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18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18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01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18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02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18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18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18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浙江绍兴高三模拟预测]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这些现象表明( )
    A.白银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B.明朝货币的使用开始多元化
    C.中国已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政府推行并支持白银货币化
    2.[河南开封高三联考]北宋内库(皇宫府库)的财政支配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宋神宗元丰三年东南诸钱监生产了万贯铜钱,占当年铸钱总额的85.7%,这些钱被直接纳入内库。在北宋160多年的统治中,把累计36.67%的铜钱、75%的金、33%的银强行纳入内库。由此可知( )
    A.交子出现源于内库制度B.北宋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C.商品经济运行受到阻碍D.金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3.[山东泰安高三一模]中国已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近40个国家签署了人民币互换协议。在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结算时,可直接用人民币或者对方国家的货币来进行结算,不需要使用美元作为交易中介。下图为21世纪以来的人民币互换规模(单位:亿)。据此可知( )
    A.人民币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B.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一大互换货币
    C.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扩大D.中国掌握了国际金融治理主导权
    4.[湖南长沙高三开学考试]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诗人李渤在奏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臣出使经行,历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其他州县大约相似。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据此可知唐朝后期( )
    A.社会经济普遍凋敝B.社会战乱导致民众出逃
    C.赋税制度弊端显现D.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动荡
    5.[河北衡水高三模拟预测]田赋蠲缓是清朝重要举措,它按照受灾状况,实行田赋蠲免和缓。清末民初,各县出现“不按期征解,以图侵蚀”“甲年之赋,往往至乙年报解,而乙年之赋,则延至丙年报解”。各县报灾,如同定律,年均有之。每年未完之赋,“多半视为蠲缓,至其是否真正被灾,则非所问,流极至今,遂成惯例”。材料中的现象主要说明( )
    A.中央政府课税繁重B.地方官吏因循舞弊C.中央财政困难加剧D.清末自然灾害频繁
    6.[广西高三三模]1878年,经李鸿章奏准,上海机器织布局所产布匹,如在上海销售,免完厘税,如运销内地,仅在上海新关征税,概免沿途厘税。这一做法( )
    A.进一步阻断与世界市场联系B.加速了内地自然经济的瓦解
    C.意图提升洋务企业的竞争力D.有效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
    7.[江西景德镇高三二模]1940年中共中央对党内发布指示,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额,一切有收入的人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该指示的推行( )
    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改变了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立场
    C.促进了土地改革运动顺利开展D.加快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8.[江苏盐城高三三模]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亡律》,“奴婢为善而主欲免者,许之”,被免之奴名为私属、婢为庶人,其身份介于奴婢与自由民之间,国家免除其算赋和徭役,但他们仍需像从前为奴婢时一样,服侍自己的主人。这一规定,从长远看利于( )
    A.促进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B.消除国家与主家间的矛盾
    C.扩大编户齐民的社会基础D.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9.[河北秦皇岛高三三模]清代前期,乐户、堕民、登户与世仆身份的人处于社会最底层,世代从事诸如乐工、抬轿、为人耕地等“贱业”。雍正帝时期,“废除贱籍”“贱民变良民”。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 )
    A.治理弊端巩固统治B.放松对民众的人身控制
    C.统一全国户籍制度D.淡化士族阶层门第观念
    10.[江苏南通高三三模]岳麓书院藏秦简中显示,秦律规定,30户以上的里置典、老各一人;不足30户,与邻近的里共置,如果没有邻近的里,则置典而不置老。里耶秦简中有一则“有27户人家的成里向上级启陵乡请求设置典,却因为已有一典而被驳回”的文书。这两处秦简可以用来研究秦朝( )
    A.法律制度的严苛B.基层组织的结构C.基层自治的状况D.行政效率的提高
    11.[湖北黄冈高三二模]遗嘱税的开征是中国遗嘱制度发展史上出现的新现象。南宋总领四川财赋的王之望对开征遗嘱税的目的曾有过一番说明:“委可杜绝日后争端,若不估价立契约,虽可幸免一时税钱,而适所以启亲族兄弟日后诉讼”。宋代遗嘱税( )
    A.适应推动社会治理需要B.增加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C.源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D.极大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12.[江苏盐城高三三模]道光咸丰之际,中国社会逐步出现了一个以绅董(泛指地方有身份地位的绅士)为主体的地方社会治理权属体系。下图为《申报》记述绅董内容条款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中最高点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
    A.列强侵略加剧冲击了地方社会秩序B.清末新政破产导致地方离心力增强
    C.民主革命兴起动摇了政府统治根基D.精英阶层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凸显
    13.[河北保定高三联考三模]明英宗正统年后,流民的数量大为增加,政府通过招抚流民回原籍复业、就近附籍等方法,并给予复业者耕牛良种、免除赋税等安抚优恤措施。明宪宗仿效东晋时侨置郡县的办法,“招流民十二万户,给闲田,置郧阳府,立上津等县统治之”。明政府此举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B.扩大财政收入C.稳定统治秩序D.推行社会救济
    14.[天津河北区高三二模]汉高祖在位时,做鸠杖赠送给高龄老人;汉宣帝在位时,建立了高年授王杖的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由政府授以王杖,特享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这表明汉代( )

    A.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治理B.大力推行察举制度
    C.政府实行高年优抚政策D.社会救济体系完善
    15.[浙江绍兴高三模拟预测]在工业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大多处于相互脱离的状态。在生产活动中。工厂或其他生产组织通过近代的企业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在不同企业或生产部门工作的人生活在同一片区域,他们形成了一个小型社会,有共同需要处理的问题。这些区域就是社区。下列关于西方国家的“社区”说法正确的是( )
    A.社区是社会救济新方法的探索B.社区不承担任何的政府功能
    C.社区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问题解决机制D.社区改变了西方基层自治的传统
    16.[重庆巴南高三模拟]1979年,撒切尔上台后,开始着手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主要目标是降低社会福利支出,实现政府财政支出的明显降低,减轻英国经济所承受的沉重社会保障负担。这一做法( )
    A.提升了英国社会服务水平B.促进了知识经济的新发展
    C.减轻了英国政府财政负担D.导致了国家干预政策失灵
    [答题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江西高三联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中的《循吏列传》,成为正史中记述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的州县地方官之固定体例。循吏群体形成于汉代,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亦师亦吏”的双重作用。循吏“亦师亦吏”的角色定位,渊源有二:一是儒家“以教为治”的治理思想,二是“以吏为师”的历史传统。二者均滥觞于上古三代,并在后世得到不断丰富发展。在社会治理中,汉代循吏通过礼义道德教化、发展地方教育、整顿社会风俗等方式,将“以教为治”的观念付诸实践,这对于稳定乡里秩序和促进边疆民族对汉帝国的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汉代循吏的社会治理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对当代社会治理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彭新武《论循吏与时代精神》
    材料二 《清史稿》共记载了116名循吏的事迹,循吏是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实际贯彻者和具体执行者,是国家政权在地方的代表。正是由于这些循吏所发挥的正面作用,政府对地方基层社会的治理得以有效实施。从《清史稿》所载循吏保民、惠民、恤民、养民,以及特别注意以廉率下,以德化民,劝民向善的诸多吏治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制度建设尚不规范,地方治理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治”的背景下,循吏作为“亲民之官”,以其身体力行,承担着沟通国家行政体系与地方基层社会的重要职责,体现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拓展了地方发展的职能空间。
    ——摘编自《清史稿·循吏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循吏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要职责及其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史稿》中循吏入传的依据,并说明清朝地方治理的缺陷。(12分)
    18.[湖南益阳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劳动保险法规,至1957年,“初步建成了以国家责任为主体,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方方面面的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后,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福利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全覆盖,努力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
    ——摘编自胡晓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8分)
    19.[山东泰安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
    专题闯关练18 货币与赋税制度和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答案:D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穆宗要求值银一钱以上的交易要银钱兼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中要求使用白银缴纳赋税。这都说明政府支持白银的使用,D项正确;根据明穆宗和张居正的要求并不能说明当时白银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排除A项;“开始多元化”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白银的使用,并不能说明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北宋政府推行强储备的“内库制度”,大量的金银、铜钱被储藏起来,政府财政占据新铸铜钱的绝大部分,这会造成大量货币沉淀,使流通领域的货币短缺,商品经济运行受到阻碍,C项正确;交子的出现源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据材料“北宋内库(皇宫府库)的财政支配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可知材料还涉及皇帝财权的加强,这属于加强君主专制范畴,排除B项;金银在宋朝尚未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宋朝实行铜本位制,明朝时期白银才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与中国签署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达到了40个,21世纪以来人民币互换规模呈现出上升趋势,由此可知,人民币在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A项正确;题干只体现了人民币互换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与其他货币的对比,不能体现人民币是世界第一大互换货币,也不能体现中国掌握了国际金融治理主导权,排除B、D项;题干体现的是人民币互换规模,并未体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排除C项;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李渤奏章中描述的是“大量人口逃亡”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推行的是两税法,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客观上使得土地兼并现象逐渐加重,造成百姓逃亡,因此材料反映了赋税制度的弊端显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赋税制度导致的人口逃亡,不能说明整体社会经济情况,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赋税制度的弊端导致民众逃亡,而不是社会战乱或者藩镇割据,排除B、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清末民初,各县出现‘不按期征解,以图侵蚀’‘甲年之赋,往往至乙年报解,而乙年之赋,则延至丙年报解’。”可知,清末民初,地方政府侵蚀国家赋税,并且虚报地方灾害情况,这体现了清末地方官吏因循舞弊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地方政府隐藏实情舞弊中央的信息,未涉及中央政府课税繁重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未直接说明清朝中央政府财政困难加剧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清末自然灾害频繁的结论,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如在上海销售,免完厘税,如运销内地,仅在上海新关征税,概免沿途厘税”可知,洋务企业享有减税或免税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产品销往内地,而不是国外,与世界市场无关,排除A项;“加速了内地自然经济的瓦解”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这一做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指示“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其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这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改变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共中央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的努力,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被免之奴名为私属、婢为庶人,其身份介于奴婢与自由民之间,国家免除其算赋和徭役,但他们仍需像从前为奴婢时一样,服侍自己的主人。”可知,奴婢被释放后,其身份介于奴婢与自由民之间,国家免除其算赋和徭役,这一措施从长远来看,释放的奴婢编入户籍后,便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扩大了编户齐民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释放奴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但不一定是双向流动,排除A项;“消除”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雍正帝时期,“废除贱籍”“贱民变良民”并结合所学可知,贱民一直生活于社会底层,受到社会歧视,生活困苦,有不少堕民为自身自由,进行反抗与斗争,威胁封建统治,故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治理弊端巩固统治,A项正确;B项属于表面现象,不是雍正帝做法的主要目的,且废除贱籍只放松了对贱籍人群的人身控制,“民众”一词是对材料概念的扩大化,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取消贱籍,不是为了实现户籍制度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所述涉及贱籍人群的社会地位和贱籍制度的废除,与士族阶层门第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B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国家规模宏伟,而官僚统治有其限度,国家行政权力渗透到广大基层社会,不得不在官僚之外吸收本地社会内部成员,授予他们一定的官方身份,让他们承担日常行政事务,他们主要处于县乡以下的“里”这个行政层级,出任里正、父老之类的“里吏”,根据材料可知是关于秦朝基层社会秩序的管理和设计,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秦律严苛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基层社会的具体状况,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基层社会的层级设置,未体现行政效率如何,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A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适所以启亲族兄弟日后诉讼”可知,遗嘱税有利于减少亲族兄弟的诉讼,有利于社会基层的稳定,A项正确;材料中可知遗嘱税主要是为了减少争讼,对人民的经济负担影响不大,排除B项;宋代遗嘱税主要目的是减少诉讼,有利于基层治理,并非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遗嘱税对国家财政影响较小,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A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据图可知,图中最高点对应时间大概是在1898年左右,据此可知,这是发生在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因此列强侵略加剧冲击了地方社会秩序的说法符合题意,A项正确;题干最高点对应时间是1898年左右,当时还未出现清末新政,B项与题干最高点时间不对应,排除B项;1898年当时中国民主革命尚未兴起,排除C项;据材料无法推知1898年前后中国的地方治理中精英阶层发挥比较明显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C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明朝中后期的政府不断颁布抚辑、安置流民的措施,目的是稳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稳定封建统治,C项正确;加强中央集权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题干内容涉及的是政府与流民的问题,排除A项;扩大财政收入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对流民进行社会救济仅是手段,非明政府所要达到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C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汉高祖在位时,做鸠杖赠送给高龄老人;汉宣帝在位时,建立了高年授王杖的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由政府授以王杖,特享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可知政府实行高年优抚政策,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政府实行优抚政策,和基层治理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察举制,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政府实行优抚政策,没有涉及社会救济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A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材料关键信息是“工业社会、员工管理、共同需要处理的问题”,结合所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得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例如把城市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社区组织开始形成,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排除B项;社区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不是自上而下,排除C项;社区是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是改变了西方基层自治的传统,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C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年(英国)。据材料“主要目标是降低社会福利支出,实现政府财政支出的明显降低”可知,撒切尔上台后涉及社会制度改革的目标旨在降低英国政府财政支出,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英国社会服务水平问题,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知识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题干涉及时间还未出现知识经济,排除B项;撒切尔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本身就涉及国家干预政策,据材料无法得出国家干预政策失灵,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1)职责:“亦师亦吏”;礼义道德教化;发展地方教育;整顿社会风俗;贯彻“以教为治”的观念。(答出四点即可)
    作用:稳定乡里秩序;增强民族认同;为后世提供借鉴。(答出两点即可)
    (2)依据:坚持民本理念;廉洁奉公;教化民众;身体力行;社会治理高效。(答出三点即可)
    缺陷:制度不规范;“人治”为主;地方官员个人素质和修养影响地方治理效果。
    解析:(1)本题是列举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职责:根据材料“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亦师亦吏’的双重作用”可分析出“亦师亦吏”;根据材料“汉代循吏通过礼义道德教化、发展地方教育、整顿社会风俗等方式”可分析出礼义道德教化,发展地方教育,整顿社会风俗;根据材料“将‘以教为治’的观念付诸实践”可分析出贯彻“以教为治”的观念。(答出四点即可)作用:根据材料“稳定乡里秩序”可分析出稳定乡里秩序;根据材料“促进边疆民族对汉帝国的认同”可分析出增强民族认同;根据材料“汉代循吏的社会治理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对当代社会治理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可分析出为后世提供借鉴。(答出两点即可)(2)本题是列举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依据:根据材料“循吏保民、惠民、恤民、养民”可分析出坚持民本理念;根据材料“以廉率下”可分析出廉洁奉公;根据材料“以德化民,劝民向善”可分析出教化民众;根据材料“正是由于这些循吏所发挥的正面作用,政府对地方基层社会的治理得以有效实施”可分析出身体力行,社会治理高效。(答出三点即可)缺陷: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制度建设尚不规范”可分析出制度不规范;根据材料“地方治理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治’的背景”可分析出“人治”为主;结合官员个人素养可分析出地方官员个人素质和修养影响地方治理效果。
    18.答案:(1)特点:由国家及政府主导,用法律手段加以保证,以国家财政作基本保障,覆盖面广且体系健全。
    历史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一定范围内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社会保障容易产生一些弊端,如加重了国家负担、助长了懒惰行为、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等。
    (2)历史经验:社会保障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要以民生为根本立足点。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欧美国家。特点:据材料“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得出由国家及政府主导,用法律手段加以保证;据材料“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得出以国家财政作基本保障;据材料“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得出覆盖面广且体系健全。历史影响: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结合所学,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定范围内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据材料“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得出过度的社会保障容易产生一些弊端,如加重了国家负担、助长了懒惰行为、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等。(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历史经验:据材料,欧美国家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各有其特点,启示我们社会保障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据材料,欧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范围内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加重了国家负担,助长了懒惰行为,启示我们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据材料,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定范围内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启示我们要以民生为根本立足点。
    19.答案:背景:明代土地兼并的加剧,财政危机加剧,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内容:丁亩承担,赋役合并、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意义:这是我国税收历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保障了国家对财政收入的稳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通过阅读材料,综合其中的信息,把握核心事件为“一条鞭法引起的赋税变革”;明确主题后,根据材料展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逐层对一条鞭法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背景)、内容(或特点)及其在中国赋税史上的地位、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即意义)一一展开解释说明;整个解题过程,注意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相关试卷

    专题19 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选择性必修一)-备战2024年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这是一份专题19 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选择性必修一)-备战2024年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16政治制度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16政治制度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四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四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