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八单元 第16课 阿房宫赋.pptx
    • 16 阿房宫赋.docx
    • 16 阿房宫赋 预习案.doc
    • 音频
      16.1 阿房宫赋.mp3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1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2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3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4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5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6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7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8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1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2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01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八单元第16课阿房宫赋pptx、16阿房宫赋docx、16阿房宫赋预习案doc、161阿房宫赋mp3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梳理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2.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及文章的现实针对性,领会作者家国天下的情怀。3. 反复诵读,领悟这篇赋铺排描写、夸张扬厉的写作特点。4. 背诵全文。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曾任黄州(今湖北黄冈)、池州(今安徽池州)等州刺史,监察御史,官至中书舍人。杜牧年轻时即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尤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但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消极保守。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李白与杜甫为“李杜”)。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喻,故又人称“杜紫薇”。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意境清新,词彩洁丽,豪健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文赋笔锋犀利,寓意深刻;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议论中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善于形象地描写、叙述,鲜明生动。著有《樊川文集》。
    阿(ē)房(páng)宫,秦宫殿名,是秦始皇在渭南建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到秦亡时尚未完工,遗址在今陕西西安西郊。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本文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
    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赋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体物言志”指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铺采摛文”指赋的形式特点,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赋的特点:① 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② 语音上声律和谐,读之朗朗上口。③ 文辞上夸张渲染,讲究藻饰和用典。④ 内容上多写宫苑游猎,篇末作一些讽喻。总之,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律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当时的唐王朝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再加上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袭扰,更加重了百姓的痛苦。杜牧针对唐王朝处于崩溃边缘的现实,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外御边患。他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但事与愿违。穆宗李恒因沉湎声色送命。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善于击球,喜手搏,往往深夜捕狐,与宦官嬉戏终日,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长生不老的灵药。对此,杜牧既愤慨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阿房宫是项羽烧的吗?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士”说的正是项羽火烧阿房宫。然而现代考古却已经证实:阿房宫前殿遗址中根本没有发现被焚烧的证据——红烧土,没有任何焚烧的痕迹。事实上,《史记》并没有说项羽烧了阿房宫,只是说烧了“秦宫室”,火烧了三月不灭,但并没有详细说烧的就是阿房宫。当时秦始皇在咸阳修建的宫殿有两三百处,并不能就此判断《史记》上所说的“秦宫室”就是阿房宫。现在考古已经证明,被烧掉的是秦咸阳宫。在历史上其他记载阿房宫的书籍中,都只是提到了阿房宫的规模,并没有提到项羽火烧阿房宫。所以杜牧在《阿房宫赋》说项羽火烧阿房宫,只是借自己想象的历史来表达自己对历史、时代的看法,借古讽今。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四海一:数词→动词,统一。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骊山北构而西折: 名词→状语,向北,向西。
    直走咸阳:古义:通达;今义:多指行走。
    译文:六国覆灭了,天下统一了;蜀地山林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巍然耸起。它盖了三百多里地,高楼重阁遮天蔽日。它从骊山的北面建起,然后向西曲折延伸,一直延伸咸阳。渭水和樊川两道河缓缓流淌,流进了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今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的腰部一样。“缦”,动词,萦绕。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一样稠密层叠)。
    译文: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腰带般的长廊像绸带似的迂回曲折,屋檐高高翘起像鸟嘴向空中飞啄;这些楼台亭阁,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层叠的木拱中心勾连,殿角相向对峙,像在互争上下。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那样密集,像水涡那样套连,巍峨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云”“龙”“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彩,出现龙,出现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气候:古义:天气的冷暖;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的气象情况。
    译文: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不是雨过天晴,怎么会出现彩虹?楼阁高高低低,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西东。高台上传来温柔的歌声,使人感到如同春光一般温暖;大殿里寒气逼人的舞袖飘拂,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之内,同一座宫里,天气的冷暖却截然不同。
    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
    本段铺叙阿房宫建筑的雄伟、壮观。可分三层。第一层:阿房宫的统一建造。第二层:阿房宫的宏伟瑰丽。第三层:阿房宫的歌舞盛况,衬托其宏大宽广。
    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的?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辇:名词作状语。歌、弦:名词作动词。唱歌、弹琴。
    一写妆镜之多,二写发鬟之多,三写脂粉之多,四写香料之多,五写宫车之多。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极写美人之多,其实是写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所之也。
    译文: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每天清晨,只见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墨绿的云彩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她们洗脸后泼下的脂粉水;轻烟缭绕,香雾弥漫,那是她们焚烧异香的椒兰。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杳然无声,不知它驶向何方。
    宫人的生活命运。可见宫人之盼。“有不见者,三十六年”,以宫人的命运之惨,揭示了秦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译文:(宫女们)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远处,希望皇帝能光临宠幸。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物,韩国魏国聚敛的珍品,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这阿房宫中。而秦人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连绵不断,秦人看到这些宝物,也不觉得很可惜。
    写阿房宫里,美人的生活情景以及宫人的悲惨命运,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
    第一部分: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的 ?
    第一层:宫女来历。 第二层:宫女之多。第三层:秦始皇骄奢淫逸。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本层以常理和反问斥秦统治者只顾个人享受,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一连六个排比句,运用夸张、对比,具体地写出了“秦爱纷奢”,充分揭露出秦王朝的奢糜放纵,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以致众叛亲离。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译文: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啊。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不加珍惜)?竟然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在田里耕种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做工的织女还要多;颗颗凸起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穿在身上的丝绸的纱线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全国的城墙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
    用14个字高度概括了秦亡的过程,“叫、举、炬”三个词,短促相连,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可怜焦土”与上面对威震四海的秦王朝的描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秦的土崩瓦解、迅速灭亡,收束有力。“可怜”二字流露出作者无穷的感慨。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这就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讲话,只敢在心里充满愤怒。秦始皇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卒怒吼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人(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宫殿)化成了一片焦土!
    使……多于…… (六个排比)
    日益骄固 一片焦土
    (1)斥责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生,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2)痛斥秦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3)概括秦始皇荒淫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三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的 ?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亡秦朝的是秦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抗秦国;如果秦(取得天下后)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君王,谁能够灭掉他们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重蹈覆辙)了。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本文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朝统治者骄奢淫逸终致灭亡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表现出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
    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王朝覆灭,又以六国灭亡为铺垫。 六国何以会灭亡?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 从哪里可看出六国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靡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使百姓锱铢不留。 六国因不爱其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还是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 开头十二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1. 杜牧写这篇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作者用“可怜”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于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却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作者目睹现实,感慨万千。 神奇瑰丽的阿房宫被付之一炬,令人惋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感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料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句话流露出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文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者须细加品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2. 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始皇)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 秦始皇本纪》)
    3. 下面是《史记》中关于阿房宫的记述,请与《阿房宫赋》的描写相对照,概述两者的不同,并探究两者相异的原因。
    (1)不同点:一是建宫的原因不同, 《史记》归因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 《阿房宫赋》归因于“秦爱纷奢”;二是建宫的时间不同, 《史记》记载(始皇)三十五年开始修阿房宫,距始皇之死不过两年, 《阿房宫赋》则说“有不见者,三十六年”;三是建宫的结果和规模不同, 《史记》记载“阿房宫未成”“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而《阿房宫赋》则描述“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2)相异原因:《史记》重在对历史事实进行记述;《阿房宫赋》重在文学艺术的想象和夸张,极尽“赋”体铺陈之能事,在于借历史题材以警诫当时的君主。
    ①阿(  )房宫 ②骊(  )山③缦(  )回④囷(  )囷焉⑤矗(  )立 ⑥不霁(  )何虹⑦妃嫔(  )媵(  )嫱(  )⑧辇(  )来于秦⑨梳晓鬟(  ) ⑩杳(  )⑪尽态极妍(  )⑫剽(  )掠 ⑬鼎铛(   )⑭逦(  )迤(  ) ⑮锱(  )铢(  ) ⑯架梁之椽(   )⑰在庾(  )之粟粒 ⑱呕(  )哑(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气候不齐③可怜焦土
    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
    古义:天气的冷暖。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
    用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代词,它,指代秦灭亡的事
    4.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
    六王毕,四海一 ( )骊山北构而西折 ( )直走咸阳 (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
    动词,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动词,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使负栋之柱 ( )多于在庾之粟粒 ( )不霁何虹 ( )剽掠其人 ( )戍卒叫,函谷举( )秦人不暇自哀 ( )
    (1)名词的活用骊山北构而西折 (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辇来于秦 ( )廊腰缦回 ( )朝歌夜弦 朝、夜:( ) 歌、弦:( )
    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北边、向西
    名词作状语,像人的腰一样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弹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铛:( ) 石:( ) 块:( ) 砾:( )可怜焦土( )族秦者秦也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铁锅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石头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土块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石子
    名词用作动词,成为焦土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2)动词的活用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5)数词的活用六王毕,四海一( )
    动词用作名词,收藏、聚敛的金玉珍宝等物
    (1)判断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焚椒兰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2)被动句函谷举  ( )(3)省略句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 )
    语意表被动,“举”,被攻占
    “卧”“行”后省略介词“于”
    “……者……也”表判断
    “剽掠”后省略介词“于”
    谁得而族灭也 (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4)宾语前置句秦人不暇自哀 ( )(5)状语后置句多于南亩之农夫 ( )(6)固定句式奈何取之尽锱铢 ( )
    “灭”后省略宾语“之”,代秦朝
    正常语序应为“秦人不暇哀自”
    “见”后省略宾语“之”
    “可怜”后省略主语“阿房宫”
    正常语序应为“于南亩之农夫多”
    “奈何”意为“为什么、怎么”
    (1)四海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国境之外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2)妃嫔媵嫱 妃,专指皇帝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宫廷女官,帝王侍妾。媵,陪嫁的人。嫱,宫廷女官名,实即帝王侍妾。(3)鼎 青铜器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从夏商周到秦汉,鼎一直是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为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现存于世比较著名的有后母戊鼎、子龙鼎等。
    (4) 锱铢 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5) 九土 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色的词。(1)蜀山兀,阿房出兀: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走咸阳 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廊腰缦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盘盘焉,囷囷焉囷囷: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秃。句中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殆尽
    (6)弃掷逦迤逦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多于在庾之粟粒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戍卒叫,函谷举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族秦者秦也 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加色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杳不知其所之也A.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B. 辍耕之垄上C.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答案: B  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之”均为动词,往,到……去。A项,结构助词,不译。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的限制。C 项,代词,代前面所指内容。D 项,代词,指六国和秦的灭亡。
    3.指出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1)骊山北构而西折      (2)辇来于秦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4)朝歌夜弦        (5)族秦者秦也             
    名词作状语 从北边;向西
    名词活用作动词 出现云;出现龙
    名词活用作动词 唱歌;弹琴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燕赵之收藏     (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0) 六王毕,四海一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鉴
    动词活用作名词 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名词活用作动词 变成焦土
    4.下列各句中加色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气候不齐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 弃掷逦迤 D.韩魏之经营
    答案: C  解析:C 项:掷,古今义都是“扔,投”。A 项:气候,古义,气象,天气;今义,一个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B 项: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D 项,经营,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
    5.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人不暇自哀( 宾语前置句)B.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状语后置句)C.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略句)D. 戍卒叫,函谷举(判断句)
    答案: D  解析: D 项,“举”即“被攻占”,应为被动句。
    6.下列对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宫,本义与“室”同,上古时代,就是一般住宅,无贵贱之分。但“宫”与“室”所指范围有广狭之分,“宫”指整所房子,包括院墙,“室”指房屋内部。B. 赋,古代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铺叙夸张,讲究文采,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骈散结合,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作者的思想。C. 四海,古人曾认为九州大地的周围全是海,因此“四海”指天下,指世界各地。D. 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答案: C  解析:C 项“四海”“指世界各地”错,应是“指全国各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山兀,阿房出”极写修阿房宫工程浩大。一“兀”一“出”,一因一果,亦是一苦一乐。B.“五步”“十步”极写楼阁众多,“廊腰”“檐牙”极写姿态生动,“各抱”“钩心”极写布局精巧。C.“几世几年” 写时间之久,“剽掠”写搜刮之厉,“收藏”“经营”“精英”写物品之美,“倚叠如山”写搜刮之多。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四个短语,每个短语中一贵一贱,用这样巨大的反差再加上“弃掷逦迤”,揭露了六国之人荒淫奢侈、挥金如土的罪恶生活。
    答案:D  解析:D 项,“六国之人”错,应是“秦人”。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长廊如腰,萦回曲折,檐牙高挑,像鸟仰首啄物;(这些宫室)各依地势而建,均与中心区相连,如同钩连心脏,檐角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悲哀,而后人为他们悲哀;如果后人为他们悲哀而不以他们为鉴,也会使更后来的人再为后人悲哀了。
    9.根据意思,填写句子。(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极言阿房宫占地广阔、庞大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指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秦人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与《答司马谏议书》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本文运用想象、比喻、夸张以增强语言效果,描写、铺排与议论相结合,直接批评秦国暴政,语言表达犀利有力。《答司马谏议书》采用了寓刚于柔的表达方法,措辞委婉。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一等奖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一等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61《阿房宫赋》教学课件-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pptx、161《阿房宫赋》教学设计docx、161《阿房宫赋》分层作业原卷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161《阿房宫赋》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161《阿房宫赋》同步学案docx、《阿房宫赋》朗诵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教课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阿房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八单元第16课六国论pptx、16六国论docx、16六国论预习案doc、162六国论mp3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6《阿房宫赋》课件+导学案+练习(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