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知识清单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1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2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3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4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5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6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7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8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1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2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3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知识清单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知识清单

    第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古代生产工具的演变。

    1.耕作工具:

    石器农具

    特点

    质地坚硬,比骨、竹、木器更为耐用。

    制作

    旧石器时代: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制的基础上增加磨制;需要专人制作。

    青铜农具

    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农具数量有限。

    铁制农具

    世界: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后来该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城中亚、北非和欧洲。

    中国: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②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古代灌溉工具的发展演变

    (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年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进行了改进,之后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畜牧工具:豢养驯化禽畜的古代畜牧业,也有其自身的工具设施。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

    【拓展延伸】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1)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历史上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从木、石、蚌、骨等质的耕作工具到青铜铸造的耕作工具再到铁制工具,经历了由粗到精的演进历程。金属耕作工具的发明,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使得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并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2)灌溉工具的进步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汲水灌溉到使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再到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使得更多的农田可以得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古代中国

    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使用纺车纺纱;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

    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古代西方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2.陶瓷工具

    (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2)表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

    采用坯车来制坯

    中国南朝

    为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唐宋时期

    为防止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

    3.冶炼工具

    锻打工具

    包括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

    铸造工具

    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家庭式劳作

     

    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②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表现

    ①中国战国时期: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②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日渐普遍。

    拓展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5)落后性:生产工具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

    拓展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影响

    (1)积极: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2)消极:具有封闭性、脆弱性,分散性,难以应付天灾、战乱及苛捐杂税,后期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易形成安土重迁、小农意识等观念。

    2.农业庄园式劳作

    特征

    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表现

    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给罗马带来大量奴隶,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式劳作

    ①手工业家庭: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

    ②手工业作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经营模式

    产品及流向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贵族消费的日用品

    不投放市场

    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投放市场

    明中叶以后在一些部门占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业的副业

    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

    剩余产品投放市场

    稳定了小农经济,在近代破产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大机器生产与工厂的出现:

    1.机器大生产

    (1)概况

    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由分散向集中发展,逐步实现了生产过程专业化。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大批产业工人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

    工业革命期间,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厂制度随即形成。

    2)性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3)作用: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以工厂代替工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1)背景:工厂的出现。

    (2)特点

    ①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行,工人实行倒班制。

    ②规章制度严格,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

    ③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

    ④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3)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

    (1)产生: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知识拓展】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积极: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和生产方式,从而推动中国迈向近代化。

    消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2)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1)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

    (2)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①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②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6.消极影响

    (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2)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链接:两次工业革命(纲要下第1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心

    英国,后全球

    美德走在前列,多国并进

    生产力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动力

    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

    发明

    工人技师实践经验

    科学理论(科学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

    能源

    煤炭

    电和石油

    交通工具

    火车、汽船

    汽车、飞机等

    生产组织方式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发展的原因

    ①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②世界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③战争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刺激;

    ④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

    3.新技术革命的领域和重大成果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①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的出现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②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军用网络的建立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逐步商业化

    计算机网络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

    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计算机网络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2)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含义

    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工智能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表现

    ①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

    ②近年来,“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纷纷出现。

    影响

    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鼓励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创新,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②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

    起步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此后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航天技术迅猛发展。

    发展

    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影响

    服务于许多国家的军事部门与国民经济,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海洋技术处于重要地位

    美国

    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中国

    1997年,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试潜,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

    (1)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

    (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认识

    1.特点:  

    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2.认识: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

    ③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④在发展科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与资源。

    【知识拓展】现代科技进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1.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2.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使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4.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比重,新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单元总结】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推动了安装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给人们的劳作与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大量劳动实践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