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01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02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表达方式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乙】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咸阳城东楼》和《登幽州台歌》都是登高望远之作,但在情感表达方式和内容上又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素蝶诗


    【南朝】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①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深意?





    修辞手法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①,天上接行杯②。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③。


    【注释】①下榻:指留宿处。②行杯:浮杯,流觞。③回:回荡,摆动。


    (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结构技巧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风雨


    《诗经》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己。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①喈喈(jiē)鸡叫的声音。 ②夷:通“怡”,喜悦。


    (1)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2020四川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解释“戍鼓”和“况乃”的意思。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2.(2020成都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 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 同样是借景抒发思乡之情,本诗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2020台州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后池上


    【北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 诵读一、二两句,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池塘水面平静的特点进行赏析。


    (2) 联系全诗内容,试从“静”与“动”的角度进行赏析。


    4.(2020陕西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小令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夏日西斋书事


    【宋】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一、二句诗。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鲁山山行①


    【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西南边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尧臣知襄城县,作此诗。


    (1)有人说,颔联的“改”“迷”二字写得妙。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第四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铎(duó):系在马车上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


    (1)赏析“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表达效果。


    (2)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考点练


    1.【答案】《咸阳城东楼》情景交融,景中寓情,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登幽州台歌》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感。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表达方式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的内容,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从手法、炼字、内容、风格等方面来判断。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体会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要从诗词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找出全篇诗词所用的写作方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诗歌景物描写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等。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本题答案示例:《咸阳城东楼》情景交融,景中寓情,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登幽州台歌》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感。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2.【答案】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把握诗歌表达技巧,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根据诗歌内容主旨来鉴赏其手法技巧。把握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通读诗歌,本诗是一首咏物诗,所吟咏之物为素蝶,通过素碟来表情达意,这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3.【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这是一道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里要求从重点词语和修辞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重点词语(修辞)+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如“引”和“衔”二字,运用拟人,把雁和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雁南飞、皎洁的月色遍洒群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被流放的愁苦一扫而空,一变而为喜悦之情。


    4.【答案】重章叠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更加充分地抒发情感。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从修辞角度,抒情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来考虑。抒情方式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一类是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结句写景又叫以景结情。表现手法,包括动静相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结合,以虚衬实,想象,联想,用典,对比,烘托,细节描写,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手法。先点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笞题前先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所写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考生对诗歌中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要熟知,并能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判断和赏析。


    本题要求分析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这首诗的章法结构特点很明确,“重章叠句”。解释概念,重章叠句就是指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结合诗句解释,“风雨凄凄”“风雨潇潇”“风雨如晦”中,关键词语“凄凄”“潇潇”"如晦"的变化,“鸡鸣喈喈”“鸡鸣胶胶”“鸡鸣不已”中“喈喈”“胶胶”“不已”的变化,“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的变化。富有音韵美。





    拓展练


    1.【答案】


    (1)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况乃:何况,况且。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借景抒情,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字的理解能力。理解字义可结合该字所在诗句的意思进行回答。“戍鼓断人行”的意思为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戍鼓”的意思是指边防驻军的鼓声。“况乃未休兵”的意思是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况乃”的意思是何况。


    (2)此题考查学生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语言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理清诗歌脉络,感知诗中人物形象,把握诗歌主旨,品味诗歌语言,体会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结合诗歌内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借景抒情,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2.【答案】


    (1)①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②孤独思家(思亲或思乡),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2)①苏诗用山中夜晚的美景反衬孤独凄凉的心情,以乐景反衬哀情,更见其哀。②李诗借前两句愁惨凄凉之景为直接抒发浓烈的思乡之情作烘托铺垫,是以哀景写哀情。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诗人“不眠”的原因有:①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②孤独思家(思亲或思乡),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借景抒情”及其作用的能力。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作用: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使感情更加有感染力。好处:使文章不空洞,感情有所依附,更有感染力。通过分析可知,①苏诗用山中夜晚的美景反衬孤独凄凉的心情,以乐景反衬哀情,更见其哀。②李诗借前两句愁慘凄凉之景为直接抒发浓烈的思乡之情作烘托铺垫,是以哀景写哀情。


    3.【答案】


    (1)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重点词句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时,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先看修辞。再看运用了哪一类抒情、哪几种手法,最后看章法特点。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的效果,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和议论等,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常用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白描细描、用典等。通读全诗可知,一、二两句运用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古诗鉴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地事物入手;②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③紧扣诗眼入手;④从意象入手;⑤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入手等。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赏析。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4.【答案】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再把握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这句诗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模拟练


    1.【答案】


    (1)借景抒情。描写了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


    (2)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陶诗地自偏,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束缚而愉快和超脱。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我们应该从修辞、描写、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借景抒情,描写了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词语的理解要与句子相结合,有时还要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揣摩。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放到语境中揣摩出来的意思才会是正确的全面的。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储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陶诗地自偏,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束缚而愉快和超脱。


    2.【答案】


    (1)诗中用一系列动词“不饮啄”“飞鸣声”形象写出孤雁不饮水,不啄食,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2)衬托(反衬、对比)蕴含了对野鸭(像野鸭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和厌恶,对孤雁的同情和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力。意象即诗中的形象,但不限于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诗中所写的景和物,它们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凭借,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体。理解诗歌意象,首先读懂诗歌,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即可。阅读原诗,本题答案示例如下: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和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体会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要从诗词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找出全篇诗词所用的写作方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其答题格式为:这首诗(词)运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手法,表现了(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深层含义,包含了什么哲理或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学生要结合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本诗尾联运用了​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


    3.【答案】


    (1)“改”,即变化;紧扣了题目“山行”(或:点明诗人随峰同路转,欣赏不断变化的美好景色的愉悦心情。)。“迷”是沉迷,沉醉。表现作者行走山间独享美景的陶醉和喜悦。


    (2)运用设问修辞手法;表达诗人淡泊、恬静的心境。(意对即可)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改”,即变化;紧扣了题目“山行”,点明诗人随峰同路转,欣赏不断变化的美好景色的愉悦心情。“迷”是沉迷,沉醉。表现作者行走山间独享美景的陶醉和喜悦。


    (2)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诗的尾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表达诗人淡泊、恬静的心境。


    4.【答案】


    (1)这句话罗列了很多早晨所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了一幅清幽淡远、清冷寂的晨景图。


    (2)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解析】


    (1)此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此题的答题步骤为:①准确指出赏析的角度(修辞、重点词语、手法等);②结合诗句阐释有什么表达效果;③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诗歌分析,这句话罗列了很多早晨所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了一幅清幽淡远、清冷寂的晨景图。


    (2)此题考查学生尾联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诗歌尾句或尾联作用:①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②卒章显志,点名题旨;③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④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无穷。本诗尾联内容上: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上: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相关试卷

    2023年春语文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这是一份2023年春语文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15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考点15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赏析,完成下列题目,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