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01
    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02
    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共12页。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题专练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课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⑬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⑰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本文被公认为新闻写作的典范作品,首先体现在标题上。请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⑧、⑨句运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在写法它们上有什么异同点,请简要比较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不料正是汤思伯到芜湖的那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标题中“百万大军”强调渡江人数之多,气势之大;“横渡长江”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所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明确醒目,“百万”“横渡”二词气势磅礴,极富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2】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二十四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3】议论。阐释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证明我军发动渡江战役的正确性,增强了消息的思想深度。(意思对即可)

    【4】相同点:无论是写哪路大军,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不同点:中路军写得简略,因为之前已做过报道;西路军写得较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东路军写得更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要战果和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5】过渡(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对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叙写,又开启下文对我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的叙写。(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完成下面小题。(14分)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的“不料”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_______(不超过4个字);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_______意味。(4分)

    【3】.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但可以穿插议论。本文从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我西路军所遇敌人毫无斗志,抵抗甚微。

    【2】不料”一词表现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3】⑴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⑵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 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航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航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XXXX起飞,预计XXXX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XX,航速XX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航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X时XX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地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XXX!”

    着舰指挥员:“航向XX,航速XX……”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机上舰!”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  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航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擦!”“咔擦!”……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请根据这则通讯的主要内容拟写一则消息导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通讯在描写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四周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请归纳出这样写的作用(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不仅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华民族更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得其大者可以见其小”,请结合上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答案】

    【1】新华社2012年11月23日电 今天上午渤海某海域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成功。上午8时,舰上工作人员做好了最后的检查。在着舰指挥员的指挥下,舰机配合默契。飞行员调整好姿态,飞向甲板跑道。舰载机主轮接触到甲板,尾钩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滑行数十米后停了下来,舰载机成功着舰。事后人们与飞行员拥抱合影留念。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即将着舰的舰载机比喻成“凌波海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歼-15舰载机轻巧灵活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3】①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和胜利的喜悦等;②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③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主题;④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

    【4】“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虽质朴简明,想含量却很厚重。它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泰才能民安,国富才能民强:惟有国家强盛才有公民尊严,惟有民族振兴才有人民福祉。相反,如果国家贫弱、民族衰弱,个人必然遭殃。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乱世之局岂能独善其身”。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导语的能力。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拟写导语,就是对通讯内容的高度概括。这则通讯记述了舰载战斗机从降落到成功着舰的过程。第一部分(1-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可据此拟写。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赏析语言有多种角度,可以从修辞的角度、选词炼字的角度、表现手法的角度、表达方式的角度等。做题时要先判断出句子所用的手法,然后再回答其表达效果。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歼-15舰载机”比作“海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斗机着舰时的轻巧灵活。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对重要段落作用的理解,可结合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结构等角度思考。常用答题格式:运用什么技法+内容上写出了什么+结构上(承上启下、做铺垫、埋伏笔等)。这篇通讯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如“‘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紧张的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大、意义大,突出主旨。

    【4】本题考查对语句的个性化理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们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强盛,国人的自由与幸福才有保证。回顾历史,我们更能深刻感悟“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真谛。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岳飞的“踏破贺兰山阙”;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忧国民、安社稷、济苍生,凝聚着多少中国仁人志士朴实而动人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感。这种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途上,我们就要大力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财富,充分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既铭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振奋伟大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又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开拓进取、加油苦干,用不懈奋斗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真挚情怀。可据此理解作答。

     

    (四)阅读《“飞天”凌空》,完成下面问题。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的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托”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中跳水的场面是正面描写,请找出侧面描写还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比喻的修辞,使文字清新优美。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激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找出文中使用的比喻并试着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动静结合。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

    2.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材的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阅读答题方法解密:

    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句子中的关键动词、修饰词(形容词、副词)、特殊词(拟声词、颜色词等)或运用修辞、表现手法的词。答题思路:第一,了解词性、感情色彩,分析修辞、表现手法;第二,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确切含义及效果,第三,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感情。

    答题模式:(主要思考用词是否准确、生动、形象)

    动词,按照“……,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特征(情感、形象),表现了……(感情)”的格式回答。

    形容词、副词,按照“……地描摹人(物)……的特点(情态),反映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的格式回答。

    3. 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吕伟整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难忘。

    4. 还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都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同时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七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二、课外阅读

    (一)综合性练习:

    为了纪念建军95周年、渡江战役胜利73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纪念渡江战役·感受我军神威”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聚焦新闻】在关注时事新闻环节,请你为小吕同学新近关注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021年2月9日《解放军报》讯 高德政、黎宇报道:“‘敌’布雷兵力突破我海上封锁线,在重要航道布放水雷,企图封锁我舰艇出港航道……”隆冬时节,某海域风高浪急,东部战区海军某扫雷舰大队舰艇编队劈波斩浪,在长途奔袭中组织多型猎雷舰、扫雷舰开展实战化演练,检验编队反水雷战术战法。此次演练中,该大队根据海区情况,加大随机想定,设置复杂情况,构建逼真战场环境,不断加大海上训练的强度难度,锤炼官兵的战场处置和随机应变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拟采访】在寻访渡江作战老英雄环节,同学萧逸要采访一位战斗英雄,请你根据课文所学,帮助他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倾情留言】在“我军神威我感受”环节,永瑞同学展示了下面一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的一支女兵排训练时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并在图片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东部战区海军某扫雷舰大队舰艇编队开展实战化演练

    2.示例:①请问我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

    ②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

    3.示例一:一身戎装,英姿飒爽,最美芳华!你们将中国军人的神威展现了出来,为你们点赞!

    示例二:在家,你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小宝贝;来到军营,擦去彩妆,剪去长发,换上戎装,你们是边防女兵。谁说女子不如男,你们是军中的花木兰!

     

    (二)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1~4题。(共11分)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中国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缩小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缩小这个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用了很多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的原话,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主创者的角度阐述了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2分)

    2.传统诗词产生于古代,诗人们的生活情景、思想情感与我们现代人相差甚远,所以说“遥远”(1分)。但是,诗词大会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利用诗词本身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特别是让年轻人去热爱它,朗读它,传承它,让更多人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说诗词大会“正在缩小这个距离”(2分)。

    3.这则报道是新闻采访,引用人物原话使报道更真实,给人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1分);也体现了新闻真实性、严谨性的特点(2分)。

    4.①《中国诗词大会》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②《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颇“接地气”,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滋养了人们的心灵,还引发了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每点1分)

     

    (三)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1-4题。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9年10月7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威廉凯琳、格雷格塞林扎以及英国科学家拉特克得特利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做出的贡献。

    评奖委员会说,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转化为有用的能量,人们了解氧气的基础性重要作用已有数个世纪,但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水平变化长期不为人知。今年的三位获奖科学家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供应”,并确认了“能够调节基因活性以适应不同氧气水平的分子机制”,为我们理解氧气水平如何影响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评奖委员会强调,今年的获奖成果为人类开发出“有望对抗贫血、癌症以及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委员长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已经与三位获奖科学家取得了电话联系,三人均表示“很高兴能够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凯林1957年出生于美国,现就职于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拉特克利夫1954年在英国出生,现就职于英国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塞门扎1956年出生于美国,现就职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三位科学家将分享900万瑞士克朗(约合91万美元)奖金。

    (记者:和一苗,付一鸣)

    1、请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2、请写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2分)

                                                                                   

                                                                                   

    3、请根据消息概括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以及他们对人类的贡献。(3分)

                                                                                   

                                                                                   

                                                                                   

    4、这则消息的结尾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三位科学家分享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首段: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9年10月7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威廉凯琳、格雷格塞林扎以及英国科学家拉特克得特利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做出的贡献。

    3、获奖原因:三位科学家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供应”,并确认了“能够调节基因活性以适应不同氧气水平的分子机制”

    贡献:(1)为我们理解氧气水平如何影响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2)为人类开发出“有望对抗贫血、癌症以及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4、不可以。结尾段交代了他们获得的高额奖金,衬托出三位科学家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之大。

    相关课件

    专题0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串讲PPT+考题猜想+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串讲PPT+考题猜想+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确具体要求,复习策略一,课标要求,教材要求,梳理文体知识,复习策略二,掌握阅读策略,复习策略三,阅读策略,针对考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 回忆类散文阅读【考题专练】(原卷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这是一份6 回忆类散文阅读【考题专练】(原卷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共13页。

    6 回忆类散文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这是一份6 回忆类散文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共17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5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