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与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与练(解析版).docx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01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02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03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01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02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与练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与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2022·江西抚州·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纯合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B.F2中黄色和绿色的比例接近3:1,与自由组合定律相符
    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
    D.F2出现4种表型的个体,且与亲本表型相同的概率是9/16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详解】
    A、F1(YyRr)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A正确;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较近于3:1,黄色与绿色之比也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B错误;
    C、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C错误;
    D、结合分析,F2出现4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9:3:3:1,且与亲本表型相同的概率是5/8,D错误。
    故选A。
    2.(2022·云南·弥勒市一中高二阶段练习)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与b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该植株自交后代都是红色性状
    C.以该植株作为母本,授以基因型为Bb正常植株的花粉,子代中红色:白色=3:1
    D.该植株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植株的基因型为Bb,其中红色显性基因B在缺失染色体上,白色隐性基因b在正常染色体上,且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但含有缺失染色体的卵细胞可育。
    【详解】
    A、B与b是等位基因,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
    B、由于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所以该植株只产生一种雄配子b;而雌配子可以产生两种:B和b,所以该植株自交,下一代为Bb:bb=1:1,所以下一代红色性状∶白色性状=1∶ 1,B错误;
    C、雌配子和雄配子都可以产生两种:B和b,下一代为(Bb+BB):bb=3:1,所以下一代红色性状∶白色性状=3∶ 1,C正确;
    D、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正确。
    故选B。
    3.(2022·四川省南充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科学史中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
    C.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
    D.卡尔文追踪 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了假说—演绎法,B错误;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C正确;
    D、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D正确。
    故选B。
    4.(2022·黑龙江·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豌豆植株杂交,其子代表现型所占比例统计如图所示。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A.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D正确。
    故选D。
    5.(2022·河南·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某种名贵植株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F;全是紫花植株,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该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2:2:4
    C.子代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白花植株比例为1/6
    D.F2的紫花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白花的概率为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某种名贵植株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又由“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aa株,且其比例为9:3:4”符合9:3:3:1的变式。所以紫花为A_B_,红花为A_bb,白花为aa_ _。
    【详解】
    A、由“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aa株,且其比例为9:3:4”符合9:3:3:1的变式可知控制该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B正确;
    C、子代红花植株自由交配,为AAbb:Aabb=1:2,则后代白花植株比例为1/9,C错误;
    D、F2的紫花植株测交,紫花基因型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后代出现白花的概率为2/9,D正确。
    故选C。
    6.(2022·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基因型为DdEe的个体,D与E连锁,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不可能是(       )
    A.DE:De:eE:de=2:1:1:2 B.DE:De:eE:de=1:2:2:1
    C.DE:De:eE:de=3:1:1:3 D.DE:de=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 减数分裂 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 四分体 时,位于 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 非姐妹染色单体 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
    【详解】
    因为D与E连锁,且未说明是否完全连锁。
    如果完全连锁的话,则DE:de=1:1。
    如果不完全连锁的话,因为“D与E连锁”两个性状的连锁遗传中,配子中重组型配子数目占少数,则DE:De:eE:de=2:1:1:2和DE:De:eE:de=3:1:1:3都符合,而DE:De:eE:de=1:2:2:1不可能。
    故选B。
    7.(2021·辽宁·庄河高中高二开学考试)下列配子产生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基因组成为 的个体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
    B.基因组成为 的个体产生了AB、ab、Ab和aB的配子
    C.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aB、Ab和AB的配子
    D.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C、ABc、abC和abc的配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一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详解】
    A、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其原因是A和b、a和b基因连锁,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B、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ab、Ab和aB的配子,其原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B错误;
    C、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aB、Ab和AB的配子,其原因都是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
    D、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C、ABc、abC和abc的配子,其原因是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
    8.(2022·陕西西安·高一期末)鼠粗毛(R)对光毛(r)为显性,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粗毛黑鼠与粗毛白鼠杂交,产生的后代中有:28只粗毛黑鼠;31只粗毛白鼠;11只光毛黑鼠;9只光毛白鼠。则亲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为(       )
    A.RRBb×RRbb B.RrBb×Rrbb C.RrBb×RRBb D.RrBB×Rrbb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鼠粗毛(R)对光毛(r)为显性,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将粗毛黑鼠与粗毛白鼠杂交,后代粗毛:光毛≈3:1,黑鼠:白鼠≈1:1,则亲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为RrBb×Rrbb,B正确。
    故选B。
    9.(2022·青海·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有一对表现型为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的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现性
    普通叶黑色种子
    普通叶白色种子
    枫形叶黑色种子
    枫形叶白色种子
    数量
    478
    160
    158
    54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普通叶对枫形叶为显性,种子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
    C.F2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3/8
    D.F2普通叶黑色种子中杂合子比例为8/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表现型比例接近9;3:3:1可知,本题为经典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实验,F1基因型为双杂合。
    【详解】
    A、F2表现型比例约为9:3: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表现型占9/16的表现为双显性,即普通叶对枫形叶为显性,种子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B正确;
    C、设叶形基因为A/a,种子颜色基因为B/b,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BB,F2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8,C错误;
    D、F2普通叶黑色种子(A_B_)中纯合子(AABB)比例为1/9,则杂合子比例为8/9,D正确。
    故选C。
    1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种植物花瓣的形态有大花瓣(AA)、小花瓣(Aa)和无花瓣(aa),颜色有紫色(B_)和红色(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让该种植物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到的大量子代植株中(  )
    A.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6种 B.小花瓣植株都是杂合子
    C.无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100% D.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由题干可知控制花瓣大小和花色的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自交共产生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由于花瓣大小是不完全显性,且aa表现无花瓣,因此共有5种表现型(大花瓣紫色、大花瓣红色、小花瓣紫色、小花瓣红色、无花瓣),A错误;
    B、小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都是杂合子,B正确;
    C、子代无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_ _,可以是纯合子(aaBB、aabb),也可以是杂合子(aaB_),其中纯合子占50%, C错误;
    D、红花植株(1/3AAbb、2/3Aabb) 中杂合子占2/3,D错误。
    故选B。

    11.(2022·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模)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三种基因型、一种表现型
    C.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一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对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
    A、基因分离定律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甲、乙、丙、丁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正确;
    B、图丁个体自交,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就只有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存在交叉互换更多,B错误;
    C、图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揭示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
    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D错误。
    故选A。
    12.(2022·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一模)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F2时需先在F1植株花粉未成熟时去雄
    B.F2中出现3种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重组类型
    C.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含双显性基因的配子数量最多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受精时配子的结合存在16种组合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子一代F1是自交,不需要母本去雄,A错误;
    B、F2中出现的4种表现型,有2种是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组合,B错误;
    C、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例是相等的,C错误;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存在4×4=16种组合方式,D正确。
    故选D。
    13.(2021·天津和平·二模)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进行自交,子代出现以下结果: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

    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可知,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可知短纤维抗虫占子代的比例为2/4,短纤维不抗虫占子代比例为1/4,长纤维抗虫占1/4,所以与分离定律中杂合子自交后代比例相吻合,由此可知,控制棉花纤维长短和能否抗虫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分离定律。由图可知,抗虫基因应在1号染色体或2号染色体上。
    【详解】
    A、若B、D均在1号染色体上,则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1,与题意不符,A错误;
    B、若均在2号染色体上,亲本为:AaBD×AaBD,子代:AA:AaBD:aaBBDD=短纤维不抗虫:短纤维抗虫:长纤维抗虫=1:2:1,即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符合题意,B正确;
    C、若均在3号染色体上,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9:3:3:1,与题意不符,C错误;
    D、若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6:6:2:2,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B。
    14.(2022·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预测)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互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若F1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C.若F1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若F1中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1:1,则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因此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A(a)与B、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a)与B、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B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D:a:aBD:A=1:1:1:1,如果A(a)与B、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与BD也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B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BD:a=1:1或者是aBD:A=1:1。
    【详解】
    A、如果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AaBD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BD:a=1:1,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D:aa=1:1,表现型及比例是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A正确;
    B、由于B、D位于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不会产生基因型为AB、AD、aB、aD的四种类型的配子,B错误;
    C、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D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D:a:aBD:A=1:1:1:1,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短果枝抗虫:长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1:1,C正确;
    D、如果a与B、D连锁,则AaBD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BD=1:1,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BD=1:1,表现型及比例是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1:1,D正确。
    故选B。
    15.(2022·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模拟预测)某遗传学家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图所示几种情况。结合图示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中可以得出该籽粒的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B.第Ⅰ组杂交组合F2的红粒中纯合子为1/4
    C.第Ⅱ组杂交组合F1可能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
    D.第Ⅲ组F1测交后代红粒:白粒=7: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有红粒和白粒,而F1都是红粒,说明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第Ⅲ组中,F2的红粒:白粒=63:1,假设小麦的籽粒颜色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隐性纯合体为白粒,其余都为红粒),则F2中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n=1/64,计算可得n=3,因此小麦的籽粒颜色由三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隐性纯合体为白粒,其余都为红粒。
    【详解】
    A、第Ⅲ组中,F2的红粒:白粒=63:1,小麦的籽粒颜色由三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正确;
    B、第Ⅰ组杂交组合中, F2 的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F1有两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假设为aabbCc,则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F2的红粒中aabbCc:aabbCC=2:1,所以纯合子为 1/3,B错误;
    C、第Ⅱ组F2的表现型比例为15∶1,说明杂交组合 F1为一对基因纯合,两对基因杂合,假设三对基因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为白粒,其余基因型均为红粒,那么第Ⅱ组杂交组合F1可能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C正确;
    D、杂交组合Ⅲ的F1含3对杂合子,根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机理,第Ⅲ组F1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为 =(1-1/2×1/2×1/2×1/2):(1/2×1/2×1/2×1/2)=7∶1,D正确。
    故选B。
    16.(2022·山东日照·三模)水稻雄性不育由等位基因M/m控制,M对m为完全显性,N基因会抑制雄性不育基因的表达,进而使植株可育。某小组选取甲(雄性不育)、乙(雄性可育)两个水稻品种杂交,F1均表现为雄性可育,让F1自交并单株收获、种植,得到的F2植株一半为雄性可育,另一半为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Mmnn和mmNN
    B.F2中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
    C.F2雄性可育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23/32
    D.从F2中选择两种雄性可育株杂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株所占比例最高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水稻雄性不育由等位基因M/m控制,M对m为完全显性,N基因会抑制雄性不育基因的表达,进而使植株可育。M-N-、mmN-、mmnn均为雄性可育植株,M-nn为雄性不育植株。
    【详解】
    A、根据题意,M-N-、mmN-、mmnn均为雄性可育植株,M-nn为雄性不育植株。选取甲(雄性不育、M-nn)、乙(雄性可育)两个水稻品种杂交,F1均表现为雄性可育(说明一定都存在N基因),让F1自交并单株收货、种植,得到的F2植株一半为雄性可育,另一半为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3∶3,说明F1存在两种基因型,其中一种基因型为MmNn,另一种基因型自交后代为雄性可育,说明不存在M基因,甲的基因型为M-nn,所以F1的另一种基因型为mmNn,即甲为M-nn,与乙杂交得到mmNn∶MmNn=1∶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Mmnn和mmNN,A正确;
    B、F2中出现了13∶3,说明基因型共有9种,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为MMnn、Mmnn,则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B正确;
    C、F1的基因型为1/2mmNn、1/2MmNn,1/2mmNn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植株,1/2MmNn自交后代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1/2×3/16=3/32,雄性可育植株中M-NN、mm--均为稳定遗传的雄性可育植株,因此F2雄性可育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2×1+1/2×3/4×1/4+1/2×1/4×1)÷(1-1/2×3/16)=23/29,C错误;
    D、从F2中选择两种雄性可育株(M-N-、mmN-、mmnn)杂交,若要后代中雄性不育株(M-nn)所占比例最高,则M-出现的最高比例为1,而nn出现的比例最高为1/2,即亲本为MMNn×mmnn,故雄性不育株所占比例最高为1/2,D正确。
    故选C。
    17.(2022·山东·肥城市教学研究中心模拟预测)生菜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野生生菜通常为绿色,遭遇逆境时合成花青素,使叶片变为红色,人工栽培的生菜品种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用野生型红色生菜与人工栽培的绿色生菜杂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个体始终为绿色。研究人员将A/a、B/b的基因进行特定酶切后,分别对F2中编号为1-8的部分红色植株的DNA进行扩增和分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工栽培的生菜均为绿色的原因是不含有显性基因
    B.F2红色植株中A/a基因杂合的概率高于B/b
    C.若对F2全部的红色植株进行基因扩增,会发现杂合子占4/9
    D.由扩增结果可知,编号为3和5的植株能稳定遗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植株3、5的A/a、B/b的基因扩增结果都只有一条带,可知3、5为纯合子。
    2、分析题意:野生生菜通常为绿色,遭遇逆境时合成花青素,使叶片变为红色,人工栽培的生菜品种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用野生型红色生菜与人工栽培的绿色生菜杂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个体始终为绿色,说明红色个体所占比例为9/16,红色生菜基因型为A_B_。
    【详解】
    A、根据生菜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用野生型红色生菜与人工栽培的绿色生菜杂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个体始终为绿色,说明红色个体所占比例为9/16,即红色生菜基因型为A_B_,那么绿色生菜基因型为:A_bb、aaB_、aabb,所以人工栽培的生菜均为绿色的原因不一定不含有显性基因,如A_bb也为绿色,A错误;
    B、F2红色植株中的基因型为A_B_,所以A/a基因杂合的概率等于B/b,B错误;
    C、若对F2全部的红色植株(A_B_)进行基因扩增,其中纯合子(AABB)占1/9,杂合子占8/9,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植株3、5的A/a、B/b的基因扩增结果都只有一条带,可知3、5为纯合子,所以编号为3和5的植株能稳定遗传,D正确。
    故选D。
    18.(2022·上海崇明·模拟预测)后人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3对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定位,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的后代表现型比例符合9:3:3:1的是(       )
    ①杂合的圆粒绿豆荚自交
    ②杂合的平滑绿豆荚自交
    ③杂合的圆粒平滑豆荚自交

    A.仅①② B.仅①③ C.仅②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
    ①由于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在此条件下的基因型为双杂合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或其变式),图中R/r、G/g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双杂合的圆粒绿豆荚(RrGg)自交,不会出现9:3:3:1的比例,①错误;
    ②③、而P/p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与R/r或G/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双杂合的平滑绿豆荚(PpGg)或双杂合的圆粒平滑豆荚(PpRr)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都符合9:3:3:1,②③正确。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9.(2022·山东淄博·三模)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AABB)开红花,该植物种群在繁殖过程中出现两白花突变植株(白花Ⅰ和白花Ⅱ),研究人员对两白花突变植株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一的结果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可能为纯合子
    B.实验二的结果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中各有1对隐性基因
    C.若实验三的结果为白花,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具有相同的隐性突变基因
    D.若实验三的结果为红花,推测F1自交所得的F2中红花∶白花=9∶7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ABB)对白花为显性。白花I、白花II分别和红花的杂交后代均为红花,F1红花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说明白花I、白花II中各含一对隐性基因,且相关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白花I、白花II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同时说明红花的基因型为A-B-,其余都为白花。
    【详解】
    A、由题意可知,白花为隐性性状,实验一白花I、白花II分别自交,后代仍为白花,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可能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A正确;
    B、实验二白花I、白花II分别和红花的杂交后代均为红花,F1红花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中各有1对隐性基因,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B正确;
    C、若实验三白花I和白花II杂交的结果为白花,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具有相同的隐性突变基因,实验三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C正确;
    D、若实验三白花I和白花II杂交的结果为红花,推知白花I和白花II基因互补(aaBB和AAbb)。说明白花I和白花II的隐性突变基因不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隐性突变。若相关控制基因独立遗传,则F1(AaBb)的自交后代为9A_ B_、3A _bb、3aaB_、1aabb,表现型为红花:白花=9:7;若相关控制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AaBb)可产生的配子为aB和Ab,其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表现型为红花:白花=1:1,D错误。
    故选D。
    20.(2022·上海虹口·二模)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现将杂合灰身长翅雌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得到后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为:灰身长翅42%;灰身残翅8%;黑身长翅为8%;黑身残翅42%。由此推算两对基因的交换值为(       )
    A.8% B.16% C.42% D.5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果蝇的体色受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翅形受B/b这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题意可知,杂合灰身长翅雌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杂合灰身长翅雌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1:1,长翅:残翅=1:1,符合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而后代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2:8:8:42,说明果蝇的体色和翅形均满足分离定律,但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且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为亲本型,若果蝇的体色受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翅形受B/b这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灰身长翅亲本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42:8:8:42,其中Ab和aB是重组型配子,重组型配子的概率是(8+8)/(42+8+8+42)=16%,这是由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故两对基因的交换值为16%,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2022·山东青岛·一模)某种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黄色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灰色色素的合成,当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该动物毛色表现为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该动物的毛色表现为褐色,但当配子中同时存在基因A、B时,配子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动物的基因型共有6种,不存在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个体
    B.某黄色个体与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中四种体色均可能出现
    C.该动物的所有个体中,配子的致死率最高为25%
    D.褐色个体间杂交后代中褐毛:黄毛:灰毛:白毛=4:3:3:1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A(a)与B (b)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A_bb为黄色,aaB_ 为灰色,A_B_为褐色、aabb为白色。由于AB配子致死,雌雄配子均只有Ab、aB、ab三种,故群体中不存在AABB、AABb、AaBB基因型的个体,该动物种群中只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基因型。
    【详解】
    A、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个体的形成需要基因型为AB配子的参与,但基因型为AB的配子致死,故该动物种群中只有3×3-3=6种基因型,表现型为4种,A正确;
    B、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中四种体色均可能出现,B正确;
    C、6种基因型的个体中,只有褐毛AaBb的个体会产生致死配子AB,致死率为25%,C正确;
    D、褐色(AaBb)个体只能产生Ab、aB、ab三种配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统计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褐毛:黄毛:灰毛:白毛=2:3:3:1,D错误。
    故选ABC。
    22.(2021·江苏·模拟预测)拟南芥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形态特征分明、易于观察,是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拟南芥易于保持遗传稳定性,利于遗传研究,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拟南芥果瓣有紫色和白色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色果瓣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色果瓣植株杂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1︰1,则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
    B.若紫色果瓣植株自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9︰7,则说明亲本紫色果瓣的基因型为AaBb
    C.基因控制该植物紫色果瓣和白色果瓣的途径与基因控制豌豆皱粒的途径不同
    D.若中间产物为红色,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红色果瓣︰白色果瓣=9︰6︰1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1、杂交后代出现9:3:4、9:6:1、13:3、12:3:1等一系列的分离比,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题图可知:紫色基因型为:A_B_,白色基因型为A_bb、aaB_、aabb。
    【详解】
    A、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中性状分离比的变形分析。若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色果瓣植株杂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1︰1,则两亲本白色果瓣植株的杂交组合应为AAbb×aaBb或Aabb×aaBB,A错误;
    B、若紫色果瓣植株自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9︰7,为9︰3︰3︰1的变式,则亲本紫色果瓣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
    C、基因控制该植物紫色果瓣和白色果瓣的途径与基因控制豌豆皱粒的途径都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的,C错误;
    D、若中间产物为红色(形成红色果瓣),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果瓣︰红色果瓣︰白色果瓣=9︰3︰4,D错误。
    故选ACD。
    23.(2020·河北·模拟预测)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籽粒颜色与甜度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用两种纯合植株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间杂交得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从而推出亲本性状基因型的可能组合是(       )
    A.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子代性状分离比27:9:21:7,比值之和为64=43,说明籽粒颜色和甜度由三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其分离比可转化为(9:7)×(3:1),其中紫色:白色=9:7,说明籽粒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A、D),且A和D同时存在为紫色,其余均为白色;非甜:甜=3:1,则甜度由一对基因控制(假设为B),B_为非甜,bb为甜。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根据F2发生的性状分离比,可知F1的基因型应为三杂合子AaBbDd,亲本的基因型可为AABBDD×aabbdd或者AAbbDD×aaBBdd或者AABBdd×aabbDD或者AAbbdd×aaBBDD。
    A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24.(2020·江苏·三模)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研究人员用红色磷茎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交,F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21株、31株和11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不同色素引起的
    B.洋葱鳞茎颜色是由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C.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1/3
    D.从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中任取一株进行测交,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1/4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F1自交的后代F2中性状分离比约为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这对性状是由A/a、B/b这两对基因控制,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色,A不存在、B存在时表现为黄色,A和B都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F1代基因型为AaBb。
    【详解】
    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不同色素引起的,A正确;
    B、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21株、31株和11株,性状分离比约为12∶3∶1,是9∶3∶3∶1的变式,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9A_B_、3aaB_)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12=1/3,C正确;
    D、从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中任取一株,其基因型为aaBb(2/3)、aaBB(1/3),进行测交,得到白色洋葱aabb=2/3×1/2=1/3,D错误。
    故选ABC。
    25.(2021·辽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模拟预测)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若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B.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C.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 D.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4种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本实验中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说明红花植株占1-37/64=27/64=(3/4)3,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详解】
    A、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在F2中,红花占27/64,其中有1/27的个体(AABBCC)是纯合子,则有26/27的个体是杂合子,C正确;
    D、由于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所以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AABBCC)基因型只有1种,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23-1=7(种),D错误。
    故选ABC。
    26.(2022·四川·成都七中模拟预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Ⅰ、豌豆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白色(白)、2个红色(红甲和红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红甲×红乙,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6红:1白;
    实验2:白×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6红:1白。
    实验3:用白色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紫:红:白均等于1:2:1.(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紫色的基因型应为_____,红色的基因型应为_____。
    (2)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白色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2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紫花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花色均表现为紫色,有_____的株系F3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紫色:红色=1:1,有_____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
    Ⅱ、豌豆的硬荚(T)和黄色子叶(R)对软荚(t)和绿色子叶(r)为显性。现用纯种硬荚、黄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在纯种软荚、绿色子叶豌豆雌蕊的柱头上进行杂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3)第二年将子一代杂交种子播种,结出果实中豆荚性状及比例为_____,子叶性状及比例为_____。
    (4)如果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和最小工作量情况下获得更多的ttRR品系,请以F1代植株收获的籽粒为材料设计实验方案。_____
    【答案】(1)     AABB、AABb、AaBb、AaBB##A_B_     AAbb、Aabb、aaBB、aaBb##A_bb和aaB_
    (2)     4/9     4/9     紫:红:白=1:2:1
    (3)     全为硬荚     黄色:绿色=3:1
    (4)将F1植株上收获的黄色子叶籽粒种植下去,选择F2植株上的软荚黄色子叶籽粒种植后(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软荚黄色子叶籽粒植株即为ttRR品系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1和2可知,F2表现为9紫:6红:1白,是9:3:3:1的变形,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根据9紫:6红:1白的性状分离比可知,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实验1和2的F1基因型均为AaBb,可知,紫色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AaBb、AaBB(或A_B_),红色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aaBB、aaBb(或A_bb和aaB_),白色基因型为aabb。
    (2)已知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1/9AABB、2/9AABb、4/9AaBb、2/9AaBB,用白色品种植株的花粉ab对F2中紫花植株授粉,理论上有1/9的AABB株系F3花色均表现为紫色,有4/9的2/9AABb+2/9AaBB株系F3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紫色:红色=1:1,有4/9的AaBb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紫:红:白=1:2:1。
    (3)豌豆的豆荚属于果皮,来自于母本的子房壁细胞,子叶由受精卵发育,故豆荚的基因型同母本的基因型,故纯种硬荚、黄色子叶豌豆TTRR的花粉授在纯种软荚、绿色子叶豌豆ttrr雌蕊的柱头上进行杂交,子一代杂交种子播种,结出果实中豆荚全为硬荚,子叶性状及比例为紫:红:白=1:2:1。
    (4)如果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和最小工作量情况下获得更多的ttRR品系,可以将F1植株上收获的黄色子叶籽粒种植下去,选择F2植株上的软荚黄色子叶籽粒种植后(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软荚黄色子叶籽粒植株即为ttRR品系。
    27.(2022·广西广西·模拟预测)已知果蝇(2N=8)的长翅和小翅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与a)控制,红眼和棕眼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B与b)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有个科研小组欲对果蝇进行基因组的研究,至少需要对果蝇测____________条染色体才能基本完成遗传信息的测序。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长翅红眼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眼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为了确定其显隐性关系,应选取F1中____________进行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①若子代中出现____________,则红眼为显性性状;②若子代出现____________。则红眼为隐性性状。
    【答案】(1)5
    (2)     不能     因为F1中眼色性状和性别没有关联
    (3)AY:AXb:aXb:aY=1:1:1:1
    (4)     红眼雌雄果蝇     红眼:棕眼=3:1     全部为红眼
    【解析】
    【分析】
    实验中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子代中翅形的分离比为3:1,眼色的分离比为1:1,根据子代中“3:3:1:1”的比例关系,可以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果蝇是二倍体生物,有8条染色体,是XY型性别决定方式,体细胞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控制的是同一性状,而X和Y染色体大小不同,所以研究果蝇的基因组中的DNA上的遗传信息,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与X、Y染色体,合计5条染色体。
    (2)实验中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子代中翅形的分离比为3:1,眼色的分离比为1:1,所以“3:3:1:1”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但是由于F1中眼色的遗传没有和性别表现出关联,所以不能确定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
    (3)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长翅红眼的基因型为AaXbY,其产生的配子有AY、aY、AXb、aXb,比例关系为1:1:1:1。
    (4)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亲本均为棕眼雌性和红眼雄性,子代中出现了棕眼:红眼=1:1,说明亲本为杂合子与隐形纯合子,子代的基因型也为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但是无法判断眼色的显隐性。为了确定显隐性关系,可以取F1中红眼雌雄果蝇进行交配,若子代全为红眼:棕眼=3:1,说明红眼为杂合子,且红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隐性纯合子,且红眼是隐性性状。
    【点睛】
    本题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28.(2022·江西·二模)某种昆虫眼色的紫色与红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基因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只有基因B的个体可以合成色素,只含基因b的个体不能合成色素,无色素合成时,眼色为白色。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P
    F1
    F2






    纯合红眼
    纯合白眼
    紫眼
    红眼
    红眼
    紫眼
    白眼
    红眼
    紫眼
    白眼
    901
    905
    599
    903
    902
    604
    (1)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紫色与红色这一对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2)若子二代中红眼个体随机交配,其子代红眼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
    (3)从F2中选择合适个体,用简便方法验证F1中的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及遗传图解)。_____
    【答案】(1)     遵循     红眼     F1雌性个体含红眼基因,却表现出为紫眼,可知紫眼对红眼为显性
    (2)8/9
    (3)实验思路:从F2中选择白眼雌性(bbXaXa)个体进行测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遗传图解如下: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B控制色素的合成,b无此作用,紫色与红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纯合红眼雌性个体与纯合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得F1,F1雌性表现全为紫眼,雄性表现全为红眼,可知色素合成与否在雌雄中的比例一致,与性别无关,眼色在雌雄中比例不一致,与性别有关,推出B/b在常染色体上,A/a在X染色体上,且不在Y同源区段上,另F1雌性(含红眼基因)为紫眼,可知紫眼对红眼为显性,因此纯合亲本基因型为:BBXaXa、bbXAY,F1基因型为BbXAXa、BbXaY。
    (1)由分析可知,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雌性含红眼基因,却表现出为紫眼,可知紫眼对红眼为显性,紫色与红色这一对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红眼。
    (2)由分析可知,F1基因型为BbXAXa、BbXaY,F2中红眼雌性基因型为BBXaXa:BbXaXa=1:2,产生雌配子为BXa:bXa=2:1,红眼雄性基因型为BBXaY:BbXaY=1:2,产生雄配子为BXa:bXa:BY:bY=2:1:2:1,故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红眼(BBXaXa、BbXaXa、BBXaY、BbXaY)个体所占的比例是2/3×2/6+2/3×1/6+1/3×2/6+2/3×2/6+2/3×1/6+1/3×2/6=8/9。
    (3)由分析可知,F1中的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为验证该基因型,可从F2中选择白眼雌性(bbXaXa)个体进行测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列,从而验证F1基因型,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自由组合和伴性遗传,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29.(2022·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预测)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花色有黄色、白色和红色三种,由A、a(在常染色体上)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下表记录的是两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
    F1
    F2
    母本
    父本

    黄花1
    白花1
    红花
    黄花:白花:红花=3:4:9

    黄花2
    白花2
    红花
    黄花:白花:红花=1:4:3

    (1)根据表中甲组实验结果,可推测该植物花色的遗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b这对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甲组实验中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3)研究得知,乙组F1中A、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存在片段缺失,含有缺失染色体的某性别的配子致死,据此推测,乙组F1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_______________(填“A”或“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4)根据甲组数据,有同学提出Bb这对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而是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这位同学还需要统计甲组的_____________。
    【答案】(1)     遵循     甲组中的F2性状分离比是黄花:白花:红花=3:4:9(9:3:3:1的变式),可推测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     AAbb和aaBB     1/2
    (3)A
    (4)F2中黄花(或红花)个体的雌雄比例(或F2中各花色个体的雌雄比例)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根据表中甲组实验结果,F2性状分离比是黄花:白花:红花=3:4:9(9:3:3:1的变式),可推测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意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_B_,黄花基因型为A_bb,白花基因型为aa__,F1红花基因型均为AaBb,因此甲组实验中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F2中表型为白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因此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2。
    (3)由题意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_B_,黄花基因型为A_bb,白花基因型为aa__,F1红花基因型均为AaBb,乙组F2表型及比例为黄花:白花:红花=1:4:3,而检测得知乙组F1的染色体缺失导致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故可判断染色体的缺失部分不包含A或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4)根据甲组数据,有同学提出B,b这对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而是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如果B、b这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子代雌雄均是黄花:白花:红花=3:4:9;若B,b这对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子代雌性中黄花:白花:红花=3:2:3,子代雄性中白花:红花=1:3,因此这位同学还需要统计甲组的F2中黄花(或红花)个体的雌雄比例(或F2中各花色个体的雌雄比例)。
    【点睛】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结果的变式,要求考生能够从配子产生的角度理解自由组合定律且可以通过变形判断基因的位置,考生需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
    30.(2022·湖南岳阳·模拟预测)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二倍体,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2N=16)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表明控制产生豌豆素的基因 A 对 a 为显性;但在另一对等位基因 B、b 中,显性基因 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了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利用品系甲和乙,他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是研究遗传实验的好材料,原因之一是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因为豌豆是_____植物。
    (2)分析实验_____(填“一”或“二”)可推知,控制豌豆素是否产生的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品系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如果让实验二 F2中的所有无豌豆素个体在自然适宜条件下随机繁殖,理论上其后代将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
    (3)某同学想要验证上述实验一中 F1的基因型,用F1无豌豆素与品系___________(填“甲”或“乙”)杂交,理论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2)     一     F2的表现型为13∶3为9∶3∶3∶1的变式     AABB     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5
    (3)     乙     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一:品系甲x品系乙→F1无豌豆素→F1 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实验二:品系甲x野生型→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实验一中3:13是9:3:3:1的变形,所以可以推测:品系甲与品系乙存在两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假设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则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基因b没有,所以有豌豆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1)豌豆是研究遗传实验的好材料,原因之一是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2)由于实验一中F2的表现型为13∶3为9∶3∶3∶1的变式,控制豌豆素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故控制豌豆素是否产生的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题干中野生型豌豆能产生抵抗真菌侵染的豌豆素,野生型豌豆有豌豆素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无豌豆素的植株基因型有A_ B_、aabb或aaB_,根据实验一品系甲和品系乙都是纯种无豌豆素,推知二者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和aaBB。因F1自交后代中有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所以品系甲只能是AABB或aabb。又由实验二可知,品系甲(AABB或aabb)×野生型纯种(只能是AAbb),F1均为无豌豆素且后代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可判断品系甲基因型为AABB,品系乙基因型为aabb。 实验二中品系甲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纯种的基因型为AAbb,故F1的基因型为AABb,F2 中的所有无豌豆素AAB_个体自然适宜条件下随机繁殖,包括1/3AABB、2/3AABb自交,后代有豌豆素(AAbb)的比例为2/3×1/4=1/6,因此后代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5。
    (3)验证控制上述实验一中 F1的基因型AaBb。可利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即选用的实验一的 F1(AaBb)与品系乙(aabb)杂交,子代性状及比例应为有豌豆素(Aabb):无豌豆素(AaBb、aaBb、aabb)=1:3

    1.(2022·山东·高考真题)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子代叶片边缘
    ①×②
    光滑形
    ①×③
    锯齿状
    ①×④
    锯齿状
    ①×⑤
    光滑形
    ②×⑥
    锯齿状
    A.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
    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D.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
    6个不同的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
    【详解】
    AB、①×③、①×④的子代叶片边缘全为锯齿状,说明①与③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因此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AB正确;
    C、①×②、①×⑤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光滑形,说明①与②、①与⑤是分别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但②与⑤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若为前者,则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若为后者,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C错误;
    D、①与②是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①与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②×⑥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锯齿状,说明②⑥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则④与⑥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正确。
    故选C。
    2.(2022·山东·高考真题)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n。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F1至F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 B.各代均无基因型为MM的个体
    C.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D.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据图可知,s基因位于M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含有M的个体同时含有s基因,即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灰色,雌性个体不会含有M,只含有m,故表现为黑色,因此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A正确;
    B、含有Ms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雄性,基因型为MsMs的个体需要亲本均含有Ms基因,而两个雄性个体不能杂交,B正确;
    C、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X,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为XMs、Ms0、Xm、m0,子一代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雄性个体为1/3XXY’(XXMsm)、1/3XY’(XMsm),雌蝇个体为1/3XXmm,把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分开考虑,只考虑性染色体,子一代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4X、1/40,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含有X,子二代中3/4XX、1/4X0;只考虑常染色体,子二代中1/2Msm、1/2mm,1/8mmX0致死,XXmm表现为雌性,所占比例为3/7,雄性个体3/7XXY’(XXMsm)、1/7XY’(XMsm),即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由1/2降到1/4,逐代降低,雌性个体所占比例由1/3变为3/7,逐代升高,C正确,D错误。
    故选D。
    3.(2022·湖南·高考真题)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4种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分析选项可知,A属于缺失、B属于重复、C属于易位,D属于倒位。
    【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为连锁关系,正常情况下,测交结果只能出现两种表现型,但题干中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类似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推测该个体可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被易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
    故选C。
    4.(2022·广东·高考真题)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
    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 →得出结论。
    2、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3、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详解】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杂合子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发现了遗传规律,A正确;
    B、摩尔根等基于果蝇眼色与性别的关联,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了DNA的螺旋结构,D错误。
    故选D。
    5.(2022·全国·高考真题)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A、a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确;
    B、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
    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确;
    D、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
    故选B。
    6.(2021·重庆·高考真题)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分别控制正常蚕、油蚕性状,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分别控制黄茧、白茧性状。现有EeZDW×EeZdZd的杂交组合,其F1中白茧、油蚕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A.1/2 B.1/4 C.1/8 D.1/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EeZDW×EeZdZd杂交,F1中白茧、油茧雌性(eeZdW)所占的比例为1/4×1×1/2=1/8,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2021·海南·高考真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相关的遗传学定律
    B.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C.对实验材料和相对性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D.均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A、两个实验都是采用的假说演绎法得出相关的遗传学定律,A错误;
    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B正确;
    C、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并且从豌豆的众多性状中选择了7对性状;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同时也从果蝇的众多性状当中选择了易于区分的白红眼性状进行研究,C正确;
    D、这两个实验都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D正确。
    故选A。
    8.(2021·湖北·高考真题)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1
    甲×乙
    红色籽粒
    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2
    甲×丙
    红色籽粒
    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
    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
    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表可知:甲×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综合分析可知,红色为显性,红色与白色可能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定用A/a、B/b、C/c,甲乙丙的基因型可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只写出一种可能情况)
    【详解】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AaBBCc),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A正确;
    B、据分析可知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B正确;
    C、据分析可知,组1中的F1(AaBbCC)与甲(AAbbCC)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C错误;
    D、组2中的F1(AABbCc)与丙(AABBcc)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D正确。
    故选C。
    9.(2021·山东·高考真题)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缺刻翅、正常翅由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 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 F1,下列关于 F1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星眼缺刻翅果蝇与圆眼正常翅果蝇数量相等
    B.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6
    C.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二倍
    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属于测交;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则星眼为显性性状,且星眼基因纯合致死,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缺刻翅、正常翅由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 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可知缺刻翅为显性性状,正常翅为隐性性状,且缺刻翅雄果蝇致死,假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雌蝇中没有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
    【详解】
    A、亲本星眼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星眼正常翅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则F1中星眼缺刻翅果蝇(只有雌蝇,基因型为AaXBXb,比例为2/3×1/3=2/9)与圆眼正常翅果蝇(1/9aaXbXb、1/9aaXbY)数/量相等,A正确;
    B、雌果蝇中纯合子基因型为aaXbXb,在雌果蝇中所占比例为1/3×1/2= 1/6,B正确;
    C、由于缺刻翅雄果蝇致死,故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2倍,C正确;
    D、F1中XBXb∶XbXb∶XbY=1∶1∶1,则缺刻翅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为1/(2×2+1)= 1/5,D错误。
    故选D。
    10.(2021·浙江·高考真题)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 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B.1/8 C.1/4 D.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 Yr∶yR∶yr=1∶1∶1∶1,其中Y∶y=1∶1,R∶r=1∶1,故推知该植株基因型为YyRr,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4=1/8,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2021·全国·高考真题)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果蝇M与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子代中长翅:残翅=3:1,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亲本关于翅型的基因型均为Aa(假设控制翅型的基因为A/a);子代灰身:黑檀体=1:1,同时灰体为显性性状,亲本关于体色的基因型为Bb×bb(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B/b);子代红眼:白眼=1:1,红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W/w),故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XWXw×XwY或XwXw×XWY。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为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故N基因型为AaBbXWXw或AaBbXWY,则M的基因型对应为Aa bb XwY或AabbXwXw 。
    【详解】
    AB、根据分析可知,M的基因型为Aa bb XwY或AabbXwXw,表现为长翅黑檀体白眼雄蝇或长翅黑檀体白眼雌蝇,A错误,B正确;
    C、N基因型为AaBbXWXw或AaBbXWY,灰体红眼表现为长翅灰体红眼雌蝇,三对基因均为杂合,C正确;
    D、亲本果蝇长翅的基因型均为Aa,为杂合子,D正确。
    故选A。
    12.(2021·全国·高考真题)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
    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
    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
    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分析题意可知: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即n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每对等位基因测交后会出现2种表现型,故n对等位基因杂合的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A正确;
    B、不管n有多大,植株A测交子代比为(1:1)n=1:1:1:1……(共2n个1),即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均相等,B错误;
    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为1/2n,纯合子的个体数也是1/2n,两者相等,C正确;
    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纯合子的个体数是1/2n,杂合子的个体数为1-(1/2n),故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D正确。
    故选B。
    13.(2020·浙江·高考真题)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e(褐色)、D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e和Df分别对d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6种表现型
    B.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12种表现型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9种表现型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8种表现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即外显率为100%。
    【详解】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2种,则F1有4×2=8种表现型,A错误;
    B、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 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3种,则F1有4×3=12种表现型,B正确;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 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2种,则F1有4×2=8种表现型,C错误;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 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3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3种,则F1有3×3=9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B。
    故选B。
    14.(2020·浙江·高考真题)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过诱变等技术获得3个无成分R的稳定遗传突变体(甲、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无成分R。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
    杂交编号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株数)

    F1×甲
    有(199),无(602)

    F1×乙
    有(101),无(699)

    F1×丙
    无(795)
    注:“有”表示有成分R,“无”表示无成分R
    用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       )A.21/32 B.9/16 C.3/8 D.3/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为有成分R,又知无成分R的纯合子甲、乙、丙之间相互杂交,其中一组杂交的F1基因型为AaBbCc且无成分R,推测同时含有A、B基因才表现为有成分R,C基因的存在可能抑制A、B基因的表达,即基因型为A_B_cc的个体表现为有成分R,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无成分R。根据F1与甲杂交,后代有成分R:无成分R≈1:3,有成分R所占比例为1/4,可以将1/4分解为1/2×1/2,则可推知甲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或aaBBcc;F1与乙杂交,后代有成分R:无成分R≈1:7,可以将1/8分解为1/2×1/2×1/2,则可推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与丙杂交,后代均无成分R,可推知丙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详解】
    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比例为1:1,或(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比例为1:1,)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基因型为AaBbcc,故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相互杂交,后代中有成分R所占比例为:1/2×1×3/4×1+1/2×3/4×3/4×1=21/32,A正确。
    故选A。
    15.(2022·山东·高考真题)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不考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紫红色
    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
    乙×丙
    紫红色
    紫红色∶红色∶白色=9∶3∶4
    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可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
    B.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1/6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
    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F2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
    【答案】BC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基因型为aaB_I_表现为红色,_ _ _ _ii表现为白色。杂交组合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为9∶3∶3∶1的变式,说明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理根据乙、丙杂交结果,也说明相关的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F2中性状表现确定亲本甲、乙和丙的基因型依次为AAbbII、AABBii,aaBBII。
    【详解】
    A、当植株是白花时候,其基因型为_ _ _ _ii,与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仍然是白花,无法鉴别它的具体的基因型,A错误;
    B、甲×乙杂交组合中F2的紫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乙×丙杂交组合中F2的紫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其中II:Ii=1:2所以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2/3×1/4=1/6,B正确;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亲本为(_ _ _ _Ii),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3×3),C正确;
    D、由于题中不能说明相关基因A/a和B/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甲与丙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II,其自交的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为紫红色(A_B_II):靛蓝色花(A_bbII):红色(aaB_II):蓝色(aabblI)=9:3:3:1;第二种情况,当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时,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为紫红色(A aBbII):靛蓝色花(AAbbII):红色(aaBBII)=2:1:1,D错误。
    故选BC。
    16.(2022·湖南·高考真题)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为伴X遗传,灰身与黑身、长翅与截翅各由一对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及其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未知。纯合红眼黑身长翅雌果蝇与白眼灰身截翅雄果蝇杂交,F1相互杂交,F2中体色与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截翅:黑身长翅:黑身截翅=9∶3∶3∶1。F2表现型中不可能出现(  )
    A.黑身全为雄性 B.截翅全为雄性 C.长翅全为雌性 D.截翅全为白眼
    【答案】AC
    【解析】
    【分析】
    假设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用W、w表示,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和截翅的基因用B、b表示,已知F2中灰身:黑身=3:1,长翅:截翅=3:1,可知灰身、长翅为显性性状,控制体色与翅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若控制黑身a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只考虑体色,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aXa、XAY,子二代可以出现XAXa、XaXa、XAY 、XaY,灰身:黑身=1:1,与题干不符;若控制黑身a的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后代表型与性别无关,故不会出现 黑身全为雄性,A符合题意;
    B、若控制截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翅型,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BXB、XbY,子二代可以出现XBXB、XBXb、XBY 、XbY,即截翅全为雄性,B不符合题意;
    C、若控制长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翅型,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BXB、XbY,子二代可以出现XBXB、XBXb、XBY 、XbY,即长翅有雌性也有雄性,C符合题意;
    D、若控制截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考虑翅型和眼色,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BWXBW、XbwY,子二代可以出现XBWXBW、XBWXbw、XBWY 、XbwY,即截翅全为白眼,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7.(2019·海南·高考真题)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推断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则甲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和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即用另一植株丙分别与甲、乙进行杂交,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甲、乙测交子代发生分离的性状不同,但其分离比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     aaBb矮茎腋花     Aabb高茎顶花     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     aabb     1:1     相同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
    (1)根据甲自交后代出现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根据乙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可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
    (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根据甲和乙的自交后代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甲和乙均为杂合子,故甲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矮茎腋花;乙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高茎顶花。若甲aaBb和乙Aabb杂交,子代中AaBb高茎腋花:Aabb高茎顶花:aaBb矮茎腋花:aabb矮茎顶花=1:1:1:1。
    (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则丙应该为隐性纯合子aabb。分别与甲、乙进行测交,若甲测交后代: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则甲基因型为aaBb;若乙测交后代: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则乙基因型为Aabb,而且甲乙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均为1:1。由于自花传粉植物无性染色体,两对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故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相同,均为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
    【点睛】
    若控制某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测交正反交的表现型一致;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测交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18.(2019·江苏·高考真题)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
    红毛
    棕毛
    白毛
    基因组成
    A_B_
    A_bb、aaB_
    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_。
    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种(不考虑正反交)。
    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4     AAbb和aaBB     红毛∶棕毛∶白毛=1∶2∶1     4     1/3     1/9     9/64     49/64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知猪毛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个体相互交配,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9:3:3:1变型的应用。
    【详解】
    (1)由表格知:棕毛猪的基因组成为A_bb、aaB_,因此棕毛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种。
    (2)①由两头纯合棕毛猪杂交,F1均为红毛猪,红毛猪的基因组成为A_B_,可推知两头纯合棕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红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
    ②F1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根据表格可知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
    ③F1红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基因型有:A_B_、A_bb、aaB_、aabb,其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aabb,能产生棕色猪(A_bb、aaB_)的基因型组合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共4种。
    ④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棕毛猪A_bb:aaB_所占比例为6/16,其中纯合子为AAbb、aaBB,所占比例为2/16,故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2/6,即1/3。F2的棕毛个体中各基因型及比例为1/6AAbb、2/6Aabb、1/6aaBB、2/6aaBb。
    棕毛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毛个体(aabb)的杂交组合及概率为: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1/3×1/3×1/4+1/3×1/3×1/4+1/3×1/3×1/2×1/2×2=1/9。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的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只要有I基因,不管有没有A或B基因都表现为白色,基因型为IiAaBb个体雌雄交配,后代中红毛个体即基因型为ii A_B_的个体。把Ii和AaBb分开来做,Ii×Ii后代有3/4I _和1/4ii,AaBb×AaBb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故子代中红毛个体(ii A_B_)的比例为1/4×9/16=9/64,棕毛个体(ii A_bb、iiaaB_)所占比例为1/4×6/16=6/64,白毛个体所占比例为:1-9/64-6/64=49/64。
    【点睛】
    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双杂合子自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符合9:3:3: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符合1:1:1:1。
    19.(2019·全国·高考真题)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     绿色     aabb     AaBb     4     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说明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①的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②的子代发生了绿叶∶紫叶=1∶3性状分离,说明乙植株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并结合实验①的结果可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其基因型为aabb,紫叶为A_B_、A_bb和aaB_。
    【详解】
    (1) 依题意可知: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绿叶甘蓝甲植株自交,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绿叶甘蓝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②中,绿叶甘蓝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绿叶∶紫叶=1∶3,说明紫叶甘蓝乙植株为双杂合子,进而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2) 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有四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和aabb。
    (3) 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子代紫叶∶绿叶=1∶1,说明紫叶甘蓝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有一对为隐性纯合、另一对为等位基因,进而推知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对显性纯合的基因,因此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绿叶=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均为AaBb,进而推知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点睛】
    由题意“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可知:某种甘蓝的叶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据此,以题意呈现的“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和“实验①与②的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切入点,准确定位隐性性状为绿叶、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紫叶,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20.(2019·全国·高考真题)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16     紫眼基因     0     1/2     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白眼对应的基因和焦刚毛对应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粗糙眼和黑檀体对应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2号及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详解】
    (1)根据题意并结合图示可知,翅外展基因和粗糙眼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翅外展粗糙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RUru,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中翅外展正常眼果蝇dpdpRU-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图中翅外展基因与紫眼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2)焦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野生型即直刚毛红眼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XSNW,后代的雌雄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XSNWXsnw和XSNWY,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焦刚毛的概率为0。若进行反交,则亲本为:焦刚毛白眼雌果蝇XsnwXsnw和直刚毛红眼雄果蝇XSNWY,后代中雌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XSNWXsnw),雄性均为焦刚毛白眼(XsnwY)。故子代出现白眼即XsnwY的概率为1/2。
    (3)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眼黑檀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野生型即红眼灰体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XW,F1中雌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EeXWXw,EeXWY,表现型均为红眼灰体。故能够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F2中红眼灰体E-XW-:红眼黑檀体ee XW-:白眼灰体E-XwY:白眼黑檀体ee XwY =9:3:3:1。因为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验证伴性遗传时应该选择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F1中雌雄均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XWXw,XWY,F2中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即雌性全部是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
    【点睛】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要获得双杂合的个体,若其自交后代为9:3:3:1或其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也可以通过测交验证。
    21.(2022·湖北·高考真题)“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为了育好中国种,科研人员在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二倍体作物M的品系甲有抗虫、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甜度不高。为了改良品系甲,增加其甜度,育种工作者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遗传特性及杂交育种的研究
    在种质资源库中选取乙、丙两个高甜度的品系,用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甲×乙
    不甜
    1/4甜、3/4不甜
    甲×丙

    3/4甜,1/4不甜
    乙×丙

    13/16甜、3/16不甜
    【实验二】甜度相关基因的筛选
    通过对甲、乙、丙三个品系转录的mRNA分析,发现基因S与作物M的甜度相关。
    【实验三】转S基因新品系的培育
    提取品系乙的mRNA,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以Ti质粒为表达载体,以品系甲的叶片外植体为受体,培有出转S基因的新品系。
    根据研究组的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乙、丙杂交的F2中表现为甜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种。品系乙基因型为_______。若用乙×丙中F2不甜的植株进行自交,F3中甜∶不甜比例为_____。
    (2)下图中,能解释(1)中杂交实验结果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

    (3)如图是S基因的cDNA和载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谱。为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确保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方向正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酶切割S基因的cDNA和载体。

    (4)用农杆菌侵染品系甲叶片外植体,其目的是________。
    (5)除了题中所示的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外,能获得高甜度品系,同时保持甲的其他优良性状的育种方法还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     7     aabb     1∶5
    (2)①③
    (3)XbaⅠ、HindⅡ
    (4)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
    (5)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解析】
    【分析】
    农杆菌转化法:取Ti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将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将植物细胞培育为新性状植株。
    杂交育种:杂交→自交→选优;诱变育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生物,诱导突变;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基因工程育种: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
    (1)甲为纯合不甜品系,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一结果可推得乙基因型为aabb,丙基因型为AABB,乙、丙杂交的F2基因型有3×3=9种,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中表现为甜的植株基因型有7种。若用乙×丙中F2不甜的植株进行自交,F3中不甜比例=1/3+2/3×3/4=5/6,F3中甜∶不甜比例为1∶5。
    (2)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只有A导致不甜,当A与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甜,故选①③。
    (3)为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不破坏载体关键结构和目的基因,确保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方向正确,最好选用XbaⅠ、HindⅡ酶切割S基因的cDNA和载体。
    (4)用农杆菌侵染品系甲叶片外植体,可以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
    (5)除了题中所示的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外,能获得高甜度品系,同时保持甲的其他优良性状的育种方法还有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22.(2022·全国·高考真题)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是:白色红色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红花杂合体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
    (2)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选用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答案】(1)     白色:红色:紫色=2:3:3     AAbb、Aabb     1/2
    (2)选用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花色全为红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体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花色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体基因型为aaB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Aa和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_B_表现为紫花,A_bb表现为红花,aa_ _表现为白花。
    (1)紫花植株(AaBb)与红花杂合体(Aabb)杂交,子代可产生6种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紫花):AaBb(紫花):aaBb(白花):AAbb(红花):Aabb(红花):aabb(白花)=1:2:1:1:2:1。故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红色:紫色=2:3:3;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AAbb、Aabb;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aabb)占的比例为1/2。
    (2)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要检测白花纯合体植株甲的基因型,可选用AAbb植株与之杂交,若基因型为aaBB则实验结果为:aaBB×AAbb→AaBb(全为紫花);若基因型为aabb则实验结果为:aabb×AAbb→Aabb(全为红花)。这样就可以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将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推出。
    【点睛】
    该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通过分析题意,理解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可以正确作答。
    23.(2022·全国·高考真题)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母本甲的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     1/4      bbTT、bbTt     1/4
    (3)     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解析】
    【分析】
    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可推断出甲的基因型为BBTT,乙、丙基因型可能为BBtt或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杂交,因为甲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所以在花粉未成熟时需对甲植株雌花花序套袋隔离,等丁的花粉成熟后再通过人工授粉把丁的花粉传到甲的雌蕊柱头后,再套袋隔离。
    (2)根据分析及题干信息“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基因型为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F1基因型为BbTt,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1/4,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
    (3)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因为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植物,间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为非糯籽粒,所以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同理,非糯为显性时,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24.(2022·浙江·高考真题)某种昆虫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3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和黄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3个突变品系与野生型相比,均只有1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并且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发生___________导致。
    (2)研究体色遗传机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杂交组合
    P
    F1
    F2







    黑体
    黄体
    黄体
    黄体
    3黄体:1黑体
    3黄体:1黑体

    灰体
    黑体
    灰体
    灰体
    3灰体:1黑体
    3灰体:1黑体

    灰体
    黄体
    灰体
    灰体
    3灰体:1黄体
    3灰体:1黄体
    注:表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A1(黑体)、A2(灰体)和A3(黄体)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
    (3)研究体色与翅形遗传关系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杂交组合
    P
    F1
    F2







    灰体圆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6灰体圆翅:2黑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灰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若选择杂交Ⅲ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Ⅴ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其中所占比例为2/9的表现型有哪几种?___________。
    (5)用遗传图解表示黑体锯翅雌虫与杂交Ⅲ的F1中灰体圆翅雄虫的杂交过程。
    【答案】(1)替换
    (2)     A2>A3>A1     分离
    (3)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杂交V的母本为锯翅,父本为圆翅,F1的雌虫全为圆翅,雄虫全为锯翅
    (4)     6     灰体圆翅雄虫和灰体锯翅雄虫
    (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控制体色的A1/ A2/ A3是复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并且由表1的F1和F2雌雄个体表现型一致,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只看翅型,从表2的组合V,F1的雌虫全为圆翅,雄虫全为锯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控制体色和控制翅型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由题干信息可知,突变的基因 “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长度相等”,基因突变有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三种类型,突变后基因长度相等,可判定是碱基的替换导致。
    (2)由杂交组合Ⅰ的F1可知,黄体(A3)对黑体(A1)为显性;由杂交组合Ⅱ可知,灰体(A2)对黑体(A1)为显性,由杂交组合Ⅲ可知,灰体(A2)对黄体(A3)为显性,所以三者的显隐性关系为黄体对黑体为显性,灰体对黄体对黑体为显性,即A2>A3>A1,由题意可知三个体色基因为复等位基因,根据等位基因概念“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知,体色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3)分析杂交组合V,母本为锯翅,父本为圆翅,F1的雌虫全为圆翅,雄虫全为锯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可知控制锯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并且在X染色体上,所以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4)表1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杂交组合Ⅲ的亲本为灰体(基因型A2A2)和黄体(基因型A3A3),F1的灰体基因型为A2A3,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是A2A2(灰体):A2A3(灰体):A3A3(黄体)=1:2:1,所以杂交组合Ⅲ中F2的灰体圆翅雄虫基因型为1/3 A2A2XBY和2/3 A2A3XBY;杂交组合Ⅴ中,只看体色这对相对性状,因为F1只有一种表现型,故亲本为A1A1´ A2A2,F1基因型为A1A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基因型为A1A1(黑体):A1A2(灰体):A2A2(灰体)=1:2:1;只看杂交组合Ⅴ中关于翅型的性状,亲本为XbXb´XBY,F1基因型为XBXb,XbY,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圆翅雌虫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杂交组合Ⅴ的F2的灰体圆翅雌虫基因型为1/3 A2A2XBXb,2/3 A1A2 XBXb。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先按分离定律分别计算,再相乘,所以杂交组合Ⅲ中F2的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组合Ⅴ的F2的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只看体色,A2A2、A2A3和A2A2、 A1A2随机交配,雄配子是1/3A3、2/3A2,雌配子是1/3A1、2/3A2,子代基因型为4/9 A2A2(灰体)、2/9 A2A3(灰体)、2/9 A1A2(灰体)、1/9 A1A3(黄体),可以出现灰体(占8/9)和黄体(占1/9)2种体色;只看翅型,XBY与XBXb杂交,子代基因型为1/4XBXB、1/4XBXb、1/4XBY、1/4XbY,雌性只有圆翅1种表现型,雄性有圆翅和锯翅2种表现型,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共有2×3=6种。根据前面所计算的子代表现型,2/9=8/9(灰体)×1/4(圆翅雄虫或锯翅雄虫),故所占比例为2/9的表现型有灰体圆翅雄虫和灰体锯翅雄虫。
    (5)黑体锯翅雌虫的基因型为A1A1XbXb,由(4)解析可知,杂交组合Ⅲ的F1灰体雄虫基因型为A2A3,所以灰体圆翅雄虫的基因型为A2A3XBY,二者杂交的遗传图解如下:
    25.(2021·海南·高考真题)科研人员用一种甜瓜(2n)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经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
    性状
    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
    母本
    父本
    F1
    F2
    果皮底色
    A/a,4号染色体
    黄绿色
    黄色
    黄绿色
    黄绿色:黄色≈3:1
    果肉颜色
    B/b,9号染色体
    白色
    橘红色
    橘红色
    橘红色:白色≈3:1
    果皮覆纹
    E/e,4号染色体
    F/f,2号染色体
    无覆纹
    无覆纹
    有覆纹
    有覆纹:无覆纹≈9:7
    已知A、E基因同在一条染色体上,a、e基因同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当E和F同时存在时果皮才表现出有覆纹性状。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
    (2)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__种。
    (3)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种,F2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黄绿色无覆纹果皮、黄色无覆纹果皮的植株数量比是____________,F2中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
    【答案】(1)橘红色
    (2)     AaBbEeFf     8
    (3)     6     9:3:4 5/6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控制果肉颜色的B、b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控制果皮底色的A、a基因和控制果皮覆纹中的E、e基因均位于4号染色体,且A和E连锁,a和e连锁;控制果皮覆纹E、e和F、f的基因分别位于4和2号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有覆纹基因型为E-F-,无覆纹基因型为E-ff、eeF-、eeff,据此分析作答。
    (1)结合表格分析可知,亲本分别是白色和橘红色杂交,F1均为橘红色,F1杂交,子代出现橘红色:白色=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橘红色是显性性状。
    (2)由于F2中黄绿色:黄色≈3:1,可推知F1应为Aa,橘红色:白色≈3:1,F1应为Bb,有覆纹:无覆纹≈9:7,则F1应为EeFf,故F1基因型应为AaBbEeFf;由于A和E连锁,a和e连锁,而F、f和B、b独立遗传,故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AE、ae)×2(F、f)×2(B、b)=8种。
    (3)结合表格可知,F2中关于果肉颜色的表现型有2种,由于A、E基因同在一条染色体上,a、e基因同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单独观察果皮底色及果皮覆纹的表现型,有无覆纹黄绿色、无覆纹黄色、有覆纹黄绿色三种表现型,故F2的表现型有2×3=6种;由于A和E连锁,a和e连锁。F2中基因型为A-E-的为3/4,aaee的为1/4,F2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A-E-F-)、黄绿色无覆纹果皮(A-E-ff)、黄色无覆纹果皮(aaeeF-、aaeeff)的植株数量比是(3/4×3/4):(3/4×1/4):(1/4×3/4+1/4×1/4)=9:3:4;F2中黄色无覆纹果皮中的纯合子占1/2,橘红色果肉植株中纯合子为1/3,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故杂合子所占比例是1-1/6=5/6。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三对性状与对应基因的关系,并能根据图表信息确定相关基因型,进而分析作答。
    26.(2021·辽宁·高考真题)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花为两性花。现有四个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Y、Z,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水稻杂交实验时,应首先除去__________未成熟花的全部__________,并套上纸袋。若将W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2)为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F1叶色见下表。
    实验分组
    母本
    父本
    F1叶色
    第1组
    W
    X
    浅绿
    第2组
    W
    Y
    绿
    第3组
    W
    Z
    绿
    第4组
    X
    Y
    绿
    第5组
    X
    Z
    绿
    第6组
    Y
    Z
    绿
    实验结果表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突变体__________的浅绿叶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为进一步判断X、Y、Z的浅绿叶基因是否在同一对染色体上,育种人员将第4、5、6三组实验的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互换,预测如下两种情况将出现的结果:
    ①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_________。
    ②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_________。
    (3)叶绿素a加氧酶的功能是催化叶绿素a转化为叶绿素b。研究发现,突变体W的叶绿素a加氧酶基因OsCAO1某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造成mRNA上对应位点碱基发生改变,导致翻译出的肽链变短。据此推测,与正常基因转录出的mRNA相比,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
    【答案】(1)     母本 雄蕊   绿叶:浅绿叶=3:1
    (2)  Y、Z     三组均为绿叶:浅绿叶=1:1     第4组绿叶:浅绿叶=1:1;第5组和第6组绿叶:浅绿叶=9:7
    (3)终止密码提前出现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水稻为雌雄同株两性花,利用水稻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防止自花受粉),并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若将浅绿叶W(隐性纯合)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为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3:1。
    (2)分析表格:W、X、Y、Z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形成的浅绿叶突变体,第1组W、X杂交,F1仍为浅绿叶,说明W和X为相同隐性基因控制;第2组W、Y杂交,第3组W、Z杂交,F1均表现绿叶,说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Y、Z不是同一基因,即属于非等位基因。设W(X)的浅绿叶基因为a,Y的浅绿叶基因为b,Z的浅绿叶基因为c,当任何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就表现为浅绿叶。①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则第4组为X(aaBBCC)×Y(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自交后代F2为1aaBBCC(浅绿叶)、1AAbbCC(浅绿叶)、2AaBbCC(绿叶),即绿叶:浅绿叶=1:1;同理第5组和第6组的结果也是绿叶:浅绿叶=1:1。②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则第4组为X(aaBBCC)×Y(AAbbCC),结果与上一小问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时相同,即绿叶:浅绿叶=1:1;第5组为X(aaBBCC)×Z(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配子时,A、a和C、c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产生4种配子,自交后代F2符合9:3:3:1,由于何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就表现为浅绿叶,则F2的表现型为绿叶:浅绿叶=9:7;第6组为Y(AAbbCC)×Z(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配子时,B、b和C、c可以进行自由组合,F2结果与第5组相同,即绿叶:浅绿叶=9:7。
    (3)分析题意可知,OsCAO1基因某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造成mRNA上对应位点碱基发生改变,有可能使终止密码提前出现,导致翻译出的肽链变短。
    【点睛】
    本题结合可遗传变异,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解题本题关键是根据杂交实验的表格获取到基因类型和所在位置,再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7.(2021·北京·高考真题)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1)玉米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是受精后发育而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其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均发育为植株,自交后,有些植株果穗上有约1/4干瘪籽粒,这些植株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
    (2)为阐明籽粒干瘪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者克隆出候选基因A/a。将A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获得了转入单个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假定转入的A基因已插入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请从下表中选择一种实验方案及对应的预期结果以证实“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________。
    实验方案
    预期结果
    I.转基因玉米×野生型玉米
    II.转基因玉米×甲品系
    III.转基因玉米自交
    IV.野生型玉米×甲品系
    ①正常籽粒:干瘪籽粒≈1:1
    ②正常籽粒:干瘪籽粒≈3:1
    ③正常籽粒:干瘪籽粒≈7:1
    ④正常籽粒:干瘪籽粒≈15:1
    (3)现已确认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a基因是A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见图1),使A基因功能丧失。甲品系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发芽后,取其植株叶片,用图1中的引物1、2进行PCR扩增,若出现目标扩增条带则可知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4)为确定A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位置,借助位置已知的M/m基因进行分析。用基因型为mm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P与基因型为MM的甲品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用M、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植株果穗上干瘪籽粒(F2)胚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有1、2、3三种类型,如图2所示。
    统计干瘪籽粒(F2)的数量,发现类型1最多、类型2较少、类型3极少。请解释类型3数量极少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     分离     2/3
    (2)III ④/II ③
    (3)Aa
    (4)基因Aa与Mm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距离近),其中a和M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导致产生同时含有a和m的重组型配子数量很少;类型3干瘪籽粒是由雌雄配子均为am的重组型配子受精而成。因此,类型3干瘪籽粒数量极少。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
    2、基因突变:(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
    (1)分析题干信息:“甲品系玉米,其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即甲品系籽粒正常,其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籽粒正常∶干瘪=3∶1,可知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假设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则甲品系基因型为Aa。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基因型为1/3AA或2/3Aa,均发育为植株,自交后,有些植株果穗上有约1/4干瘪籽粒,这些植株基因型为Aa,所占比例约为2/3。
    (2)分析题意可知,假定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由于转入的单个A基因已插入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甲品系玉米基因型为Aa,野生型玉米的基因型为00AA(0表示没有相关基因),转基因甲品系玉米的基因型为A0Aa,且导入的A基因与细胞内原有的A/a基因之间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要证实该假设正确,应可选择方案III转基因玉米自交,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子代为④正常籽粒(9A-A-、3A-aa、300A-):干瘪籽粒(100aa)≈15:1;或选择方案II转基因玉米A0Aa×甲品系00Aa杂交,子代为③正常籽粒(3A0A-、1A0aa、300A-):干瘪籽粒(00aa)≈7:1。
    (3)已知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a基因是A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使A基因功能丧失,甲品系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发芽后,取其植株叶片,用图1中的引物1、2进行PCR扩增,若出现目标扩增条带则可知相应植株中含有a基因,即其基因型为Aa。
    (4)用基因型为mm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P(基因型为AAmm)与基因型为MM的甲品系(基因型为AaMM)杂交得F1,基因型为1/2AAMm、1/2AaMm,F1自交得F2。用M、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植株果穗上干瘪籽粒F2胚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有1、2、3三种类型,基因型分别为aaMM、aaMm、aamm。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类型3的数量应该与类型1的数量同样多,而实际上类型3数量极少,原因可能是:由于基因Aa与Mm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距离近),其中a和M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导致产生同时含有a和m的重组型配子数量很少;类型3干瘪籽粒是由雌雄配子均为am的重组型配子受精而成。因此,类型3干瘪籽粒数量极少。
    【点睛】
    本题结合基因工程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基因位置的判断的相关知识,思维含量较大,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遗传定律的实质,依据题干信息准确分析,得出结论。
    28.(2021·山东·高考真题)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 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 MM、Mm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 基因位于 5 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RR、Rr、rr 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 H 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 H 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 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 H 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1)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 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 F2 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2)已知 H 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 1 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 H 基因导入基因型为 Mm 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 NAM,F1 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 1 个或多个 H 基因,则以上所得 F1 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 H 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 1个 H 基因,则 H 基因插入了________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 n 个 H 基因,则 H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 NAM,则子一代中不含 H 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一个 H 基因,在不喷施 NAM 的情况下,利用植株甲及非转基因植株通过一次杂交即可选育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请写出选育方案______________。
    【答案】     1/6      MmRr     5/12     0     M基因     必须有1个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     1/2n     以雄性不育植株为母本、植体甲为父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或:利用雄性不育株与植株甲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即可自交亦可杂交。M、m 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 MM、Mm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 基因位于 5 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RR、Rr、rr 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可知基因M、m 和R、r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细菌中的 H 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 H 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 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
    【详解】
    (1)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自交,F1中 MM∶Mm∶mm=1∶2∶1 ,其中 MM、Mm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 mm 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故只有1/3 MM和2/3Mm能够自交,则F2 中雄性不育植株mm所占的比例为2/3×1/4=1/6。雄性不育植株mm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Mm)晚熟红果(Rr)杂交种的基因型为MmRr,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即自由交配,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有MR、Mr、mR、mr,比例为1∶1∶1∶1,则F1中有9种基因型,分别为:1MMRR、2MMRr、1MMrr、2MmRR、4MmRr、2Mmrr、1mmRR、2mmRr、1mmrr,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R∶Mr∶mR∶mr=1∶1∶1∶1,,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R∶Mr∶mR∶mr=2∶2∶1∶1,则 F2 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基因型为M--Rr )所占比例为 1/4×3/6+1/4×3/6+1/4×2/6+1/4×2/6=
    10/24,即5/12。
    (2)已知细菌中的 H 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 H 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 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 H 基因的雄配子死亡。H 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 1 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 H 基因导入基因型为 Mm 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则 H 基因的可能位置有: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插入了2号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上,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mm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 NAM,则含 H 基因的雄配子死亡,F1 均表现为雄性不育mm,说明含有M基因的雄配子死亡,即有H 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 1 个或多个 H 基因,以上所得F1 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说明F1 的体细胞中含有0个 H 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 1个 H 基因,则 H 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即H与M基因连锁。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 n 个 H 基因,则 H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必须有1个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 H 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1/2n。
    (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一个 H 基因,且H 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在不喷施 NAM 的情况下,以雄性不育植株mm为母本、植体甲HMm为父本进行杂交,雌配子种类为m,雄配子为HM、m,则子代中大花植株(基因型为HMm)即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或:利用雄性不育株与植株甲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 。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29.(2021·湖南·高考真题)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的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2表现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______,杂交组合①的F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______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F1产生各种类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______。
    (2)将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轩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轩的记为F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______。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______(用A、a;B、b;C、c……表示基因)。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______。
    【答案】     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16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4∶4     Aabb、aaBb     不能
    【解析】
    【分析】
    实验①②中,F2高杆∶半矮杆≈15∶1,据此推测油菜株高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1)根据分析可推测,半矮秆突变体S是双隐性纯合子,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为高杆,杂交组合①的F1为双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自交时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导致F2出现高杆∶半矮杆≈15∶1。
    (2)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秆植株基因型包括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所有高秆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含有一对纯合显性基因的高杆植株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占高杆植株的比例为7/15,其后代全为高秆,记为F3-Ⅰ;AaBb占高杆植株的比例为4/15,自交后代高秆与半矮秆比例≈15∶1 ,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记为F3-Ⅱ;2Aabb、2aaBb占高杆植株的比例为4/15,自交后代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记为 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7∶4∶4。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不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均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子代均出现高杆∶半矮杆=3∶1,因此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再根据实验①②中的性状分离比推测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即可顺利解答该题。
    30.(2021·浙江·高考真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纯合不抗除草剂水稻(2n)(甲),获得转基因植株若干。从转基因后代中选育出纯合矮秆抗除草剂水稻(乙)和纯合高秆抗除草剂水稻(丙)。用甲、乙、丙进行杂交,F2结果如下表。转基因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外源基因可插入到不同的染色体上。高秆(矮秆)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独立遗传,高秆和矮秆由等位基因 A(a)控制。有抗除草剂基因用B+表示、无抗除草剂基因用 B-表示:
    杂交组合
    F2的表现型及数量(株)
    矮杆抗除草剂
    矮杆不抗除草剂
    高杆抗除草剂
    高杆不抗除草剂
    甲×乙
    513
    167
    0
    0
    甲×丙
    109
    37
    313
    104
    乙×丙
    178
    12
    537
    36
    回答下列问题:
    (1)矮秆对高秆为__________性状,甲×乙得到的F1产生__________种配子。
    (2)为了分析抗除草剂基因在水稻乙、丙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分别提取乙、丙叶片中的RNA并分离出__________,逆转录后进行PCR扩增。为了除去提取 RNA中出现的DNA污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乙×丙的 F2中,形成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表现型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甲与丙杂交得到F1,F1再与甲杂交,利用获得的材料进行后续育种。写出F1与甲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
    【答案】     隐性     2     mRNA     用 DNA 酶处理提取的 RNA     乙和丙的抗除草剂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和丙上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分析】
    1、甲×乙杂交组合的F2 性状比为3∶1,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分离定律;
    2、甲×丙杂交组合的F2 性状比为9∶3∶3∶1,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自由组合定律;
    3、乙×丙杂交组合的F2 性状比为45∶15∶3∶1,是(3∶1)3的变式,由三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1)根据杂交组合“乙×丙”,只分析高矮这一对相对性状,乙(纯合矮杆)与丙(纯合高杆)杂交,F2中矮杆∶高杆=(178+12)∶(537+36)=1∶3,可知矮杆是隐性性状,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
    根据杂交组合“甲×乙”,只分析是否抗除草剂这一对相对性状,甲(纯合不抗除草剂)与乙(纯合抗除草剂)杂交,F2中抗除草剂∶不抗除草剂=(513+0)∶(167+0)=3∶1,可知抗除草剂是显性性状,又知矮杆是隐性性状,所以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故甲×乙得到的F1基因型为aaB+B-,所以其能产生aB+ 和aB-两种配子。
    (2)目的基因的提取可采用逆转录法,即以控制目的蛋白的m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的方法合成目的基因,所以应从乙、丙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出抗除草剂基因的mRNA。若要除去RNA中的DNA污染,可利用酶的专一性,使用DNA(水解)酶处理即可(酶解法)。
    (3)乙×丙的F2中,抗除草剂∶不抗除草剂 =(178+537)∶(12+36)≈15∶1,是9∶3∶3∶1的变式(9+3+3)∶1,同时又根据题干“外源基因可插入到不同的染色体上”,说明乙和丙的抗除草剂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和丙上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根据杂交组合“甲×丙”,F2中矮杆抗除草剂∶矮杆不抗除草剂∶高杆抗除草剂∶高杆不抗除草剂=109∶37∶313∶104=3∶1∶9∶3,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甲(aaB-B-)与丙(AAB+B+)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为AaB+B-,F1 (AaB+B-)与甲(aaB-B-)的杂交遗传图解为:

    【点睛】
    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乙和丙的抗除草剂基因是因为导入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1.(2021·全国·高考真题)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_______(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
    (2)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______,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答案】   3:1:3:1      3/16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A/a 控制,可知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灰体)、XAXa(灰体)、XaXa(黄体),雄果蝇基因型为XAY(灰体)、XaY(黄体);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可知相应基因型为BB(长翅)、Bb(长翅)、bb(残翅)。
    【详解】
    (1)亲本灰体纯合子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黄体雄果蝇基因型为XaY,二者杂交,子一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XAXa(灰体雌果蝇)、XAY(灰体雄果蝇),想要获得黄体雌果蝇XaXa,则需要再让子一代与亲代中的黄体雄果蝇杂交,相应遗传图解如下:

    子二代中黄体雌果蝇即为目标果蝇,选择即可。
    (2)已知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XaXabb)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 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 的基因型为XAXaBb、XaYBb,F1相互交配得F2,分析每对基因的遗传,可知F2中长翅:残翅=(1BB+2Bb)∶(1bb)=3∶1,灰体:黄体=(1XAXa+1XAY)∶(1XaXa+1XaY)=1∶1,故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1/2×3/4)∶(1/2×1/4)∶(1/2×3/4)∶(1/2×1/4)=3∶1∶3∶1,F2中灰体长翅雌蝇(XAXaB-)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规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概率计算问题。
    32.(2021·河北·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利用栽培稻(H)与野生稻(D)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并辅以分子检测技术,选育出了L12和L7两个水稻新品系。L12的12号染色体上带有D的染色体片段(含有耐缺氮基因TD),L7的7号染色体上带有D的染色体片段(含有基因SD),两个品系的其他染色体均来自于H(图1)。H的12号和7号染色体相应片段上分别含有基因TH和SH。现将两个品系分别与H杂交,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实验一亲本及部分F2的TD/TH基因进行检测,对实验二亲本及部分F2的SD/SH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带型表示(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建立水稻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完成了水稻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测序。
    (2)实验一F2中基因型TDTD对应的是带型__________。理论上,F2中产生带型Ⅰ、Ⅱ和Ⅲ的个体数量比为__________。
    (3)实验二F2中产生带型α、β和γ的个体数量分别为12、120和108,表明F2群体的基因型比例偏离__________定律。进一步研究发现,F1的雌配子均正常,但部分花粉无活性。已知只有一种基因型的花粉异常,推测无活性的花粉带有__________(填“SD”或“SH”)基因。
    (4)以L7和L12为材料,选育同时带有来自D的7号和12号染色体片段的纯合品系X(图3)。主要实验步骤包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最终获得的所有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同时具有带型__________的植株即为目的植株。
    (5)利用X和H杂交得到F1,若F1产生的无活性花粉所占比例与实验二结果相同,雌配子均有活性,则F2中与X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     12     Ⅲ     1∶2∶1     (基因)分离     SD     将L7和L12杂交,获得F1后自交     α和Ⅲ     1/80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和条带可知:L12的12号染色体上含有耐缺氮基因TD,其基因型为TDTD;L7的7号染色体上含有基因SD,基因型为SDSD;H的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TH,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SH,基因型为SHSHTHTH;TD与TH,SD与SH遵循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1)水稻为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分析题图可知,水稻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即有24条染色体,故对水稻基因组测序,需要完成12条染色体的DNA测序;
    (2)实验一是将L12(基因型TDTD)与H(基因型THTH)杂交,F1的基因型为TDTH,F2的基因型分别为TDTD∶TDTH∶THTH=1∶2∶1,其中TDTD对应的是带型与亲本L12对应的条带相同,即条带Ⅲ,理论上,F2中产生带型Ⅰ∶Ⅱ∶Ⅲ的个体数量比为1∶2∶1;
    (3)实验二是将L7(基因型SDSD)与H(基因型SHSH)杂交,F1的基因型为SDSH,理论上F2的基因型分别为SDSD∶SDSH∶SHSH=1∶2∶1,其中SDSD对应的是带型与亲本L7对应的条带相同,即条带α,SDSH对应条带为β,SHSH对应条带为γ,理论上,F2中产生带型Ⅰ∶Ⅱ∶Ⅲ的个体数量比为1∶2∶1。实际上F2中产生带型α、β、γ的个体数量分别为12、120和108,表明F2群体的基因型比例偏离分离定律;进一步研究发现,F1的雌配子均正常,但部分花粉无活性;已知只有一种基因型的花粉异常,而带型α,即SDSD的个体数量很少,可推测无活性的花粉带有SD基因;
    (4)已知TD与TH,SD与SH两对基因分别位于7号和12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L7和L12为材料,选育同时带有来自D的7号和12号染色体片段的纯合品系X,基因型为SDSDTDTD;同时考虑两对等位基因,可知L7的基因型为SDSDTHTH,L12的基因型为SHSHTDTD,①将L7和L12杂交,获得F1(SDSHTDTH)后自交,②对最终获得的所有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同时具有带型α和Ⅲ的植株即为目的植株;
    (5)实验二中SDSD∶SDSH∶SHSH=12∶120∶108=1∶10∶9,可知花粉中SD∶SH=1∶9,利用X(基因型为SDSDTDTD)和H(基因型为SHSHTHTH)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SDSHTDTH,若F1产生的SD花粉无活性,所占比例与实验二结果相同,即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SDTD∶SDTH∶SHTD∶SHTH=1∶1∶9∶9,雌配子均有活性,类型及比例为SDTD∶SDTH∶SHTD∶SHTH =1∶1∶1∶1,则F2中基因型为SDSDTDTD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20=1/80。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相互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33.(2021·全国·高考真题)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
    亲本
    F1
    F2

    甲×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_________。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答案】     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F1分别统计,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每对相对性状结果都符合测交的结果,说明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     缺刻叶和齿皮     甲和乙     1/4     果皮     F2中齿皮∶网皮=48∶16=3∶1,说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解析】
    【分析】
    分析题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F1全为缺刻叶齿皮,F2出现全缘叶和网皮,可以推测缺刻叶对全缘叶为显性(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齿皮对网皮为显性(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且F2出现9∶3∶3∶1。
    【详解】
    (1)实验①中F1表现为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分别统计两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每对相对性状结果都符合测交的结果,说明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根据实验②,F1全为缺刻叶齿皮,F2出现全缘叶和网皮,可以推测缺刻叶对全缘叶为显性,齿皮对网皮为显性;
    (2)根据已知条件,甲乙丙丁的基因型不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实验①杂交的F1结果类似于测交,实验②的F2出现9∶3∶3∶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综合推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丁的基因型为aaBB,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甲和乙;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基因型为1/16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所有纯合体占的比例为1/4;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45∶15∶3∶1,分别统计两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全缘叶=60∶4=15∶1,可推知叶形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齿皮∶网皮=48∶16=3∶1,可推知果皮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难度一般,需要根据子代结果分析亲代基因型,并根据杂交结果判断是否符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查考遗传实验中分析与计算能力。
    34.(2020·山东·高考真题)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_________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_____________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 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甲     雌雄同株     是     AAtsts     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     不位于     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     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     1/2     1/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s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当基因突变为ts后表现为雌株,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为TsTs,则实验中品系M作为父本,品系甲和乙的基因型为tsts,则作为母本。由于基因A只有一个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该玉米相当于杂合子,可以看做为AO,没有插入基因A的植株基因型看做为OO,则分析实验如下:
    实验一:品系M(OOTsTs)×甲(AOtsts)→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1;让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若基因A插入到ts所在的一条染色体上,则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产生的配子为Ats、OTs,那么后代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该假设与题意相符合,因此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
    实验二:品系M(OOTsTs)×乙(AOtsts)→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1,选取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说明基因A与基因ts没有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A与基因ts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但是抗螟:非抗螟=1:1不符合理论结果3:1,说明有致死情况出现。
    【详解】
    (1)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一中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为TsTs,为雌雄同株,而甲品系的基因型为tsts,为雌株,只能做母本,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F1的非抗螟植株基因型为OOTsts,因此为雌雄同株。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的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后代F2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结果,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后代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为AAtsts,将F2中AAtsts抗螟雌株与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进行杂交,AAtsts抗螟雌株只产生一种配子Ats,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作为父本产生两种配子,即Ats、OTs,则后代为AAtsts抗螟雌株: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1。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选取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故乙中基因A不位于基因ts的2号染色体上,且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影响了F1的繁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二的F1中,后代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OOTsts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1:1,则说明含A基因的卵细胞发育正常,而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故推测最可能是F1产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导致后代中雄配子只产生了OTs 和Ots两种,才导致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的现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的F2中雌雄同株:雌株=3:1,故F2中抗螟矮植株中ts的基因频率不变,仍然为1/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2中抗螟矮株的基因型雌雄同株为1/3AOTsTs、2/3AOTsts,雌株基因型为AOtsts,由于F1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则1/3AOTsTs、2/3AOTsts产生的雄配子为2/3OTs、1/3Ots,AOtsts产生的雌配子为1/2Ats、1/2Ots,故雌株上收获的籽粒发育成的后代中抗螟矮植株雌株AOtsts所占比例为1/2×1/3=1/6。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常见的分离比,能够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分析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条件和比例推导导致后代比例异常的原因,这是该题考查的难点,能够利用配子法计算相关个体的比例,这是突破该题的重点。
    35.(2020·全国·高考真题)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板叶、紫叶、抗病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花叶绿叶感病、 花叶紫叶感病     AaBbd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甲板叶紫叶抗病与丙花叶绿叶感病杂交,子代表现型与甲相同,可知甲为显性纯合子AABBDD,丙为隐性纯合子aabbdd;乙板叶绿叶抗病与丁花叶紫叶感病杂交,后代出现8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1:1:1:1,可推测三对等位基因应均为测交。
    【详解】
    (1)甲板叶紫叶抗病与丙花叶绿叶感病杂交,子代表现型与甲相同,可知显性性状为板叶、紫叶、抗病,甲为显性纯合子AABBDD。
    (2)已知显性性状为板叶、紫叶、抗病,再根据甲乙丙丁的表现型和杂交结果可推知,甲、乙、丙、丁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3)若丙aabbdd和丁aaBbdd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aabbdd(花叶绿叶感病)和aaBbdd(花叶紫叶感病)。
    (4)已知杂合子自交分离比为3:1,测交比为1:1,故X与乙杂交,叶形分离比为3:1,则为Aa×Aa杂交,叶色分离比为1:1,则为Bb×bb杂交,能否抗病分离比为1:1,则为Dd×dd杂交,由于乙的基因型为AabbDd,可知X的基因型为AaBbdd。
    【点睛】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相关分离比,并能灵活运用解题。
    36.(2020·浙江·高考真题)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正常株)植物,基因t纯合导致雄性不育而成为雌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将宽叶雌株与窄叶正常株进行杂交实验,其F1全为宽叶正常株。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宽叶雌株749株、窄叶雌株251株、宽叶正常株2250株、窄叶正常株753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不需进行_____处理。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______。
    (2)为什么F2会出现上述表现型及数量?______。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与杂合窄叶正常株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F3群体随机授粉,F4中窄叶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选择F2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
    【答案】     人工去雄     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宽叶雌株:宽叶正常株=1:1     3/32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宽叶与窄叶亲本杂交,F1全为宽叶,所以宽叶对窄叶为显性。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正常株:窄叶正常株=3:1:3:9,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由于雄性不育,所以不需进行人工去雄处理。授粉后需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2)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F2会出现9:3:3:1的分离比。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AAtt与杂合窄叶正常株aaTt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Aatt:宽叶正常株AaTt =1:1,F3群体中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AT、1/4At、1/4aT、1/4at,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8At、3/8at、1/8AT、1/8aT,所以F4中窄叶雌株aatt所占的比例为1/4×3/8=3/32。
    (4)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测交的方法,遗传图解为: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将题目中表现型的数量关系转换成考生们熟悉的比例关系,再联系所学的3:1和9:3:3:1的分离比或其变形去解题。
    37.(2019·天津·高考真题)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据图回答:

    (1)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不会发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___。
    (2)基因杂合是保持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___________。通过途径___________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
    【答案】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半     1/2n     100%     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和育种的相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F1的优良性状,途径1为正常情况下F1自交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子代,途径2中先对M植株进行基因改造,再诱导其进行有丝分裂而非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导致其卵细胞含有与N植株体细胞一样的遗传信息,再使得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克隆胚,该个体与N植株的遗传信息一致。
    【详解】
    (1)途径1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而途径2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且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减半,故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
    (2)由题意可知,要保持F1优良性状需要基因杂合,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获得杂合子的概率是1/2,若该植株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杂合子自交子代中每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为1/2n,故自交胚与F1基因型(基因杂合)一致的概率为1/2n。而克隆胚的形成相当于无性繁殖过程,子代和N植株遗传信息一致,故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00%。
    (3)途径1产生自交胚的过程存在基因重组,F1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经受精作用后的子代具有多样性,不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而途径2产生克隆胚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子代和亲本的遗传信息一致,可以保持F1的优良性状。
    【点睛】
    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的两条途径是解题关键,途径1获得子代的本质为有性生殖,途径2获得子代的本质为无性生殖。
    38.(2019·浙江·高考真题)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b)、D(d)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1)红眼与紫红眼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F1的基因型共__________种。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D的数目最多时有__________个。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从Fl中选取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     红眼     紫红眼与紫红眼交配,F1出现了红眼     BbDd     4     2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6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裂翅和正常翅,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裂翅,为显性性状,正常翅为隐性性状。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红眼和紫红眼,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紫红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
    2、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中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基因B(b)、D(d)均不是位于性染色体上。裂翅:正常翅=2:1,紫红眼:红眼=2:1,说明基因型出现BB或DD的个体均无法存活。因此,亲本裂翅紫红眼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红眼和紫红眼,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紫红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由分析可知,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2)由分析可知,基因型出现BB或DD的个体均无法存活,因此F1的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共4种。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后,细胞内含有2个基因D。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Fl中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裂翅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雌雄个体杂交。对B与b分析可得,Bb×Bb→1BB(死亡): 2Bb: 1bb,对D与d分析可得,Dd×dd→1Dd: 1 dd。综合分析可知,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1/2=1/6,因此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1/6=5/6。
    相关课件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导航,考点1,考点2,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考点3,考点4,自由组合定律常见题型,考点5,双杂合子自交问题,∶5∶3∶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1《有丝分裂》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1《有丝分裂》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1《有丝分裂》讲与练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1《有丝分裂》讲与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光合作用》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光合作用》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光合作用》讲与练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光合作用》讲与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