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黄冈市部分高中2023年春季高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抽测
    语 文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群体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向内调和。宗法制的国家形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僵化统一的思想教育、温柔敦厚的道德说教等,造成了克己思维模式。强大的社会力量往往支配着个体的性格,不允许他做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过于浓厚的群体意识使得个体人格趋于依附认同。他们只能放弃特殊性和独立性,把个人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整合同化到群体中去,按照群体意愿行动。如果执意要追求个体的人格独立,结果只能是在现实中被毁灭。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中国悲剧讲究情感抒发的适度,把最初的矛盾化为最终的和谐,人物往往在不幸中选择隐忍,把自由与幸福寄托于来世。而西方社会是一个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向外扩张。在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独立判断,常能够做出毫不妥协的选择,有时甚至会把个人的判断力凌驾于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之上。这种过于独立的判断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近乎武断,从而产生不理智的举动,走向意志的反面。
    西方悲剧所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伏的异己力量的抗争与冲突。在《俄狄满新王》中异己力量表现为英雄意志所遭遇的不可知的命运;在《哈姆雷特》中,异己力量是主人公性格中的弱点;在《人民公敌》中,异己力量是某种与主人公为敌的社会势力。在这些矛盾中,人是主动出击的,冲突逐步升级。他们努力地想摆脱宿命,想通过自己的进取和拼搏把握自己的生命航程,然而他们越是努力就越接近置他们于死地的泥潭。而中国古典悲剧描写的主要是主人公悲惨的遭遇,不是剧烈的冲突。《窦娥冤》是个典型的例子。窦娥缺乏斗争意识,把自己的不幸看做命运的安排,既然命运决定了她的不幸,只好安分地修来世。她拒绝嫁给张驴儿为妻,主要是囿于封建礼教。她为救婆婆屈打成招,也是出于“孝”心。在整个过程中,窦娥步步退让,直到上了刑场,她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无辜,只有靠上天为她作证,因此,她的抗争显得被动而没有力度。
    (摘编自邹红《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材料二:
    在西方文化中,人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处于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是戏剧中主要的对立形式。在这种对立中,人性有了对于人类的全面的覆盖性。也就是说,西方人观念中的“人性”不仅仅是人类中哪一部分人的性质,而是所有人都不能没有的性质。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是仅仅扎于人的自身,更扎于超人间的神的意志的存在。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人的自由性是在人的悲剧性抗争中获得的。这是感受和理解西方所有悲剧性作品的一种基本的观念。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有哈姆雷特的过错,不仅有他母亲和国王的过错,更有哈姆雷特根本无法超越的诸种无法直接感知的原因;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不仅由于她和渥伦斯基的道德情操上的缺陷,更由于存在于人本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她的悲剧不仅是她的悲剧,也是所有女性的悲剧,甚至还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和自然是绝对分离开来的,人与神的关系不是戏剧的主要关系。在儒家文化中,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系统,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以靠人的努力完全得到解决,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人的过错造成的,而非社会因素。人应当为自己所有的缺陷而担负罪责。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具有真正的超人间的因素。
    西方悲剧体现贵族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中国古代戏剧则是平民的戏剧,主角一般是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贵族是强者,强者是有力量的人。强者重进取,重竞争,反抗道德束缚,因为他们不需要道德的保护,道德的保护限制着他们的力量的发挥。平民是弱者,弱者是没有力量的人,他需要道德的保护。因此,西方的悲剧是强者与强者的冲突,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或社会意志的冲突,是力量与力量的冲突。中国古代戏剧的冲突是道德与非道德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只有弱者才有可能是悲剧主人公,强者则是悲剧的制造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悲剧就没有悲剧性。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主动损害别人的人,应该获得自己正常的、平静的幸福生活。而悲剧主人公是道德的,是没有损害别人的人,但他却因别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而失去了这样的生活。不论他的冤情有没有获得最终的昭雪,他的悲剧都已构成。尽管悲剧主人公反抗的不是神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社会的意志,但他们同样反抗着自己的悲剧命运。他们是通过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表现出自己的悲剧精神的。这种悲剧同样唤起观众的悲哀的情绪,同样加强着观众对一种悲剧精神的渴望,同样能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当然,它的悲剧精神的发展是受到平民意识的局限的,是不可能提高到真正的人性的高度的,其悲剧精神的内涵相对薄弱。
    (摘编自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1. 下列关于中西方戏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戏剧的冲突是道德与非道德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弱者是悲剧主人公,而强者则是悲剧的制造者。
    B. 西方悲剧所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伏的异已力量的抗争与冲突,是强者与强者的冲突,体现贵族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
    C. 中国古典悲剧淡化戏剧冲突,侧重描写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且主角一般是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
    D. 西方的悲剧根源在于人自身,以及超人间的神的意志的存在,重在反映人与诸多异已力量之间的剧烈冲突。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窦娥的故事表明,受宗法、道德说教等影响,把不幸看做命运的安排,安分地修来世,是中国悲剧人物的一致选择。
    B.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悲剧有多种原因,但他无法超越、无法直接感知的异己力量是根本原因。
    C. 西方的悲剧中,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俄狄浦斯王》就是典型的例子。
    D. 在安娜·卡列尼娜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人观念中,人存在本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同时人性是所有人都有的性质。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悲剧特点和精神的一项是( )
    A. 项羽好大喜功,目空一切,刚愎自用,不听范增之言,错失良机,最终身败乌江,自刎而死,悲惨落幕。
    B. 梁山好汉义薄云天,替天行道,终难逃被朝廷招安的命运。
    C.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是封建礼教的产物,集二人的情感、性格、家庭、社会等为一体。
    D. 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家族安宁,不得不用殉情来成全来世的爱情。
    4. 中西方悲剧有许多不同,其原因有哪些?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5. 请结合材料二,联系课本,简要阐述《雷雨》具有悲剧性的依据。
    【答案】1. C 2. A 3. C
    4. ①中国悲剧主人公多缺乏独立性(或“常选择在不幸中隐忍”);西方悲剧主人公多个性鲜明,独立(或“会因武断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②中国悲剧主人公多抗争被动,没有力度(或“多缺乏斗争意识”);西方悲剧主人公多抗争主动,激烈(或“积极摆脱宿命,自己掌控命运”)。③中国悲剧主人公多为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或“多是弱者”);西方悲剧主人公多为家贵族和英雄豪杰(或“多是强者”)。④中国悲剧主人公需要道德的保护;西方悲剧主人公反抗道德束缚。
    5. ①悲剧性戏剧体现之一,是悲剧主人公因别人的不道德行为而失去了正常的幸福生活。《雷雨》中的鲁侍萍因周家的不道德行为而失去了正常的、平静的生活。②悲剧性戏剧体现之二,是悲剧主人公反抗悲剧命运。《雷雨》中周朴园想用钱打发鲁侍萍,但鲁侍萍坚决回绝,这是对她自己悲剧命运的反抗。③悲剧性戏剧体现之三,是观众出现相应的审美反应。《雷雨》中的鲁侍萍的悲剧唤起了观众的悲哀情绪。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中国古典悲剧淡化戏剧冲突”曲解文意。依据原文“而中国古典悲剧描写的主要是主人公悲惨的遭遇,不是剧烈的冲突”可知“不是剧烈的冲突”不等同于“淡化冲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是中国悲剧人物的一致选择”以偏概全。由“人物往往在不幸中选择隐忍”可知,“把不幸看做命运的安排,安分地修来世”只是中国悲剧人物的普遍选择,并非一致选择。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材料一“……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中国悲剧讲究情感抒发的适度,把最初的矛盾化为最终的和谐,人物往往在不幸中选择隐忍,把自由与幸福寄托于来世”
    A.符合“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人的过错造成的,而非社会因素”的中国悲剧的特点和精神;
    B.符合“把最初的矛盾化为最终的和谐,人物往往在不幸中选择隐忍”的中国悲剧的特点和精神;
    C.不符合“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人的过错造成的,而非社会因素”,不能体现中国悲剧特点和精神。
    D.符合“人物往往在不幸中选择隐忍,把自由与幸福寄托于来世”的中国悲剧的特点和精神。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依据原文“过于浓厚的群体意识使得个体人格趋于依附认同。他们只能放弃特殊性和独立性,把个人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整合同化到群体中去,按照群体意愿行动。如果执意要追求个体的人格独立,结果只能是在现实中被毁灭。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中国悲剧讲究情感抒发的适度,把最初的矛盾化为最终的和谐,人物往往在不幸中选择隐忍,把自由与幸福寄托于来世”可知,中国悲剧主人公多缺乏独立性,常选择在不幸中隐忍;依据原文“而西方社会是一个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向外扩张。在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独立判断,常能够做出毫不妥协的选择,有时甚至会把个人的判断力凌驾于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之上。这种过于独立的判断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近乎武断,从而产生不理智的举动,走向意志的反面”可知,西方悲剧主人公多个性鲜明,独立,有时会因武断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依据原文“而中国古典悲剧描写的主要是主人公悲惨的遭遇,不是剧烈的冲突……她的抗争显得被动而没有力度”可知,中国悲剧主人公多抗争被动,没有力度;依据原文“在这些矛盾中,人是主动出击的,冲突逐步升级”可知,西方悲剧主人公多抗争主动,激烈。
    依据原文“中国古代戏剧则是平民的戏剧,主角一般是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可知中国悲剧主人公多为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依据原文“西方悲剧体现贵族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贵族是强者,强者是有力量的人”可知,西方悲剧主人公多为家贵族和英雄豪杰,多是强者。
    依据原文“强者重进取,重竞争,反抗道德束缚,因为他们不需要道德的保护,道德的保护限制着他们的力量的发挥。平民是弱者,弱者是没有力量的人,他需要道德的保护。因此,西方的悲剧是强者与强者的冲突,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或社会意志的冲突,是力量与力量的冲突。中国古代戏剧的冲突是道德与非道德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只有弱者才有可能是悲剧主人公,强者都是悲剧的制造者”可知,中国悲剧主人公需要道德的保护;而西方悲剧主人公反抗道德束缚。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依据原文“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主动损害别人的人,应该获得自己正常的、平静的幸福生活。而悲剧主人公是道德的,是没有损害别人的人,但他却因别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而失去了这样的生活”可知悲剧性戏剧体现之一,是悲剧主人公因别人的不道德行为而失去了正常的幸福生活。《雷雨》中的鲁侍萍因周家的不道德行为而失去了正常的、平静的生活。
    依据原文“不论他的冤情有没有获得最终的昭雪,他的悲剧都已构成。尽管悲剧主人公反抗的不是神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社会的意志,但他们同样反抗着自己的悲剧命运”可知悲剧性戏剧体现之二,是悲剧主人公反抗悲剧命运。《雷雨》中周朴园想用钱打发鲁侍萍,但鲁侍萍坚决回绝,面对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并未妥协,这是对她自己悲剧命运的反抗。
    依据原文“尽管悲剧主人公反抗的不是神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社会的意志,但他们同样反抗着自己的悲剧命运。他们是通过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表现出自己的悲剧精神的。这种悲剧同样唤起观众的悲哀的情绪,同样加强着观众对一种悲剧精神的渴望,同样能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可知悲剧性戏剧体现之三,是观众出现相应的审美反应。《雷雨》中的鲁侍萍的悲剧极具感染力,唤起了观众的悲哀情绪。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宅门》(节选)
    郭宝昌
    人们悲伤地看着,不少人落下了眼泪。
    景琦轻轻抱起颖宇向外走,人们让开了一条路。外面传来警车的叫声。王喜光和汉奸们向门外跑去。
    景琦抱着颖宇慢慢下了台阶,人们跟在后面走着。日本宪兵冲进大门,分开站住了。
    景琦抱着颖宇,从日本宪兵的刺刀面前走过。后面跟着长长的人群。
    景琦抱着颖宇向大门口走,轻轻说着:“三叔,咱们回家去,三叔!”
    新宅上房院北屋。供桌上摆着三老太爷的照片,桌前摆着三老太爷未喝完的半瓶洋酒,桌边放着一把鬼头刀。景琦站在桌旁,脸上呈现出从未有过的严肃。
    堂屋里黑压压地坐满了白家全族的人,谁也闹不清这位七老爷又想干什么。静静地坐着没有一点声音。景琦声音低沉地开口了:“我,白景琦,光绪六年生。五十七岁,身板儿硬朗,什么毛病都没有,一顿能吃一只烤鸭,喝一坛绍兴黄,离死还早着呢!可今儿……我要立遗嘱!”
    全族的人都是一惊,嗡地一声议论起来。景琦的声音盖住了大家:“三老太爷走了,他走得惊天动地!他没向日本鬼子弯腰,他没有卖祖求荣,他为了我,为了咱白家大宅门的全族.顶天立地地走了……”
    屋里又鸦雀无声了,人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白七爷。“他给咱全族增了光,给咱们全北平的药行增了光!谁心里都明白,下一个该轮到我了,日本鬼子不会放过我,也就这三五天的事,不就是个死嘛!死我不怕,可死了以后的事我不放心,我得立个遗嘱!敬业——”坐在人堆儿里的敬业吓了一跳,忙站了起来,怯怯地:“我在这儿呐!”“站到前边儿来。”景琦不动声色,敬业战战兢兢地走到了屋子中间。景琦从供桌上拿起刀,噌地将刀拔出了鞘。刀出鞘,寒光闪闪。景琦一声断喝:“跪下!”敬业吓得“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下,惊恐而又茫然。
    全屋的人都紧张地望着。白景琦用刀尖指着敬业“说!做了什么对不起祖宗的事?”敬业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景琦凶狠地望着。敬业大叫:“真没有!”景琦厉声地喝:“你今儿要敢说一句瞎话,我就用你脑袋祭奠三老太爷的在天之灵!”敬业心虚胆怯地:“爸!我到底做错什么了?”“秘方!”景琦狠狠地,“你把祖传的秘方给了日本人田木青一!”敬业大叫:“我没有!天地良心呐!”景琦大喝一声:“小胡总管!”站在门外的小胡忙走进门,惊慌地望着,走上前怯怯地说:“大爷把秘方交给田木,是我……亲眼所见!”景琦举起刀杀气腾腾地缓缓走向敬业。
    全屋的人都吓得站了起来,只有杨九红坐在角落里没动,闭着眼默默地数着念珠。敬业惊恐地趴到地上向后退:“爸!……爸!……别……您听我说,我是拿了几张方子给田木,可后来我一想,万一叫您知道了,我就没命了,我……我又要回来了……”景琦站住了:“胡说!他就乖乖儿地还给你了?”敬业急忙说道:“我说那方子是假的,试试他给多高的价儿,既然价钱合适,我明儿再给他送真方子过去,他上过一次当,所以还给我了,不信您问香秀!”
    景琦把眼一瞪:“嗯……香秀是谁?这也是你能叫的吗?”敬业忙抽了自己一个嘴巴:“瞧我这张臭嘴,不信您问我妈!”一直站在景琦身后已经是太太打扮的香秀忙走上前,说:“敬业说的是实话,是我叫他编个瞎话要回来的!”
    景琦垂下了刀:“你还算有一怕,可你动了这个念头这个宅门儿就不能容你,从今儿起,把你赶出家门,不混出个人样儿来,永远不许进家门儿!”敬业傻了:“爸!我以后……”景琦不容分说:“来人!把他赶出去!”
    小胡和几个仆人生拉硬扯地把敬业架了出去,敬业杀猪般地嚎叫着,全族的人都目瞪口呆地望着,没人敢动。
    景琦回身将刀放到条案上:“言归正传。”他看了一眼香秀,香秀忙从条案上拿起写好的遗书递给景琦。
    景琦慢慢将遗书展开,一张黄桂纸上整整齐齐地写着楷书,响起了景琦低沉的声音:“我,白景琦,生于光绪六年,自幼顽劣,不服管教。闹私塾,打兄弟,毁老师,无恶不作。长大成人更肆无忌惮,与私家女私订终身,杀德国兵,交日本朋友,终被慈母大人赶出家门;从此闯荡江湖,独创家业。骗了两千银子,收了沿河二十八坊,独创‘泷胶’‘保生’‘九宝’‘七秀’三十二张秘方,济世救民,兴家旺族;为九红,我坐过督军的大牢,为槐花,坐过民国的监狱,为香秀,得罪过全家老少,越不叫我干什么,我偏要干什么!除了我妈,我没向谁低过头,没向谁弯过腰!”
    全族的人都屏声静气地听着。
    景琦念着,越来越激动:“如今,日本鬼子打到了咱们家门口,逼死了三老太爷,我立誓,宁死不当亡国奴!我死以后,本族老少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人人可骂之!我死以后,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人人可诛之!我死以后……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他举起了鬼头刀:“照着我这口刀说话!”景琦将刀狠狠地劈了下去,条案上的花盆被劈得粉碎,庄严地:“立遗嘱人,白景琦!”
    白七爷目光炯炯地望着前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白景琦立遗嘱展开情节,刻画了一个大义凛然的白七爷形象。
    B. 白家新宅供桌上的那把鬼头刀,既表现白七爷立遗嘱时的严肃,也震慑了日本宪兵和汉奸;既是教育白敬业的道具,也表明了白家人誓死保护药方的坚决态度。
    C. 白景琦宁死不做亡国奴,提前给自己立遗嘱的行为令人动容,让全场的人无比震撼,所有人都对白七爷佩服得五体投地。
    D. “秘方”是本段情节的冲突焦点,白家人、汉奸、日本人,各色人等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用四个相同的段落,反复强调白景琦抱着三叔从人们面前走过,走向白家的过程,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设置了悬念,为下文的情节作了铺垫。
    B. 文章大量使用省略号,表现人物复杂的情绪。如白景琦的慷慨悲壮,白敬业的紧张害怕,这些省略号的使用使文章更具艺术张力。
    C. 文章擅长运用渲染与烘托的手法。屋里的“鸦雀无声”、全屋人的“目不转睛”、刀鞘的闪闪“寒光”等,无不为白景琦“立遗嘱”的行为蓄足了声势。
    D. 文中首尾两次写到白景琦“立遗嘱”的情节,形成首尾照应;而末尾的情节更具体、详细,具有反复和递进的艺术效果。
    8. 曹禺认为,文学作品主要是写“人”,刻画人物要尽量避免脸谱化、扁平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白七爷的人物形象。
    9. 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其越激烈作品的艺术张力越大。试分析选文部分的矛盾冲突。
    【答案】6. C 7. C
    8. ①大义凛然,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宁死也不能当亡国奴。
    ②爱憎分明,对待坏人,绝不姑息。
    ③敢作敢当,个性洒脱,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9. ①外部矛盾:家国矛盾,以白景琦为代表的白家人宁死不作亡国奴,白家人誓死保护药方的坚决态度。
    ②内部矛盾:父子矛盾,白敬业不顾民族大义,卖药方求私利,终被白景琦赶出家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所有人都对白七爷佩服得五体投地”错误。“所有人”过于绝对化。所有人都对白七爷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文无据。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 “刀鞘的闪闪“寒光”等,无不为白景琦“立遗嘱”的行为蓄足了声势”错误。原文“景琦从供桌上拿起刀,噌地将刀拔出了鞘。刀出鞘,寒光闪闪。景琦一声断喝:‘跪下!’敬业吓得‘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下,惊恐而又茫然。”可知,刀出鞘,寒光闪闪,是白景琦教子,因民族大义教训不孝子,而非立遗嘱。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原文“如今,日本鬼子打到了咱们家门口,逼死了三老太爷,我立誓,宁死不当亡国奴!我死以后,本族老少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人人可骂之!我死以后,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人人可诛之”面对日本人的巧取豪夺,誓死保护药方,大义凛然。并立遗嘱,宁死也不能当亡国奴。可概括为:大义凛然,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宁死也不能当亡国奴。
    ②原文“白景琦用刀尖指着敬业‘说!做了什么对不起祖宗的事’”“景琦不容分说:‘来人!把他赶出去’”白敬业不顾民族大义,卖药方给日本人求私利。白景琦,爱憎分明,对此绝不姑息,把他赶出家门。可概括为:爱憎分明,对待坏人,绝不姑息。
    ③原文“为九红,我坐过督军的大牢,为槐花,坐过民国的监狱,为香秀,得罪过全家老少,越不叫我干什么,我偏要干什么!除了我妈,我没向谁低过头,没向谁弯过腰”。白景琦个性张扬,越不让也要做的反叛精神,为爱奋不顾身,敢作敢当。可概括为:敢作敢当,个性洒脱,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外部矛盾:原文“如今,日本鬼子打到了咱们家门口,逼死了三老太爷,我立誓,宁死不当亡国奴!我死以后,本族老少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人人可骂之!我死以后,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人人可诛之”可见,面对民族大义,在大是大非面前,以白景琦为代表的白家人宁死不作亡国奴。对日本的掠夺药方的恶行,誓死抗争。可概括为:家国矛盾,以白景琦为代表的白家人宁死不作亡国奴,白家人誓死保护药方的坚决态度。
    ②内部矛盾:原文“白景琦用刀尖指着敬业‘说!做了什么对不起祖宗的事’”“景琦不容分说:‘来人!把他赶出去’”可见,父子之间矛盾冲突,白敬业不顾民族大义,卖药方给日本人求私利,白景琦爱憎分明,把他赶出家门。可概括为:父子矛盾,白敬业不顾民族大义,卖药方求私利,终被白景琦赶出家门。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次是( )
    A.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C.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D.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同义的词语还有“视事”“下车”等。
    B.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郑国在秦国东面,所以自称为“东道主”;今天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C. “行李”,出行的人,这里指外交使臣;今指旅行出行时携带的衣物等生活用品。
    D. “版”,本义是“筑土墙用的夹板”,“设版”,即修筑防御工事;今天的“版”是指印刷书刊、图画的底。
    12.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紧接着又紧逼一步说明亡郑于秦不仅无益,还十分有害,从而引起对方好感。
    B. 双方交战,生死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牺牲精神,展示了其勇者的形象。
    C. 为了报答秦伯,晋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未履行诺言。烛之武据此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背信弃义与贪得无厌会给秦国带来危险。
    D.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这也是促使秦伯最终和郑国结盟的主要原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14. 《左传》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善于记述外交辞令,结合文段简要分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答案】10. D 11. A 12. D
    13. (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
    (2)如果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的心意,怎么能像这样呢?
    14. ①以利巧攻心理。②以害巧析形势。③以史巧施离间。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烛之武去出城游说秦穆公,在站着说话的短暂功夫里把郑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了,不仅仅使秦军撤退,秦军撤退时还留下了军队援助郑国,改变的多么快啊!
    “烛之武”是主语,“出”是“说秦穆公”的目的,两者结合紧密,中间不能断开,在宾语“秦穆公”后断开,排除AC;
    “立谈之间”是“存郑于将亡”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同义的词语还有‘视事’‘下车’等”错。“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旧时指官吏到任。这两个词均为动词,而“执事”为名词,因此,不是同义词。句意: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B.正确。句意: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C.正确。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D.正确。句意: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这也是促使秦伯最终和郑国结盟的主要原因”错,“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到。促使秦伯最终和郑国结盟的主要原因是:在烛之武的劝说之下,秦国意识到亲晋疏郑的弊端。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既”,已经;第一个“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阙”,使动用法,使……亏损。
    (2)“中”,打动;“讵”,怎么;“是”,这样。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可得出:以利巧攻心理。
    由“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可得出:以害巧析形势。
    由“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可得出:以史巧施离间。
    参考译文: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秦、晋联合出兵攻伐郑国,郑国快要灭亡了,烛之武去出城游说秦穆公,在站着说话的短暂功夫里把郑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了,不仅仅使秦军撤退,秦军撤退时还留下了军队援助郑国,改变的多么快啊!烛之武的一席话使秦穆公背弃晋国亲近郑国,丢下强援、依附弱国;不顾旧日与晋的恩情、召来晋新的怨恨;放弃成功、愿意危险。如果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的心意,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同晋国,相处很久,又那么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引诱,便视晋国如眼泪鼻涕,把它丢弃掉了,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将来要是有比烛之武说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必定会改变的很快而彻底,去谋取那种利益的!
    (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二句“扇”字运用了比喻修辞,摹写春风和煦的特点,构画出一幅春意融融的浴风图。
    B. “佳人”呈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表现了诗人虽身处易代之时,却并未忘怀世事,失去生活的热情。
    C. “皎皎”状月,又用“云”来烘托,“灼灼”状花,写出花之艳丽:花月交辉,月照华夏大地,写出春夜的美好。
    D. 此诗辞采华美,风华清靡,与《归园田居》中朴实自然的语言大不相同,这在靖节诗中并不多见。
    16. 前人评论“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时说“冷语刺骨”。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句中的“刺骨”之痛。
    【答案】15. A 16. “云间月”和“叶中华”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诗人借对花月的嗟叹,抒发了华年易逝、好景不长的感慨。这种人生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喟叹让人有刺骨之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诗的第二句‘扇’字运用了比喻修辞”错,“春风扇微和”中的“扇”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既准确地写出了春风和熙的特点,又形象生动地将无生命的春风写得情意绵绵,构画出一幅春意融融、沁人心脾的浴风图。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两句写皎洁明月在云间高悬,绿叶之中开放着鲜艳的花朵。诗人借“云间月”“叶中华”两种自然景物,形象表达了世间美好事物不会永驻的内涵。“云间月”和“叶中华”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诗人发出“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的慨叹。“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花月的嗟叹,抒发了华年易逝、好景不长的感慨。这种人生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喟叹让人有刺骨之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春水涨起,春风拂面,我们不禁想起《侍坐》篇中曾皙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美好社会图景:暮春时节,一群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一边高歌一边回家,好不惬意!
    (2)《鸿门宴》中樊哙说大丈夫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事不必拘于小节。
    (3)在古典诗词之中,人们好歌咏“花”“月”,借此两种美好的事物寄托各种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浴乎沂 ②. 风乎舞雩 ③. 大行不顾细谨 ④. 大礼不辞小让 ⑤. 江流宛转绕芳甸 ⑥. 月照花林皆似霰(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沂”“雩”“谨”“甸”“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观今且鉴古,无古不成今。”(《增广贤文》)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 ① 的古代史籍,都是 ② 的文化遗产。孔子和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 ③ ,都代表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进取;而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儒家很不相同。
    庄子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野味,且有一种湿漉漉的水的韵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摇曳多姿,仪态万方,神韵天成。如果说孔孟荀韩的著作中多的是社会意象或概念,充斥着令人生厌的礼呀,仁呀,忠恕呀,战争呀,君臣呀,那么庄周的著作中却是令人心脾开张的新世界,一派自然天籁。这里生活着的是令人无限景仰的大鹏,怒气冲冲的挡车的螳螂,自得其乐的斥鴳,以及在河中喝得肚皮溜圆的鼹鼠,这些自然意象构成了庄子独特的艺术世界。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使上下语句衔接自然。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语气连贯的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改变语序。
    20.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浩如烟海 ②弥足珍贵 ③道同契合
    19. 大鹏令人无限景仰,螳螂怒气冲冲地挡车,斥鴳自得其乐,鼹鼠河中喝得肚皮溜圆。这些自然意象构成了庄子独特的艺术世界。
    20. 把庄子的作品比喻为野花,突出了作品的乡野气息;“仪态万方,神韵天成”赋予庄子作品人的美丽,突出了作品迷人的艺术魅力。比喻、拟人修辞的使用,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结合前文“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可知,这里是说古籍之多,可用“浩如烟海”。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第②空,所填成语修饰文化遗产,“观今且鉴古,无古不成今”是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所以可填“弥足珍贵”。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第③空,依据后文“都……”可知,这里是说二人思想的一致性,与后文庄子的思想形成对比。可填“道同契合”。道同契合: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理念、信仰等方面拥有相同的观点和理解。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这里生活着的是令人无限景仰的大鹏,怒气冲冲的挡车的螳螂,自得其乐的斥鴳,以及在河中喝得肚皮溜圆的鼹鼠”是多个宾语并列的长句,考生将其分别变成主谓句即可,即“大鹏令人无限景仰,螳螂怒气冲冲地挡车,斥鴳自得其乐,鼹鼠河中喝得肚皮溜圆”,然后再加上最后一句“这些自然意象构成了庄子独特的艺术世界”作为总结即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能力。
    “他的作品……如遍地野花”使用的比喻的修辞,把庄子的作品比喻为野花。结合“庄子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野味”可知,这里是以“野花”形象的突出了庄子作品的乡野气息。
    “在晨风中摇曳多姿,仪态万方,神韵天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仪态”“神韵”赋予庄子作品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作品迷人的艺术魅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① ,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的未完成的理论。 ② ,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我读完我们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 ③ 。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都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曾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2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孙行者去了,我们慢慢行。
    B. 大家一起干吧,为我们的学校,为我们的友谊!
    C.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要记住,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D. 我们对幡然改进的人,应热情欢迎,不纠缠历史旧账。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D 22. ①由于好奇。②我记得 。③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我们”,特指某个地区的人。
    A.“我们”,指孙行者之外的人。
    B.“我们”,指学校的人。
    C.“我们”,特指老师所在班级的学生。
    D.“我们”,泛指大家。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结合前文“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可知,面对这些神秘之处,好奇心使得“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的未完成的理论”,故填“由于好奇”。
    第二处,由后文“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可知,此处为回忆的内容,故填“我记得” 。
    第三处,由前文“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和后文“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都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曾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可知,此处指“我”开始寻找线索,故填“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宋曹《书法约言》中写道“书必先生而后熟,既熟而后生”,汤临初《书指》对书法学习这一原理的解释颇为恰当:“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宿构或套作。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宋曹《书法约言》和汤临初《书指》中话,阐述了学书的过程,体现了二者对中国书法艺术中“生”与“熟”的思考。
    “书必先生而后熟”,此处的“生”是指生疏、生硬,“熟”是熟练、精熟。由生到熟,是刻苦修练的结果,强调的是在书法技艺上所下的功夫。用笔只有达到娴熟的程度,技巧了然于心,才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既熟而后生”“亦必先熟而后生”,此处“生”则与前一次不同,指的新变、创造、升华等。这句话是说,止于精熟,用笔流走于习惯,看似自如流畅,却缺少变化,显得庸常;注重雕琢,流于技术,囿于成法,看似精巧,却缺少神韵,落于俗套。因此学书不能停留在“熟”的阶段,而应由熟到生。“生”的背后隐藏的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透射出的是高妙的创造力和艺术境界。结合学过的课文有很多案例,比如庖丁解牛的三境界,比如文与可画竹,比如《咬文嚼字》里的“套板”反应等。从“生”到“熟”是基础,是继承;从“熟”到“生”是突破,是创新。材料启示我们为人做事既要勤学不怠,脚踏实地,反复实践,技成于熟,业成于精,又要摆脱束缚桎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另辟蹊径,取得突破。
    行文构思上,先概述材料引言,再借助“书法艺术尚且如此,其他各社会生活领域亦然”由书法而引到其他方面,如“从学习到出神入化地精通任何一门技术,都离不开由生到熟再出生的转化”;接着围绕“书必先生后熟,只有当反复琢磨、细细咀嚼原本陌生的知识或技能,才能化生为熟,为后续由熟到生创造铺垫性条件,成为‘专家’”“书亦先熟而后生,只有当充分了解、内化那些信手拈来的显性知识后,再推陈去粕、取华出新,才能挖掘并创造出原本隐性的知识,凭借熟而能生巧,成为‘大师’”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此处可以列举相关事例,如卖油翁、钱钟书、吕蒙正、庖丁;最后联系自身,明确当代青年的姿态,并发出呼吁。
    立意:
    1.由生到熟练功夫,由熟至生出新意。
    2.先生后熟,以熟化生。
    3.生疏练至熟练,熟练开辟新生。
    4.以生入熟,以熟创生。




    相关试卷

    2024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