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章末复习导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章末复习导学案0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章末复习导学案0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章末复习导学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17页。

    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
    资料1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分布
    问题1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哪些特征?
    [思维线索] 读图中各地存在的自然灾害类型,归纳总结即可。
    答案:我国各地灾害种类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气象灾害多,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繁,东部和中部地区病虫害较严重,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较频繁。
    问题2 列出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思维线索] 结合实际,读图分析即可。
    答案: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
    旱灾:以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
    台风风暴潮:多发于东南沿海地区。
    资料2 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
    问题 已建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有什么特点?
    [思维线索] 抓住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交通条件等分析。
    答案:多分布在我国自然灾害较严重且交通便利地区。
    资料3 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
    问题1 为什么将成都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
    [思维线索] 抓住成都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分布、交通状况进行分析。
    答案:我国西南地区地貌结构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他自然灾害也多有发生。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交通便利,救灾的辐射范围广,且经济较为发达,救灾物资的生产供应能力强。
    问题2 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没有救灾物资储备库?如果有,查找该储备库的地点,并了解其物资储备情况。如果没有,请给出选址建议。
    [思维线索] 主要通过调查,然后作答,可从灾害分布、交通状况方面分析选址条件。
    答案:分析储备库的物资储备情况,应主要从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种类方面分析灾害发生后所需的救灾物资种类及救灾物资数量。
    分析储备库的选址条件时,可选择自然灾害频发,受灾人口众多,灾害损失严重且交通便利,物资供应能力较强的地区。
    知识网络构建
    本章自我梳理:



    热点问题聚焦
    热点聚焦
    一 堰塞湖的形成与危害
    【热点关注】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2018年10月10日和10月13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先后两次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先后两次形成堰塞湖。
    【热点素材】
    堰塞湖的形成,通常是不稳定的地质状况所构成,
    当堰塞湖构体受到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堰塞湖便会出现“溢坝”,最终会因为堰塞湖构体处于极差地质状况,继而“溃堤”而瞬间发生山洪暴发的洪灾,对下游地区有着毁灭性破坏。
    2018年10月10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10月13日,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右岸的拢口已被完全冲开,江水奔流而下,堰前水位迅速下降,溃坝隐患已消除。11月3日17时40分许,波罗乡白格村原山体滑坡点发生二次滑坡。山体滑坡更大,金沙江再次断流并形成堰塞体。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能发生重大洪灾。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金沙江堰塞湖因水位上涨,导致金沙江支流藏曲河河水倒灌,波罗乡、岩比乡部分房屋、道路、桥梁、耕地被淹没,其中波罗乡白格自然村、宁巴自然村全部被淹;堰塞湖上游受威胁范围达数十千米。
    金沙江堰塞湖形成后,应急管理部已启动应急响应。了解上下游水文、地质、气象等情况,部署防范应对和抢险救援工作,并决定派出由应急管理部牵头,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等单位参加的联合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协助地方查明滑坡原因,研判险情灾情发展趋势,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处置工作。
    【地理视角】
    1.结合金沙江堰塞湖案例,分析堰塞湖形成的原因。
    2.结合金沙江堰塞湖案例,分析堰塞湖的危害。
    3.以金沙江堰塞湖为例,分析自然灾害间的关联性。
    对点演练
    1.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下图,完成(1)~(3)题。
    (1)读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
    A.地震 B.滑坡
    C.火山喷发 D.洪涝灾害
    (2)下列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B.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3)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的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2.2020年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颗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下列领域中,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技术的直接应用无关的是( )
    A.地壳运动监测
    B.洪水淹没范围监测
    C.120系统应急救援
    D.无人汽车驾驶导航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报文通信系统。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救灾中发挥的特殊功能是 ( )
    A.提供灾区的影像资料
    B.统计灾区的人员伤亡
    C.提供短报文联络信息
    D.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3)在对某区域进行科学考察时,使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优点主要是( )
    A.能为科学家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数据信息
    B.可以直接提供陆地、天空和地下的图片资料
    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
    D.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
    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热点关注】
    2020年3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2020年6月23日,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随着该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热点素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地理视角】
    1.以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为背景,考查航天发射基地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射条件。
    2.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为背景,考查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灾害防御领域的应用。
    3.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背景,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自然灾害防御领域的应用。
    步骤二 微专题讲练
    微专题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和地域分异及原因
    2.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的影响
    我国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该线以西以北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弱,但灾害相对比较小,灾情相对较轻,经济损失也较小。
    例 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在川、黔、滇交界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D.气温年、日较差大,岩石破碎
    (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火山爆发
    解题反思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人财损失严重的特点。广大的东部季风区是自然灾害频发、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华北、西南和东南沿海是自然灾害多发区。,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步骤三 建模板类题诊断
    模板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析
    1.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频发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火山灾害以外)在我国都有发生,其原因有:
    (1)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典型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灾害带与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的交会处,地理位置特殊。
    (2)与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人员伤亡损失大
    ①原因:全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东南)与自然灾害多发区重合。
    ②表现:成灾人口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
    (2)农业灾情严重
    ①原因: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灾情特别严重。
    ②农业灾情的地域差异
    误区警示 我国灾情地域差异显著,东西部不同的农业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遭受不同的灾害,形成了不同的灾情(种植业灾情和畜牧业灾情)。以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严重,西北部受灾较轻。
    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例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台风和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经核定,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4亿人次受灾,881人死亡,98人失踪,525.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0.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15.3万间房屋倒塌,31.2万间严重损坏,126.7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8 478.1千公顷,其中绝收1 826.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 018.7亿元。2017年全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灾害影响范围广,局部损失严重;西部地区人员伤亡较重,特困地区灾害救助任务较重;主汛期暴雨洪涝集中发生,秋汛灾害影响较重;台风登陆集中,部分区域重复受灾;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北方部分地区春夏连旱;地震发生次数偏少,但震级偏高。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从材料二中可知,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台风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
    答题模板
    (1)确定区域,对应我国自然灾害分布情况来判断自然灾害类型。
    (2)结合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质状况等,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3)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情况,综合分析自然灾害对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影响。
    (4)结合我国同一自然灾害频发区分布状况,运用综合思维,归纳、整合,深入分析我国该类自然灾害的总体特征。
    【举一反三】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完成问题。
    1.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
    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模板2 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
    例2 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答题模板
    对具体区域洪涝灾害成因的考查多结合区域图进行。分析时一般结合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气候看降水
    结合区域图中经纬度等位置信息或其他条件(如山地迎风坡等)判断该区域气候特点,主要是降水特征,是全年分配均匀还是季节变化较大。洪涝灾害的重要自然成因就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根据地形看汇水
    结合图中等高线信息判断地形特征,从而判断汇水情况。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则汇水速度快,易形成洪涝灾害。
    (3)根据水系看排水
    结合图中河流水系特征(水系多少、水系形状等)判断排水条件。若支流多(汇水多)、河道弯曲且狭窄,则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
    【举一反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的降雨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步骤一 章末整合提升
    对点演练
    1.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堰塞体的位置和左侧等高线的变化可知,滑坡是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第(2)题,读图可知,堰塞湖的形成淹没了村镇,因此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第(3)题,防御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加强监测,并制定应急方案,以减轻生命及财产损失。
    答案:(1)B (2)A (3)C
    2.解析:第(1)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应用于定位和导航。洪水淹没范围需要通过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第(2)题,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救灾中发挥的特殊功能是提供短报文联络信息。第(3)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能直接提供陆地、天空和地下的图片资料,也不能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
    答案:(1)B (2)C (3)A
    步骤二 微专题讲练
    例 解析:第(1)题,我国西南地区岩石破碎的原因主要与地震活动有关,而不是与温差大小有关。第(2)题,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最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
    答案:(1)D (2)B
    步骤三 建模板类题诊断
    例1 解析:我国自然灾害总体呈现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的特点。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大气环流等自然背景,再加上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活动频繁,决定了我国的自然灾害呈现上述特点。
    答案:(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的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
    (2)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
    (3)主要自然灾害:寒潮、雪灾。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特点:地域差异大。
    [举一反三]
    1.解析: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材料中的数据反映出我国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
    答案:D
    例2 解析: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滨湖地区可能发生涝灾,形成原因要结合气候(降水)、地形等进行分析。
    答案:时间: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自然原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以外泄,甚至会出现河水倒灌入湖。
    [举一反三]
    2.解析:第(1)题,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同时还受到台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大。第(2)题,洪水重灾区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
    答案:(1)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
    (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淤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种类
    地区分异
    原因
    多发季节
    气象灾害
    洪涝灾害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及广大山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夏季
    干旱灾害
    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地区多发,其中华北地区发生最频繁,影响最大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春秋季节
    台风灾害
    东南沿海为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
    夏秋季节
    寒潮灾害
    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冬半年
    地质灾害
    地震
    东南沿海、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东南沿海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
    无明显季节性
    滑坡、泥石流
    西南地区为多发区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夏秋季节较多
    地域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气候、地形
    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
    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
    土地类型
    耕地面积大
    草原广阔
    农业部门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经营方式
    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
    靠天养畜
    主要灾种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雪灾、旱灾、虫灾
    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大
    畜牧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
    农作物受灾面积等
    牲畜掉膘、死亡
    灾害带
    影响地区
    主要灾害种类
    形成环境
    危害
    海洋灾害带
    东部和南部海域
    台风、风暴潮、赤潮等
    受海洋环境影响
    对海洋渔业和海洋钻井平台、船舶、港口造成危害
    东南沿海灾害带
    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
    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影响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等造成严重危害
    东部灾害带
    地势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霜冻、地震
    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中部灾害带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
    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中国自然环境最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
    对农业、工业、交通设施与建筑造成严重危害
    西北灾害带
    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
    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
    中国的干旱区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影响
    青藏高原灾害带
    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
    暴风雪、地震、雪崩等
    中国的高寒区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
    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流域状况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
    汇水速度快,易形成洪水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
    水系状况
    支流多少
    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
    排水速度慢,易形成洪水
    河道曲直
    河道弯曲
    河床坡度
    河床坡度小
    入海口宽窄
    入海口狭窄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易形成洪水
    城市建设
    城市地面硬化,地表径流增多;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能力弱,从而加剧洪涝灾害
    相关学案

    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文件包含第一节气象灾害docx、第二节地质灾害docx、第三节防灾减灾docx、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docx、章末整合docx等5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学案,共16页。

    2021学年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20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章末复习导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