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01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02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设计,共10页。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梳理词义的发展演变
    【活动一】发现问题
    1.跬步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到底有多远?
    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部队方阵正步走过天安门是128步、96米,每步75cm,十步就是7.5米,中国跳远纪录8.47,世界纪录快9(8.95)米了,这骐骥还没人跳得远,能算宝马吗?
    “步”是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三百步为一里,一步等于五尺。古人的一步大约为1.3米。
    百步穿杨、五十步笑百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息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一射之地”大约150步,现在的理解已经挺远了,按古人“一步五尺”计算,黛玉的轿子进了贾府,还没到正厅,就走了将近200米。理解了“步”,这贾府的不同凡俗、富贵非常的特点就凸显出来了。

    一步为1.3米,古人要怎么走路?跨大步、劈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古人跨出一步大约65cm,还是很正常的。

    古人的一步是我们现在的两步,字形虽然没变,但含义却发生了变化,不能以今律古。

    【活动二】研读材料,探寻规律
    古代与现代的词义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打开教材第130页学习资源《语言的演变》,深入浅出的语言带我们领略了词语变化的玄机。
    【任务一】第一部分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其中“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有三种情形。具体是哪三种情形?了解这些情形对我们阅读文言文有哪些启示?
    [明确]
    1.意义没变,但是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形、镜、窥”
    2.意义没有改变,但使用受很大限制。“者,美,有余”
    3.古时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修、若、尺”
    古代汉语从词的语言形式看,有的词是有一个音节构成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单音词要比多音词数量多,单音词占优势是古代汉语的特点。从单音词向双音词的过渡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词变多词的分化过程,这样不断发展,双音词越来越多,逐渐取代了单音词的优势。
    白话文和文言文有继承发展的关系,表现在词义上,有些词的古义一直沿用下来,这类词对阅读文言文不会有妨碍,理解和掌握也不会有困难。 另外有一部分词语,文言文里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这部分词虽然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关系也不大。 但是词义没有发生变化以及现代汉语不再使用的词占比很小,大多数文言词汇的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要读懂文言文,必须掌握大量古今异义的文言词汇,了解古今词义的区别和联系。尤其是那些字音字形相同,而意义却已经变化了的词。
    单音词变多音词
    沿用和消失
    词义变化
    了解语言演变的情况,给我们的启示是: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要注意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变化,不要以今律古。
    接下来,我们来梳理语言演变的情况,完成表格。
    【任务二】完成表格,总结古今词汇变化发展的特点/规律。
    分类
    现象
    举例
    词语
    旧词语消失
    诗经中“马”的名称
    新词语出现
    椅子凳子桌子
    外来语渗透
    民主、巧克力、啤酒
    词义
    词义的扩大
    江、河、好
    词义的缩小
    几、床
    词义的转移
    涕、信
    词义的弱化(强化)
    很、普遍 (恨、诛)
    名称
    词语替换

    忌讳引起的变化
    大虫、方便

    《语言的演变》关于古今词义的变化,是从词语的消失与出现,词义的变化,事物名称的变化三个方面总结的。我们先来看——词语的消失与出现。
    旧词语的消失——《诗经》中的马
    《诗经·鲁颂·駉》(16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l 按颜色分:
    色纯的:骊、駽(xuan)、驖(tie)
    色杂的:驳、騧(gua)、駂(bao)、黄、駓(pi)、骓、骍(xing)、骃、騜、骐、驒(tuo)、驎……
    l 按部位特色分:驈、驔(dian)、騵、馵(zhu)
    l 按鬃在马身上的突出色彩分:骆、雒(luo)、駵(liu)、騢(xia)
    l 按品种性质分:骁、驹、牡、駉、騋、骄

    新词语的出现 外来语渗透
    新词语:椅子、凳子、桌子
    外来语:葡萄、苜蓿、茉莉、苹果、菠菜
    咖啡、可可、柠檬、雪茄、巧克力、冰激凌、白兰地、啤酒、卡片、沙发、扑克、哔叽、尼龙、法兰绒、道林纸、芭蕾舞 民主、科学

    词义的变化
    1.词义的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所指称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扩大。一般说,这种扩大具有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全体的特点。例如:江、河,由专名变成通名。
    2.词义的缩小
    文言文中,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这种变化主要包括:词义范围的缩小;词义义项的减少等。如“臭”,文言中表示气味好坏都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虫”原是动物之通名,古代所有的动物都可称虫,老虎-大虫,老鼠-老虫;现代虫的含义缩小了,一般只指昆虫。
    3.词义的转移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可以是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也可以是动作、范围或词性的转移。有些词字形相同而词义不同,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本指作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已转换为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后来转移为偷窃。
    4.词义的弱化/强化
    在词义的转移过程中,有一些词所表示的意思的程度等减弱了。如“很”原意是违逆,心狠,残忍的意思,现在只用作副词,意为“非常”,表示程度较高。
    在词义转移过程中,还有些词的所表示意思的程度等加强了。如“诛”,言字旁,原意为谴责、讨伐,后来就不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惩戒,转而到行动上,变成“杀戮”了。
    5.事物名称的改变
    (1)词语替换
    耳-耳朵 眉-眉毛 鼻-鼻子 发-头发 首-头 口-嘴 面-脸 足-脚 行-走 食-吃 恶-坏 辛-辣
    (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
    大虫 长虫 老虫
    方便 解手 出恭

    【任务三】归纳整合,认清变化
    浏览127页的知识短文《把握古今词义的不同》,对比《语言的演变》看看关于词义的变化发展,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汉语词义在演变的过程中,褒贬意义互相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有的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有的贬义词变为褒义词;有的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
    如:“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在则多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是褒义词。
    又如“谤讥于市朝”“谤”古义为中性词,议论、批评他人过失;今义是贬义词,恶意中伤的意思。
    再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词。“浑浑”是“浑厚”,“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再来总结一下词义变化的几种情况:
    词义
    词义扩大
    江、河、好
    词义缩小
    几、床
    词义转移
    涕、信
    词义的弱化、强化
    很、普遍、恨、诛
    感情色彩的变化
    乖、爪牙、浑浑噩噩

    梳理128页所给的词语,依据各自词义变化的情况,利用下面表格为它们归类。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菜 宫 睡 河 瓦 臭 禽 汤 走 去 走狗 丈夫 勾心斗角 闭门造车 粉墨登场 道貌岸然
    词义扩大
    菜、睡、河、瓦
    词义缩小
    宫、臭、禽
    词义转移
    汤、走、去、舅姑、丈夫、勾心斗角
    感情色彩
    走狗、闭门造车、粉墨登场、道貌岸然
    【详细解析见教参298页】
    我们学习了语言的演变,把握了古今词义的不同,了解了词义演变的基本情况。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准确理解词义,避免以今律古。

    【任务四】固化提升,避免望文生义
    请解释下列句子和成语中画线词语的意思,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一)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遗憾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案件
    金就砺则利 金属刀斧
    七月既望 农历十五
    次北固山下 停驻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台阶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公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老年男子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离群的马
    天下云集响应 回响,回声
    凄凄不似向前声 之前,以前
    纵一苇之所如 去,往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借助 游泳
    去国怀乡 离开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二)
    不期而遇 约定时间
    洞若观火 透彻
    登峰造极 到、去
    不速之客 邀请
    却之不恭 拒绝
    屡试不爽 差错
    穷且益坚 困窘
    赴汤蹈火 热水
    不刊之论 删除
    博闻强识 记
    忍辱偷生 苟且
    青红皂白 黑
    权宜之计 暂且
    金科玉律 条文

    【作业】
    搜集整理媒体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不少于20个),正确理解成语,并分析误用的原因,写一篇语言札记。

    我们归纳了词义演变的基本情况,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要有积累的意识和梳理的习惯,在零散的语言材料之间建立关联,寻找规律。

    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二)——探究一词多义
    词义的发展演变造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
    【环节一】锁定问题,初步感知。
    “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共收到读书故事、读书经历、读书心得等来稿200余篇。我谨代表“雨燕”文学社对所有投稿的同学表示敬谢不敏……”
    谢:
    本义:动词,年迈官员辞职卸任。(谢病、谢职)
    递进引申:动词,推脱,推辞,拒绝(闭门谢客)
    扩大引申:动词,道别,辞行(谢别、辞谢)
    递进引申 动词:感激,感恩(谢恩,感谢)
    扩大引申:动词,表达(谢过、谢罪)

    比喻引申:动词:结束、凋落、零落(谢世、凋谢)
    ①本义:动词,年迈官员辞职卸任
    递进引申:
    动词:感激,感恩
    (谢恩、感谢)
    扩大引申:
    动词:表达
    (谢过、谢罪)
    递进引申:
    动词:推脱、推辞、拒绝
    (闭门谢客)
    扩大引申:
    动词:道别、辞行
    (谢别、辞谢)
    比喻引申:
    动词:结束、凋落、零落(谢世、凋谢)
    (谢世、凋谢)











    看似毫无关系的感谢和拒绝,这两个义项内在却存在着这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文言文难学,常见的2000、3000汉字都认识,也不定能读懂。因为一个词往往不只一个意思,有的词会对应多个意思,这就是一词多义。阅读古诗文,必须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多义词的含义。

    【环节二】结合语境,积累探究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P127,解释例1中的“绝”和例2中的“信”在各句中都是什么意思,并思考这些不同的义项之间有什么关联?
    绝:横渡/僻远/独一无二/阻断,隔绝/极/断绝

    金文本义是“断丝”,引申为一般的“断绝”,后来引申出“尽,尽头”(绝处逢生、绝境),又由“尽头”引申为修饰语“到了极点,不能再超越或继续”(绝顶),又由“尽头、极点”引申副词“没有余地”(绝无此意、绝无仅有、绝无此意)。

    信:诚信,守信 信任,相信 信使,送信的人 确实,的确 任凭,随意 信函,书信
    “信”是会意字,金文的“信”写作“”,指人口中说出的话,“信”本义是诚,言语真实。
    本义“诚信、守信”,引申为“值得信任的人,可以如实地传递信息→信使”,“信函”,“确实”
    “说文古文”将信写作“”,从言,从心,表示言从心出,要心口如一。
    心口如一,“信手”就是手随着心意去做,就是“任凭、随意”的意思。
    由此看到,多义词的词义与本义之间存在联系,学习多义词不能靠死记硬背,要联系语境,结合词义进行推断。s所以,我们要了解词义引申的规律。

    【环节三】探寻规律,培养语理
    请阅读学习资源资料摘编一组(2)(教材137页),圈画重要信息,了解词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
    王力:抓住一个词的本义,就像抓住了这个词的纲,纷乱的词义都变为简单而有系统的了。对本义有了体会,对于某些词义可以推想而知,而且也可以了解得更透彻。
    一起探究词义引申的规律——在积累的基础上,梳理这些词的多个零散义项的关联,提高对词义的准确理解能力。
    所谓词的引申义,指的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意义产生出另外一个或几个与之有关联的意义。词义引申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辐射式的引申”,即由一个意义向各个不同方向的引申。第二种方式是“链条式的引申”:由甲义引申为乙义,又由乙义扩大引申为丙义,这样一环套一环的引申。
    节:本义为竹节。
    ①用于树木,则指木节。 盘根错节
    ②用于动物,则指关节。 彼节者有间
    ③用于时日,则为节气。 十二度二十四节
    ④用于音乐,则为节奏 钿头银篦击节碎
    ⑤用于社会政治,则为法度 礼不踰节
    ⑥用于道德方面,则为节操 时穷节乃见
    ⑦用于动作,则为节制、节省 节用而爱人

    要:本义是“腰”,腰的古字
    ①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
    ②阴资装,百余里要之(2000年高考题)
    “要”,是“腰”的古字。篆文作“”,即一人两手插腰。《说文》称“要,身中也”。

    腰→①中间→②半路拦截→③要挟→④求得→⑤需要
    “重要”(要职)、“简要”(要言不烦)、“要领”、“约定”等。
    词义引申树形图:
    中间 → 半路拦截 → 要挟 → 求得 → 需要
    要(腰) 重要 邀请
    简要
    约定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有一些词语如果由比喻和借代而产生的词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形成固定的词义,那就也可以看做是词义的引申。比如干戈指战乱,崩指帝王死,手足比喻兄弟,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总结] 引申的规律

    词义的引申通常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古汉语的介词和连词有不少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词义的引申。

    [练习]
    例:被
    被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本义:被字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李白《古风》) 引申:覆盖
    被以不慈之伪名(屈原《哀郢》) 蒙受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屈原列传》) 引申,介词,表被动【由实词虚化而成为表被动的介词,还保留着一点蒙受的意思,这就是由实到虚的过渡的痕迹】

    实词虚化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如:动词,“会”,原本是“会和,会见”的意思,虚化为虚词“适逢”(会天大雨)
    动词,“以”,本义是“任用、使用”的意思(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后来虚化为介词,“用、凭借”。
    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随时积累。虚词数量较少,但每个虚词的用法却很灵活多变,要养成随时积累、梳理归类的习惯,制作虚词积累卡片,辨别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见得多、记的多、想得多、用的多,逐渐就能掌握规律,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阅读古诗文时,要结合语境准确地理解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要有积累的意识和梳理的习惯,在零散的语言材料之间建立起关联,发现规律,由语感上升到语理。

    【环节四】自觉运用,固化提升
    请同学们从所学的古诗文中在梳理一些一词多义的例子。
    完成任务单中“朝”“道”“当”“间”的练习。
    (在积累梳理过程中,要思考探究一词多义的多个义项之间有什么关系,认识词义的包容关系,词义的分化,在特定语境下引申等词义发展演变的规律,这样就更容易准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下的具体词义。)

    朝:
    1.早晨。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早期上朝,朝见、朝拜。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廉蔺列传》)
    3.官员们上朝的地方。 于是入朝见威望(《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
    4.朝代。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当:
    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 《出师表》
    3.将要。 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道:
    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得道多助《孟子》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间:
    1.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2.一会儿 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3.参与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中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6.量词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7.间隔,隔开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8.暗暗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词的多个义项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有序的、成系统的,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学习,要能够把握多义词常见义项之间的关联,落实已有的文言词汇,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学到的知识以简御繁地进行理解记忆。

    【作业】
    自主积累梳理学过的文言文中实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如:兵、报、亡、理、负、若、通、暴、书、闻、适、发、当、为、会、以、相、知、引、长、军等。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与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2* 师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2* 师说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三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三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教学设计,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