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 文言文阅读 》讲学案(原卷版).docx
    • 学案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 文言文阅读 》讲学案(解析版).docx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01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02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03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01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02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0讲 文言文阅读

    1.了解并积累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2.能读懂浅显文言文,基本掌握文言文的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考点梳理
    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1)一词多义
    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
    如“亡”的本义是“逃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用的就是它的本义。成语“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中的“亡”用的是它的引申义“丢失”。文言文中,“亡”通“无”,读作wú,解释为“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
    掌握一词多义,一靠学习课文时及时理解,二靠准确识记。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来积累相关知识。
    (2)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古今异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大大小小的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亲戚”,古代还包括内亲,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嫂等,现在多指旁系亲属。
    (3)词义转移。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4)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则成了贬义词,指品行恶劣。
    (3)通假字
    通假,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别字。我们在理解时,一定得找出其本字。
    如《三峡》中“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空隙、缺口的意思。
    (4)词的活用
    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如“一狼洞其中”的“洞”本为名词,表示“洞穴”,这里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作动词充当谓语,表示“打洞”。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等。
    2.常见文言虚词
    学习常用虚词时,要分清各虚词的用法:①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②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③起连接作用的,如“乃”“则”“而”;④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
    文言词语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
    另外,在具体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是要找出“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还是“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采用:
    (1)代入法。即以选项中左句词语的意思代入右句,看是否解释得通,以此来判断异同。
    (2)排除法。把自己有把握的选项进行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找到答案。
    (3)词性法。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成语)中的词性,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
    3.朗读停顿
    文言文节奏与停顿划分方法:
    (1)主谓之间一般要停顿。如“先帝/不以臣卑部”。
    (2)句首发语词(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后要停顿。
    (3)句首的关联词语、承前的指示代词(如“若”“而”等)后要停顿。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今齐地/方千里”。
    (6)表转折意思的句于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如“人不知/而不愠”。
    (7)有省略成分或倒装的地方要停顿。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9)古人的姓、名、封号、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等的后面要停顿。
    4.文言翻译
    (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要求可概括为“信”“达”“雅”。
    ①信。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歪曲,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
    ②达。所谓“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③雅。所谓“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文言文的翻译有其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并且,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运用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①②③④⑤
    ②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3)翻译的方法
    ①留:
    现代汉语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形成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翻译时,有时需要运用保留法,即原样照搬文中词语。这主要指:
    古今通用的词语,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长”“短”等。
    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帝王年号)、“承天寺”(地名)、“张怀民”(人名)都属专有名词,翻译时照搬即可。
    ②删
    凡是古代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因而翻译时无须译出。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为: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对于有实在意义的虚词,翻译时则不能删去。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译为:渔人对这(桃花林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之”为代词,代指前文渔人看到的景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不能删去。
    ③换
    由于时代的原因,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用法已经改变,语法已经不用,在翻译时,应将这些古语换为今语。特别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古代的单音节词到现代已经多变成了双音节词,翻译时要将古代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另外,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
    ④调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调整跟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表达。
    前置宾语后移。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为:你太不聪明了。后置状语前移。 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译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⑤补
    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省略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量词、介词及介词的宾语等。如:箕畚运(土石)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补宾语)
    有些意思跳跃过大的,翻译时则要适当补充词语或短语,以使意思连贯。
    5.内容理解与概括
    (1)先浏览全文,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作者的看法,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试题要求,锁定答题区域。反复阅读相关文宇,找准答题的切入点。
    (3)联系全文,整体分析。站在全文的高度上综合理解文意,进而准确概括局部内容。
    (4)答题时要抓住要点,语言简练,观点明确,结构完蓬,表达充分。
    6.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
    阅读文言文要依据文中的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在分析时,可以通过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此外,还应注意辨析作者表明观点或态度的形式,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和体会,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7.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8.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对两篇或多篇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
    解答时要认真分析试题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间读相关文字,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1)“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共同的特点,掲示一般规律。
    (2)“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揭示各自的特征。
    二、八下第三单元课文词语积累
    (一)《三峡》
    1.重点词语释义
    (1)略无阙处      “略无”: 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不见曦月       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到       襄:上,上升到高处
    (5)则素湍绿潭     素:白色       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6)飞漱其间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       良:的确,实在
    (8)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属引凄异       属:zhǔ,连续   引:延长
    (10)故渔者歌曰     故:所以
    (11)不以疾也      疾:快、急速
    2.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3.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4.一词多义
    (1)自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假如,如果
    (2)绝
    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 形容词,极高的
    衷转久绝 动词,消失
    (3)清
    回清倒影 名词,清波      
    清荣峻茂 形容词,水清澈
    (4)其:   
    其间千二百里 代词,这      
    飞漱其间 代词,它们,代古柏
    5.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
    (4)林寒涧肃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5)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清荣峻茂 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 “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飞漱其间       “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
    不以疾也       “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
    7.课文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都是群山连绵,完全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显出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答谢中书书》
    1.重点词语释义
    (1)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        
    (2)晓雾将歇  歇: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欲:将要。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争着跳跃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5)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2.古今异义
    (1)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2)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3)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4)古来共谈 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
    3.一词多义
    (1)与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②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2)书:
    ①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
    ②谢答中书书:书信,是一种文体。
    ③乃丹书帛曰:动词,书写
    4.词类活用
    (1)五色交辉 (名词做动词,辉映)
    (2)夕日欲颓 (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5.课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记承天寺夜游》
    1.重点词语释义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户:这里指门窗。欣然:愉快地)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考虑、想到。遂:于是。)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于:在。)
    (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5)交横:交错纵横。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2.古今异义
    (1)盖竹柏影也
    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3)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4)月色入户
    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3.一词多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 (动词,和)
    4.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做动词,散步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解衣欲睡 (省略主语“余”)
    (3)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6.课文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四)《与朱元思书》
    (一)重点词语释义
    (1)风烟俱净 俱:全,都
    (2)从流飘荡 从: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过   奔:飞奔的马
    (5)负势竞上 负:凭依
    (6)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 叫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  息: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经营  反:通"返" 返回
    (9)横柯上蔽 柯:树干
    2.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3.古今异义
    (1)一百许里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2)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3)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一词多义
    (1)绝
    猿则百叫无绝 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 形容词,绝妙
    (2)上
    负势竞上 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 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3)直
    直视无碍 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 形容词,笔直
    (4)百
    一百许里 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 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5)无
    直视无碍 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 副词,不
    5.词类活用
    (1)负势竞上 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2)互相轩邈 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3)任意东西 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4)风烟俱净 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5)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6)猛浪若奔 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7)望峰息心 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1)急湍甚箭
    “甚”字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即“急湍甚于箭”。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省略了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课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考点一:课内阅读
    例1.阅读《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
    ②虽乘奔御风
    (2)翻译句子。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先写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的广度。“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山的高度,从侧表现了三峡峡长山高的特点。
    C.文章第②~④段对三峡进行具体描绘,抓住季节特点,依次写出了三峡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自然景象。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马飞奔、御风飞行作对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迅疾气势。

    考点二:比较阅读
    例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解衣欲睡/实是欲界之仙都
    B.月色入户/高峰入云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翻译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猿乌乱鸣,沉鳞竞跃”为景增添动感。
    B.乙文描绘的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C.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以简短的议论作结尾,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贤人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D.乙文描绘了“月夜之美”,以“但少闲人”的感慨做结尾,隐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旷达的人生态度等复杂微妙的心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晓雾将歇:   (2)沉鳞竞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猿鸟乱鸣”中“乱”字用得极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4.文章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简要概括“山川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5.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本文作者是______朝的文学巨擘___________(填人名)。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2)盖竹柏影也:________
    8.文中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在境遇上的相同点是什么?

    9.对文中传达出的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漫步赏月的悠闲和欣喜 B.遭遇贬谪的悲凉和感慨
    C.无所事事的无聊和空虚 D.苦中作乐的旷达和洒脱
    10.你是怎样看待文中作者的心态和做法的?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 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赑(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1)沿溯阻绝( )
    (2)窥深悸魄( )
    12.翻译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译文:

    13.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14.通过阅读这两个描写水的语段,你能打开思路,总结一下写景的方法吗?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文】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①;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②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④。
    【注释】①汉:银河。②企水:口渴求饮。③春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④荡累:消除烦恼。颐物:留连物态以怡情养性。悟衷:启发性情。散赏:随便欣赏。
    15.对乙文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B.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C.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D.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16.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正确的一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远)
    C.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木的枝干)
    D.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屏障)
    17.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景顺序先“水”后“山”,详写“水”略写“山”,由近及远。
    B.甲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直接描写水流之清澈。
    C.乙文从视听角度,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描写了一年四季的山水美景。
    D.两文都抒发了热爱自然,寄情山水,不愿为世俗所累之情。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一)阅读《三峡》郦道元,完成下面小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___________  (2)良多趣味___________  (3)空谷传响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第①段写出了“山之高”的特点,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4.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清荣峻茂”所展现的画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横柯上蔽_________      
    (2)互相轩邈________   
    (3)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文中“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丙)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速至则曰:“天久而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东坡逸事》)
    〔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间,正确的一项是(   )
    A.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B.才出门人/竟以下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C.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D.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        书:书信
    B.晓雾将歇         歇:消散
    C.东坡为钱塘守时      为:担任,做
    D.月色户          户:窗户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描写了高峰、清流、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
    B.【乙】文苏轼认为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没什么工作可做,于是在月夜庭中散步消遣时光。
    C.【甲】文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自己的心境。
    D.【丙】文苏轼帮助卖扇子的人偿还了债务,体现了他心系百姓的高尚情超,也侧面烘托他的才华横溢。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符交横,盖竹柏影也。

    (2)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①,将归于临皋②。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③。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④。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⑤”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选自《后赤壁赋》)
    【注释】①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②临皋:亭名,在黄州城长江边。③黄泥之坂:黄泥坂。雪堂至临皋亭中间的一个斜坡。④行歌相答:边行边吟,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⑤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念念有词
    B.遂至承天寺      如获至宝
    C.相与步于中庭     门庭若市
    D.盖竹柏影也      欲盖弥彰
    13.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语段(一)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


    15.语段(一)(二)都写了月夜与友人同游,所表达的感情有哪些异同?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北魏·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沿溯阻绝。 绝:            
    (2)或王命急宣。 或:
    (3)是日,天宇晴霁   是: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18.[甲]文段所写的“山”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所写的“山”具有______、______、秀的特点。
    19.[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学案

    【暑假提升】初二语文暑假预习-第8讲 小说阅读 专项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初二语文暑假预习-第8讲 小说阅读 专项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初二语文暑假-第8讲小说阅读-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初二语文暑假-第8讲小说阅读-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提升】初二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 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专项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初二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 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专项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初二语文暑假-第10讲古诗文背诵与默写-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初二语文暑假-第10讲古诗文背诵与默写-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9讲《诗词鉴赏》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9讲《诗词鉴赏》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9讲《诗词鉴赏》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9讲《诗词鉴赏》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暑假提升】七年级(7升8)语文暑假预习-第10讲《文言文阅读》讲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