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地理课时练3地球的演化过程含解析中图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地理课时练3地球的演化过程含解析中图版01
    高中地理课时练3地球的演化过程含解析中图版02
    高中地理课时练3地球的演化过程含解析中图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巩固练习,共7页。

    地球的演化过程

    【基础性训练】  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下图为古生物野外科考时,在地表下 2.5 米处的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标本。据此完成1、2题。

    1.三叶虫空前繁盛的时期属于 (  )

    A.冥古宙   B.侏罗纪

    C.新生代   D.古生代

    2.三叶虫化石的发现,可以证明该地层发生过 (  )

    A.风沙侵蚀   B.火山爆发

    C.泥沙沉积   D.洋流运动

    【解析】1选D,2选C。第1题,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可知三叶虫空前繁盛的时期属于古生代。第2题,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地表下 2.5 米处的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标本,表明该地层发生过泥沙沉积。

      (2020·杭州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某地局部地层剖面,地质学家根据各地层埋藏的化石绘制了其形成时期的场景想象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地层的主要形成时期是 (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4.该地地层的主要形成时期,地球环境 (  )

    A.由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

    B.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

    C.由水域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转变

    D.由物理演化阶段向生物演化阶段转变

    【解析】3选C,4选C。第3题,三叶虫、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时期。第4题,随着海陆变迁,鱼类开始走向陆地,出现了两栖动物蝾螈,代表了动物开始由水域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转变。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两地同一时代的地层是 (  )

    A.①、Ⅰ  B.②、Ⅱ  C.③、Ⅲ  D.②、Ⅲ

    6.关于图中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到③地层的厚度一样

    B.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C.年龄最老的是Ⅰ

    D.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早

    【解析】5选D,6选C。第5题,由图中各岩层所含的化石,可知①与Ⅱ、②与Ⅲ是相同时代的地层。第6题,在地层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势不同,沉积有差异,地层厚度不可能相同;图中③地层中没有化石;①与Ⅱ地层相同,Ⅰ地层最老;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晚。

      (2020·德州高一检测)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7、8题。

    7.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8.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解析】7选D,8选D。第7题,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CO2浓度下降,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CO2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CO2浓度下降;海陆变迁对地球CO2浓度影响不大;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CO2浓度上升。第8题,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2021·济南高一检测)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 000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9、10题。

    9.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

    10.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解析】9选C,10选C。第9题,材料中海王龙生活在7 000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第10题,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盛行。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知识拓展】中生代

    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层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分类,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命名时应突出生物化石这一关键主题。第(2)题,野外考察应有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该区岩层等资料。第(3)题,含有化石为沉积岩的特征。图中最古老的生物化石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海洋环境中;恐龙主要生活在陆地环境中;恐龙繁盛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第(4)题,三叶虫生活在远古海洋中,因此三叶虫化石的存在说明青藏高原地区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地壳经历了抬升运动。

    答案:(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3)①沉积 古生 ②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4)海洋 陆地 抬升

    【提升性训练】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20·北京高一检测)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13.人类出现于 (  )

    A.太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解析】12选B,13选D。第12题,植物演化应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叶虫—鱼类—恐龙,三叶虫是寒武纪的远古动物;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排列错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排列错误。第13题,由图可知,人类出现时间为新生代。

      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一亿六千万年之久,突然间消失灭绝了。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猜测,但都缺乏科学的依据,这也成为生物史上的难解之谜之一。据此回答14~16题。

    14.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

    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15.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

    16.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

    A.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毫无意义

    【解析】14选D,15选C,16选C。第14题,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古生代末期主要是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及部分的无脊椎动物灭绝,中生代末期主要是恐龙灭绝;中生代是恐龙的繁盛期,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繁盛期,寒武纪是生命大爆发期。第15题,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原始的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第16题,中生代恐龙的灭绝与环境变迁有关;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的;中生代恐龙灭绝,不是所有生物灭绝,不能说明地球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有助于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7.读下面一则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一篇文章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球在6 500万年前遭受一颗小行星撞击而导致恐龙灭绝,但这并非是地球唯一的“飞来横祸”。另一颗小行星(也可能是彗星)在距今约2.5亿年前也撞击过地球,触发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有关证据是科学家们在对远古时代的沉积物进行研究时发现的,这些从日本、中国和匈牙利的不同地点搜集的沉积物来自地质史上的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

      这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撞击的威力相当于地球上最大地震的100万倍,由此还引发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火山运动。火山灰和撞击引起的灰尘覆盖整个地球达数百年。当时地球上的主要物种,包括1.5万种三叶虫全部灭绝,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生脊椎动物被毁灭……

    (1)“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应该是距今约__________年,这也是________________代和__________代的时间界线。 

    (2)简要分析当时全球气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简述当时地球上生物遭毁灭的直接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中提供的时间即可判定。第(2)题,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热量及火山喷发将导致地球上的温度很高。撞击后产生的灰尘遮天蔽日,太阳辐射被极大地削弱,地球上气温降低。第(3)题,撞击发生后产生大量灰尘遮挡阳光照射,许多植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大片的死亡。由于植物的大片死亡,许多动物也因食物缺乏而大量死亡。

    答案:(1)2.5亿 古生 中生

    (2)在撞击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撞击所产生热量及火山喷发的热能的作用,地球上的温度很高。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大量的灰尘遮天蔽日,太阳辐射被极大地削弱,地球上气温降低。

    (3)撞击发生后,地球上暗无天日,许多植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大片的死亡。由于植物的大片死亡,许多动物也因食物缺乏而大量死亡。

    相关试卷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堂检测,共10页。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演化过程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演化过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演化过程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演化过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中地理课时练3地球的演化过程含解析中图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