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二编第2讲 “概括分析题(选择题)”如何据文判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二编第2讲 “概括分析题(选择题)”如何据文判断01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二编第2讲 “概括分析题(选择题)”如何据文判断02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二编第2讲 “概括分析题(选择题)”如何据文判断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二编第2讲 “概括分析题(选择题)”如何据文判断

    展开

     

    2讲 概括分析题选择题如何据文判断

    题目怎么命——洞悉2大特点

    正误怎么判——5个角度思考、从10个设误点上判断

    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按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2.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细节错误。

    角度一:比对关键词语

    曲解文意 归纳不全

    角度二: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角度三:比对人物

    误解形象 张冠李戴

    角度四:比对时间、地点

    时序颠倒 空间错位

    角度五:比对关系

    改变因果 事件杂糅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参照上述5个比对角度和10个常设误点,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5角度比对——识别设误陷阱

    比对关键词语

     

    命题设误

    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以及艺术手法、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艺术手法、特点的分析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应用体验]

    1.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2018·全国卷)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选项D] 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

    分析:× 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原文是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此处的害怕、畏惧的意思,原文的意思是曾布畏惧他,没有达到恐惧的程度,选项把关键词理解错了;选项最终遭到免职错,从原文罢为端明殿学士……”可知,纯礼只是降职了,并没有被免职。故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

    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激怒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任命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总是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降职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掌管崇福宫。

    2.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指传主朱筠)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

    [选项D] 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

    分析:× 从归纳不全角度设误。原文是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并非选项中的只待门下学子

    [参考译文]

    (朱筠)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老师和学生,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气神情诚恳殷切,离开之后别人喜欢回想他说的话。

    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命题设误

    无中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观点或艺术手法、特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比对方法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应用体验]

    3.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2017·全国卷)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许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

    [选项A] 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

    分析:× 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选项中的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中没有提到这一信息。

    [参考译文]

    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割让)代州的土地,本该今年朝见天子的使者不敢去,就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充任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议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人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话来驳斥他们,就会有失国家大体。于是命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居民骑在房梁上一起观看,说:看看宋朝的状元。等到(和契丹人)练习射箭时,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之事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许将)回来禀告,神宗称赞他。

    4.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2018·天津高考)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

    [选项C] 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

    分析:× 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表述不当。由原文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可知,谢、柳治理郡县没有好的政绩,龚、黄治理郡县有好的政绩。

    [参考译文]

    昔日谢、柳治理郡县,以山水为乐,追求高雅情怀,却没有听到有好的政绩;龚、黄治理郡县,为黎民百姓担忧,有好的政绩,却没有看到优美的景象。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杨君名汉公,字用。担心年岁久远,以后的人不了解,所以取了这个名和字。 

    比对人物

     

    命题设误

    误解形象

    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张冠李戴

    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比对方法

    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应用体验]

    5.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2018·浙江高考)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选项C] 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

    分析:× 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对照原文可知,效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不是太初,太初对这种做法是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故C项与原文不符。

    [参考译文]

    初年,青州牧以荒废政务、逸乐过度、恣意放任为能事,()仰慕嵇康、阮籍的为人,当时各地的士大夫喜欢他不受礼教的束缚,一致效仿他,渐渐形成风气。太初厌恶他,认为他是使风俗大乱的根源,作了《东州逸党》诗来讽刺他。诗最终传到皇上那里,皇上立即追究青州牧的罪过。又有郓州牧因为下属的县令清廉正直与自己不同而生气,就诬陷他犯罪,将他在狱中拷打致死。他的妻子和孩子弱小不能自己去告状,太初平日与这个县令交好,怜悯他冤死,写了《哭友人》诗,郓州牧也因此而被罢免了。

    6.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

    [选项B] 钱易刚正不阿,敢于陈述己见。他认为在第二次科举中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有关人员压制所致,故上疏直言进谏,真宗对此非常反感。(  )

    分析:× 从误解形象角度设误,故上疏直言进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也就是说,钱易认为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被主考官压制所致,所以上书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并非是直言进谏,造成对人物性格的理解错误,故B项不正确。

    [参考译文]

    宋太宗曾同苏易简一起讨论唐代文人,太宗遗憾当世没有产生像李白这样的才子。苏易简说:当今进士钱易,创作的歌、诗大概不在李白之下。太宗惊喜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把他从平民直接提升为翰林。正碰上剑南盗贼兴起,这事就被搁下了。宋真宗当太子时,画山水扇,恰巧碰上钱易作歌,览后对他非常欣赏。钱易再次考进士,终于考取了,录为开封府第二名。他自认为应当是第一,只因被主考官压制了才落得第二,于是上书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真宗很讨厌他的这种品行,降他为第三名。一年后,以第二名中第,任为濠州团练推官。

    比对时间、地点

     

    命题设误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方法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应用体验]

    7.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选项C] 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

    分析:× 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选项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错,原文中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由此清楚宇文化及杀害来护儿时,炀帝也被捉拿了,两个事件中隋炀帝被捉拿的时间在来护儿遇害之前,故意设置事件时间顺序上的颠倒错乱。因此,C项表述错误。

    [参考译文]

    十二年,隋炀帝出游江都,来护儿进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我希望陛下暂时停留在洛阳,休息一段时间。陛下如今去江都,是我衣锦还乡的地方,我受恩深重,不敢只为自己着想。隋炀帝听了,生气地变了脸色并站了起来,几天都没有让来护儿觐见。后来隋炀帝怒气缓解,来护儿才被引入觐见,隋炀帝对来护儿说:你的心意竟然如此,朕还有什么指望呢?来护儿于是不敢说话。等到宇文化及谋叛时,对来护儿非常忌惮。那天早上来护儿将去上朝的时候,被叛贼捉拿。来护儿说:陛下现在在哪里?旁边的人说:如今被拿下了。来护儿叹息说:我身为大臣,担负国家重任,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被杀害了。

    8.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2018·全国卷)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选项B] 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

    分析:× 从空间错位的角度设误。选项中的蜀地饱受侵扰错,原文为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意思是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军侵扰掠夺,所以饱受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

    [参考译文]

    曹真去世后,宣帝(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不断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任天水太守)

    比对关系

     

    命题设误

    改变因果

    命题人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

    事件杂糅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使考生难以厘清头绪。

    比对方法

    辨析时厘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应用体验]

    9.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选项B] 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

    分析:× 从改变因果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原文中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临敌作战,专心一意。因此,智谋之士都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意为他殊死战斗。原文是因果关系,B项变成了并列关系。

    [参考译文]

    主将已经接受任命,参拜并向国君报告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军队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有异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疑虑重重,意志不坚定就不能迎敌应战。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不敢活着回来,希望您也垂示一句赐予我行使权力的话。国君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不敢接受担任主将的任命。国君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

    10.比对选项与原文,并在选项后的括号内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原文] (2013·全国卷)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管内构求过失。

    [选项C] 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

    分析:× 从事件杂糅角度设误。从文中可以看出密令捏造吕的过失的时间是在吕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即被调出京城之后,而且密令捏造吕的过失的原因是惧其重入。选项犯了事件杂糅的错误。

    [参考译文]

    李揆在宰相职位上,决断大事,对君主劝善规过时,虽然非常博学善辩,但他生性热衷于追名逐利,深受人们非议。还有他的哥哥在当时本来就有名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的位置上,他竟然不加推荐。跟李揆一起做官的吕,虽然地位名望与李揆悬殊,但处理政事的能力却在李揆之上。吕被罢相后,以宾客的身份做荆南节度,声望非常好。李揆惧怕他再入朝当宰相,于是密令直省机构到吕所属的地方捏造吕的过失。

     

     

    一、文言文概括分析对点练

    1.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原文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选项: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比对:                                                                  

     

     

    参考答案:张冠李戴。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错,倪思的意思是能够得到危稹这样的人,自己就可以报效国家了。

    参考译文: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1187)中举为进士。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庐山,互相酬唱应对。调至广南东路担任帐司,没有到任,因为父亲去世免去职务,调至临安府担任教授。倪思推荐他,又对别人说: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儒学之士,可以报效国家了。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不久,)又主管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朝为武学谕,改任太学录。

    2.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原文:光宗受禅,特诏()洽言事,奏用人之论。后屡乞归田,方未得请也,人劝之治第,洽曰:吾书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报国,而先营私乎?使吾一旦罪去,犹有先人敝庐可庇风雨,夫复何忧。庆元二年致仕。六年七月薨,赠金紫光禄大夫。

    选项:黄洽廉洁自律,坚持道德操守。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他认为不必如此,离职之后先人的破旧房子就足以遮风挡雨。

    比对:                                                                     

     

     

    参考答案:时序颠倒。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理解有误,原文是说他多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没得到准许时,有人劝他营造府第。

    参考译文:

    光宗即位,专门下诏让黄洽进言国事,他上奏了用人的主张。后来他屡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没有获得准许时,别人劝他营造府第,黄洽说:我是个书生,蒙恩被提拔到这个位置,没有什么用来报效国家,却先谋求自己的私利吗?即使我一旦因获罪而离职,还有先人的破旧房子可以遮风挡雨,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庆元二年退休。六年七月逝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原文: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

    选项:皇后为人大度,赞赏爱护正直的大臣。魏征建议减少皇后女儿的嫁妆,皇后不仅不生气,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彰他的正直。

    比对:                                                                     

     

     

     

     

    参考答案:曲解文意。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述不正确,原文为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皇后请示过皇帝,才派人送礼物给魏征,并不是私下派遣

    参考译文:

    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是太宗特别喜爱的,到公主将要出嫁时,太宗下令有关部门置办的财物嫁妆比长公主(太宗妹妹)的嫁妆多一倍。魏征进谏说:昔日汉明帝时,将要封赏皇子,汉明帝说:我的儿子怎能和先帝的儿子一样呢!(自己的儿子应少一些)称为长公主,确实是因为长公主比公主尊荣,感情虽有差别远近,但义理上不能有差别。如果让公主的嫁妆超过长公主,恐怕不合礼制,希望陛下(慎重)考虑这件事。太宗退朝后把魏征的话告诉皇后,皇后感叹说:曾经听闻陛下看重魏征,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现在听了他的劝谏,实在是个能通过义限制主上的私情的大臣,他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世间百姓就会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国家政事就会变得紊乱。衷心希望陛下好好思考这句话,那么对于整个天下来讲,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儿。皇后因此请求派遣中使带帛五百匹,送到魏征家来赏赐给他。

    4.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原文初,(许仲宣)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选项: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在他掌管县印时,发现县印丢失,他从容处置,不仅逮捕县府所有小吏,而且把县令及自己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最终找到了县印。

    比对:                                                                     

     

     

    参考答案:以偏概全。逮捕县府所有小吏错,文中只有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的说法。

    参考译文:

    当初,(许仲宣)任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轮流掌管县印。县令养宠妾,(宠妾)与妻室争宠,县令不能禁止。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第二天办理公事,打开印匣,里面没有县印,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投入监狱审问,果然在县令住房的烟囱中找到。县令听到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处之安然,人们佩服他的器量。

    5.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原文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选项: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比对:                                                                     

     

     

     

     

    参考答案:强加因果。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杨惠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并非因此而得以到京师。

    参考译文:

    成遵是南阳穰县人。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苦,不废弃学业。二十岁能作文章。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适逢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于是进入国子监做国子生。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

    二、文言文语篇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20)

    戚元鲁墓志铭

    曾 巩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铭,铭曰:

    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以德行其乡里  化:教化

    B似其先人者也  能:才干

    C.以进士其科  中:考取

    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  速:催促

    解析:D 速:邀请,请求。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五代时,戚元鲁的曾祖父在乡里享有盛名,德高望重,但是抗逆朝廷,不愿做官。

    B.戚元鲁的父亲叫戚舜臣,做过尚书虞部郎中的官职,一生恭敬勤谨,严守家法。

    C.戚元鲁在学问品行方面精进不止,可惜英年早逝,否则一定能有建树。

    D.戚家是宋代有名望的世家,作者曾巩亲自为戚家不止一个人撰写过墓志铭。

    解析:A 但是抗逆朝廷,不愿做官错误,应为志节高尚不移,不愿做官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

    译文:                                                                     

     

     

     (2)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译文:                                                                     

     

     

    参考答案:(1)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

    (2)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

    9.戚元鲁在品行和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

    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指向,品行和治学说明答案需要从两方面寻找。第一段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点明其品行;第一段中好学不倦与第二段中聪明敏达,都是说戚元鲁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参考答案:孝友忠信,敦厚和顺;好学不倦,聪明敏达。

    参考译文:

    戚家是宋人,是宋代的世家。在五代的时候,有一位志节高尚不移、不愿做官、用美好的德行教化乡里百姓、远近求学的人都归附他的人,叫戚同文,号正素先生,死后追赠尚书兵部侍郎。他有个儿子,在太宗、真宗的时候是一位名臣,凭借议论时事直言深切流传至今的,叫戚纶,官至枢密直学士,死后追赠太尉。戚纶有个儿子谦恭谨慎、言行合乎规矩、能恪守家法、死后埋葬在宋的北原、我替他撰写墓志铭的,叫戚舜臣,做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就是戚舜臣的儿子,名叫戚师道,字元鲁。元鲁为人孝顺友爱忠诚信义,质朴厚道脾气随和,喜欢学习不知倦怠,才干类似他的祖先。从五代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了,戚氏家风积淀深厚,流传久远,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可是操行符合礼义,像这样代代传递,所以我因此说戚家是宋代的世家。

    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当今世事,能透彻分析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我因此认为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却未停止,预料他将会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谁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现在就去世了呢!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无论跟他生前的关系远近亲疏,所有知晓他的为人的,都替他悲痛,至今说起来还为他悲慨不已呢。

    元鲁开始时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后来考取进士科,做亳州永城县主簿,后来又做楚州山阳县主簿。嘉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为疾病死在官任上,年仅三十五岁。娶妻陈氏,是内殿承制教习的女儿;陈氏去世后又娶妻王氏,是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的女儿;有一个儿子;都比元鲁去世得早,而且元鲁也没有兄弟。唉!上苍如此对待这个人,这是为什么呢?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我很悲痛元鲁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想通过我的这篇文章彰显给后人,所以我没法推辞他。在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把元鲁安葬在他父亲坟墓的旁边,并让他跟妻子陈氏、王氏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合葬)。将要安葬的时候,他的堂兄戚遵道通过书信来请求墓志铭,墓志铭文如下:

    操行足够效法他的先辈,成就足够施于当世之用,可是这些追求在元鲁身上却不曾停止。活着的时候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死后又没有子嗣传承他的事业,拿什么来告慰哀思呢?就把这篇铭文放在他的墓旁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20)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调郧乡主簿,迁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城过一舍,士逊盖,雨沾足始归。

    改秘书丞,历御史台推直官。翰林学士杨亿荐为监察御史。贡举初用糊名法,士逊为诸科巡铺官,以进士有姻党,士逊请避去,真宗记名于御屏,自是有亲嫌者皆移试,著为令。中书拟人充江南转运使,再拟辄见,帝独用士逊。再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

    明道初,进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明年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以兵部尚书入相,封郢国公。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康定初,士逊言禁兵久戍边,其家在京师,有不能自存者。帝命内侍条指挥使以下为差等,出内藏缗钱十万赐之。及简辇官为禁军,辇官携妻子遮宰相、枢密院喧诉,士逊方朝,马惊堕地。时朝廷多事,士逊亡所建明,谏官韩琦论曰:政事府岂养病之地邪。士逊不自安,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改)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庙城过一舍  去:距离

    B.士逊  彻:撤去

    C.再拟辄见  却:退却

    D.不独幽闭  闵:怜悯

    解析:C 根据前面的(表被动)可知,应是拒绝”“否决的意思。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张士逊做射洪县令的时候,安抚使到梓州去,问知州下属官员有没有才能?知州说张士逊的才干最大。

    B.张士逊认为,科举考试中与考官有亲戚关系的考生应该在另外的考场考试,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C.发生蝗灾,张士逊请求免除自己的官职应对天灾,皇帝没有答应,他之后又请求把自己的官职降低一等。

    D.张士逊上朝时遇上辇官带着家人拦住宰相、枢密院官员喧闹,他因马受惊而摔伤,随后不得不退休。

    解析:B B项理解有误。从文中来看,是张士逊在有亲戚参加考试时请避去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

    译文:                                                                     

     

     

     

     

     

    (2)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

    译文:                                                                     

     

     

     

     

     

    参考答案:(1)转运使下文书调张士逊治理郪县,百姓遮住马头,让他无法离开,转运使于是听从百姓意见,让他回到射洪县续任。[关键词(下文书)(离开)因听(于是听从)1分,句意2]

    (2)张士逊见紧挨黄河的几个州正缺乏粮食,就核算多余的粮食借给贫民,约定来年有了粮食再还到阳信,公私都感到非常便利。[关键词方艰食(正缺乏粮食)(约定)(感到便利)1分,句意2]

    13.从张士逊做地方官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为官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

    答: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张士逊做地方官时为官的特点,考生要以做地方官”“为官特点为筛选标准,去原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通读全文可知,原文主要介绍了他在射洪、邵武、阳信等地方为官的经历,从射洪百姓对张士逊的态度、其他官员对张士逊的评价、把余粮借给贫民约定来年再还等可以看出他很有才干,治理地方政绩突出,从张士逊亲自为民祈雨这一事迹中可以看出他爱民忧民。如此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有治理才干,政绩突出;宽厚处政,爱民忧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年间考中进士,调任郧乡县主簿,升任射洪县令。转运使下文书调张士逊治理县,百姓遮住马头,让他无法离开,转运使于是听从百姓意见,让他回到射洪县续任。安抚使到达梓州,问下属官吏有无才能,知州张雍说:射洪县令,是才干最大的。担任邵武县令,因为宽厚而受到百姓爱戴。以前他管理射洪县时,因天旱,他在白崖山陆使君祠祈祷下雨,不久就下了大雨,张士逊立在庭院中,等到雨下够了才离开。到这时,邵武县也发生了大旱,他又到欧阳太守庙祈祷下雨,庙距离城超过三十里,张士逊乘车去时去掉了车盖,到雨下足了才归来。

    改任秘书丞,历任御史台推直官。翰林学士杨亿举荐他担任监察御史。国家贡举最初使用把考生名字糊住的方法,张士逊担任诸科巡铺官,因为考进士的人中有自己的亲戚,就请求回避,真宗把他的名字记在御屏上,从此以后,凡是有与考官有亲戚嫌疑的考试的人都要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这被写入法令。中书省拟定人担任江南转运使,拟定了两次都被否决了,皇帝独独任用了张士逊。两次升迁担任了侍御史,调到河北任职。黄河水冲击棣州,皇帝下诏把州府迁到阳信,商议的人担忧粮食太多,不能迁移。张士逊见紧挨黄河的几个州正缺乏粮食,就核算多余的粮食借给贫民,约定来年有了粮食再还到阳信,公私都感到非常便利。

    明道初年,升任中书侍郎兼任兵部尚书。第二年大旱,发生蝗灾,张士逊请求按着汉朝旧例下诏免除官职,未被答应。等到皇帝自行降低自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求把自己的官职降低一等,来回应上天的变故,皇帝安慰他勉励他。宝元初年,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担任宰相,封为郢国公。张士逊和其他辅臣上奏事情,皇帝神色从容地说:我前些日子把宫人放出宫去,让她们自由,不仅仅是怜悯她们幽处禁闭之苦,也是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啊。近来又有人献上双胞胎女子,我推辞而没有接受。张士逊说:这是有盛德的事情啊。康定初年,张士逊上言说禁兵长时间戍守边疆,他们的家都在京城,有些人无法生存。皇帝命令内侍列出指挥使以下的官兵,把他们依次分出等级,拿出宫内所藏缗钱十万赏赐他们。等到挑选辇官担任禁军,辇官们携带着妻子儿女拦住宰相、枢密院官员上诉喧闹,张士逊正去上朝,马惊,把他摔下地。当时朝廷有很多事,张士逊在相位上提不出主张和办法,谏官韩琦议论说:政事府难道是养病的地方吗?张士逊内心不安,多次上奏章请求告老还乡,于是(皇帝)授予他太傅一职,封他为邓国公,让他退休。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二编第2讲 “概括分析题(选择题)”如何据文判断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