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教师版.docx
    • 学生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学生版.doc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0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0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03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0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0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文件包含专题76数学归纳法讲教师版docx、专题76数学归纳法讲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1揣摩例题。

    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

    2精练习题

    复习时不要搞“题海战术”,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一些源于课本的变式题,或体现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本题,通过解题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时,要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

    3加强审题的规范性

    每每大考过后,总有同学抱怨没考好,纠其原因是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审题决定了成功与否,不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到高考的成败。那么怎么审题呢? 应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认真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 。

    4重视错题

    “错误是最好的老师”,但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

    新课程考试要求

    1.了解数学归纳原理,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数学命题.

    核心素养

    本节涉及所有的数学核心素养: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抽象.

    考向预测

    1.数学归纳法原理;

    2.数学归纳法的简单应用.

    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相关问题.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数学归纳法

    1.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

    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

    考点分类剖析

    考点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典例1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的等差中项,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满足:,证明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由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得首项和公比,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再由数列的前项和为,进而求得的通项公式;

    2)把的通项公式代入,首先利用数学归纳法证得,再利用放缩法及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即可证明.

    【详解】

    1)由的等差中项,

    可得,即,即,解得

    又因为,所以

    又由,所以

    因为数列的前项和为

    时,

    时,

    时,满足上式,

    所以,所以.

    2)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时,,左式>右式,不等式成立;

    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

    时,,因为上单调递增,

    ,得,即

    可得,不等式也成立.

    ①②得证当

    所以.

    【典例2(2020届浙江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高三上期中)已知数列满足.

    (1),并猜想的通项公式(不需证明)

    (2)求证:.

    【答案】(1) ;猜想;(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

    猜想

    (2)

    所以

    (2)方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时,左边,右边

    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2)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

    那么当时,只要证明成立,

    只要证明

    即证

    只要证明

    即证,即证

    只要证明,显然成立,

    所以时不等式也成立.

    综合(1)(2)可得对一切的不等式均成立.

    【例3】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对于任意的,都有.

    1)求的取值范围

    2)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证明:

    【答案】(1;(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再结合,得,解不等式,又,得到,又取任意正整数,所以

    2)先用导数进行研究,可到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再利用数学归纳的方法,可以证明()

    3)由,解得,变形得,又,所以,则上递增,再通过放缩得,再依此为依据,进行累加即可得到原式是成立的.

    【详解】

    1)由题得

    恒成立

    ,故:

    2

    时,

    函数(1)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由成立.

    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

    那么当

    这表明当时不等式也成立,综合①②可知:当成立

    3

    ,则上递增

    由(2)知:

    左边

    【总结提升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适用范围及关键

    (1)适用范围:当遇到与正整数n有关的不等式证明时,若用其他办法不容易证,则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

    (2)关键:由n=k时命题成立证n=k+1时命题也成立,在归纳假设使用后可运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来加以证明,充分应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放缩技巧,使问题得以简化

    【变式探究】

    1. 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满足:

    证明:当时,

    I

    II

    III.

    【答案】(I)见解析;(II)见解析;()见解析.

    【解析】

    I)用数学归纳法可证明;

    )由()可得, 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证;

    )由,递推可得.

    【详解】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

    假设时,,那么时,若

    ,矛盾,故

    因此,所以,因此

    )由得,

    记函数

    函数上单调递增,所以

    因此,故

    )因为,所以

    ,得

    所以,故

    综上,

    2. (2020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的等差中项,数列的通项公式.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证明:.

    【答案】(Ⅰ);(Ⅱ)详见解析.

    【解析】

    (Ⅰ)由的等差中项得

    所以

    解得

    ,得

    解得

    因为,所以.

    所以,.

    (Ⅱ)法1:由(Ⅰ)可得.

    .

    法2:

    由(Ⅰ)可得.

    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时,,不等式成立;

    (2)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

    .

    那么,当时,

    即当时不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不等式,对任意成立.

    3. 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11月适应测试)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

    1)求通项公式

    2)求证:);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

    (1)记的公差,则对任意

    为等比数列,公比.

    成等比数列,得

    ,解得,即.

    所以,即

    (2)由(1),即证:.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述不等式.

    ①当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即

    则当时,.

    .

    于是

    即当时,不等式仍成立.

    综合①②,得.

    所以

    考点  归纳、猜想、证明

    【典例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数列满足

    1)计算,猜想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

    2)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猜想,证明见解析;(2.

    【解析】

    1)计算得出,猜想,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可证明出猜想成立;

    2)计算得出,然后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

    【详解】

    1)已知数列满足,则

    猜想,下面利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时,猜想成立;

    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

    则当时,

    这说明当时,猜想也成立,

    由上可知,对任意的

    2

    可得

    上式下式可得

    因此,.

    【典例5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设的导数,

    1)求 

    2)猜想的表达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证明见解析

    【解析】

    对函数进行求导,并通过三角恒等变换进行转化求得的表达式,对函数再进行求导并通过三角恒等变换进行转化求得的表达式;

    根据的表达式进行归纳猜想,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

    1

    ,其中

    [

    ,其中 

    2)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成立,

    假设时,猜想成立

    时,

    时,猜想成立

    ①②成立

    【总结提升】

    (1)“归纳——猜想——证明”的一般步骤

    ①计算(根据条件,计算若干项)

    ②归纳猜想(通过观察、分析、综合、联想,猜想出一般结论)

    ③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与“归纳——猜想——证明”相关的常用题型的处理策略

    ①与函数有关的证明:由已知条件验证前几个特殊值正确得出猜想,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②与数列有关的证明:利用已知条件,当直接证明遇阻时,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

    【变式探究】

    1.(2019·浙江高二期末)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Ⅰ)求的值;

    (Ⅱ)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Ⅰ);(Ⅱ)见证明

    【解析】

    (Ⅰ)当时,∵,∴

    ,∴

    同理

    (Ⅱ)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

    ①当时,结论成立.

    ②假设时结论成立,即

    时,

    ,∴

    即当时结论成立.

    由①②知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成立.

    2.给出下列不等式:

    ,……

    (1)根据给出不等式的规律,归纳猜想出不等式的一般结论;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答案】(1);(2)详见解析.

    【解析】

    (1)观察不等式左边最后一个数分母的特点:

    ……猜想不等式左边最后一个数分母,对应各式右端为

    所以,不等式的一般结论为:.

    (2)证明:①当时显然成立;

    ②假设时结论成立,即:成立

    时,

    即当时结论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任意,结论都成立.

    考点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典例6已知a,b,c,使等式N+都成立,

    (1)猜测a,b,c的值;(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

     (1):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常数a,b,c,

    在等式1•22+2•32+…+n(n+1)2

    =(an2+bn+c)中,

    令n=1,得4=(a+b+c)①

    令n=2,得22=(4a+2b+c)②

    令n=3,得70=9a+3b+c③

    由①②③解得a=3,b=11,c=10,

    于是,对于n=1,2,3都有

    1•22+2•32+…+n(n+1)2=(3n2+11n+10)(*)成立.

    (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式都成立.

    (1)当n=1时,由上述知,(*)成立.

    (2)假设n=k(k≥1)时,(*)成立,

    即1•22+2•32+…+k(k+1)2

    =(3k2+11k+10),

    那么当n=k+1时,

    1•22+2•32+…+k(k+1)2+(k+1)(k+2)2

    =(3k2+11k+10)+(k+1)(k+2)2

    =(3k2+5k+12k+24)

    =[3(k+1)2+11(k+1)+10],

    由此可知,当n=k+1时,(*)式也成立.

    综上所述,当a=3,b=11,c=10时题设的等式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典例7】 证明:(nN*)

    【答案】见解析

    【解析】

    思路分析第一步验证n取第一个正整数1时等式成立,第二步假定nk(kN*)时命题成立,即

    成立,并以此作为条件来推证等式成立.

    【证明】 (1)n1时,左边=,右边=,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2)假设nk(k≥1)时等式成立,即有

    则当nk1时,

    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1)(2)可知,对一切nN*等式都成立.

    【总结提升】

    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思路和注意点

    (1)思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要“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各有多少项,初始值n0是多少.

    (2)注意点:由nk时等式成立,推出nk1时等式成立,一要找出等式两边的变化(差异),明确变形目标;二要充分利用归纳假设,进行合理变形,正确写出证明过程,不利用归纳假设的证明,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变式探究】

    1. 数学归纳法证明:2222n12(2n11)(n>2nN)

    【答案】见解析

    【解析】[错解] (1)n3时,左边=2226,右边=2(221)6,等式成立.

    (2)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2222k12(2k11),那么由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得2222k12k2(2k1)

    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1)(2)可知,等式对任意n>2nN都成立.

    [辨析] 错解中的第二步没用到归纳假设,直接使用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由于未用归纳假设,造成使用数学归纳法失误.

    [正解] (1)n3时,左边=2226,右边=2(221)6,等式成立;

    (2)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2222k12(2k11)

    那么nk1时,2222k12k2(2k11)2k2·2k22(2k1)

    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1)(2)可知,等式对任意n>2nN都成立.

    2.(2018·江苏高考模拟(理))在正整数集上定义函数,满足,且

    (1)求证:

    (2)是否存在实数ab,使,对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1)因为,整理得

    ,代入得

    所以

    (2)由,可得   

    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存在实数,,使成立.

    ① 当时,显然成立.   

    ② 当时,假设存在,使得成立,

    那么,当时,

    即当时,存在,使得成立.

    由①,②可知,存在实数,,使对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

    【易错提醒】

    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其中,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验证nn0时结论成立的n0不一定为1,根据题目要求,有时可为23等;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相关试卷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7.6数学归纳法(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7.6数学归纳法(练)(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数列{an}满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一轮讲练测专题7.6 数学归纳法 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一轮讲练测专题7.6 数学归纳法 学生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数列{an}满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一轮讲练测专题7.6 数学归纳法 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一轮讲练测专题7.6 数学归纳法 教师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数列{an}满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讲)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