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原卷版).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解析版).docx
    • 视频
      丝绸之路.mp4
    • 视频
      了解一带一路.mp4
    • 视频
      张骞.mp4
    • 视频
      横扫西域五十国的小霸王班超.mp4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01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02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03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01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02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解析版docx、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原卷版docx、丝绸之路mp4、了解一带一路mp4、张骞mp4、横扫西域五十国的小霸王班超mp4等6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14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 知道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事实,以及体现的精神
    2. 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   知道两汉对于西域的政策及影响

    识点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地       

    2.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       

    公元前       

    目的

    联络        ,夹击       

    加强与        的友好交往

    经过

    被匈奴扣留了13年回到长安

    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

    作用

    了解了西域的具体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识点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

    开拓者:       

    ⑵路线:长安起点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或大秦 终点)。

    ⑶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1. 流通的物品:

    西域汉朝: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  植物:核桃、葡萄、石榴、苜蓿  文化:乐器和歌舞

    汉朝西域:物品:丝绸、漆器  技术:开渠、凿井、冶铁

     

    3.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

    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识点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汉时期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        (汉宣帝时)地点:乌垒城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管辖范围:包括今        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东汉时期:        出使西域,        出使        (即罗马帝国)班超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识点一、张骞通西域

     

    1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文化在不断吸收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如中亚地区甘甜的葡萄酒、高大的汗血马不断刺激着长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的想象力,因此,汉帝国赴中亚各国的使节、商团络绎不绝。促成这一局面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识点二、丝绸之路

    2.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这主要说明丝绸之路(  )

    A.是通商之路 B.促进农业发展 

    C.促进物种交流 D.是外交之路

    识点三、对西域的管理

    3.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这主要说明丝绸之路(  )

    A.是通商之路 B.促进农业发展 

    C.促进物种交流 D.是外交之路

    1.(2022雅安)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班超经营西域 

    C.海外贸易的发展 D.文成公主入藏

    2.(2022娄底)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最初都以字命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3.(2022成都)西汉时期,一名普通的郎官满怀坚定信念,忍受大漠的孤寂、落日的苍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历经13年完成了凿空的壮举。这位郎官是(  )

    A.张骞 B.班超 C.玄奘 D.鉴真

    4.(2022河池)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与汉代丝绸之路开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5.(2022吉林)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6.(2022绥化)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它的起点是(  )

    A.余杭 B.涿郡 C.长安 D.洛阳

    7.(2022福建)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指的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8.(2022凉山州)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在匈奴的威胁利诱面前,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始终不忘使命的是(  )

    A.班超 B.甘英 C.班勇 D.张骞

    9.(2022东营)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往西域的海上交通要道 

    B.连接亚非之间的陆上通道 

    C.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 

    D.贯穿南北地区的水上通道

    10.(2022泸州)如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

    A.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6/11 10:02:23;用户:张保喜;邮箱:18862818196;学号:47174853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6/11 9:42:35;用户:张保喜;邮箱:18862818196;学号:47174853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6/11 9:21:55;用户:张保喜;邮箱:18862818196;学号:4717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6/1.汉武帝在长安离宫门口的石狮子,是按照安息狮子的样子雕成的。离宫殿内,屏风画着开屏的印度孔雀,陈列着安息鸵鸟蛋以及安息国的水晶盘子,离宫较远的地方种着葡萄。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  )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卫青北击匈奴 D.班超出使西域

    2.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不能说明(  )

    A.世界文化的源头在中国新疆地区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C.世界上多国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在新疆融汇 

    D.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下列是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的物产和中国外传丝绸组图。该组图主要说明了(  )

    A.汉代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B.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C.汉代以丝绸换取古罗马的农产品 

    D.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4.丝绸之路不仅实现了货物商品的贸易往来,更实现了文化的交流融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物品或技术是(  )

    A.宝石 B.开渠 C.凿井 D.丝绸

    5.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

    A.贸易是开辟丝绸之路的主要目的 

    B.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促进了艺术文化的交流 

    D.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

    6.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图为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C.洛阳西亚河西走廊欧洲西域中亚 

    D.洛阳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7.公元73年,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此时,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相距(  )

    A209 B210 C211 D212

    8.汉武帝时,一名普通的郎官满怀坚定的信念,历经13年,完成了凿空的壮举,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这位郎官是(  )

    A.张骞 B.董仲舒 C.王莽 D.主父偃

    故选:A

    9.考古学家在新疆发现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 

    C.海、陆丝绸之路的存在 D.汉代统治区域的辽阔

    10.汉代的一位郎官因其创建的事业与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于今日名闻世界,被史地学者称为东方哥伦布。这位郎官是(  )

    A.张骞 B.甘英 C.班固 D.班超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如图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2)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据材料二回答: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请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作用。

    相关学案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6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6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16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解析版docx、第16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原卷版docx、两汉的科技与文化mp4、张仲景mp4、素纱单衣mp4等5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解析版docx、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原卷版docx、安静的美男子刘秀mp4、汉光武帝mp4、黄巾起义中国通史片段具有历史厚重感mp4等5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7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7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07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解析版docx、第07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原卷版docx、3分钟看完春秋历史大事mp4、一分钟了解春秋五霸mp4、一分钟了解齐桓公mp4等5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5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