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次考试期间不得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下列有关细胞器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鄞州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 (选考)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完成相应内容的填写和填涂考试号、贴好条形码,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本次考试期间不得使用计算器;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若血液中的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
    B. 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Mg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C. 高强度运动后肌肉产生的乳酸不会影响人体内的pH,这与某些无机盐离子有关
    D. 细胞的代谢能力随结合水相对含量的升高而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无机盐的功能:某些无机盐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离子在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当细胞中的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反之代谢强度就会下降。
    【详解】A、Ca2+对于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若血液中的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A正确;
    B、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Mg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B正确;
    C、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高强度运动后肌肉产生的乳酸不会影响人体内的pH,这与某些无机盐离子有关,C正确;
    D、细胞的代谢能力随自由水相对含量的升高而增强,D错误。
    故选D。
    2. 如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获得6种产物
    B. 可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物质乙,注意A液和B液混合后再使用
    C. 物质丙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
    D. 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可能同时出现在线粒体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见化合物糖类元素组成为C、H、O等;脂肪元素组成为C、H、O;磷脂元素组成为C、H、O、N、P;固醇元素组成为C、H、O;蛋白质元素组成为C、H、O、N,可能有S等;核酸元素组成为C、H、O、N、P。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物质甲为核酸,则为该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主要遗传物质,A错误;
    B、物质乙存在于物质甲和物质丙(磷脂双分子层),则物质乙为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先加A液,再加B液,B错误;
    C、据图分析可知,物质丙为磷脂双分子层,由蛋白质、脂质等构成,其中脂质主要包括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组成,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物质甲为核酸,物质乙为蛋白质,物质丙为磷脂双分子层。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由DNA、RNA、蛋白质等物质,且其为双层膜结构,D错误。
    故选C。
    3. 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几丁质、纤维素等多糖都能用斐林试剂鉴别
    B. 细胞中的脂质都能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C. 生物体内蛋白质种类众多,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A、斐林试剂能鉴别还原糖,细胞中二糖中蔗糖是非还原糖,几丁质、纤维素是多糖都是非还原糖,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别,A错误;
    B、脂质中只有脂肪能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磷脂含C、H、O、N、P五种元素,B错误;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C正确;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实验中,实验现象的观察不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揭示生物间不存在亲缘关系
    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的认识深入到了分子水平
    D. 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其主要内容是:①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③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A错误;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正确;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深入到细胞水平,C错误;
    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故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说明生物界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5. 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B面为细胞质基质
    B. 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 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的尾端,具有亲水性
    D. 分离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磷脂,在空气-水的界面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刚好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分子的头部,④表示磷脂分子的尾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的功能为细胞识别,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详解】A、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可以判断A面是细胞膜的外侧,B面是细胞膜的内侧,则B面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
    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但是糖蛋白并非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如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不需要糖蛋白,B错误;
    C、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亲水性,④是磷脂的尾端,具有疏水性,C错误;
    D、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具膜细胞器和细胞核,所以提取口腔上皮细胞中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表面积的2倍多,D错误。
    故选A。
    6. 下列有关细胞器说法正确的是( )
    A. 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B. 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C. 溶酶体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参与催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等物质的降解
    D. 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折叠的内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比如核糖体、中心体;一类是具有两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比如:叶绿体、线粒体;一类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比如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详解】A、唾液腺细胞需要合成更多的唾液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加工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因此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A正确;
    B、有一些细胞器没有膜结构,比如核糖体、中心体,因此不是所有的细胞器都存在蛋白质和磷脂,B错误;
    C、溶酶体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C错误;
    D、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线粒体的折叠的内膜,D错误。
    故选A。
    7. 细胞骨架及细胞器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交错连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在维持细胞形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 液泡中富含水解酶,对植物细胞正常生理状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C. 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均需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加工后才有生物活性
    D. 动物体中的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核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A、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在维持细胞形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错误;
    B、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大分子物质等,对植物细胞正常生理状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胞内蛋白不需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加工,C错误;
    D、动物体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8. ATP注射液主要用于心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后遗症的辅助治疗。研究发现ATP可以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内脏等多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与自身合成的ATP相比,注射浓度远低于细胞内,几乎不能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个ATP分子中含有1分子核糖、1分子腺苷和3分子磷酸基团
    B. 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需要ATP提供能量才能发挥作用
    C. 注射的ATP主要通过为心、脑细胞内代谢反应供能而发挥治疗作用
    D. 注射的ATP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用了其信号分子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题意可知,研究发现ATP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内脏等多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且与自身合成的ATP相比,注射浓度远低于细胞内,几乎不能进入细胞,说明这里的ATP并不是供能,而是作为信号分子。
    【详解】A、1个ATP分子中含有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分子磷酸基团,A错误;
    B、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发挥作用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注射的ATP几乎不能进入细胞,所以不能通过为心、脑细胞内代谢反应供能而发挥治疗作用,C错误;
    D、由题可知:ATP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内脏等多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此过程利用了ATP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9.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目前解释细胞凋亡机制的学说主要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C. 衰老细胞代谢速率明显降低但细胞内各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变
    D. 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突变是癌细胞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比如人在胚胎时期尾部细胞自动死亡、蝌蚪尾部细胞自动死亡、胎儿手指间细胞自动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等。
    3、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阶段,表现为细胞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和适应的能力降低。细胞衰老是生理活动和功能不可逆的衰退过程。
    【详解】A、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其本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目前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学说主要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B错误;
    C、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代谢速率降低,且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C错误;
    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癌变主要是因为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至少需要突变5-6个基因并有累积效应才能转变成癌细胞,D错误。
    故选A。
    10. 图为“探究pH值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脏匀浆的新鲜程度对实验效果没有影响
    B. 计时应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滤纸片时开始
    C. 最终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可以反应酶活性
    D. 实验装置使用清水清洗之后即可进行下次实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实验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pH值,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的气泡数量来判断。
    【详解】A、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其新鲜程度会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而影响实验效果,A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接触滤纸片时反应即开始进行,就有氧气产生,因此要从二者相接触时就开始计时,B正确;
    C、因为初始过氧化氢量相等,因此不同pH条件下,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气体体积的总量相等,可根据反应过程中单位时间的气泡数量比较酶的活性,C错误;
    D、酶具有高效性,因此再进行下次实验之前要保证上次实验用到的酶已完全失活,不能用清水清洗,需要煮沸以以使酶变性失活,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属于演绎的内容
    B. 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得出分离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得出自由组合定律时未使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属于假说的内容,A错误;
    B、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用隐性纯合子与F1进行杂交,B正确;
    C、孟德尔所做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
    D、孟德尔得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D错误。
    故选B。
    12. 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C降低了B生成A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 该过程中反应的速度在t1之后不断提高
    C. 适当提高反应温度,t2值将会向右移动
    D. 改变该过程的pH,B曲线最大值会上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加入酶C后,A浓度逐渐降低,B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C催化物质A生成了物质B。
    【详解】A、据图可知,t1时加入酶C后,A浓度逐渐降低,B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C催化物质A生成了物质B,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
    B、由图可知,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度先快后慢(减慢原因是底物减少),最后降为0,B错误;
    C、图示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则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会向右移动,C正确;
    D、改变该过程的pH,只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最终形成的产物浓度是不变的,因此B曲线最大值保持不变,D错误。
    故选C。
    13.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选用高等植物的根尖或芽尖作为观察实验的材料
    B. 细胞中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着色
    C. 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需要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羔玻片。
    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详解】A、高等植物的根尖或芽尖分裂能力强,可以选用高等植物的根尖或芽尖作为观察实验的材料,A正确;
    B、细胞中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着色,B正确;
    C、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不能持续观察一个细胞,而是观察多个细胞,所以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D正确。
    故选C。
    14. 某同学将植物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示意图如图,甲、乙分别为实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细胞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B. 实验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颜色变深
    C. 实验过程中,水分子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
    D. 实验结束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将植物细胞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吸水,液泡变大,故实验开始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详解】A、据图判断可知,植物细胞的液泡变大,整体体积变大,说明细胞吸水,故实验开始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A错误;
    B、实验过程中,植物细胞吸水后细胞内外浓度差变小,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弱,液泡颜色变浅,B错误;
    C、实验过程中,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方式(易化扩散)进入细胞,C错误;
    D、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限制,不能无限增大,故实验结束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正确。
    故选D。
    15. 某研究小组对菠菜绿叶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并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分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色素带呈黄绿色,丙、丁色素带呈蓝绿色
    B. 丁色素带最宽,所含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扩散速度最快
    C. 菠菜绿叶的新鲜程度不会影响四种色素带宽窄的比例
    D. 实验中通过研磨使细胞破裂,有利于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丁为胡萝卜素,丙为叶黄素,乙为叶绿素a,甲为叶绿素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是丁>丙>乙>甲,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所以色素带最宽的是乙,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详解】A、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丁为胡萝卜素(橙黄色),丙为叶黄素(黄色),乙为叶绿素a(蓝绿色),甲为叶绿素b(黄绿色),A错误;
    B、光合色素乙(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是乙,B错误;
    C、菠菜绿叶的新鲜程度会影响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色素含量,新鲜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丰富,否则色素可能分解,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
    D、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中通过研磨使细胞破裂,有利于有机溶剂提取色素,D正确。
    故选D。
    16.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增殖过程中的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B. 可用含N和P的培养基替代大肠杆菌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搅拌不充分将显著降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D.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保温时间过长将显著提高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原理: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地作用。实验原因:艾弗里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2)实验过程:①标记噬菌体: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或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用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③短时间培养后,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详解】A、噬菌体增殖时,噬菌体增殖过程中模板是由噬菌体提供,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A正确;
    B、噬菌体是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不可用含N和P的培养基替代大肠杆菌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错误;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DNA,DNA进入细菌菌体,搅拌的充分程度不影响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C错误;
    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5S标记蛋白质,蛋白质不进入细菌菌体,保温时间长短不影响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D错误。
    故选A。
    17. 据下图判断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错误的描述是(  )

    A. 自交实验不用进行图中的操作过程
    B. 该图所示的实验,其高茎植株为母本
    C. ①和②的操作过程中先进行①后进行②
    D. 正交实验的子代和反交实验的子代性状表现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其中①表示去雄过程,该操作应该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②表示人工异花授粉。图中高茎为母本,矮茎为父本。
    【详解】A、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交实验不用进行图中的操作过程,A正确;
    B、该图所显示的实验,对高茎植株进行了去雄处理,所以高茎植株为母本,B正确;
    C、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①和②的操作过程中先在花未成熟时进行①(去雄),后在花成熟时进行②授粉,C正确;
    D、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核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正交实验的子代和反交实验的子代表型相同,D错误。
    故选D。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尝试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活动若用橡皮泥模拟染色体,可用2种颜色、5种不同长度的橡皮泥
    B. 将两种颜色、长度相同的染色单体中部用铁丝扎起,代表复制完成一条染色体
    C. 将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可表示减数分裂I中期染色体行为模型
    D. 模拟减数分裂Ⅰ后期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颜色和数目与另一极的橡皮泥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于父本和母本,用红色橡皮泥和蓝色橡皮泥制作的二种染色体分别表示来自不同亲本,果蝇体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该果蝇是雄果蝇,因此细胞内有5种形态染色体,因此需要5种不同长度的橡皮泥,A正确;
    B、将颜色和长短均相同的橡皮泥条捆扎在一起代表完成复制的染色体,不同颜色的染色体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将4 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行为模型,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是由于间期复制形成的,是相同的,因此模拟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颜色和数目都与另一极的橡皮泥相同,D错误。
    故选A。
    19. 研究发现,某些蛋白质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经过初步折叠和修饰,在内质网膜上多种蛋白的作用下,形成COPⅡ膜泡,定向运至高尔基体。若一些尚未在内质网完成初步折叠修饰的蛋白质被误送至高尔基体,则其会被高尔基体中的一些受体蛋白(蛋白A)所识别,在高尔基体膜上多种蛋白的作用下,形成COPI膜泡,将这些错误蛋白定向运回内质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OPI、COPⅡ膜泡上受体蛋白的识别依赖于糖蛋白的结构
    B. COPI、COPⅡ膜泡的运输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性
    C. 错误蛋白通过COPI膜泡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能量
    D. 若破坏高尔基体中的蛋白A,则可能出现功能异常的分泌蛋白
    【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分析题干得知: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之后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COPⅡ膜泡),定向运至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
    【详解】A、题干信息“尚未在内质网完成初步折叠修饰的蛋白质被误送至高尔基体,则其会被高尔基体中的一些受体蛋白(蛋白A)所识别,在高尔基体膜上多种蛋白的作用下,形成COPI膜泡,将这些错误蛋白定向运回内质网”,说明COPI、COPⅡ膜泡分别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相识别,融合,可体现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
    B、COPI膜泡与COPⅡ膜泡功能由其膜上的蛋白质类分子决定,B错误;
    C、错误蛋白通过COPI膜泡运回内质网的定向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高尔基体中的一些受体蛋白(蛋白A)能识别错误进入高尔基体的蛋白质,据此推测,若破坏高尔基体中的蛋白A,则可能出现功能异常的抗体,因为抗体是分泌蛋白,D正确。
    故选B。
    20. 某同学将两色的围棋子放到不透明的箱子中,通过抓取围棋子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个箱子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个箱子中围棋子的总数量必须相等
    B. 每个箱子中两色的围棋子代表两种类型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
    C. 从每个箱子抓取围棋子并统计,抓取后不放回不会影响统计结果
    D. 多次抓取后,同色围棋子组合与不同色围棋子组合出现的比例大致相等,即杂合子与纯合子出现的频率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箱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箱子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甲、乙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两小箱子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两个箱子内的围棋子的数量可以不相等(一般雄配子数目更多),A错误;
    B、每个箱子中两色的围棋子代表两种类型的配子,数量一定相等,因为模拟的亲本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B错误;
    C、从每个箱子抓取围棋子并统计后,围棋子都需要放回,保证每次抓取每种棋子的概率相等(都是1/2),C错误;
    D、多次抓取后,杂合子与纯合子出现的频率相等,都为1/2,D正确。
    故选D。
    21. 杜鹃叶山茶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常规育种中种子萌发是关键环节。科研人员开展了杜鹃叶山茶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相关研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其呼吸方式。实验开始前将阀门B打开,红色液滴静止位置标记为O点,关闭阀门B后持续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待稳定后记录测量结果,不考虑环境条件可能造成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还需增设对照组,即将装置内萌发种子替换为等量煮熟的萌发种子
    B. 若红色液滴向O点右侧移动了L单位,则L表示萌发种子对O2的消耗量
    C. 若红色液滴移动至O点左侧,说明该萌发种子中一定存在无氧呼吸
    D. 若红色液滴移动至O点右侧,说明该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底物中可能还有脂肪等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A、增设将装置内萌发种子替换为等量煮熟萌发种子的对照组可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准确,A正确;
    B、装置的烧杯中盛放的是蒸馏水,几乎不吸收CO2和O2,若红色液滴向O点右侧移动,则说明种子至少进行了有氧呼吸,L表示萌发种子的O2消耗量和CO2产生量的差值,B错误;
    C、红色液滴移动至O点左侧,说明萌发种子的CO2产生量大于O2消耗量,说明该萌发种子中一定存在无氧呼吸,C正确;
    D、若红色液滴移动至O点右侧,表明该萌发种子进行了有氧呼吸,且O2消耗量大于CO2产生量,脂质分子比糖类分子的含氢量更高、含氧量更低,可推知呼吸作用的底物中除了葡萄糖外,还可能有脂肪等物质,D正确。
    故选B。
    22.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叙述正确的是( )
    A. 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B. Aa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后代出现隐性个体
    C.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 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交换/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A正确;
    B、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分离后代出现AA、Aa、aa,B错误;
    C、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
    D、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D正确。
    故选D。
    23.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如基因启动子序列中的胞嘧啶发生甲基化后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胞嘧啶发生甲基化后仍然与腺嘌呤配对
    B. 亲代DNA的甲基化不会遗传给子代
    C. 基因启动子序列中的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其与RNA聚合酶结合
    D. 启动子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序列,也不会改变生物的表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如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
    【详解】A、甲基化的胞嘧啶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A错误;
    B、DNA抑制基因的表达,亲代甲基化的DNA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表现出相同的表型,B错误;
    C、RNA聚合酶识别位点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若DNA分子甲基化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可能影响RNA聚合酶的识别与结合,C正确;
    D、启动子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序列,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可能会改变生物的表型,D错误。
    故选C。
    24. 下列有关生物育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育种就是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重新组合
    B. 诱变育种可明显提高与有利变异相关基因的突变频率
    C. 花药离体培养是产生单倍体植株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D.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所获得的植株均为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育种包含: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多倍体育种以及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详解】A、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目的是将同种物种的优良性状重新组合,A错误;
    B、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仍然具有不定向性,即诱变育种对有利变异基因和不利变异基因的突变频率均有提高作用,B错误;
    C、单倍体育种的前提是需要通过杂交育种获得不同基因型的花粉,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正常植株,C正确;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所获得的植株均为纯合子,但用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的单倍体幼苗所获得的植株不一定都是纯合子,如四倍体AAaa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有AA、Aa、aa,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个体基因型分别为AAAA、AAaa、aaaa,其中AAaa就不是纯合子,D错误。
    故选C。
    25.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分析错误的是( )
    A. 在基因突变形成后,突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B. 亲代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 基因突变不可以自发产生,必须要X射线等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诱发
    D. 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表现为如下特点:普遍性: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性: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低频性:对于一个基因来说,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害少益性: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可逆性:基因突变可以自我回复(频率低)。
    【详解】A、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了新基因,即在基因突变形成后,突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A正确;
    B、亲代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如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子代,B正确;
    C、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基因突变不一定由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C错误;
    D、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如AA突变成Aa,生物的性状不变,D正确。
    故选C。
    26. 现有新发现的一种感染A细菌的病毒B,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两种方法来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两组子代病毒B的放射性和丙、丁两组子代病毒B的产生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位素标记法中,若换用3H标记上述两种核苷酸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B. 酶解法中,向丙、丁两组分别加入DNA酶和RNA酶应用了加法原理
    C. 若甲组产生的子代病毒B无放射性而乙组有,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 若丙组能产生子代病毒B而丁组不能产生,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二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氮碱基和五碳糖的不同。其中,DNA特有碱基T,组成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特有碱基U,组成RNA的五碳糖为核糖。
    【详解】A、同位素标记法中,若换用3H标记上述两种核苷酸,仍能通过检测甲、乙两组子代病毒的放射性判断出病毒B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能实现实验目的,B错误;
    B、酶解法中,向丙、丁两组分别加入DNA酶和RNA酶应用了减法原理,而不是加法原理,B错误;
    C、若甲组产生的子代病毒无放射性而乙组有,说明子代病毒中含有32P标记的尿嘧啶,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若丙组能产生子代病毒B而丁组不能产生,说明RNA被RNA酶水解后病毒无法增殖产生子代,所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故选C。
    27. 核孔复合物(NPC)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曾被Nature杂志评为结构生物学领域最被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团队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附着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与内质网膜相联系
    B. 核仁中的染色质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生命活动的“蓝图”
    C. NPC具有选择性,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NPC进出细胞核没有穿过生物膜
    D. 通常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NPC的数量比较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核孔复合物(NPC)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外层核膜与内质网膜相联系,A正确;
    B、染色质在细胞核中,不在核仁中,B错误;
    C、NPC具有选择性,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核孔复合物(NPC)进出细胞核,没有穿过生物膜,C正确;
    D、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NPC的数量比较多,D正确。
    故选B。
    28. 已知某病毒X的核酸片段,其中一条链上的A∶G∶T∶C=3∶2∶4∶1,下图是某同学利用相应材料构建的病毒X的部分核酸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表示核糖或脱氧核糖
    B. 病毒X的核酸片段中,每个磷酸都连接两个脱氧核糖
    C. 若构建好2的互补链后,需加上8个氢键
    D.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A+T所占的比例为60%
    【答案】C
    【解析】
    【分析】1、已知一条链上A:G:T:C=3:2:4:1,即A1:G1:T1:C1=3:2:4: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G2:T2:C2=4: 1: 3: 2。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基团、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碱基组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是A、T、G、C四种,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是A、U、G、C四种。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病毒含有碱基T,说明该病毒的核酸为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主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连在脱氧核糖上,则1表示脱氧核糖,不能表示核糖,A错误;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在双链DNA中大多数的磷酸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而位于单链一端的磷酸连接一个脱氧核糖,B错误;
    C、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形成2个氢键,G与C配对形成3个氢键,故若构建好图示的互补链后,需加上2+3+3=8个氢键,C正确;
    D、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A与T配对,G与C配对,单链中A+T=30%+40%=70%, 双链中该比值也是70%,故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A+T所占的比例为70%,D错误。
    故选C。
    29. 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该相对性状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也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红花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一代中红花:白花=15:1。下列推测不支持该分离比的是( )
    A. 甲的基因型为Aa,雌配子中A:a=7:1
    B. 甲的基因型为Aa,雌雄配子中A:a=3:1
    C. 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相同
    D. 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只有AB、ab,且比例为2:1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对相对性状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也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让红花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所得子代中红花:白花=15:1,若为一对基因控制,则出现了配子致死,若为两对基因控制,第一种可能为9:3:3:1的变式,即(9A_B_+3A_bb+3aaB_):1aabb;第二种可能为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且存在配子致死。
    【详解】A、植株甲基因型为Aa,雌配子中A:a=7:1,雄配子1/2A和1/2a,雌配子为1/8a和7/8A,子代白花 aa 占1/2×1/8=1/16,红花占1-1/16=15/16,所以红花:白花=15:1,A正确;
    B、植株甲基因型为Aa,雌雄配子中A:a=3:1,所以雌配子A : a=3 : 1,雄配子A :a=3: 1,那么子代白花 aa 占 1/4×1/4=1/16 ,剩余全是红花1-1/16=15/16,红花:白花=15:1,B正确;
    C、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产生4种且比例相同的配子AB、Ab、aB、a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其中aabb 表现为白花,其余基因型都是红花,所以红花:白花= (9+3+3 ):1=15:1,C正确;
    D、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只有AB、ab,说明两对等位基因连锁,AB : ab=2:1,雌雄配子AB 占2/3,ab占1/3,所以子代白花aabb 占1/3×1/3=1/9,其他都是红花占1-1/9=8/9,红花:白花=8:1,D错误。
    故选D。
    30. 某玉米植株(基因型为Cc,C基因决定子粒有色,c基因决定子粒无色)中携带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末端缺失。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并在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因纺锤丝的作用,“染色体桥”可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缺失个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子粒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可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B. 某些子粒细胞可能因不含C基因而形成无色组织
    C. 含C基因的子细胞持续分裂,可形成含多个C基因的子细胞
    D. 该植株所结子粒可能呈现出花斑色(有色组织和无色组织混合在一起)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缺失端粒的染色体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形成“染色体桥”结构,当两个着丝粒间任意位置发生断裂,则可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根据以上信息答题。
    【详解】A、染色体桥形成于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因此应在细胞分裂后期进行观察,A错误;
    BD、由于染色体桥可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断裂,因此可以形成含1个C基因的子细胞、含2个C基因的子细胞或不含C基因的子细胞,形成的子粒细胞有的有色、有的无色,因此子粒为花斑色,B正确、D正确;
    C、因为C基因所在染色体末端缺失,在其分裂过程中会不断形成染色体桥,因为子细胞持续分裂,可形成含多个C基因的子细胞,C正确。
    故选A。
    31. 图表示某家族成员中患甲(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情况。已知两对基因只有一个位于X染色体上,甲病患者群体中杂合子的比例18/19,Ⅰ-4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B. Ⅱ-5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3
    C. Ⅱ-2和Ⅱ-3生一个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3/19
    D. 若Ⅲ-1甲病基因为杂合子,Ⅲ-1与Ⅲ-2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3/4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Ⅰ-3、Ⅰ-4和Ⅱ-5的表型”可推知: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再结合题意“Ⅰ-4不携带致病基因”可进一步推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Ⅰ-1、Ⅰ-2和Ⅱ-1的表型” 可推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再结合题意“两对基因只有一个位于X染色体上”可进一步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系谱图显示:Ⅰ-3和Ⅰ-4均正常,其儿子Ⅱ-5为乙病患者,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再结合题意“Ⅰ-4不携带致病基因”可进一步推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系谱图显示:Ⅰ-1和Ⅰ-2均患甲病,其儿子Ⅱ-1正常,说明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再结合题意“两对基因只有一个位于X染色体上”和对A选项的分析进一步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而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为男性乙病患者,其母亲Ⅰ-3和父亲Ⅰ-4均正常,说明Ⅱ-5的致病基因b来源于I-3,B正确;
    C、只考虑甲病,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由此推知Ⅱ-2的基因型为2/3Aa;已知甲病患者群体中杂合子的比例18/19,说明Ⅱ-3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18/19。Ⅱ-2和Ⅱ-3生一个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2/3×18/19×1/4=3/19,C正确;
    D、只考虑甲病,若Ⅲ-1甲病基因为杂合子,则Ⅲ-1的基因型为Aa,Ⅲ-2的基因型为aa,二者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2,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只考虑乙病,Ⅲ-1的基因型为XBY,Ⅲ-2的基因型为XBXb,二者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4,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4=3/4。综上分析,Ⅲ-1与Ⅲ-2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1/2×3/4=5/8,D错误。
    故选D。
    32. 将一个果蝇精原细胞(所有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精原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4个子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4个子细胞中有的没有放射性,则此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 若4个子细胞中均有放射性,则此精原细胞进行的一定是减数分裂
    C. 若每个子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则每个子细胞中均有放射性
    D. 若每个子细胞均含有Y染色体,则在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最多可能有4个染色体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
    【详解】AB、若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连续两次有丝分裂,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每个DNA分子在第一次有丝分裂的间期复制后,均有一条链带有标记,一条链不带标记,有丝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带有标记,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的一条链带有标记,一条链不带标记,另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不带标记,后期染色体随机分配到两极,因此可能有的子细胞不带有放射性,也可能4个子细胞均带有放射性;若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间期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个DNA都是一条链带有标记,一条链不带标记,则4个子细胞为精细胞,均带有放射性,A正确,B错误;
    C、若每个子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说明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均有放射性,C正确;
    D、若每个子细胞均含有Y染色体,说明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精原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则有丝分裂后期可能有4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B
    33. 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种ABC转运蛋白均具有物质运输的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 ABC转运蛋白可提高CO2的跨膜运输速率
    B. ABC转运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C. C1-和葡萄糖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D. 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主动运输特点①耗能②逆浓度梯度进行③需要转运蛋白参与。协助扩散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进行②需要转运蛋白参与③不耗能。
    【详解】A、由图可知,ABC转运蛋白在转运小分子时,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参与的是主动运输,而CO2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因此ABC转运蛋白不能提高CO2的跨膜运输速率,A错误;
    B、由图可知,ABC转运蛋白在转运小分子时,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参与的是主动运输,B错误;
    C、由题干“每种ABC转运蛋白均具有物质运输的特异性”可知,C1-和葡萄糖不是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C错误;
    D、ABC转运蛋白转运物质,需要ATP水解功能,因此当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D正确。
    故选D。
    34. 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需要基质导向序列,进入的部位在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接触处,进入的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还需要线粒体内膜两侧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梯度,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是完全分离的
    B. 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均分布在线粒体基质
    C. 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可能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 含基质导向信号的蛋白质的跨膜运输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的某些区域互相接触融合,并未完全分离,A错误;
    B、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因此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B错误;
    C、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可能是某些酶,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正确;
    D、由题意知,含基质导向信号的蛋白质的跨膜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
    故选C。
    35. 某水稻品种雄性不育与TMS5和Ub基因有关,TMS5基因编码正常的核酸酶RNaseZS1,TMS5基因编码的RNaseZS1无活性。Ub基因编码Ub蛋白(其等位基因无此功能),25℃以上高温能诱导Ub基因过度表达出Ub蛋白导致花粉败育,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Ub基因过度转录是导致雄性不育的直接原因
    B. 由图可知,雄性不育属于显性性状
    C. 利用雄性不育水稻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具有不需要去雄的优势
    D. 若水稻为tms5基因纯合且温度在25℃以上,则表现为雄性不育
    【答案】D
    【解析】
    【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由图示可知,Ub基因过度表达合成Ub蛋白是导致雄性不育的直接原因,A错误;
    B、由图可知,雄性不育除了受环境影响外还受基因控制,因而不能判断雄性不育属于显性性状,B错误;
    C、利用雄性不育水稻作母本进行杂交育种,具有不需要去雄的优势,C错误;
    D、tms5基因编码的RNaseZS1无活性,高于25℃时,转录出的过多mRNA不能被RNaseZS1分解,细胞内Ub蛋白处于高水平,表现为花粉败育,D正确。
    故选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 下列是关于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性,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___;图甲中细胞③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如果图乙中Ⅰ→Ⅱ完成了图丙中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的变化,则图乙中表示核DNA的是_________(填a、b、c)。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雌 ②. 初级卵母细胞 ③. 0
    (2) ①. AB ②. c
    (3)着丝粒分裂
    【解析】
    【分析】1、图甲中,细胞①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③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粒分裂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2、图乙中,经过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a表示染色体数目;经过复制后DNA数目加倍,因此c表示DNA数;而染色单体在复制后由0增加为8,因此b表示染色单体。
    3、图丙中,AB段表示间期DNA的复制,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1变2;CD段表示着丝粒 分裂,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小问1详解】
    图甲中的细胞②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所以该动物为雌性;图甲中的细胞③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小问2详解】
    图丙中AB段表示间期DNA复制,DNA复制后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单体在复制后由0增加为8,因此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核DNA,所以如果图乙中Ⅰ→Ⅱ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核DNA的是c。
    【小问3详解】
    图丙中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说明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7. 如图是有关黄瓜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种植黄瓜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A、B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若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膜内,产生的O2扩散到同一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甲、乙、丙、丁4点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有_______;乙到丙段大棚内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黄瓜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片,抽干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将叶片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在最适温度下,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所示,请据此回答:根据图3分析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最可能是_____;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NaHCO3浓度太大,导致_____,光合速率____(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1) ①. CO2 ②. ATP和NADPH ③. 增强光照或不提供CO2 ④. 5
    (2) ①. 乙和丙 ②.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3) ①. 光照强度 ②. 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③. 下降
    【解析】
    【分析】图1中:A是二氧化碳、B是NADPH和ATP。图2中:乙、丙两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乙丙之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图3中:随着NaHCO3浓度的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光合速率增大,但NaHCO3浓度过大,会导致细胞失水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小问1详解】
    图1中进行的是光合作用,A是参与暗反应的CO2,B是光反应产生被暗反应利用的NADPH和ATP;增加光照,生成NADPH和ATP增加,C3被还原速度加快,则C3含量降低,或不提供CO2,则CO2与C5反应生成C3量减少,因此C3含量下降;类囊体产生的O2被邻近的线粒体利用,需穿过1层类囊体膜、2层叶绿体膜和2层线粒体膜,所以至少穿过5层膜。
    【小问2详解】
    从题干信息分析,大棚为密闭环境,乙点CO2浓度最大,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乙到丙CO2浓度下降是因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图中丙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超过该点,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直至只有呼吸作用,棚中CO2浓度上升。
    【小问3详解】
    ①NaHCO3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CO2,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表示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②bc段NaHCO3溶液浓度增大,但光合速率不变,因此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CO2浓度,限制因素最可能的是光照强度;c点以后因为NaHCO3浓度过大,植物细胞失水,气孔关闭,光合速率下降。
    38. I、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科研人员对 RABV 的增殖机制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RABV 进入机体后会通过神经纤维运动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大量增殖,图甲为RABV 在神经元中的增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b 表示大分子物质,1和2表示中心法则涉及的过程)。

    (1)已知人感染RABV初期,病毒少量繁殖且神经细胞仍存活,推测这段时间内,被RABV 感染的神经细胞内所有可能发生的中心法则过程为______(填序号),其中能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为_____(填序号) 。
    ①DNA复制 ②RNA 复制 ③转录 ④逆转录 ⑤翻译
    (2)RABV 在宿主细胞内进行1过程,此过程需要的原料为_________。在宿主细胞内进行2过程,生成的产物b为_________。为了提高该过程的效率,一个RNA上会串联多个________。
    II、华中农业大学狂犬病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长链非编码RNA(EDAL)能够显著抑制RABV 的增殖,其机制如图乙所示,已知P蛋白可以通过抑制子代RABV逃逸避免其侵染更多的细胞(图乙中“→”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3)由图乙所示信息,推测能够抑制RABV 增殖的事件有______。
    A、天然构象的E酶 B、修饰后的E酶
    C、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D、正常P基因启动子
    (4)科研人员将EDAL基因导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用RABV 感染小鼠,EDAL 基因_____(填具体中心法则过程)出的EDAL会与E酶结合并____(填 “促进”或“抑制”)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答案】(1) ①. ②③⑤ ②. ③
    (2) ①. 核糖核苷酸 ②. 多肽(蛋白质) ③. 核糖体 (3)D
    (4) ①. 转录 ②. 抑制
    【解析】
    【分析】狂犬病毒(RAB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其+RNA进入人体细胞后,既可以作为合成-RNA的模板也可以作为合成相关酶和蛋白质外壳的模板,所以狂犬病毒(RABV)遗传物质的是+RNA。过程1为RNA的复制,过程2为翻译。
    【小问1详解】
    RABV是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所涉及的过程,包括②RNA复制和⑤翻译,神经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自身能进行的中心法则为③转录和⑤翻译,因此被RABV 感染的神经细胞内能发生的中心法则过程为②③⑤,其中能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为转录,即③。
    【小问2详解】
    图中1表示RNA复制,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此过程需要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2表示翻译过程,在宿主细胞内进行2过程,生成的产物b为多肽(蛋白质);为了提高该过程的效率,一个RNA上会串联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小问3详解】
    A、据图可知,未经修饰的E酶会与侵入细胞的RABV一起进入溶酶体后被降解,不再发挥作用,A错误;
    B、P蛋白可以通过抑制子代RABV逃逸避免其侵染更多的细胞,抑制RABV 增殖,经修饰后的E酶进入细胞核后可使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抑制P基因的转录,降低P蛋白的含量,不能抑制RABV 增殖,B错误;
    C、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抑制P基因的转录,降低P蛋白的含量,不能抑制RABV 增殖,C错误;
    D、正常P基因启动子能促进P基因转录,产生P蛋白,P蛋白能抑制RABV 增殖,D正确。
    故选D。
    【小问4详解】
    EDAL为RNA,RNA由DNA转录而来,故EDAL基因转录出的EDAL会与E酶结合,从而导致用于修饰的E酶减少,抑制了E酶的修饰,经修饰后的E酶进入细胞核后可使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因此于修饰的E酶减少,抑制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39. 某纯合野生型果蝇品系经γ射线照射后,从大量子代群体中获得了4种浅红眼的单基因突变纯合品系甲、乙、丙和丁,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相关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不考虑致死、交叉互换的情况)。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型
    F2果蝇的表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
    m
    +
    m
    1

    野生型
    +
    +
    762
    242
    757
    239
    2

    野生型
    +
    +
    312
    101
    301
    105
    3

    野生型
    +
    m
    114
    104
    111
    102
    4

    野生型
    +
    m
    160
    151
    155
    149
    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的材料,其优势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实验结果表明浅红眼是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由杂交结果可知,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是突变品系_________,甲和丙品系不同突变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
    (3)为探究甲、乙品系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之间的关系,选择甲品系的雌果蝇和乙品系的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F1随机交配得到F2。
    ①若F2表型全为______,则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则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则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答案】(1)果蝇后代数量多,生活周期短,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 ①. 隐性 ②. 丙、丁 ③. 自由组合
    (3) ①. 浅红眼 ②. 红眼:浅红眼≈1:1 ③. 红眼:浅红眼≈9:7
    【解析】
    【分析】1、果蝇是昆虫纲双翅目的一种小型蝇类,在制醋和有水果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体长3~4mm。因为果蝇易饲养,繁殖快,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题表实验显示1组和2组的实验结果相似,F1与F2果蝇的表型与性别无关,推测甲、乙都为常染色体的基因突变,3组和4组的实验结果相似,F1代果蝇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浅红眼,表型与性别有关,推测丙、丁都为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小问1详解】
    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势有:繁殖快、生育力强,后代数量多、生活周期短、容易饲养、容易计数和保存。
    【小问2详解】
    从1组、2组实验F2的表型及数量分析,红眼:白眼=3:1,推测红眼为显性,浅红眼为隐性。1组、2组F2杂交后代表型及数量比与性别没有关系,而3组、4组F1杂交后代表型及数量比与性别有关,所以,甲、乙品系的突变位置在常染色体上,丙、丁品系的突变位置在性染色体上,甲、丙品系的突变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3详解】
    ①、甲乙两品系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甲乙品系的突变是同一个位置,甲乙品系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纯合品系,则杂交后代眼色均是浅红色;
    ②、若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设甲品系浅红眼的基因为aa,乙品系浅红眼基因为bb,则甲品系为aaBB,乙品系为AAbb,F1为AaBb红眼,其产生配子为Ab:aB=1:1, F2为:1AAbb浅红色,1aaBB浅红色,2AaBb红色,红眼:浅红眼≈1:1;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次考试期间不得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DCCBA,ABD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