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高二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在水田中种稻、养鱼和养蛙,这种稻-鱼-蛙共生种养的农业模式体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生动场景。蛙的食物主要是蛾类等农业害虫,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蛙粪以及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和水生虫类等为食。从该农田中收获的鱼和蛙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鱼、蛙的除虫作用,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 鱼、蛙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 在水田中养蛙,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利的方向
    D. 稻-鱼-蛙共生形成的群落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环境有关。
    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能量流动意义:调整了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方向;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详解】A、通过鱼、蛙的除虫作用,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A正确;
    B、鱼、蛙的粪便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但是不能供能,B错误;
    C、在水田中养蛙,蛙以蛾类等农业害虫为食,调整了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利的方向,C正确;
    D、稻-鱼-娃共生形成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等因素呈镶嵌分布,所以稻-鱼-娃共生形成的群落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合理的是
    A. 图1、2所示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所示为曲线Ⅰ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
    B. 鱼类捕捞在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C. 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Ⅰ为培养早期,Ⅱ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
    D. 图3曲线的i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性知识,注意最大持续捕捞量和最大日捕捞量不同;种内斗争的剧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详解】A、种群存活率越高种群的增长越快,图3所示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最快,达到K时增长最慢,符合曲线II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A错误;
    B、图1的f点、图2的h点和图3的i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但种群密度不是最大,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B错误;
    C、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实验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早期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增长,则Ⅰ为培养早期,随时间延长,氧气不足,酵母菌无氧呼吸导致酒精增多,即曲线Ⅱ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会引起种群数量下降,C正确;
    D、种群密度越大,个体间因食物和空间等资源的斗争越激烈,图3曲线的i点并没有达到最大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C。
    3. 如图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5到10月间的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结果偏高
    B. 根据调查结果可确定某些年龄段布氏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接近1:1,破坏性别比例会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雄性成年布氏田鼠的生活力可能不如雌性成年鼠
    D.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但未来几年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重捕标记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结果偏高,A正确;
    B、根据调查结果可确定布氏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接近1:1,破坏其性别比例会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但不会影响死亡率,B错误;
    C、图示结果显示雄性成年布氏田鼠占比少于雌性,可能是雄性成年鼠的生活力不如雌性成年鼠,C正确;
    D、依据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但种群数量还与迁入率、迁出率有关,并且受环境、气候等的影响,所以未来几年其种群数量不一定增加,D正确。
    故选B。
    4. 俗话说“旱极必有蝗”,就是说大旱之后通常会有蝗灾肆虐。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因此蝗虫数量大大增加,而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使用杀虫剂使蝗虫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 非生物因素通过影响蝗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
    C. 阴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这属于非生物因素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D. 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是防治蝗灾发生的有效措施
    【答案】C
    【解析】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则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详解】A、杀虫剂的效率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即使用杀虫剂使蝗虫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
    B、题中非生物因素,如水分的多少,通过影响蝗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B正确;
    C、阴湿多雨的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易在蝗虫间流行疾病,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属于生物因素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C错误;
    D、青蛙捕食蝗虫,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所以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D正确。
    故选C。
    5.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相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此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 K 值小于实际的 K 值
    B.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用规格为 25×16(25 个中方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培养液经 过100倍稀释,统计中方格的细胞数目平均值为30,则1mL 原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7.5×108个
    C. 在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使用样方法,取样方时一定要随机取样
    D.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统计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记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记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
    【详解】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根据公式可知,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新捕获后带标记的个数的值等于该区域的个体总数,由于是在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的调查,在调查这段时间有新的个体出生,则会导致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因而估算值偏大,即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 K 值大于实际的 K 值,A错误;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用规格为 25×16(25 个中方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培养液经 过100倍稀释,统计中方格的细胞数目平均值为30,则1mL 原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30×25÷0.1×103×100=7.5×108个,B正确;
    C、由于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在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使用样方法,为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取样方时一定要随机取样,C正确;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统计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可以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可使用记名计算法,D正确。
    故选A。
    6. 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 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 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 利用种间关系,引进入侵生物的天敌来治理入侵生物都是安全且有效的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的种群特征是年龄组成。
    演替是指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A、在利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有利于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即不能选择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A错误;
    B、群落演替的本质是优势取代,即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B错误;
    C、题中显示,“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说明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正确;
    D、利用种间关系,引进入侵生物的天敌来治理入侵生物未必都是安全且有效的,若引入不慎,也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D错误。
    故选ABD。
    7. 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水稻被二化螟寄生后会产生特殊“气味”,吸引赤眼蜂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科研人员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四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褐飞虱和二化螟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但竞争并不激烈
    B. 赤眼蜂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二者关系为捕食
    C. 褐飞虱的存在会增加二化螟的种内竞争
    D. 水稻产生的“气味”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间关系: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为食的现象;
    ②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③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详解】A、二者均以水稻为食,但二化螟取食水稻茎秆纤维,褐飞虱取食茎叶汁液,故生态位有重叠,但不大,所以二者为竞争关系但竞争并不激烈,A正确;
    B、赤眼蜂将卵产在二化螟的卵内,会杀死二化螟的卵,二者关系为捕食,B正确;
    C、3组和1组对比可知,褐飞虱单独存在时有利于二化螟虫体生长;4组和2组对比可知,褐飞虱与二化螟共同寄生时可减弱二化螟种内竞争,利于二化螟虫体生长,C错误;
    D、水稻被二化螟寄生后会产生特殊“气味”,吸引赤眼蜂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由此可知,水稻产生的“气味”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D正确。
    故选C。
    8.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碳循环,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
    B. 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6%
    C. 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是乙
    D. 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一可知,图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为生产者的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③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分析图二可知,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①表示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②③④表示消费者,②为第二营养级,③为第三营养级,④为第四营养级。
    分析图三可知,表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甲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乙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丙表示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丁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详解】A、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乙→A→B→D;乙→A→D;乙→A→C,A正确;
    B、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500-100=400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400÷3125×100%=12.8%,B错误;
    C、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甲为同化量,丙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甲=乙+丙,故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
    D、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D正确。
    故选B。
    9. 宋代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技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描述了一个丰收年景中夏夜的景象,其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青蛙通过鸣叫声在同种生物间传递着物理信息
    B. 水稻的开花受日照长短的影响,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C. 可用性外激素诱捕稻叶螟的成虫,这种防治害虫的方式属化学防治
    D. 水稻开花时,花的蜜腺分泌蜜汁吸引蜜蜂和蝴蝶传粉,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①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②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③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A、物理信息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且青蛙鸣叫的目的是求偶,故青蛙通过鸣叫声在同种生物间传递着物理信息,A正确;
    B、日照长短是一种物理信息,且日照长短决定了水稻开花期,故水稻的开花受日照长短的影响,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正确;
    C、可用性外激素诱捕稻叶螟的成虫,这种防治害虫的方式属生物防治,C错误;
    D、蜜汁是一种化学物质,故水稻开花时,花的蜜腺分泌蜜汁吸引蜜蜂和蝴蝶传粉,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D正确。
    故选C。
    10.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村镇的农民率先建起了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如图表示该生态农业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物质或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戊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B. 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 利用秸秆制造沼气,能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只有水稻、大豆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A、戊为鸡的粪便,粪便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正确;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
    C、利用秸秆制造沼气,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含水稻、大豆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D错误。
    故选A。
    11.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基本原则
    B. 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C. 我国西北地区选用耐旱性强的植物建设防护林遵循了自生的原理
    D. 开车与步行相比、吃肉与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4)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详解】A、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该原则既能保证对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也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A正确;
    B、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减小生态足迹,进而提高生态承载力,B正确;
    C、我国西北地区选用耐旱性强的植物适应了当地缺水的环境,进而可用于建设防护林,这一设计遵循了协调的原理,C错误;
    D、开车与步行相比、吃肉与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强调步行,适当提倡素食自由,D正确。
    故选C。
    12. 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立体生态浮床用于水体水质提升、黑臭水体净化和水体景观修复,浮床分水生植物层和深度处理层。上层污水进入水生植物层,水生植物和藻类同时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N、P营养元素。深度处理层从外到内分为A、B和C处理区,下层污水依次进入A、B和C处理区,A处理区通过废弃软壳(主要为鸡蛋壳)富集微生物及微小动物并吸附Р元素,B处理区通过水生动物消化作用将难降解性污染物分解或者转化,C处理区通过人工介质(主要为聚乙烯和涤纶丝)富集微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下列有关该生态浮床设计目的及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浮床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B. 利用该浮床进行水体景观修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 利用该生态浮床可以对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水体提升水质时,同时浮床中的水生植物还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饲料
    D. 通过风机转动给浮床提供氧气,更有利于水体的净化,其原因是对浮床提供氧气,可以增强水生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促进对无机盐离子吸收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其处理污水具有简单有效、花费少、耗能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同时浮床还可以美化环境。
    【详解】A、生态浮床具有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
    B、该立体生态浮床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该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B正确;
    C、由于重金属难以被机体代谢出去,会沿着制作家畜饲料的植物→家畜→人这一食物链传递,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对家畜和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浮床中的水生植物不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饲料,C错误;
    D、若给浮床提供氧气,可以增强水生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促进对无机盐离子吸收,同时促进A、C处理区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和B处理区动物对难降解性污染物的分解或转化速度,从而更有利于水体的净化,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果酒、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B. 果酒、果醋发酵过程中都需要不断通入空气
    C. 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D. 泡菜发酵后期,尽管乳酸菌占优势,但仍有产气菌繁殖,需开盖放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A、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原核生物,A错误;
    B、果酒制作过程中需用酵母菌,前期需通入氧气,后期保持无氧环境进行发酵产生酒精,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持续通入氧气,B错误;
    C、不同的微生物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不同,如酵母菌温度为18-30℃,醋酸菌为30-35℃,细菌中性偏碱,霉菌偏酸,C正确;
    D、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开盖放气会影响乳酸菌发酵,因此不能开盖放气,D错误。
    故选C。
    14. 土壤被称为“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科学工作者要从土壤中分离或鉴定需要的微生物,需要配制选择培养基,再通过接种、培养、纯化、筛选等技术获得微生物。下列关于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分离或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土壤中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需要配制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在灭菌后将培养基调至酸性
    B. 从土壤中分离出纤维素的分解菌,需要配制含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且加刚果红
    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分解菌
    D. 从土壤中分离固氮微生物需要配制不含氮源的培养基,且培养条件要适宜
    【答案】A
    【解析】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一类根据特定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而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功能。
    【详解】A、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对真菌无影响,因此,从土壤中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需要配制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且调试pH需要在灭菌前,A错误;
    B、纤维素分解菌能分泌纤维素酶,能利用纤维素,而其他微生物不能利用纤维素,刚果红和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被分解后出现透明圈,所以能分离和筛选纤维素的分解菌,B正确;
    C、分解尿素的分解菌能合成脲酶,把尿素分解成NH3,NH3再转化NO3- 、NH4+被植物利用,其他微生物细胞中不能合成脲酶,不能利用尿素,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C正确;
    D、固氮菌能利用空气中N2,其他微生物不能利用,因此需要配制不含氮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且培养条件要适宜,D正确。
    故选A。
    15. 2022 年第十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品涵盖食品(乳制品、功能食品、酒与饮料)、食品添加剂、医药(疫苗、抗生素、蛋白等)、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药,化药、中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发酵饲料等,可以看出发酵工程已经深人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蛋白是从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出的蛋白质,可制成饲料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蛋或产奶量显著提升
    B. 若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则发酵装置不需要严格的灭菌
    C. 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 pH 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例如想要积累谷氨酸需要在酸条件下进行发酵。
    D. 酱油等传统食品可以通过发酵工程来生产,而且发酵工程还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奶或产蛋量显著提高。
    【详解】A、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本身,可制成饲料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蛋或产奶量显著提升,A错误;
    B、若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为了获得高产,发酵装置需要严格的灭菌,B错误;
    C、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 pH 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例如想要积累谷氨酸需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发酵,在酸性条件下无法积累谷氨酸,C错误;
    D、酱油等传统食品可以通过发酵工程来生产,而且发酵工程选用的菌种质量高、品种单一,因而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D正确。
    故选D。
    16. 解磷菌可以使土壤中难以利用的磷转化为植物易吸收的磷。某工厂生产解磷菌的企业标准是当发酵液中菌体的浓度为2×1011个/L时发酵结束,经处理后分装、质检、上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农业生产中可将解磷菌作为微生物肥料
    B. 为保证活菌数量符合产品要求不宜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C. 发酵结束前取0.2mL发酵液涂布平板计数时稀释度为10-7最合适
    D. 发酵结束后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
    【答案】C
    【解析】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 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品。
    【详解】A、解磷菌可以使土壤中难以利用的磷转化为植物易吸收的磷,能为植物提供含磷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将解磷菌作为微生物肥料,A正确;
    B、显微镜直接计数时死菌和活菌均包含在内,且无法区分,导致统计结果偏大,不符合产品要求,B正确;
    C、符合生成标准的发酵液中菌体的浓度为2×1011个/L,发酵结束前取0.2mL发酵液涂布平板计数时稀释度为10-7时平板上的菌落数约为2×1011个/L×0.2ml×10-7×10-3=4个,不在30~300范围内,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稀释度为10-7不合适,C错误;
    D、发酵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 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和干燥,D正确。
    故选C。
    17.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具体过程是先通过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再进行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在该实验中噬菌体能够使炭疽杆菌死亡,增加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所用的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有机碳源
    B. 在35°C条件下培养24h,液体培养基因杂菌污染而变浑浊
    C. 实验过程中,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
    D. 若疑似患者已被炭疽杆菌感染,则实验组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的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炭疽杆菌是原核生物,可作为噬菌体的宿主;炭疽杆菌是异养型生物,培养时需要有机物作为碳源。
    【详解】A、炭疽杆菌是异养型的生物,需要以有机物作为碳源,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有机碳源,A正确;
    B、在35°C条件下培养24h,主要因为炭疽杆菌大量繁殖导致液体培养基变浑浊,B错误;
    C、实验组加入的是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为了排除生理盐水的影响,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C正确;
    D、噬菌体的宿主具有专一性,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实验组加入噬菌体就会侵染炭疽杆菌,炭疽杆菌就会裂解,已知在该实验中噬菌体能够使炭疽杆菌死亡,增加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故实验组培养基浑浊度高于对照组,D正确。
    故选B。
    18. 荔枝的冬梢是影响翌年开花结果的因素之一。“出冬梢、春无花,夏无果”,幼龄树早花或花量大是造成花而不实的弊病根源。研究表明,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施用对荔枝具有一定的控梢促果的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喷洒不同浓度乙烯利对荔枝抽穗的影响
    浓度/(mg.L-1)
    对照
    500
    1000
    2000
    3000
    花穗长度/cm
    22.02
    19.4
    16.59
    15.85
    15.78
    每穗平均花量/朵
    1238
    1079
    1023
    630
    317
    雌花比率/%
    10.06
    11.74
    11.79
    30.14
    46.42
    抽穗率/%
    93.73
    91.46
    86.87
    54.97
    53.71

    A. 乙烯利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B. 乙烯利能为荔枝生长提供能量,也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 实验浓度范围内,乙烯利能抑制花穗伸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D. 荔枝经处理后,雌花比率随抽穗率的提高而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详解】A、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而是人工合成的,A错误;
    B、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既不为荔枝生长提供能量,也不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起调节作用,B错误;
    C、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相比,实验范围内,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后花穗长度均有所降低,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C正确;
    D、荔枝经处理后,实验浓度内,雌花比率随乙烯利浓度升高而升高,而抽穗率随乙烯利浓度升高而降低,D错误。
    故选C。
    19.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激素合成在内的诸多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B. 萌发需要光的种子一般较小、储存营养物质少,需要光照为萌发提供能量
    C. 植物都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以避免在冬季来临之前开花而无法正常结果
    D. 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光照、温度、重力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故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详解】A、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既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也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某些酶基因的表达来调节酶的数量,从而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
    B、萌发需要光的种子一般较小,储藏的营养物质也很少,萌发后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但萌发不需要光照提供能量,B错误;
    C、有的植物需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如冬小麦,这样可以避免在冬季来临之前开花而造成损伤导致无法正常结果,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
    D、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是植物相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即这些生理变化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D正确。
    故选D。
    20. 重庆黔江猕猴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体内激素动态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控制的
    B. 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C. 猕猴桃采摘后生长素释放增加,果实内物质转化速度加快使果实成熟
    D. 环境可通过影响激素的产生共同调节猕猴桃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
    【详解】A、据图可知,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控制的,如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A正确;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据图可知,开花初期,脱落酸含量明显降低的同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却快速升高,开花一个月后,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依次出现高峰,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果实的发育和成熟,B正确;
    C、生长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猕猴桃采摘后,乙烯释放增加,从而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
    D、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的调控,除了激素调节外,还受光照、温度的影响,即环境可通过影响激素的产生共同调节猕猴桃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D正确。
    故选C。
    二、综合题
    21. 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身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细胞分裂素
    促进
    抑制
    促进
    抑制
    -
    脱落酸
    抑制
    -
    -
    促进

    乙烯
    -
    -
    抑制
    促进
    -

    (1)从表中信息分析,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同时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 ______。
    (3)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______(填“雌花”、“雄花”或“雌花和雄花”)。
    (4)脱落酸(ABA)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拟南芥种子中有一种隐花色素 CRY1 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 为了研究 ABA 与隐花色素 CRY1 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 突变体(无法合成 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 MS 培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 ABA 的 MS 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物体中的脱落酸常常合成于根冠、萎蔫的叶片等部位,其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
    ②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却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测,CRY1 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是通过______(填“提高”或“降低”)种子对 ABA 的敏感性来实现的,做出这种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不同 ②. 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2)摘除顶芽、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雌花 (4) ①. 衰老和脱落 ②. 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③. 降低 ④. 在相同浓度 ABA 的影响下,野生型种子中含有 CRY1,其发芽率比突变型更高,说明 CRY1 能够降低种子对 ABA 的敏感性
    【解析】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
    【小问1详解】
    由表格信息可知,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生长、器官脱落,促进插条生根,但会抑制根的生长,说明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同时还可看到,在果实生长方面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乙烯起抑制作用,据此可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小问2详解】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若要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摘除顶芽和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小问3详解】
    不同植物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器官的生长、发育。黄瓜茎端中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由于脱落酸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分化出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小问4详解】
    ①植物体中的脱落酸主要在根冠、萎蔫的叶片等部位合成,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②题中显示,CRY1是感光受体,若要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为保持无关变量一致且适宜,所以需要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培养。
    ③脱落酸(ABA)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在相同浓度ABA的作用下,野生型种子中含有CRY1,其发芽率比突变型更高,说明CRYI感受光刺激后能够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
    22. 南非葵(一种多年生半灌木植物)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用本地物种对南非葵进行替代控制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方法。为了筛选目标替代植物,科研人员选择本地物种南酸枣(落叶乔木)、假地豆(小灌木)和狗尾草(禾本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下表为南非葵单种和混种时的南非葵的株高、生物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式
    南非葵单种
    南非葵与南酸枣混种
    南非葵与假地豆混种
    南非葵与狗尾草混种
    生物量(g)
    42
    60
    8
    18
    株高(cm)
    82
    70
    42
    58

    (1)在生态系统中,南非葵属于______(成分),其同化的碳除释放到非生物环境外,去向还有______,碳主要以______形式在南非葵和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2)南非葵与假地豆、狗尾草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南非葵入侵,当地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研究中,研究人员选用本地物种对南非葵进行替代控制,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原理。
    (3)根据实验结果,优先选择______作为替代植物,依据是______。
    (4)南非葵可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渗入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活性炭能吸收化学物质但对植物的生长无直接影响,为探究活性炭对南非葵与假地豆、狗尾草之间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在不同处理下假地豆和狗尾草的株高如下图。
    ①南非葵产生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能______。
    ②结果表明,南非葵产生的化学物质对______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答案】(1) ①. 生产者 ②. 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③. CO2
    (2) ①. (种间)竞争 ②. 次生 ③. 协调
    (3) ①. 假地豆 ②. 南非葵与假地豆混种后株高、生物量显著下降
    (4) ①.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②. 假地豆
    【解析】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有:①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如海豚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的萌发;②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花引蝶,动物释放信息素吸引异性;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狼靠兔的气味捕食。
    【小问1详解】
    南非葵是一种多年生半灌木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南非葵属于生产者,其同化的碳除释放到非生物环境外,去向还有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和未被利用),在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
    【小问2详解】
    南非葵与假地豆、狗尾草均属于植物,它们之间存在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种间竞争;南非葵入侵,当地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由于当地本来就存在土壤条件和其他物种,因此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研究中,研究人员选用本地物种对南非葵进行替代控制,当地物种更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等环境条件,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协调原理。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结果,优先选择假地豆作为替代植物,依据是南非葵与假地豆混种时,南非葵的生物量和株高显著下降,说明假地豆能有效抑制南非葵的生长。
    【小问4详解】
    ①南非葵产生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涉及到两个物种,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②由题意可知:活性炭能吸收南非葵产生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但对植物的生长无直接影响,从结果分析,与无活性炭组相比,有活性炭组假地豆株高明显增加,说明南非葵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假地豆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23. 土壤中的有些细菌可以利用石油中的多环芳烃,据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降解石油的细菌菌株M和N,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

    成分
    培养基1
    K2HPO4、MgSO4、NH4NO3、石油
    培养基Ⅱ
    K2HPO4、MgSO4、石油

    (1)实验时,培养基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培养基中提供碳源的是______________,培养基Ⅰ和培养基Ⅱ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株M计数时,每毫升菌液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且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约200个,则至少应将菌株M的菌液稀释____________倍。
    (3)为进一步探究并比较M和N两个菌株在不同条件下降解石油的能力,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M、N两个菌株分别接种在两液体培养基Ⅰ中,得到M、N菌液。
    步骤二:另取培养基Ⅰ、Ⅱ,添加琼脂分别制成平板Ⅰ、Ⅱ,在平板Ⅰ上制作两个直径相等的孔标号ⅠA、ⅠB,平板Ⅱ重复以上的操作,两个孔分别标号ⅡA、ⅡB。
    步骤三:将等量等浓度的M菌液和N菌液分别接种到平板Ⅰ的ⅠA和ⅠB,平板Ⅱ也进行同样的操作。
    步骤四: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平板Ⅰ、Ⅱ的透明圈大小如下表所示:
    菌株
    平板Ⅰ
    平板Ⅱ
    ⅠA
    IB
    ⅡA
    ⅡB
    透明圈大小
    +++
    ++
    ++

    注:“+”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无透明圈。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平板上透明圈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高压蒸汽灭菌 ②. 石油 ③. 选择 (2)10⁴
    (3) ①. 培养基的成分和菌株的类型 ②. 细菌将平板中的石油分解 ③. 在有氮源的培养基上,M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N菌株;在无氮源的培养基上,N 菌株无降解石油的能力,但M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减弱
    【解析】
    【分析】1、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允许特定微生物生长,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小问1详解】
    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表中只有石油含有碳元素,所以提供碳源的是石油,培养基Ⅰ和培养基Ⅱ中只有石油是碳源,只有能够分解石油的微生物才能生长,所以培养基Ⅰ和培养基Ⅱ均属于选择培养基。
    【小问2详解】
    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液后的菌液,且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的倍数至少为2×107÷1000×100÷200=1×104倍。
    【小问3详解】
    ①本实验中人为改变的量是培养基的成分和菌株的类型,所以培养基的成分和菌株的类型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②由于细菌将平板中的石油分解,则在平板上出现透明圈。
    ③培养基Ⅰ和培养基Ⅱ的区别就是培养基Ⅰ有氮源,培养基Ⅱ没有氮源,所以根据本实验中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判断在有氮源的培养基上,M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N菌株;在无氮源的培养基上,N 菌株无降解石油的能力,但M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减弱。

    相关试卷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