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二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古诗形象 精品教案 (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二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古诗形象  精品教案 (新高考)01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二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古诗形象  精品教案 (新高考)02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二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古诗形象  精品教案 (新高考)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二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古诗形象 精品教案 (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二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古诗形象 精品教案 (新高考),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命题特点,阅读指导,知识架构,教学内容,规范解题,自主试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十二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命题特点】

    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

    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主要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

    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

    【阅读指导】

    一、了解与鉴赏有关的古诗特点

    1.语言跳跃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诗人要把所叙述的事物全部详细地呈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艺术的,这就要求诗人选取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于是诗歌便有了语言跳跃的特点。

    2.情景结合特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古诗中,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缘情设景,景和情之间的关系都是默契而和谐的。写景与抒情(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或相衬的。

    3.章法结构特点

    诗词的一般章法结构如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诗歌采用诸如开宗明义、直接点题、以景结情等章法结构。

    近体诗

    绝句

    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律诗

    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上阕(片)

    首句渲染气氛

    写景(次)

    主句写景

    尾句过渡

    下阕(片)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

    抒情(主)

    二、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步骤

    1.“读”题目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鉴赏时可以根据标题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从形式上看,诗的标题往往是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性的文字;一般来说诗题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想排列的。如对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稍加分析即可知道:时间是“春夜”,地点是“洛城”,事件是“闻笛”。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

    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

    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

    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

    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2.“知”作者

    诗歌鉴赏讲究“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所处环境。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他们的诗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多具有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的风格。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同时也包含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之情。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感情深沉,风格多沉郁、顿挫、朴素、凝重。作者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①同学们熟悉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点有联系;

    ②同学们不熟悉且未加注释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点没有联系。

    3.“看”注释

    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它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景,诗人的生平、风格、思想、抱负、经历等重要信息。一般情况下,高考卷中的注释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对解题起着关键的作用。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4.“泡”正文

    诗歌正文是阅读鉴赏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泡”诗歌就像泡茶叶一样,把诗歌深厚的内蕴和内敛的情感泡出清香,泡出韵味。“泡”诗歌正文就是要“泡”诗词意象,“泡”关键词句和“泡”诗词情感。

    (1)抓关键字词,定位情感主旨。

    读诗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抓关键字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抓表明诗眼的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诗眼,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怀报国热忱,一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二是抓诗歌中揭示情感的字词,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悲”字就是情感语言,它表明作者客居他乡又逢深秋时不尽的伤感之情。

    (2)抓主要意象,推导情感主旨。

    写诗是为了抒情、言志,而情和志是虚的,需要借助于实物来传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景或物的自然属性,来联系它所表达的和此物或景有关联的社会属性(即作者的情或志)。而古典诗歌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些意象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社会属性,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典型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通过诗中的意象,我们就能把握诗人跳动的脉搏。

    (3)抓尾句,揣摩情感主旨。

    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读诗歌时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明”题干

    阅读题干,根据题干对诗的考查内容或形式来作初步的解读。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题选项常设置干扰性的选项,如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主观臆断等。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

    6.“写”答案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鉴赏的文体归属。鉴赏文字,一般来说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虽然这段文字未必符合一篇议论文的整体要求,但表达方式、组织结构、语言特色等应该尽可能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因而,那些求新求异的改编类、联想类、引申类文章就不符合本题的要求。

    【知识架构】

    【教学内容】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实物载体或形象、可感的人物形象,它一般包括三部分: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目,包括鉴赏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而每一种形象的鉴赏都有可能涉及内容、情感和技巧。

    一、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一种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概括能力。

    鉴赏景物形象包括四个层面。

    考向(一)  描绘诗中景象,概括景物特征

    描绘诗中的景象,要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直接翻译。

    概括景物的特征,要抓住描述该景物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特征。要特别关注有关景物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的词语,因为不同季节、不同色调所呈现出的特征不同。

    景物特点常用术语一般有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

    典例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

    高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注】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突出了居庸关怎样的环境特征?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本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首联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是________(冬日傍晚),地点是________(古镇青山口),天气是________(寒风呼啸),这些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________(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暗示了________(诗人仕途的渺茫)。面对时局混乱,良臣进阶无路的现状,诗人十分失望、愤懑,想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动的故事。全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极尽凄美,作者感到此时不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于是追述先贤,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归去”之念。但诗人的“归去”不是真的归隐,而是为了出仕,是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的行动。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描绘了冬日傍晚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突出了居庸关荒寂、凄冷的环境特征,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考向(二)  分析描写角度,鉴赏运用技巧

    景物描写的角度,即从什么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视角从仰视高远的天空到俯瞰洁净的沙洲,再由近及远写了盘旋的飞鸟、无边的落叶和滚滚的长江。

    景物描写的常见角度有以下方面:

    时间——早晚、四季

    视角——远观、近看、仰望、俯瞰、平视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

    声色——声音、色彩

    点面——点的描绘、面的描写

    正侧——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景物(意象)描写的技巧,主要指描写景物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有些诗歌鉴赏题要求回答,诸如“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也主要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技巧的角度进行回答。景物描写的技巧非常多,理解难度比较大,除描写角度中提到的一部分外,还有如正面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结合、以乐景写哀情等。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实写眼前之景,而下片“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想象之景,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就使作者因离别而伤怀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全面。

    典例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塍废圃

    (宋)周密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诗的一、二两句表现了废圃的景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在描写景物上有什么特点。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诗的一、二两句,写到了蛩吟蜩鸣、玉簪花落、满塘花香。稍加分析,可看出这些景物是从诗人的________(听)觉、________(视)觉和________(嗅)觉角度来描绘;再从动静的角度来看,第一句是________(动)景,第二句是________(静)景,两句采用了________(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后要指出其表达的效果。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分别从听觉、视觉与嗅觉描绘景色。听觉:蟋蟀、蝉儿的鸣叫;视觉:玉簪花凋落一地;嗅觉:落花的阵阵香味。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动态的鸣蝉、蟋蟀,静态的玉簪花、夕阳。突出表现了废圃的幽静。

    考向(三)  概括景物作用,分析表达效果

    景物描写的作用及效果主要指景物描写的效果层面,这类题目一般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或这种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景物描写的作用及效果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点明时间、地点、天气、季节、人物等基本信息,它多表现为多个意象(景物)组成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点明了时间是“晚上”,地点是“江边”,人物是“我和客人”,事情是“送别”。

    (2)衬托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情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演奏停止了,听众却仍然沉浸在美妙的琵琶声中,这时只看到江心浸着二轮明月。这样,诗歌就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春江花朝秋月夜这些美好的事物反衬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愁苦。

    (3)奠定基调、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意境。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开头两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就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冷阴森的氛围。

    (4)起到结构上线索、铺垫的作用。有的意象(景物)贯穿始终,则往往成为线索,有的景物描写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典例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分析作用可以从内容及结构两个角度考虑。从内容上来说,这三句是写景,描绘了________(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渲染了山村________(静谧安恬)的氛围;从结构上来说,这是诗歌的前半部分,为________(下文写山翁好客留宿)作铺垫;最后还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如寄托了________(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景象: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②作用:表现了山村和谐安宁的生活,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写山翁好客留宿作铺垫;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考向(四)  借助景物形象,分析诗中情感

    诗歌鉴赏题往往会单独来考查这一层面。解答景物描写的情感及意味类题目,学生的疑难之处不是答不出情感,而是无法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作者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即不会进行分析。分析诗人的情感可以考虑三个方面:

    (1)看作者选取的意象。这是最直观的方法,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选用了暗含凄清愁苦的“梧桐细雨”等意象。

    (2)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成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

    (3)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缺、疏、幽”等词语。

    典例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颈联“惊暗鹊”“泣寒虫”,描写出秋天夜晚客舍的________(沉寂与凄凉),实际上寄寓了诗人________(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义深刻,既指使“暗鹊”“惊”,“寒虫”“泣”,也指自己“惊”“泣”,联系尾联所表达的情感,可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________(身世飘泊)之感。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通过鸟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微知点】

    鉴赏景物形象的三个步骤

    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咏物诗,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往往既是物的形象,也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鉴赏事物形象包括三个层面。

    考向(一)  概括形象特征,分析内在品性

    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通常要分析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性。

    (1)抓住关键词语概括事物特征。关键词语最能体现景物的特征,因此,抓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2)借助表达技巧概括事物特征。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烘托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典例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莫愁女,古乐府中所传女子,善歌谣。

    这首诗选取了何种情境下海棠的神韵,写出了海棠什么样的特征?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第二联诗人直接概括出“新著雨”海棠________(秾丽风韵)的特点和“欲开时”海棠________(娇娆妩媚)的特点。第三联运用________(侧面烘托)的手法,写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诗人捕捉住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神韵,写出了海棠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把海棠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

    考向(二)  分析诗中情感,领略诗人志趣

    咏物诗往往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某种情感和志趣。分析时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1)借助事物形象理解诗人情志。事物的形象特征与诗人内心的情志是相辅相成的,抓住了这些,也就抓住了理解诗人情志的关键。

    (2)通过传统意象领会诗人情志。在诗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蝉象征品行高洁,鹧鸪表达离愁别绪,杜鹃则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感,等等。

    (3)联系诗人际遇感受、领会诗人情志。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

    典例 6 (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阅读诗歌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从题目可知,此笋味苦,不适合于口,与历史上以“犯颜直谏”著称的魏征有相似之处。颔联写到苦笋“________”(耿介)的性格和与生俱来的“________”(苦节),与魏征________(方正,刚正不阿等)的人格相似。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考向(三)  分析事物形象,鉴赏运用技巧

    咏物诗歌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

    【微知点】

    鉴赏事物形象的三个步骤

    三、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如屈原的《离骚》就用如椽巨笔塑造了一位忠于祖国、矢志不渝、追求理想、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形象。后者如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塑造了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包括两个层面。

    考向(一)  概括形象特征,分析精神情志

    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特征和情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要善于从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去探知人物的品格、精神、情操,然后用精当的语言概括出来。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2)通过环境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暗示宫女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第四句描绘人物动作,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与前三句构成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3)联系诗人创作背景解读诗歌。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品创作的背景,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从而推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盛唐诗歌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南宋诗词多为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

    典例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①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分析诗人的形象既要从人物描写方面,也要从人物所处环境方面进行分析。如通过“柴门”“狭径”等描写了________(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通过“倦卧”“闲吟”等反映了________(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通过“竹”“雪”“梅”等意象烘托出________(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首诗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柴门”“狭径”等描写了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烘托了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考向(二)  判断描写手法,分析运用技巧

    鉴赏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表达技巧除了上文提到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外,还有借古讽今、借事抒情等。

    【微知点】

    鉴赏人物形象的三个步骤

    技法指导

    如何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同学们模糊不清、经常混淆的两个概念,这里加以详细说明。

    1.意象

    在古代诗歌鉴赏时,经常将“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称为“意象”。其实意象就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的形象,都可以被诗人赋予特定的含义,成为积淀着历史文化内涵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和谐统一。

    特别注意: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古代诗歌中使用的意象往往有多个,有些高考题要求找出意象,如找出“峡口花飞欲尽春”(司空曙《峡口送友人》)中的意象,表述时须将原句中的主谓式(如“花飞”)转成名词式。如:

    【例】(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酒”是诗歌中重要意象。首先要读懂原诗。全诗的意思是:诗人胸怀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找不到门路,只是空怀一腔豪情。作草书卷如同行军打仗,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写时笔似刀枪,气势如同银河从天倾泻而下。用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笔势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了草书。这时就如同打了一场胜仗,天下太平,万里澄清,端杯把酒,令人酣畅淋漓。

    【答案】示例: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2.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就如同砖瓦和整座楼房的关系一样。一首诗往往出现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共同构成一定的意境。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

    意境鉴赏题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境的鉴赏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有关意境的一些术语有:

    ①阔大雄奇类——雄浑开阔、雄浑壮美、恢宏高远、浩瀚辽阔、雄奇瑰丽、博大新奇(用于大海、大江、大漠等);

    ②凄清悲凉类——深邃奇绝、冷森幽僻、萧瑟凄凉、孤寂冷清、凄清冷落、灰暗阴冷(用于庭院、山林等);

    ③苍凉悲壮类——雄浑苍凉、苍茫凄凉、辽阔苍凉(用于山原、江湖等);

    ④空濛渺远类——空灵高远、空濛迷茫、朦胧渺远(用于天空、雨雪等);

    ⑤清净幽远类——清净悠闲、静谧清幽、深邃幽远(用于山林、庭院等);

    ⑥宁静恬淡类——恬静优美、优美迷人、清新明丽(用于田园、山水等)。

    【例】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其一)

    (宋)尤袤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注】①米元晖,米友仁,字元晖,是宋代杰出书画家米之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

    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解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上的景物应该很好找出来:晓山、横雾、远水、平沙。那么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这就要抓住“淡淡”“茫茫”两个词,前两句描绘了晓山横雾淡淡,远水平沙茫茫的景色,淡远迷蒙的意境由此生成。

    【答案】示例: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晓山、横雾、远水、平沙等景物;营造了一种山水相接,淡远、迷蒙的优美意境。

    【微知点】

    鉴赏意境的三个步骤

     

    相关教案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诗歌用词之妙教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诗歌用词之妙教案,共5页。

    (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掌握必备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典诗词鉴赏之诗歌形象鉴赏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典诗词鉴赏之诗歌形象鉴赏教案,共3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