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8 力学试验(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8 力学试验(解析版).docx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01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02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03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01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02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03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文件包含专题18力学试验原卷版docx、专题18力学试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0页, 欢迎下载使用。

    \l "_Tc7336" 【题型一】 纸带类问题 PAGEREF _Tc7336 \h 1
    \l "_Tc19283" 【题型二】弹簧、橡皮条类实验 PAGEREF _Tc19283 \h 14
    \l "_Tc26975" 【题型三】 平抛实验 PAGEREF _Tc26975 \h 22
    \l "_Tc31367" 二.选修实验 PAGEREF _Tc31367 \h 25
    \l "_Tc2262" 【题型四】单摆实验 PAGEREF _Tc2262 \h 25
    \l "_Tc19840" 【题型五】碰撞实验 PAGEREF _Tc19840 \h 34
    \l "_Tc20975" 三.力学创新实验 PAGEREF _Tc20975 \h 44
    一、必修实验
    【题型一】 纸带类问题
    【解题指导】1.平衡摩擦力的两个实验及方法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及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两个实验均需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垫高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匀速下滑。
    2.三个关键点
    (1)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取点方法是一样的。
    (2)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3)实验数据处理可借助图象,充分利用图象斜率、截距等的物理意义。
    【典例分析1】(2023上·四川绵阳·高三绵阳中学校考开学考试)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必要的措施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图乙中A、B、C、D、E、F、G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典例分析2】.(2023上·内蒙古赤峰·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某同学利用下面方法间接测量物体质量M,并利用此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装置如图甲所示,一根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与两个相同的重物P、Q相连,重物P、Q质量均为m=200g,在重物Q的下面通过轻质挂钩悬挂待测物块Z,重物P的下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m/s2。
    (1)某次实验中,先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再由静止释放系统,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其中s1=4.47cm,s2=5.34cm,s3=6.21cm,s4=7.10cm,s5=7.98cm,s6=8.86cm。则系统运动的加速度a= m/s2,5点的速度v5=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忽略各类阻力,求出物块Z质量的测量值为M= k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利用纸带还可以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测量纸带得出1点到5点的距离为h,求出1点速度为v1,5点的速度为v5,根据以上数据,可求重物由1点运动到5点时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 ,系统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通过数据可得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则系统机械能守恒(表达式用题中M、m、v1、v5、g、h字母表示)。
    【方法提炼】
    1.两个关键点
    (1)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说法是等效的,T=5×0.02 s=0.10 s.
    (2)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2.纸带记录的信息
    纸带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物体运动的位移.(频闪照相和纸带记录的物理量相同)
    3.纸带的三大应用
    (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①若Δx=0,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Δx不为零且为定值,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求解瞬时速度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求打某一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只需在这一点的前后各取相同时间间隔T的两段位移xn和xn+1,则打n点时的速度vn=eq \f(xn+xn+1,2T).
    (3)求加速度
    ①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图所示
    因为a1=eq \f(x4-x1,3T2),a2=eq \f(x5-x2,3T2),a3=eq \f(x6-x3,3T2),
    所以a=eq \f(a1+a2+a3,3)=eq \f(x4+x5+x6-x1+x2+x3,9T2).
    ②v-t图象求加速度
    可以根据纸带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画出v-t图象.
    直线的斜率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eq \f(Δv,Δt).
    【强化训练】
    1.(2024·四川内江·统考一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过程如下:
    (1)该同学先用图甲所示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f,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放在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使长木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则:
    ①为了测出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作匀速直线运动
    B.长木板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长木板作变加速直线运动
    D.以上运动均可以
    ②滑块受到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 N。
    (2)如图乙所示,将图甲中的长木板装上定滑轮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由静止释放滑块,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O点为刚释放钩码时打下的点,A、B、C、D是四个连续点,各点与O点间的距离在图中已标出,在打出此纸带的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测得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①该实验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钩码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
    ②打下C点时,钩码的速度为 ;此时,如果表达式 [用(1)、(2)题中物理量字母表示]成立,即可验证动能定理。
    2.(2023上·山西忻州·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钩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实验器材有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轻细绳、单个质量为m的钩码、质量为3m的小车、打点计时器、刻度尺。

    (1)装置平衡摩擦力之后,通过验证 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动能,可以探究钩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已知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从纸带数据可计算出经过4点的瞬时速度v4= m/s;(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实验小组通过绘制图线分析数据(,v是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0是O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s是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若钩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已知图线斜率为k,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用题中所给出的字母表示)
    3.(2023上·河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中的装置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1)对该实验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使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B.实验前,应将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
    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实验时,细线与长木板没有必要保持平行
    (2)通过多次操作得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中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且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则该次操作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完成实验验证时,通过得出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图线与纵轴相交的的原因是 ;该图像中标出的坐标值均为已知量,则小车的质量应为 。
    4.(2023上·四川内江·高三威远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小车质量不变时,小车加速度和合力之间的关系”。装置中质量不计的力传感器可以测出与之连接的轻绳拉力的大小,所有滑轮的质量以及与转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实验过程中木板上方的轻绳始终保持与木板平行。
    (1)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垫高木板的右端平衡摩擦力 B.砂和砂桶的质量m需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C.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D.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2)某次实验中,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得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一同学在使用同一装置做后续实验时,发现力传感器损坏,因此改变了实验方案,利用上述装置进行了新的探究,步骤如下:
    ①测出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并记录对应的小车运动时的加速度a;
    ②改变m,重复步骤①,得到多组m、a的数据;
    ③以a为纵轴,m为横轴作出的a-m图像,发现图像为曲线,为了得到两者的线性关系,同学们整理公式,发现以为纵轴,以 为横轴,便可得到线性图像。若该线性图像的纵截距为b,则还可以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均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5.(2023·四川成都·统考一模)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固定,木块通过水平轻绳绕过轻质光滑定滑轮连接重物。
    (1)实验时 (选填“①”或“②”),得到加速阶段的部分纸带如图(b)所示,A、B、C、D、E为打下的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
    ①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由静止释放重物
    ②先由静止释放重物,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2)测量得,,木块质量为M=0.5kg,重物质量为m=0.2kg。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忽略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阻力。则打下B点时木块的速度 m/s,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μ= 。(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6.(2023上·青海西宁·高三统考期中)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小车左端和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钩码相连。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和相关数据如图乙所示。
    (1)已知打出图乙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1s。以打出A点时小车位置为初始位置,将打出B、C、D、E、F各点时小车的位移填到表中,小车发生的对应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和,表中 。
    (2)根据表中数据得到小车平均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在答题卡上的图中补全实验点 。
    (3)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图线可视为一条直线,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打出A点时小车速度大小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题型二】弹簧、橡皮条类实验
    【典例分析1】(2023·浙江宁波·校考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在利用探究橡皮筋验证胡克定律时,考虑到橡皮筋被拉伸的过程中,其横截面积也有所变化,因此设计了实验,进一步探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橡皮筋A端固定,O点为橡皮筋的中点,B点可以在经过A点的水平直线上移动。
    (2)如图所示,只要在坐标纸上定下不同的B点和O点的位置,即可提供一组研究数据。用细线分别在橡皮筋两端和中点处扎一个线结,用图钉把橡皮筋左端的线结固定在竖直板的A点,竖直向下轻拉橡皮筋另一端,使橡皮筋处于松弛的竖直状态,用铅笔在背景坐标纸上标出橡皮筋中点O的位置。将钩码悬挂在橡皮筋的中点处,依次将橡皮筋的一端B在通过A点的水平线上移动一段距离,每一次都在坐标纸上标出B和O的位置。当橡皮筋伸长到足够长以后,再使B端逆着原定的顺序返回,并定下相应O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数据处理。
    (3)最终获取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可见,当拉力比较小的时候,图像( ),而拉力较大时候( ):
    A.接近线性,遵循胡克定律
    B.表现为非线性,因为形变量超出了橡皮筋的弹性限度
    C. 表现为非线性,是因为横截面积变小,其筋度系数变小
    D.表现为非线性,是因为横截面积变小,其筋度系数变大
    (4)将拉力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两条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 )。
    【答案】 A C 弹性势能
    【详解】(3)[1]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劲度系数,当拉力比较小的时候,由图可知图像接近线性,遵循胡克定律。
    故选A。
    [2]拉力较大时候,由图可知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表现为非线性,是因为横截面积变小,其筋度系数变小,橡皮筋逆着原定的顺序返回,长度几乎不变,可知橡皮筋形变量未超出了橡皮筋的弹性限度。
    故选C。
    (4)[3]根据
    可知两条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弹性势能。
    【典例分析2】.(2024·四川内江·统考一模)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将手机悬挂在橡皮绳下,用手机软件中的位移传感器,可以测量手机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主要的实验步骤:
    a.将橡皮绳分别与手机和铁架台相连接,使手机重心和橡皮绳在同一竖直线上;
    b.用手掌托着手机,使橡皮绳处于原长状态,打开手机中的位移传感器软件;
    c.缓慢释放手机,当手机平衡时记录下手机下降的高度x0;
    d.在手机正下方悬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m=50g,缓慢释放,当钩码平衡时,记录下从橡皮绳原长开始下降的伸长量x;
    e.重复上述d步操作;
    f.作出悬挂钩码数量n及对应手机从橡皮绳原长开始下降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n-x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1)不挂钩码时,橡皮绳的伸长量为x0= cm;
    (2)钩码个数n与橡皮绳从原长开始下降的伸长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n= (用字母k、x、x0、m、g表示);
    (3)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 N/m(取g=10m/s2)。
    【方法提炼】
    力学实验中用到弹簧或橡皮条的实验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实验原理
    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2)操作关键
    ①每次拉伸时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
    ②记下每次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画力的图示时应选择适当的标度.
    2.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实验前,先平衡摩擦力,使橡皮条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2)实验中必须使用完全相同的橡皮条,当用一根、两根、三根……橡皮条做实验时,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2W、3W….
    (3)测量小车速度时用间隔均匀的那段纸带.
    (4)数据处理方法:图象法.
    作W-v2图象,且纵坐标标度为W的倍数,若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W∝v2.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操作关键
    (1)实验中不能挂过多的钩码,防止弹簧超过弹性限度。
    (2)画图象时,不要连成“折线”,而应尽量让坐标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变式演练】
    1.(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们首先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白纸,并用图钉固定。然后在木板上等高的A、B两处固定两个光滑的小滑轮。,将三根轻绳在O点打结,并挂上适当数量的相同钩码,使系统达到平衡,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 B.
    C. D.
    (2)实验中,必须要记录的数据有 。
    A.结点O的位置和OA,OB,OC绳的方向 B.OA,OB,OC绳的长度
    C.每组钩码的个数 D.每个钩码的质量
    (3)在某次实验中,当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该小组同学记录下了细绳OA,OB,OC的方向,然后从O点沿OC反向延长作一有向线段,从分别作OA,OB的平行线,分别交OA、OB于、点,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线段,、的长度分别为,另测得细线OA、OB,OC所挂钩码的个数分别为,则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如果满足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条件,则能够证明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2023上·天津北辰·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小明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保持弹簧轴线竖直,将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弹簧一侧;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记下弹簧长度,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弹簧长度记为;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至,数据如下表:
    (3)如图是小明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 的差值(填“或或”).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5)由于弹簧自身有重量,小明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弹簧的自重,这样导致劲度系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相等”)。
    3.某同学在做“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在竖直平面内,将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下端,橡皮条的长度为LA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小圆环到O点,小圆环受到作用力F1、F2和橡皮条的拉力F0,如图甲所示。
    (1)此时要记录下拉力F1、F2的大小,并在白纸上作出______________,以及O点的位置。
    (2)图乙中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小圆环时,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与F′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使b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詈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和a弹簧测力计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a的读数增大,b的读数减小
    B.a的读数减小,b的读数增大
    C.a的读数减小,b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
    D.a的读数减小,b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
    【题型三】 平抛实验
    【典例分析】(2024·贵州·统考一模)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小球从坐标原点O水平抛出,做平抛运动。两束光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照射小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用两台频闪相机同时记录小球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
    (1)频闪相机的曝光频率为 Hz。
    (2)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度为 m/s。
    【答案】 25 0.8
    【详解】(1)[1]由图乙可知,频闪周期内水平方向分位移
    竖直方向分位移

    根据逐差相等公式可得
    解得
    所以
    (2)[2]小球初速度
    【方法提炼】
    研究平抛运动
    (1)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以保证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水平.
    (2)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以保证小球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相同.
    (3)数据处理:
    坐标系的原点若为小球平抛的抛出点,可根据x=v0t,y=eq \f(1,2)gt2,求得初速度v0=xeq \r(\f(g,2y)).
    若坐标平面轨迹上的初始点不是抛出点,则根据x=v0t,y2-y1=gt2求解相关物理量.
    【强化训练】
    1.(2023·全国·校联考一模)在某次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描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A、、是运动轨迹上的三个点,以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已知小球从到的运动时间为,回答以下问题:
    (1)由轨迹图来判断,A点 平抛运动的起点(选填“是”或“不是”);由图可计算得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球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024·江西景德镇·江西省乐平中学校联考一模)测平抛运动初速度的实验如图(a)所示,在小球的抛出点O处固定有一点光源,它的正前方水平距离为处竖直放置一块毛玻璃屏;用弹射器将小球以某一速度从O点水平向右抛出后,在毛玻璃屏上可以看到小球影子的运动,利用闪光频率为的频闪相机拍摄了影子的位置照片如图(b)所示。空气阻力不计,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分析频闪照片,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影子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小数)。
    (2)实验测得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保留三位小数)。
    二.选修实验
    【题型四】 单摆实验
    【典例分析1】(2023上·云南昆明·高三昆明一中校考阶段练习)(1)在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器材和操作最合理的是 。
    B.
    C. D.
    (2)某同学课后想利用身边的器材再做一遍“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家里没有合适的摆球,于是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小金属块代替小球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他先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结点为M,将细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②利用刻度尺测出OM间细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利用手机的秒表功能测出金属块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
    ③在测出几组不同摆长l对应的周期T的数值后,他作出的T2-l图像如图所示。
    ④根据作出的图可得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 m/s2。(π取3.14。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相比于实验室作出的T2-l图像,该同学在家做实验的T2-l图有明显的截距。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 ,该操作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 (选填的“偏大”“偏小”或“不变”)。
    【方法提炼】
    【变式演练】
    1.(2023上·湖南·高三铁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小金属球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具体操作如下:
    (1)甲同学用某种仪器来测量摆球的直径,得到的测量值为d=2.275mm,此测量数据是选用了仪器 测量得到的。(填标号)
    A.毫米刻度尺 B.10分度游标卡尺 C.20分度游标卡尺 D.螺旋测微器
    (2)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乙同学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同时数1;当摆球第二次通过最低点时数2,依此法往下数,当他数到80时,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填标号)
    A. B. C. D.
    (3)丙同学忘记测量摆球直径,但他仍改变细线的长度先后做两次实验,记录细线的长度及单摆对应的周期分别为l1、T1,和l2、T2,则重力加速度为 (用l1、T1、l2、T2表示)。该同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 当地重力加速度(填“>”、“<”、“=”)
    2.(2023上·河南周口·高三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某物理实验小组的两位同学使用同一装置但用不同的实验方案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如图1所示。将细线一端系住小球,另一端悬挂在拉力传感器上,将小球拉至偏离平衡位置一定角度(不大于5°)后由静止释放,让摆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图2所示为球在摆动过程中传感器所示拉力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图像。
    (1)两位同学用刻度尺和三角尺测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L,如图3所示,则 cm;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如图4所示,则小球的直径 mm。
    (2)甲同学提出如下方案:只需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m,再结合由图2得到的摆线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就可以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用、、表示)。
    (3)乙同学提出如下方案:根据图2到小球的摆动周期 (填“”或“”),再结合摆线长度,就可以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 (用、、“”或“”表示)。
    3.(2023·新课标卷,23)一学生小组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
    (1)用实验室提供的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首先,调节螺旋测微器,拧动微调旋钮使测微螺杆和测砧相触时,发现固定刻度的横线与可动刻度上的零刻度线未对齐,如图10(a)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在夹有摆球时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mm,则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
    图10
    (2)单摆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c)所示,其中角度盘需要固定在杆上的确定点O处,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摆角的大小。若将角度盘固定在O点上方,则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5°时,实际摆角________5°(填“大于”或“小于”)。
    (3)某次实验所用单摆的摆线长度为81.50 cm,则摆长为________cm。实验中观测到从摆球第1次经过最低点到第6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为54.60 s,则此单摆周期为________s,该小组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π2取9.870)
    4.(2023上·江西赣州·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老师组织物理兴趣小组到梅岭罗汉峰体验物理沉浸式课堂,他们登上罗汉峰后,粗略测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过程简化为用轻质细绳拴住一不规则的小石头M系在树枝上A点做成一个单摆,如图甲所示。同学们首先用卷尺测出悬绳长L作为摆长,然后将小石头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假设树枝始终静止),利用手机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1)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山顶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2)老师告诉学生就算单摆周期测量正确,按照上面方法测量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仍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老师指导学生对该实验数据处理进行改进,多次改变悬绳长L,
    测量对应的单摆周期T,用多组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重力加速度g= (用图中字母表示)。采用上述方法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石头重心到悬点A的距离。
    5.(2023上·广东东莞·高三东莞市东莞中学校联考期中)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n次所用的时间为t。则:

    (1)下列最合理的装置是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mm。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B.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C.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D.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甲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画出如图丙T²-L图像中的实线a。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实验中将摆线长作为摆长L,测得多组周期T和L的数据,作出T²-L图像,应是图丙中的图线 。(已知c、d两条图线和a平行)(选填“a”、“b”、“c”、“d”或“e”)。
    【题型五】碰撞实验
    【典例分析】(2023·贵州六盘水·统考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实验器材有:两个质量不同的滑块,天平,两个相同轻质弹簧,两个压力传感器及其配件,气垫导轨及其配件。

    (1)用天平测出两个滑块的质量,。
    (2)用充气泵给气垫导轨充气,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将两轻质弹簧水平固定在压力传感器上,如图甲所示。
    (3)水平向右推滑块,使右侧弹簧适当压缩并锁定。压力传感器开始记录数据,同时开始计时,时刻释放。与发生碰撞后,向左运动并压缩左侧弹簧,返回再次压缩右侧弹簧。该过程中,两压力传感器A、B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A、B所示。

    (4)若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释放过程中,弹簧对做的功 。
    (5)和组成的系统,碰撞前总动量 ,碰撞后总动量 。实验相对误差 ,如果小于,则可认为动量守恒。(所有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方法提炼】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1)常用方案
    (2)操作关键
    ①要保证碰撞或相互作用前后满足系统动量守恒,即合外力为零.
    ②实验方案能方便地测量相互作用前后两物体的速度.
    【变式演练】
    1.(2023上·山东泰安·高三新泰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一个物理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和频闪相机(闪光频率固定的连拍相机)来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用天平测出A、B两个小球的质量;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调整好频闪相机的位置并固定;
    步骤3: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下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乙所示;
    步骤4: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位置P由静止开始释放,使它们碰撞。
    两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两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丙所示。
    经多次实验,他们猜想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之和不变。
    (1)写出该实验小组猜想结果的表达式 (用“”、“”、“”、“”、“”、“”、“”、“”中的量表示)。
    (2)他们猜想本实验的碰撞或多或少总有机械能的损失,是非弹性碰撞,支持这一猜想的表达式为 (用“”、“”、“”、“”、“”、“”、“”、“”中的量表示)。
    2.(2023上·山东泰安·高三新泰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学习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滑块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1)用天平测得滑块A、B(均包括挡光片)的质量分别为、;
    (2)两挡光片的宽度相同,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宽度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读数为 mm;
    (3)接通充气泵电源后,导轨左侧放一滑块并推动滑块,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时,与光电门1、2相连的计时器测得的挡光时间分别为0.07s、0.06s,则应将导轨右端 (选填“调高”或“调低”),直至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两个计时器显示的时间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说明气垫导轨已经调节水平;
    (4)滑块B放在两个光电门之间,滑块A向左挤压导轨架上的弹片后释放滑块A,碰后滑块A、B均一直向右运动。与光电门1相连的计时器的示数只有一个,为,与光电门2相连的计时器的示数有两个,先后为、;
    (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表达式满足等式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成立,说明滑块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若表达式 (仅用、和表示)成立,说明滑块A、B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和动量均守恒。
    3.(2023·四川南充·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校考一模)某同学为了研究半径相同的两个小球在轨道末端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步骤1:不放小球B,让小球A从斜槽上某固定位置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上位置P;
    步骤2:把小球B轻放在斜槽末端边缘,让小球A从相同位置由静止滚下,与小球B发生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线段MP、ON的长度,记为x1、x2。已知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为m1、m2。
    (1)实验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斜槽轨道应当尽量光滑以减小实验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A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2)为了验证碰撞前后A、B两球构成的系统动量是否守恒,需要检验表达式 (用题中已知物理量表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成立。
    (3)该同学在进行完成步骤1后即将开展步骤2前,突然发现斜槽末端稍向上倾斜,于是将它调至水平,并使调整后的斜槽末端离地面高度与原来相同,再将小球A从挡板处静止释放,完成步骤2。若调节斜槽引起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变化忽略不计,用该同学调整斜槽末端后步骤2的测量数据与调整前步骤1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可知碰撞前A球的动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碰后A、B两球的总动量。
    4.(2023上·北京东城·高三东直门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提供的测量工具中,本实验必须使用的是 和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B.天平C.打点计时器D.秒表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同一组实验中,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入射小球的质量必须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C.轨道倾斜部分必须光滑
    D.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3)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斜轨上位置S由静止释放,通过白纸和复写纸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出水平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末端,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位置S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相碰,并多次重复该操作,两小球平均落地点位置分别为M、N。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有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B.入射小球开始的释放高度h
    C.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两球相碰后的平抛射程OM、ON
    (4)在某次实验中,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M、N几乎与OP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的总动量守恒。【用(3)中测量的量表示】
    (5)某同学在上述实验中更换了两个小球的材质,且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为,其他条件不变。两小球在记录纸上留下三处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他将刻度尺的零刻线与O点对齐,测量出O点到三处平均落地点的距离分别为OA、OB、OC。该同学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两小球在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①由此可以判断出上图中B处是 ;
    A.未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地点
    B.入射小球碰撞后的落地点
    C.被碰小球碰撞后的落地点
    ②若进一步研究该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还需要判断关系式 是否成立。【用(5)中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三.力学创新实验
    【解题指导】
    1.力学创新型实验的特点
    (1)以基本的力学模型为载体,依托运动学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设计实验。
    (2)将实验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和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图像法、逐差法)融入实验的综合分析之中。
    2.创新实验题的解法
    (1)根据题目情境,提取相应的力学模型,明确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
    (2)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应用原理公式或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结合物体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受力情况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角度1 实验器材的等效与替换
    1.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应调整导轨水平,不必补偿阻力。
    2.用光电门、频闪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
    3.用力传感器或已知质量的钩码等代替弹簧测力计。
    角度2 实验结论的拓展与延伸
    1.由测定加速度延伸为测定动摩擦因数。
    通过研究纸带、频闪照片或光电装置得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阻力或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由测定加速度延伸为测定交流电的频率。
    【典例分析1】(2023上·河南安阳·高三林州一中校考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为d,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 mm。
    (2)某次实验中,测得,则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大小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小组同学将滑块从不同位置释放,测出释放点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L,若作出L(为纵坐标)与 (填“t”“”或“”)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且直线的斜率为 ,则滑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用题中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4)下表为小华同学记录的实验结果整理后得出的实验数据:
    他发现表中的与之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典例分析2】(2023上·江苏扬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装置验证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小车通过细绳与钩码相连,固定在小车上的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上,为平衡摩擦力,他们将轨道调整为左高右低。实验时,将小车从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通过光电门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实验中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改变动滑轮下悬挂的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测得多组和F。他们在坐标系中,得到如图(b)所示的点

    (1)实验中钩码的质量 (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该图像斜率与哪个量无关 。
    A.小车的质量 B.钩码的质量 C.小车释放的位置 D.挡光片的宽度d
    (3)若图像过原点,小车的位移为s,小车的质量为M,请写出关于F的函数表达式 .
    (4)按照图(b)的点迹描绘图像。
    (5)为使上一问的图像过坐标原点,应适当 斜面左侧的高度(填写“减小”或“增大”)
    【方法提炼】
    1.实验器材的等效与替换是实验考题的主要创新设计思路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用光电门或频闪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
    (2)用拉力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或钩码.
    (3)用钩码或已知质量的物体代替弹簧测力计.
    2.对于实验器材的替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时,应调整导轨水平,不必平衡摩擦力.
    (2)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即为细线对滑块的拉力,与钩码质量大小无关.
    (3)用钩码或已知质量的物体代替弹簧测力计时,钩码或物体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3.对于光电门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光电门的结构
    光电门是一个像门样的装置,一边安装发光装置,一边安装接收装置并与计时装置连接.
    (2)光电门的原理
    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根据物体大小与运动时间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①计算速度:如果挡光片的宽度为d,挡光时间为Δt,则物体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eq \f(d,Δt).
    ②计算加速度:利用两光电门的距离L及a=eq \f(v\\al(2,2)-v\\al(2,1),2L)计算加速度.
    【变式演练】
    1.(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某兴趣小组利用智能手机探究滑块与一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长木板的左侧固定一定滑轮,滑块放在长木板的右端,并把手机固定在滑块上,打开智能手机测量加速度的APP,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滑块及钩码相连。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改变钩码的总质量m,获得不同的加速度a,并作出a与m(g-a)的图像如乙图所示。图线与横轴的截距为b,与纵轴的截距为-c,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钩码的质量应该远小于智能手机和滑块的质量
    B.细绳应该始终与长木板平行
    C.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2)根据图像可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同时该兴趣小组还测出了滑块和手机的总质量________。
    2.(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首先平衡摩擦力,保持砂和砂桶的质量一定。然后接通速度传感器电源,释放小车,利用速度传感器测出不同时刻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图像,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
    (1)图2为某次实验描绘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此时小车的加速度a= 。
    (2)该小组同学通过多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利用速度传感器记录并描绘的图像求出加速度,根据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的倒数和小车质量M的图像如图3所示,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图3中c= ,利用题中信息求出实验中砂和砂桶的质量m= kg.
    3.(2023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同时测量A、B两个箱子质量的装置图如图甲所示,其中D为铁架台,E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光滑滑轮,F为光电门,C为固定在A上、宽度为d的细遮光条(质量不计),另外,该实验小组还准备了刻度尺和一套总质量m0=0.5kg的砝码。

    (1)在铁架台上标记一位置O,并测得该位置与光电门F之间的距离为h。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A箱子中,剩余砝码全部放在B箱子中,让A从位置O由静止开始下降,则A下落过程中,测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用d、Δt、h表示)。
    (2)改变m,测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对应的时间,算出加速度a,得到多组m与a的数据,作出a-m图像如图乙所示,可得A的质量mA= kg,B的质量mB= kg。(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
    4.(2023上·山东淄博·高三统考期中)某物理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位移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实验时先打开位移传感器,再让木块从木板上端由A点静止释放,绘制出了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中曲线②所示。其中木板与水平面夹角为(,,)

    (1)根据图乙曲线②中的数据,可计算出木块的加速度 ,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只增大木板倾斜的角度,则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可能是图中的 (选填“①”或“③”);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5.(2024·河北邯郸·统考二模)某实验小组用压力传感器设计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压力传感器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下端与重物连接,上端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轻绳的另一端连着托盘。托盘中不放砝码时,传感器读数为,在托盘中放置n(n=0,1,2,3,4,5)个砝码,对应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为,传感器的读数为,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1)数据处理时采用画F-x图像的方法,试分析该图像 (填“过”或“不过”)坐标原点,该图像的 可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2)滑轮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 (填“产生”或“不产生”)影响。
    6.(2023上·浙江舟山·高三舟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完成“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实验后,根据类似的实验思想,设计了一个非对心碰撞实验,以验证动量守恒定理。用纸板搭建如图所示的滑道,它由弧形斜面滑道与水平滑道平滑连接而成,使象棋可以在其上平滑地滑动。实验时选用材质相同质量分别为和象棋甲和乙,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1)将象棋甲放在斜面某一位置A静止释放,滑至P点停下,如图(a)所示,测出其在水平滑道上从O点到P的距离;
    (2)将象棋乙放置于O处,其中心稍偏离OP连线,左侧与过O点垂直于OP的线相切,甲置于位置A静止释放,两象棋发生斜碰(碰后两象棋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b)所示,则要求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别测出甲、乙从O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和以及其与之间的夹角和;
    (3)若甲、乙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在垂直OP方向,有 ;沿OP方向有 (均用、和、表示);
    (4)实验结果表明,(3)中的等式并不严格相等,试写出二条可能的原因:
    ① ;
    ② ;
    (5)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重复多次测量,可减小偶然误差
    B.象棋较小,可视为质点来处理
    C.弧形斜面滑道必须光滑
    D.象棋甲静置的位置A的高度高些比低些好(能完成实验的条件下)
    7.(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为,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弹簧的形变量。为验证该表达式,该同学用一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 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用天平测出物块a、b(含挡光片)的质量均为m;
    (2) 将弹簧左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左侧,右端与a拴接,把气垫导轨调整至水平,并使气泵正常工作,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将a右侧所处的位置记为O点;
    (3)在O点右侧某处固定一光电门,用b将a向左推使a右侧对齐P点(未超出弹簧弹性限度),测出PO之间的距离为x,由静止释放a和b,记下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则a从P点运动到O点过程中,a和b(含挡光片)组成的系统增加的动能为 (用d、t、m表示),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为 (用、x表示),若在误差范围内,满足则验证了该表达式;
    (4)当a物块将弹簧再次压缩到最短时,a的右侧与O点距离为L,则 。
    A. B. C. L=x
    8.(2023上·四川绵阳·高三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为测量电梯运行的加速度,某实验小组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其构造如图甲所示。把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横梁上,当下端悬吊的重物,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在刻度为C的位置,当悬吊的重物,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在刻度为0的位置。现将的小球固定在弹簧下端,和小木板上的刻度构成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1)若刻度尺未标出刻度,能否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具体值 (填“能”或“否”)
    (2)利用该装置测量电梯运行的加速度。当指针指在刻度板上A点时电梯处于 (填“超重”或“失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0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加速度为正方向,则B点应该标 。
    位移区间
    AB
    AC
    AD
    AE
    AF
    6.60
    14.60
    24.00
    34.90
    47.30
    66.0
    80.0
    87.3
    94.6
    代表符号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0
    35.35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1.保证悬点固定
    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5°
    3.摆长l=悬线长l′+小球的半径r
    4.用T=eq \f(t,n)计算单摆的周期
    1.利用公式g=eq \f(4π2l,T2)求重力加速度
    2.作l-T2的图像,可利用斜率求重力加速度
    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滑块速度的测量v=eq \f(Δx,Δt)
    用两摆球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摆球速度的测量v=eq \r(2gh)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两车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小车速度的测量v=eq \f(Δx,Δt)
    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速度与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成正比
    4.99
    9.98
    14.8
    19.6
    29.4
    5.14
    10.3
    15.1
    20.0
    29.7
    相关试卷

    专题20 热学和光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 这是一份专题20 热学和光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文件包含专题20热学和光学实验原卷版docx、专题20热学和光学实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电学试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 这是一份专题19 电学试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文件包含专题19电学试验原卷版docx、专题19电学试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7 热学--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 这是一份专题17 热学--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文件包含专题17热学原卷版docx、专题17热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zip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