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三散文形象鉴赏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三散文形象鉴赏01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三散文形象鉴赏02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三散文形象鉴赏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三散文形象鉴赏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三散文形象鉴赏,共11页。

    考点三 散文形象鉴赏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散文的内涵就是通过这些形象所展现的特定自然景物、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

    题型一 物象的概括分析

    所谓物象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事物形象,它在以事物形象本身出现的同时,也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

    〖满分作答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霎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遍,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 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题目]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满分要领](想一想,学会思维得满分)

    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第二段共四句话,都在描写和介绍根河。第一句主要讲根河拥有巨大的生命力。第二、三句主要讲根河河水纯真清洌透明。第四句主要讲根河的两个方面,一是它一次次回到童年,一次次丰满成熟;二是它养育了两岸生物。

    第二步: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

    根河的象征意义应指向鄂温克人(民族)所具有的特点,需要联系后文和本文主旨作答。由春天“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得出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由“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得出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和纯净的文化;由“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得出河流象征孕育鄂温克人的母亲

    [尝试答题](周密思考,力争满分)

    答:                                    

                                        

    [易错提醒]

    1.概括不准物象的特点。为避免这一失误,对检索到的信息要精心加工提炼。如本题,注意提炼文中的关键词句,如“生命力”“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丰满成熟”“乳汁”。

    2.挖掘内在品质不深。为避免这一失误,要结合主旨,抓住物象与情志的结合点。再如本题,根河的象征意义应指向鄂温克人(民族)所具有的特点。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蚯 蚓

    汤正启

    位卑而低级的蚯蚓,好像总在睡觉,以静止和沉默来对付世上的一切动乱——蚯蚓总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古老的土地是它们的荫庇。以泥土为食,蚯蚓真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智者。你想想,世界上的哪一种生命不是终身都在为嘴而忙?战争、弱肉强食,都是为一个肚子啊。泥土是它的食物,也是它的粪便;泥土穿过了蚯蚓的身体,蚯蚓也穿越了泥土。与大地浑然一体,这是蚯蚓的土性吗?

    蚯蚓虽以土为食,但身体里有一丝丝的血。蚯蚓也是有血性的,于是我推想:蚯蚓必定有思想和精神。把蚯蚓掐成几段,这几段都能成活,成为几个新的生命。这是蚯蚓的魔法——能超越于生命之上,能超越于死亡之外。

    压抑和埋没是蚯蚓的命运,蚯蚓真有点像一截根一样,根被压抑和埋没在泥土下,根能寻找出路,长成生命;蚯蚓也能做曲线性的探索,尽管泥土里没有现成的路。

    难怪荀子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他这是用蚯蚓在教人。简单的蚯蚓活得真不简单。

    (选自《震撼人生的101篇散文》,有删改)

    1.文中第一段所写的“蚯蚓真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智者”,反映了作者对蚯蚓的什么态度?

    答:                                    

                                        

    2.“于是我推想:蚯蚓必定有思想和精神。”蚯蚓的思想和精神是什么?

    答:                                    

                                        

     

    题型二 物象作用分析

    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析。该题型又可分为主要物象作用的分析和次要物象作用的分析两类。

    主要物象作用

    ①内容主旨方面: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说来,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②艺术构思方面: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众多材料组织贯串在一起的作用。

    次要物象作用

    ①内容主旨方面: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②对主要物象方面: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提示] 如果是考查局部现象(或景物形象)描写的作用,一定要注意分析局部的描写文字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

     

    〖满分作答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刘亮程

    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得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动物了。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鼠,乡下也差不多。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这是自然的另一面。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然的大怀抱中。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

    古人云:厚德载物。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它的德是公正。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庄子懂得自然的语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诗经》中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鸟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严有位置。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至于是只什么鸟,大概没多少人在意。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自然跟我们交流的唯一渠道是心灵。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星,也跟着看,我从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你也在注视着它们。

    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觉不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鄯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他们从来就懂得怎么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怎样和仅有的一点水源、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

    [题目]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是什么?

    [满分要领](想一想,学会思维得满分)

    第一步:这是一道物象作用分析题。题干已经明确指出“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解答此题必须要从这几方面思考。

    第二步:从行文脉络方面思考。全文始于“梭梭树”,终于“梭梭树”,中间又围绕“梭梭树”展开联想和对比,梭梭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第三步:从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方面思考。全文借助梭梭树的生存状况,揭示其生存下来的原因,借此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倡导人类要学会和自然共存,由此可见,梭梭树成为作者的情感依附和思想寄托。

    [尝试答题](周密思考,力争满分)

    答:                                    

                                        

                                        

                                        

    [易错提醒]

    模式化答题,分析不到位。如本题,答“行文脉络”方面的作用时,很多考生喜欢笼统地答为“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不能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是如何贯串全文的。

     

    题型三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

    一、“三角度”“两结合”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角度一

    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事件角度)。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度二

    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描写角度)。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特点。

    角度三

    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抒情议论角度)。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两结合

    结合主题时代背景概括分析特点。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要准确概括分析形象特点,还需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二、散文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1.在内容、主旨、情感上的作用

    ①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②对主旨的衬托、深化、升华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形式上的作用

    ①开头结尾的谋划;②详略主次的安排;③行文线索的贯串;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等。

    3.主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形象的不同作用

    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写人的要寻品,写事的要析理,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②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的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形象概括答题四步骤

    1.画——在文章中画出有关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句子。

    2.析——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3.明——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人物的代表类型、地位,点明体现的作者的某种向往、追求。

    4答——掌握答题模式:①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②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满分作答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母 亲

    何家槐

    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

    “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

    “是的,阿南婶!”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

    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边,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

    “看见了没有?”

    “自然看见了,阿南婶!”

    “象蛇一样的长吗?”

    “有点儿象。”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

    “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

    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个世界。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半熟,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

    “那末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样跑的呢?”

    “那可说不上来。”

    “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

    ……”

    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苏,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

    “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

    “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

    (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

    [题目]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满分要领](想一想,学会思维得满分)

    思考步骤

    文本对应点

    第1步:画

    在文章中画出有关母亲劳作和忙碌的语言、神态、动作、细节等的句子。

    第2步:析

    依据画出的相关描写句子,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注意:①描写句;②抒情句。本文多为描写句。

    第3步:答

    “听其言、观其行”,整合文章信息,做到细致、全面,不遗漏要点。

    [尝试答题](周密思考,力争满分)

    答:                                    

                                        

    考点三 散文形象鉴赏

    题型一 物象的概括分析

    ◎满分作答实践

    答案:(1)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2)象征意义: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以及鄂温克人乐观向上的精神;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纯净的文化;象征孕育鄂温克人的母亲。

    [即学即练]

    1.答案:作者以赞美的态度,赞扬一个低级卑微的动物,吃的是泥土,排的也是泥土,以大地为靠山。

    2.答案:融入大自然,超越肉体,超越生命,超越死亡。

    题型二 物象作用分析

    ◎满分作答实践

    答案:①梭梭树是行文线索:全文始于“梭梭树”,终于“梭梭树”,中间又围绕“梭梭树”展开联想和对比。②梭梭树是作者的情感依附和思想寄托:全文借助梭梭树的生存状况,揭示其生存下来的原因,借此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倡导人类要学会和自然共存。

    题型三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

    ◎满分作答实践

    答案: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相关学案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一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一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共12页。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一词语和句意的考查: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一词语和句意的考查,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三步骤”理解标题含义,行文思路句的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五内容要点概括: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五内容要点概括,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意概括“三步走”,信息检索提炼“三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五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九散文阅读学案二题型透析__从命题视角分类突破考点考点三散文形象鉴赏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