闯关东”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清朝统治者在不同的阶段所采取的态度等并不相同。
    C.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山东人因为在家乡无法生存只好闯关东,以寻找新的生活途径。
    D.劳工一直是“闯关东”移民的首要选择,这无疑大大促进了东北工矿业等的发展。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阐释了“闯关东”的概念,并指出这种现象使东北地区的文化发生了变化。
    B.文章本论部分从“闯关东”产生的原因、人员来源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C.文末总结了“闯关东”的精神,并点出这种精神对于现在来说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文章列举“从龙人关”约90万人和1776年移民数超100万,是运用数据进行对比论证。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闯关东”这种行为多数是越轨犯禁的,但不全是这样,清廷在顺治十年就曾颁布政策奖励入关,不过实施时间仅有十五年。
    B.每遇大灾大荒之年,关内许多农民难以维持生计,他们通过种种途径纷纷进入东北地区,统治者有时还默许,主动放行。
    C.人口迁移造成各种文化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移,东北土著文化因汉族移民而受到同化,随着同化的深入,土著文化会慢慢消失。
    D.这种新型移民文化具有开拓性、开放性、兼容性等特征,是东北各民族长期文化交融的结果,也与移民的处境有一定关系。
    七、(2021·安徽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新一轮考古挖掘中,三星堆遗址 6个坑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一时间网上热议不断,公众纷纷讨论三星堆遗址,这彰显了三星堆的独特魅力和深沉内涵。
    三星堆遗址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悠久绵延的中华文明如同一棵历史沃土培育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从枝叶可以追溯到根脉和源头,三星堆遗址便与古蜀文明的起源密不可分。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是分别位于成都平原至川东及三峡一带的两支青铜文化,其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文化圈。自夏时朝起,这个文化圈内开始渗入了一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至商时期,则又大量接受了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三星堆遗址共分四期,依次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夏代至商代前期、商代中期或略晚、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其中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约 4800~4000年前,历史可谓悠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
    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三星堆遗址的文明特征极为显著。从陶器上看,三星堆早期的陶盉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盉,除了陶质和大小以外,几无区别;三星堆的“将军盔”,也与河南安阳殷墟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从青铜器上看,三星堆的铜尊、铜耍罍显受到了殷商青铜礼器的影响,可知在与彼时中原文化的交流融汇中,古蜀文明得到了较高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其三、四期出土的诸多带有强烈信仰色彩的特征性器物说明,三星堆古城曾是雄极一时的蜀地共主一一鱼凫王朝的都城。这恰可与《蜀王本纪》中“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之记载相印证。古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神像、礼器和祭品,说明了古蜀文明的神权国家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通过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灿烂文明。
    三星堆文明呈现出中华文明的交流广度。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曾断言:“三星堆发现的重大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实际上,这一发现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特洛伊或者尼尼微相比”,“它的价值和作用应当站在世界史的高度上来认识”。至少就对外文明交流的情形而言,李先生的论断可以得到较充分佐证。三星堆遗址具有东、西方文明的许多共同特质,是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灿烂结晶。依据已发现的诸如金杖、青铜雕像、海贝等文物,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早在那时,古蜀国先人已与印度、中亚乃至两河流域的文明有所接触。由此设想,三星堆文明虽处于所谓“华夏边缘”,但却与西北方向的“陆上丝绸之路”很早就有着固定交通路线,南面可通过滇、缅、印之间的古道直接通往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沿海各地,甚至可以穿越历来被视为“人类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与该地域文明发生交往。因此青铜时代的巴蜀与外部世界,绝不是一个彼此封闭的空间,这种开放性与包容性,给三星堆文明走向世界提供强力支撑。
    (节选自王学斌《三星堆遗址为什么重要?》,有删改)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星堆遗址在过去考古挖掘中出土大量重要文物,彰显三星堆独特魅力和深沉内涵。
    B.三星堆遗址共分四期,历史悠久,积淀也因之而深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密不可分。
    C.三星堆遗址文明特征极为显著,这从遗址出土的陶器、青铜器上完全可以获得认知。
    D.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金杖、海贝等文物,证明三星堆文明呈现出中华文明的交流广度。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引用俞伟超先生的话,意在证明三星堆遗址立足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这一论断。
    B.文章中《蜀王本纪》的记载,印证了三星堆古城曾是蜀地共主鱼凫王朝都城的论断。
    C.文章就考古发现,引用专家学者的论述,着重阐述了三星堆的独特魅力和深沉内涵。
    D.文章首段具有总领作用,下文从厚度、高度、广度等三个方面展开层层深入的论述。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文明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早期的巴蜀文化深受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
    B.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文物看,古蜀文明的神权国家的发展已经达到巅峰状态。
    C.依出土文物可大致判断,古蜀国先人与印度、中亚乃至两河流域文明有所接触。
    D.青铜时代巴蜀与外部世界并不隔绝,这给三星堆文明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力支撑。
    八、(2021·安徽池州一中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技艺)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等的称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除农业之外的各种手工艺工匠已经形成规模,称为“百工”。这些工匠能够“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从手工艺发展到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技艺水平的发展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艺制造大国,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在我国的工艺文化历史上,产生过鲁班、李春、李冰、沈括这样的世界级工匠大师,还有遍及各种工艺领域里像庖丁那样手艺出神入化的普通工匠。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随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也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如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我国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强国,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升级转换,对技能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工业水准和制造水准的提升,因而更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深蕴的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即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
    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其蕴含着天地与人间社会的规律或准则(天道、人道等)。在道家看来,道既是思维所能把握的最高概念,同时也是万物存在之理。万物的本性都是道的体现,匠工蕴道,这个道,是技艺之道,同时也是得天理之道。庄子以庖丁娴熟技艺、游刃有余的技艺来表明,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而在庖丁的精神境界里,则深蕴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同时也将这种追求和把握与技艺的完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当代大国工匠高凤林、张冬伟、顾秋亮等,其技艺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从而达到对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的深刻把握。
    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伦理德性精神。就德性论层面而言,人的一切行为发自内在品格。对完美的追求,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是内在德性的展现。从道德的观点看,每个人都应当追求德性,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德性论认为,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德性行为者作为我们行为的典范。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充当这样一种典范?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回答是,工匠,并且只有像铁匠、铜匠甚至修鞋匠那样具有手工艺的人才真正具有德性。道技合一是德性品格的见证。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也就是像匠人那样生活和工作。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把产品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他们就是这样具有优美德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技艺)人的统称,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
    B.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匠辈出的工艺制造大国,正是无数工匠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C.所谓“匠工蕴道”,指的是优秀的工匠在追求完美技艺的同时蕴含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
    D.德性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其内在德性,因此每个人都应当追求德性,过有德性的生活。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揭示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本质之前,先阐释工匠的概念及工匠的发展演变过程。
    B.文章站在中国哲学的高度来审视工匠精神,并结合具体事例来阐述何为“匠工蕴道”。
    C.文章引用苏格拉底的观点,旨在说明工匠真正具有德性,足以成为人们行为的典范。
    D.文章运用层进式结构,按照历史时代顺序详细阐述了工匠精神的意义,逻辑力量强。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精益求精,不断刷新水稻亩产记录,但他不在工匠之列。
    B.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传统手工艺的转型,传统手工工匠也远离了人们生活,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各种新型工匠。
    C.无论是庄子笔下的庖丁还是当代大国工匠,他们不但技艺臻于完美,而且深刻把握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
    D.工匠就是具有优美德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因此如果想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就必须像匠人那样生活和工作。
    九、(2021·安徽六安一中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中国的民间音乐,通常来讲,指的是一切由民间自生自发的、自娱自乐的、自生自灭的、体制外的,专业、职业之外的,业余的、群众性的各种音乐。在中国民间,社会大众对于民间艺人及民间音乐的欢迎程度非常高,每逢各家有婚丧、嫁娶和祈福等各种仪式场景时,几乎都离不开中国民间艺人的演唱以及演奏。各个地区以及各个群体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民间仪式和音乐形式。涉及男婚女嫁情况的,就有锣鼓队、吹打班、民间舞蹈、说唱音乐等各种形式;涉及丧葬仪式的,则有吹管乐、打孝歌、哭丧歌,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民间音乐已经成为长期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文化消费必需品”。
    ②在中国古代,民间音乐具有调节政治稳定的作用。作为中国民间音乐主要组成部分的民谣,其产生和流传通常与现实的政治动荡以及社会灾难联系在一起。民谣是在普通老百姓之间流传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民谣通常被认为代表着老百姓的观点,得民谣者得民心,因此在各个朝代末期,起义者通常将民谣作为推翻政权至关重要的“工具”。中国民间音乐的形成,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翔实反映,同时也通过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进行反馈和表达。中国的民间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民众的情感状态产生影响,而民众的情感状态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关系。所以中国的民间音乐总是以其鲜明的目的性而被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分享出来,并且充分运用在相对恰当的各种社会场合当中,因此中国民间音乐具有极其鲜明的社会性。
    ③从民众沟通理解的角度来看,中国民间音乐就具有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市场价值。唐朝时,各国间文化交流较为频繁,民间音乐也通过文化、贸易等渠道得以传播,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也由此得以广泛吸收全世界各国多民族的音乐特点,并通过该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外音乐至此得以广泛地相互交流。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促成了中国与东西方各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音乐文化产业也发展得极其深入,丝绸之路就是这一时期众所周知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枢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民间音乐既然有其本身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功能,也就必然存在相对应的经济价值,只不过这种社会生活需求和经济价值的表现方式稍异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中国民间音乐具有对老百姓生活、娱乐、休闲需求的消费价值,而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交换,并不仅仅只是货币交换,也可以是物货贸易等其他方式,只要双方认为是等价的,并且自愿交换,就可以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在广袤的农村,民间音乐更多时候可能是通过物质进行交换的,比如使用香烟、白酒等既有一定价值又被广泛使用的生活物品进行交换;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民间音乐也会以劳动力交换的方式进行交换,农村称之为“帮忙换工”。可见,作为文化消费产品的中国民间音乐,在老百姓的消费过程中,也并不完全是以钱币进行交易的。
    ④中国民间音乐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但却不能随意地加速发展,或者主观性地将其做大做强,它应当以一种自然的、唯美的、适度的状态,存在于社会经济的生活之中。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建设与经济活动的相互结合,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成分的不断优化,更主要的是它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公民道德意识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钱超、黄朝军《论中国民间音乐的功能及价值》,《艺术评鉴》2020年21期,有删节)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民间特别推崇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民间艺人的演唱以及演奏几乎伴随其中。
    B.民谣流传在普通老百姓之间,是中国民间音乐主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老百姓的思想。
    C.随着丝绸之路的空前繁盛,唐朝时中外音乐得以广泛地相互交流,并共同取得进步。
    D.中国民间音乐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呈不断发展壮大趋势,但应当尊崇适度发展的原则。
    26.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在阐述中国民间音乐的来源后,得出其成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必需品的结论。
    B.文章在概括中国民间音乐的实用性后,阐述了其功能、价值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C.文章第三段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民间音乐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非货币交换模式。
    D.文章运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等类似表述,体现出语言表达的严谨性,论证严密。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的需求,不同的民间仪式需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形式。
    B.文章从中国民间音乐与民众情感状态间的联系入手,论述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的特征。
    C.中国民间音乐来自民间,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以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的情感状态。
    D.中国民间音乐满足了老百姓的生活、娱乐、休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十、(2021·安徽安庆一中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中西小说比较的角度看,小说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不能局限于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真实作者的意图伦理同样重要。中国古典小说真实作者现身的方式较为固定,且往往隐姓埋名,但都从伦理规范出发,表现出强烈的伦理说教意图;西方小说真实作者现身方式较为多样,且一般用真名,有时因为社会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作者使用男性笔名,但都从各自的小说观念出发来理解道德问题,小说显示的是对具体的道德品性的理解,而不是道德规范的宣扬。
    叙事主体指叙事作品中具体叙事活动的实施者,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真实作者指写作时的那个真人。对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20世纪之前大多数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来说,真实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伦理处境对小说会有直接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盛行考证之风、法国圣伯甫等人提倡传记批评,均与此有关。总体上看,由于二者研究路径的差异,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从作者出发,西方小说研究从文本出发,导致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各有侧重:中国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西方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并不意味着对小说文本中的主体意图漠不关心,相反,它往往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和小说文本的伦理表现结合起来,来探寻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伦理意图。西方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主要是受叙事学研究以文本为中心的影响,也没有完全忽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对真实作者的重视,似乎是天然的: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小说研究重视作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史传“春秋笔法”对小说叙事的影响,让寻找故事背后的作者意图成为小说研究的应有之事。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首先需要考察的是真实作者的身份以及这一身份所可能有的伦理意图。古典小说的真实作者无论是否隐姓埋名,都有强烈的伦理说教意图。在一般的作者看来,惩恶劝善这样的规范伦理是小说基本的伦理要求,所以像《梼杌闲评》这样虽然标榜“惩恶”而事实上以刻画人物复杂性为主的小说,真实作者索性隐身。
    和中国古典小说的真实作者相比,西方小说的真实作者则体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其复杂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实作者现身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相对单一的“序跋”“凡例”以及小说结尾程式化的“异史氏曰”;二是重视作者身份,作者大都署上真实姓名,有时署笔名,不同于古典小说多数时候隐姓埋名,而且其署真实姓名或署笔名,其直接动机未必与伦理有关,更不是都与规范伦理有关,这也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隐姓埋名与规范伦理直接有关;三是真实作者的小说观念多种多样,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相对单一的劝善惩恶的伦理说教。
    中西小说的真实作者在署名问题上的情况差异较大,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往往需要考证才能知晓,西方小说作者即使用笔名,其真实身份一般也无疑问;中国古典小说作者从事小说创作虽然动机各异,但都打着伦理说教的旗号,西方小说作者即使有伦理说教的动机,也只是在各自的小说观念中来理解道德问题,从而让说教成为一种道德品性的理解,而不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宣扬。
    (摘编自江守义《中西小说真实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实作者作为小说叙事主体之一,其意图伦理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是最重要的。
    B.与西方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不同,中国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
    C.《梼杌闲评》是以刻画人物复杂性为主的小说,但作者受小说基本伦理要求的影响选择隐身。
    D.西方小说作者署真实姓名或署笔名,其直接动机与伦理和规范伦理无关。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指出中国古典小说真实作者和西方小说真实作者在现身方式、是否使用真名和伦理说教方面的不同。
    B.文章提出叙事主体包含三个层面后,重点讲述真实作者,并且举例论证真实作者对中西方小说有直接的影响。
    C.文章列举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和史传“春秋笔法”,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重视真实作者似乎是天然的。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重点论证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的不同。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小说有女性作者使用男性笔名的现象,可见西方社会并非没有性别歧视。
    B.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盛行考证之风,法国圣伯甫等人提倡传记批评,这与真实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伦理处境影响小说创作相关。
    C.中国古典小说往往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和小说文本的伦理表现结合起来,可见中国古典小说对这二者同样侧重。
    D.中西方小说创作动机各异,西方小说作者也不乏伦理说教的动机,但不是让说教成为一种道德规范的宣扬。
    相关试卷

    【高考真题解密】高考语文真题题源——专题0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母题解密(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高考真题解密】高考语文真题题源——专题0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母题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高考真题解密高考语文真题题源专题0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母题解密全国通用解析卷docx、高考真题解密高考语文真题题源专题0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母题解密全国通用原卷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 专题11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 专题11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件包含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专题1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析版doc、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专题1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赏析诗歌艺术手法、语言及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8 赏析诗歌艺术手法、语言及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赏析诗歌艺术手法语言及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专题18赏析诗歌艺术手法语言及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