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含解析)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山东莒县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高柄杯一类饮酒器具,达663件之多,这约占整个遗址出土文物总数的45%。由此推断,当时该地(  )

    A. 制陶技术得到普及 B. 私有制度已经出现 C. 阶级对立日益明显              D. 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2.  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这表明,周朝“祝史”(  )

    A. 巩固了分封制度 B. 导致了王室衰微 C. 有助于文化传播 D. 推动了经济发展

    3.  公元前546年,宋国倡议“弭兵”,十四国会盟于宋都商丘,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也”。晋、楚达成协议后,双方四十年没有发生冲突。弭兵会盟(  )

    A. 有助于中原地区稳定 B. 确立了宋的霸主地位
    C. 根植于宗法制的传统 D. 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4.  秦汉时期,文书中常见“郡守主”“县主”“乡主”“主吏”等称谓,用以强调其“主要责任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官吏称“主”反映当时(     

    A. 等级制度森严 B. 行政职责分明 C. 官僚体制完备 D. 基层治理严苛

    5.  “傅”是汉代中央在诸侯国设置的官职,下表是西汉时期部分“太傅”设置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太傅”的设置是出于(  )
    西汉王国太傅表(部分)

    时间

    太傅名

    个人出身或素养

    任职国

    文景

    辕固

    儒者

    清河

    武帝

    夏侯始昌

    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

    昌邑

    宣帝

    庆普

    儒生

    东平

     

    A. 推动儒学传播 B. 巩固国家统一 C. 完善官僚制度 D. 强化地方治理

    6.  汉文帝曾多次下诏减免田租,此举多为史家所称颂。但荀悦在《汉纪》中指出,“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文帝不务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豪强耳”。对荀悦所言理解正确的是,文帝时期(  )

    A. 减免田租未能实际推行 B. 地主豪强操纵了税收
    C. 黄老思想阻碍社会发展 D.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7.  魏晋时期,玄学家把老庄“无为”“自然”思想发扬光大,如阮籍、嵇康等认为,无君无臣的“自然”状态才是最美好的。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就是由一群“避秦”者所建成的一个“无君”的美丽家园。据此可知,当时(  )

    A. 集权体制弱化促进了思想活跃 B. 文学创作汇聚百家之长
    C. 战乱割据阻碍了传统文化交流 D. 门阀士族垄断文化资源

    8.  据考古发现,西安、洛阳一带出土的唐代陶瓷灯具,多为适合胡桌胡椅的矮柄、无柄灯,莲瓣、莲珠、莲花座为其常用纹饰。由此可推知,唐代(  )

    A. 海上丝路繁感 B. 民营陶瓷业发达 C. 社会开放包容 D. 中华文化圈形成

    9.  宋太宗时期,提点刑狱司设立并定期巡视州县,监督审判,详录囚徒。凡地方官吏审判违法,轻者,提点刑狱司可以立即处断;重者,上报皇帝裁决。这一举措旨在(  )

    A. 强化司法公正 B. 提高行政机关效率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10.  唐代《杂令》规定可“役身折酬”;宋代则不同,太宗至道二年(996)降诏:“凡贫人负富人息钱无以偿,没入男女为奴婢者,限诏到并令检勘,还其父母,敢隐匿者治罪。”这一变化(  )

    A. 体现了律令的伦理化 B. 推动了社会公平
    C. 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 激化了社会矛盾

    11.  如图是1953年在泉州发现的一处墓碑的残碑。经学者考证,部分碑文为:“……至于大德三年(1299年)内,悬带金字海青牌面(元朝颁发给使者的凭证),奉使火鲁设思田地(伊利汗国)勾当,蒙呤赞(伊利汗国君主)大王特赐七宝货物,呈献朝廷,再蒙旌赏……”据此可知(  )

     

    A. 泉州是元朝重要的贸易港口 B. 元朝与伊利汗国贸易很频繁
    C.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非常发达 D. 元朝与伊利汗国有官方往来

    12.  明朝政府对京师与地方的驿站信息传递做了严格限定。《大明会典》规定:陕西都司,陆路2650里,计43站,限86日;岷州卫,陆路4100里,计61站,限120日。材料说明当时(

    A. 驿站推动公私信息高效传播 B. 官方有意拓展新闻传播途径
    C. 传输技术影响信息传播范围 D. 政府重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13.  清朝统一新疆后,万寿宫作为朝贺大典的专用场所,遍布天山南北。其中乾隆年间修建的均位于将军、都统、参赞大臣等本地军政首脑所驻城内或城郭附近。清政府在新疆修建万寿宫旨在(  )

    A. 促进民族交融 B. 抵御列强侵略 C. 强化政权认同 D. 提升行政效率

    14.  清朝前期,西南各省山区和丘陵得到开发。如表为其部分年份的耕地面积(单位:千亩)。据此推知,这些地区(  )

    省份

    顺治18年(1661年)

    乾隆18年(1753年)

    四川

    1188

    45957

    云南

    5211

    7543

    贵州

    1074

    2573

     

    A. 劳动效率迅速提高 B. 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C. 人地矛盾根本解决 D. 生产专业化的程度增强

    15.  塞琉古一世(约前358—前281)在底格里斯河畔建塞西亚城为都城。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了希腊式的市场、剧场与体育馆,以及大量刻有希腊语的钱币、印章、封印。由此见,该城的建立(     

    A. 立足于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 B. 旨在实现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C. 适应了王国领土扩张的需求 D. 体现亚历山大统治模式的延续

    16.  11世纪,德意志威塞尔、易北河、奥得河等地的最低地区,意大利的伦巴底等地大片的森林、沼泽地和低湿地被大量开垦为农田。这一现象(  )

    A. 得益于西欧商业的发展 B. 满足了城市自治需要
    C. 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 D. 巩固了封建农奴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韩涛《唐代进士群体的时空分布研究》等

    材料二

    3两晋南北朝时期郡望郡姓分布图

    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唐代进士籍贯分布的因素并加以说明。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主粮之一。1551年西班牙人将原产美洲的马铃薯带入欧洲。“马铃薯”最早出现在中国何处,学术界存在争议。
    观点一:“东南沿海说”
    史料1:福建《松溪县志》记载:“康熙十八年县府曾刊布文告晓谕民众种植马铃薯……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甘苦。”
    史料21903年,美国人威廉在《荷据时期的台湾》一书中提到:“1650年到过台湾的荷兰船长斯特儒斯曾在其日记中记载在台湾见过马铃薯。”

    ——摘编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三)》

    观点二:“北京说”
    史料3:明万历年间,《土豆》诗:“榛实(果实)软不及,蒸根(植物根茎)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花生),蜀国叶蹲鸱(大芋)。配茗人尤未……
    史料4:明崇祯年间,《酌中志》记载道:“斯时所尚珍味……素蔬……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北京)之山药、土豆,南都(南京)之苔菜……不可胜计也。”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观点所引史料进行辨析,找出观点所引史料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措施。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法是在古希腊自然法理念的感召下,经千余年的历史筛选而鼎立起来的传统私法文化之源。由于罗马法学家一开始就以自然法为指导,诠释着以市民法和万民法等为代表的法律法规,并亲历种种司法实践,在几个世纪中一贯以往。他们形成传统的诉讼指导、诉讼参与、撰写契据,解答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现实问题,更使他们的解答常常必须被审判者所接受,直接作为判案依据,这大大推动了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加之罗马版图的日益扩大,对外交往日愈频繁,国内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法律的确认和处理已是罗马国家不可替代的必然手段,因此,罗马民间才靠着罗马法学家的活动成了有史以来的“法制帝国”。

    ——摘编自张蓉蓉等《罗马私法——自然法的法律表达》

    材料二:孔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胜残去杀矣。”“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对于如何实现“无讼”,孔子提出的是一套为政以德、为国以礼、为政在人的治理方案,总体上是以德去刑。汉代一些地方行政司法官吏,在社会治理中,综合运用礼教、政教对社会的指引作用及刑罚对犯罪的禁止功能,综合治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例如:秦彭“准礼训人,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东汉刘矩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草。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悉(愤怒)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等。
    ——摘编自胡仁智《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儒家化及其历史启示》

    (1)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古罗马与中国古代在社会治理上的不同之处。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社会治理的发展。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探讨中国古代的社会阶层与国家治理成效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
    汉代政治权力的基础——中层的坚凝;
    东汉的缺失——上层与中层的断裂;
    唐代的用人——中层的变化;
    宋代的养士——中层的扩大;
    明清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断裂。

    ——据许悼云《历史分光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论述须涉及两个及以上朝代,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
    B.材料不能看出私有制的产生,排除;
    C.材料涉及阶级对立,排除;
    D.根据“山东莒县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高柄杯一类饮酒器具,达663件之多,这约占整个遗址出土文物总数的45%”分析可知,酒器的大量出土侧面上说明酿酒业有所发展,粮食产量提高,D正确。
    故选:D
    本题侧重于考查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解题关键信息是“山东莒县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高柄杯一类饮酒器具,达663件之多,这约占整个遗址出土文物总数的45%”。
    本题侧重于考查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2.【答案】C

    【解析】A.祝史流散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分封制度无关,排除A项;
    B.周王室衰微是导致祝史流散的一个原因,排除B项;
    C.根据材料可知,周朝“祝史”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等事务,对周朝的文化、典籍等非常熟悉,所以祝史的流散会将周文化带入迁入地,有助于文化的传播,C项正确;
    D.祝史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侧重于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题关键信息是“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
    本题侧重于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弭兵会盟结束了晋楚间长期的战争,带来中原地区较长时间的和平,有助于中原地区稳定,A项正确;
    据材料,宋国只是倡议,促进晋国和楚国达成协议,并没有确立宋的霸主地位,排除B项;
    据材料“公元前546年”可知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在走向瓦解,而且宗法制主要内容是血缘和嫡长子继承制,这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分封制规定,能会盟诸侯的只有周天子,而材料中没有看到周天子参加,而是由宋国主持召开,说明周王室衰微,地方诸侯势力膨胀,直到秦朝统一,中国长期处于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时期,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从材料“用以强调其‘主要责任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强调行政人员要负责任,要对他们追责,反映当时行政职责分明,B正确;
    ACD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傅”是汉代中央在诸侯国设置的官职,代表中央辅佐地方王国,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B项正确;
    “傅”的设置主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儒学传播没有关系,排除A项;
    汉代中央在地方设置“傅”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为了完善官僚制度,排除C项;
    汉代中央在地方设置“傅”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参与地方治理,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汉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汉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荀悦对汉文帝所采用的措施持有怀疑的态度,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豪强势力强大,影响到了政府的优惠政策的落实,降低土地租税只能够使拥有大量土地的豪强获得好处,实际上广大的百姓无法从中获利,体现出当时土地兼并现象较为严重,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影响,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说法过于夸大,税收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汉代发展经济的措施,依据材料“豪强之暴,酷于亡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汉朝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玄学家发扬老庄思想,主张远离政治,回避现实,甚至提出建立一个“无君无臣”的社会,这说明了魏晋时期的社会动荡导致专制集权体制弱化,促进了当时思想领域的活跃,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思想领域的活跃,未涉及文学创作,排除B项;
    根据所学可知,战乱割据造成专制集权体制弱化,进而促进思想领域活跃,未阻碍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
    材料反映思想领域活跃,未涉及门阀士族,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唐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不涉及海上丝绸之路,排除A
    B.材料不能看出民营陶瓷业的发展,排除B
    C.根据“多为适合胡桌胡椅的矮柄、无柄灯,莲瓣、莲珠、莲花座为其常用纹饰”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中的陶瓷灯具具有西域风格,体现了唐朝兼容开放的文化政策,C正确;
    D.材料无关中华文化圈形成,排除D

    9.【答案】C

    【解析】A.材料强调是宋太宗重视司法权力,并未体现司法公正,故A选项错误;
    B.材料集中于监督审判和司法审判等方面,与行政机关效率无关,故B选项错误;
    C.根据材料“提点刑狱司设立并定期巡视州县,监督审判,详录囚徒”,“重者,上报皇帝裁决”,可知这一举措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故C选项正确;
    D.材料提到的是司法审判机关,与基层治理体系无关,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点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宋代法律制度的内容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役身折酬”,即欠债无法偿还时,允许以劳役抵债。到了宋代则不同,贫穷人家因欠债无法偿还而将子女抵充为奴婢的,官府将强制返还这些子女给他们的父母,严禁以人身抵债。宋代以前,由于普通百姓所占有的财产相当有限,为生计所迫或在饥荒之年,只能选择以人身抵债。至两宋,商品经济活跃,土地商品化普遍确立,百姓自有财产增多,律对债务担保方式也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严禁以人身抵债。由此可知,C项正确;
    据所学,律令的伦理化即儒家化,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材料所述并没有体现儒家思想,排除A项;
    据所学,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材料所述变化未能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排除B项;
    据材料,从唐代的“役身折酬”到宋代严禁以人身抵债,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根据“元朝颁发给使者的凭证”“蒙呤赞(伊利汗国君主)大王特赐七宝货物,呈献朝廷”可知,当时元朝与伊利汗国互派使者,存在官方往来,D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泉州是重要的港口,排除A
    材料和贸易无关,排除B
    伊利汗国在陆上丝绸之路的经过之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无关,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答案】D

    【解析】题干“陕西都司,陆路2650里,计43站,限86日;岷州卫,陆路4100里,计61站,限120日”显示,明朝按照路程的长短限定信息传播的时间,体现政府对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视,故D正确;
    题干主旨并非强调驿站自身作用,故排除A
    题干没有涉及“新闻传播途径”的扩张,故排除B
    题干涉及的并非传播技术自身的影响,故排除C

    13.【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其中乾隆年间修建的均位于将军、都统、参赞大臣等本地军政首脑所驻城内或城郭附近”可知万寿宫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兴建万寿宫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统一新疆后,强化其对政权认同,C项正确;
    民族交融是客观上所起到的作用,排除A项;
    仅从材料,体现的是对政权的认同,并不是抵御列强侵略,排除B项;
    万寿宫的兴建是强化政权的认同,并不是处理政务的场所,并不能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西南各省山区和丘陵地区得到了开发,耕地面积呈现上涨趋势,而这些地区适宜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种植结构,B项正确;
    耕地面积的增加,不能得出劳动效率的提高,排除A项;
    人地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排除C项;
    耕地面积的增加,无法得出生产专业化的程度,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从材料“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了希腊式的市场、剧场与体育馆,以及大量刻有希腊语的钱币、印章、封印。”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河流域出现了大量希腊建筑和文化遗址的特征,反映出亚历山大帝国对希腊文化扩张产生的影响,即亚历山大帝国统治模式的延续,D正确;
    ABC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16.【答案】D

    【解析】德意志境内的最低地区,意大利境内的大片森林、沼泽地和低湿地被大量开垦为农田,结合所学知识,11世纪欧洲盛行庄园经济,实行的是封建农奴制,大量开垦农田有利于封建农奴制度的巩固,D项正确;
    材料中的信息是农田的开垦,这与商业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
    城市发展的是工商业,不是农业,与农田的开垦无关,排除B项;
    农田规模扩大有利于庄园制的发展,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古西欧,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古西欧,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因素:根据材料“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区位因素;根据材料“唐代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交通因素;根据材料“两晋南北朝时期郡望郡姓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传统因素。
    说明:根据材料“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政治中心在北方地区,进士分布与政治中心的位置密切相关。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有政府政策支持,进士较多,对附近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材料“唐代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交通较为便利发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至全国各地,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地区,带动城市与经济发展,影响进士籍贯分布。
    根据材料“两晋南北朝时期郡望郡姓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经济重心尚在北方,中原一带农业生产发达,是重要的产粮区,进士人数较多,但是唐朝中期后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江浙一带进士数量较多。同时,唐代进士的分布状况与区域范围内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关。魏晋以来,世家大族的郡望多分布在中原和江南一带,文化底蕴深厚,影响了唐代进士籍贯的地理分布。
    故答案为:
    政治区位因素:进士分布与政治中心的位置密切相关。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有政府政策支持,进士较多,对附近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发展程度:中原一带农业生产发达,是重要的产粮区,进士人数较多;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江浙一带进士数量较多。
    地理交通因素:唐代交通较为便利发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至全国各地,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地区,带动城市与经济发展,影响进士籍贯分布。
    文化传统因素:唐代进士的分布状况与区域范围内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关。魏晋以来,世家大族的郡望多分布在中原和江南一带,文化底蕴深厚,影响了唐代进士籍贯的地理分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难移的相关内容,要求考查考生在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难移的相关内容,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8.【答案】示例一:
    不足之处:史料14描述不清,存在争疑;史料2为转引史料,真实性有待考证;史料3为文学作品,具有主观性。
    修改措施:弃用不实史料;引用原始史料;甄别、查找、补充佐证史料。
    示例二:
    史料1:对土豆的描述与产自美洲的马铃薯不相符,不能确定就是马铃薯;属于不实史料。修改措施:弃用不实史料。
    史料2:不足之处是转引日记史料,日记史料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补救措施:查找原始史料,用旁证法,以日本的马铃薯传入史为旁证,或以日记其他内容为旁证。
    史料3:不足之处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具有主观性、虚构成分过多,在史料实证中慎用。修改措施:文学作品使用时必须进行甄别。
    史料4:对土豆描述不详,是否为马铃薯存在争疑,孤证不立。修改措施:补充其他佐证材料。

    【解析】根据材料“康熙十八年县府曾刊布文告晓渝民众种植马铃薯……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甘苦。”“1650年到过台湾的荷兰船长斯特儒斯曾在其日记中记载在台湾见过马铃薯。”可知对土豆的描述与产自美洲的马铃薯不相符,不能确定就是马铃薯,故史料一属于不实史料。修改措施:弃用不实史料。根据材料“1903年,美国人威廉在《荷据时期的台湾》一书中提到”可知史料二的不足之处是转引日记史料,日记史料具有主观性,其真实性有待考证。补救措施:结合所学可知,可查找原始史料,用旁证法,以日本的马铃薯传入史为旁证,或以日记其他内容为旁证。根据材料“明万历年间,《土豆》诗:‘棒实(果实)软不及,蒸根(植物根茎)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花生),蜀国叶蹲玛(大芋)。配茗人尤未……’”可知史料三的不足之处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具有主观性、虚构成分过多,在史料实证中慎用。修改措施:文学作品使用时必须进行甄别。根据材料“斯时所尚珍味……素蔬……辽东之松子,葡北之黄花金针,都中(北京)之山药、土豆,南都(南京)之苔菜……不可胜计也。”可知史料四中对土豆描述不详,是否为马铃薯存在争疑,孤证不立。修改措施:补充其他佐证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对史料进行辨析探究。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9.【答案】【小题1】不同之处:中国古代社会治理重视儒家伦理的调节作用,忽视法律的作用;古罗马重视法治,私法发达,注重以法律手段调节各种复杂的矛盾。

    【小题2】发展:先秦时期,儒家德、礼、政、刑综合治理思想和“无讼”社会理想尚停留于思想层画;但在汉代为一些地方郡县官吏所推崇,并付诸社会实践开创了地方治理儒化的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古罗马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第一问要结合古罗马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古罗马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古罗马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0.【答案】论题:皇权与官僚集团的相互合作、彼此制约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皇帝所颁政令,须经三省通过,皇权受到一定节制。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整个官僚系统的相互合作、彼此制约,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国家权力机构的有序、有效运转。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丞相制度的废除打破了固有的政治平衡,使国家缺少对皇权的制约机制,造成皇帝权力的高度集中。社会兴衰系于皇帝一身,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造成国家政治的种种不正常现象。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上层和中层,皇权与官僚集团的平衡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而政治平衡的打破终将导致政治的异变与腐化。

    【解析】论题:根据“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汉代政治权力的基础——中层的坚凝。东汉的缺失——上层与中层的断裂。”等内容可得出皇权与官僚集团的相互合作、彼此制约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和所学,对历代皇权加强的措施进行分析,最后再总结得出,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上层和中层,皇权与官僚集团的平衡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而政治平衡的打破终将导致政治的异变与腐化。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求学生结合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