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解析版).docx
    • 原卷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原卷版).docx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01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02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03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01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02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单元测试卷(沪科版)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重点题型+基础卷】

    重点题型归纳
    题型1:温度与温度计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是
    C.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
    【答案】B
    【解析】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6~37℃,故A不符合题意;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40℃,故C不符合题意;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小于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实验室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答案】 热胀冷缩 -22
    【解析】[1]大部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室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越往下越大,因此应读零下,读数为-22℃。
    3.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图 。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 ;(2) ;
      
    【答案】 丁 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 丙: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解析】[1][2][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即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等。故操作中正确的是图丁;甲乙两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题型2:判断物态变化及其现象
    4.“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梵净山主峰时而薄雾缭绕,时而雾散峰青。此现象主要包含下列哪两种物态变化(  )
    A.熔化和凝华 B.液化和汽化
    C.汽化和熔化 D.凝固和升华
    【答案】B
    【解析】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雾散是因为小水珠汽化成了水蒸气。
    故选B。
    5.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鹅塘明梅村山顶树上挂的冰柱
    B.钟山十里画廊荷叶上晶莹的露珠
    C.富川麦岭田野里凝重的霜
    D.姑婆山山顶轻柔的雪
    【答案】B
    【解析】A.冰柱是由于水的凝固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水蒸气的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由于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雪是由于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低
    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D.湖南的冬季,窗户上的小水珠常出现在玻璃内侧
    【答案】A
    【解析】A.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食物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食物熟的越快,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液的蒸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冬季室内温度较高,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夏天,清晨河面上出现薄雾
    C.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
    D.冬天,冰雕没有熔化却变小
    【答案】C
    【解析】A.冰雪消融汇成溪流,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清晨河面上出现薄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雪、霜、雾凇等现象的形成都属于凝华现象,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属于凝华,故C符合题意;
    D.冰雕没有熔化却变小,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在极度干早的沙漠地区,夜晚气温一直在-15℃左右,落在沙子上的雪很快就消失了,则雪消失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
    【答案】C
    【解析】因夜晚气温一直在-15℃左右,低于冰的熔点,因此雪不可能熔化。飘雪落在沙子上很快消失,则雪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个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型3:物态变化的应用
    9.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B
    【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固体,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冰融河开 B.  清晨结露
    C.  深秋凝霜 D.  铁水铸锅
    【答案】A
    【解析】A.冰融河开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铁水铸锅,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有关节气谚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立春:“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惊蛰:“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C.大雪:“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大寒:“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A.立春:“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惊蛰:“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需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
    C.大雪:“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雪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故C正确;
    D.大寒:“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水凝固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12.二氧化碳气体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会变成固态的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 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
    【解析】干冰在常温下是固态,干冰是容易升华的物质,在常温下会升华变为气体,吸收热量。
    题型4:物态变化有关的吸热、放热问题
    1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 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
    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
    【答案】C
    【解析】A.洒水降温是利用蒸发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冰袋冷敷是利用熔化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
    C.蒸汽熨烫是利用水蒸气液化放热熨烫使衣物平整,故C符合题意;    
    D.干冰保鲜是利用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妈妈将樟脑丸放入大衣柜内,一段时间之后,小明打开大衣柜,发现樟脑丸不见了,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一物态变化需要 热。
    【答案】 升华 吸
    【解析】[1]一段时间之后,小明打开大衣柜,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升华需要吸热。
    15.如图,显示了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所需的条件,则甲物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从乙到丙时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
      
    【答案】 液态 放
    【解析】[1][2]由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则甲到乙是液态变成气态为汽化过程,需要吸热;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乙到丙是气态变成固态为凝华过程,则乙到丙的过程需要放热。
    16.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过程
    C.雾的形成是甲到丙的过程
    D.霜的形成是乙到丙的过程
    【答案】C
    【解析】A.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则乙是固态,丙是液态水,冰雪消融是乙到丙的过程,故A错误;

    B.露珠消失是液态露珠汽化为水蒸气,汽化吸热,甲是气态,因此露珠消失是丙到甲的过程,故B错误;
    C.雾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是甲到丙的过程,故C正确;
    D.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是甲到乙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题型5:水循环 、水资源危机
    17.自然界中不少高山冰川就是大江、大河的 ,河流及渗入土壤、植物中的水分会通过 升腾到空气中成 。当高空遇冷时,空气中的 液化成 或 成小冰晶,到一定程度后又降落回地面,这就是自然界中 的大致过程。
    【答案】 源头 汽化 水蒸气 水蒸气 小水滴 凝华 水循环
    【解析】[1]冰川有许多固态的冰,通过熔化现象变为液态的水,产生河流。
    [2][3]液态的水在流动过程中,会汽化吸热变为气态的水蒸气。
    [4][5][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或放热凝华形成小冰晶。
    [7]小水滴或小冰晶过大后,会下落形成雨或雪,就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18.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中,恰当的是(  )
    ①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②推广家用节水器具;
    ③垃圾可以扔到河里由水流带走;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
    ⑤农业灌溉引用工业废水。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工业废水如果能够达标排放,这样就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故①做法正确;
    ②家庭如果都能够利用节水器具,这样会减少对水的利用量,节约用水,故②做法正确;
    ③垃圾扔到河里,会污染河水,故③做法不妥;
    ④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会破坏地质结构,故④做法不妥;
    ⑤工业或生活废水对环境有很强的污染性,如果直接用来农业灌溉,会造成对庄稼污染和破坏,故⑤做法不妥。
    综上所述,恰当做法是①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9.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液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深圳市属于淡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
    【答案】B
    【解析】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形成水蒸气,故A错误;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形成小水滴,故B正确;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由液态变为固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故C错误;
    D.深圳属于比较缺水的城市,并不属于淡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故D错误。
    故选B。
    题型6:物态变化实验题
    20.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调整 (选填“烧杯”或“温度计”)的位置;
    (2)实验中,水温升到90℃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并记入表格,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读数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
    (4)观察到气泡如图丙所示,这是水沸腾 (选填“前”或“时”)的现象。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否正确: 。
    【答案】 烧杯 96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时 见解析
    【解析】(1)[1]因为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的底部,所以需要先调整烧杯。
    (2)[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线往上示数越大,所以读数为96℃。
    (3)[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4]图丙中气泡往上越来越大,说明水蒸气含量越来越多,所以说明是沸腾时的气泡图像。
    [5]不正确,因为撤去酒精灯,由于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不能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
    21.如图所示,观察碘的物态变化情况。
      
    (1)微微加热密封有固态碘颗粒的玻璃锤,发现玻璃锤内没有出现液态碘就直接出现紫色碘蒸气,这是碘发生了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词);
    (2)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一标准大气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3℃,甲图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玻璃锤,乙图用沸水加热玻璃锤。 图所示方案更合理,理由是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碘发生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词)。
    【答案】 升华 乙 熔化
    【解析】(1)[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2][3]选用乙图更合理,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且沸腾后保持不变,此时碘发生升华现象,而直接在火焰上加热,因为火焰的温度超过碘的熔点和沸点,碘会熔化,再汽化,而不是升华现象。
    22.小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分别用水浴法对海波和石蜡进行加热,直到它们完全变为液态后温度继续升高一段时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3
    45
    47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5
    石蜡的温度/
    43
    46
    49
    52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2)在第(1)问中所确定出的晶体物质的熔点是 ;
    (3)海波被加热到第10min时,它处于 (选填“固”或“液”)态;
    (4)实验过程中采用“水浴法”对试管内的物质加热目的是 。
    【答案】 海波 48 液 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
    【解析】(1)[1]由表格中数据得,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熔点,是晶体;石蜡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没有固定熔点,是非晶体。
    (2)[2]由表格中数据得,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48℃,即熔点是48℃。
    (3)[3]由表格中数据得,海波被加热到第9min时,熔化结束,则海波被加热到第10min时,它处于液态。
    (4)[4]实验过程中采用“水浴法”对试管内的物质加热可以使试管中物质受热均匀。
    基础单元过关练
    一、单选题
    1.以下温度估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市冬季寒冷的室外温度可达到-65℃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6.5℃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8℃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
    【答案】B
    【解析】A.北京市冬季最低气温在-20℃左右,故A错误;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正确;
    C.人体正常体温在36.5℃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C错误;
    D.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外侧
    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液化
    【答案】B
    【解析】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A错误;
    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因为医护人员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罩镜片变成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
    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熔化成了水,故D错误。
    故选B。
    3.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
    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答案】A
    【解析】A.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
    B.雨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4.在医院里,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先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烤一烤”的主要目的是(  )
    A.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B.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唾液汽化
    C.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唾液凝固 D.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华
    【答案】A
    【解析】镜子的温度升高后,病人口中的水蒸气(气态)不会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能使医生利用镜子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清楚地观察病人的牙齿,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在图所示的现象中,用水壶烧水,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手拿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发现勺子上有水滴滴下,下列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当水壶内的水沸腾时,才会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
    B.壶嘴放置的勺子温度越高,勺子上越容易有水滴产生
    C.经过一段时间后勺子温度会升高,说明液化会放出热量
    D.若是在海拔较高的高原进行该实验,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答案】C
    【解析】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在水没沸腾时也会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故A错误;
    B.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壶嘴放置的勺子温度越低,水蒸气越容易液化,勺子上越容易有水滴产生,故B错误;
    C.经过一段时间后勺子温度会升高,是由于勺子吸收了热量,这些热量是由于水蒸气越冷液化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
    D.若是在海拔较高的高原进行该实验,虽然水的沸点降低,但水蒸气遇冷液化放出热量,这种现象仍会发生,故D错误。
    故选C。
    6.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瓶内的水量减少是因为水升华成为了水蒸气
    B.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C.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可以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D.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中加入一些冰
    【答案】D
    【解析】A.烧瓶内的水量减少是由于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
    B.“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组成的,水蒸气我们是看不到的,故B错误;
    C.金属盘的温度升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水蒸气温度高,金属盘会与水蒸气发生热传递,吸收水蒸气放出的热量,这也是金属盘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水蒸气发生液化时放出一部分热量被金属盘吸收;因此仅凭金属盘的温度升高无法直接得出液化放热的结论,故C错误;
    D.金属盘温度越低,则水蒸气液化放热现象越明显,水会越多,故D正确。
    故选D。
    7.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江河、湖、海、湿地、森林和草原等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汽化成水蒸气
    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吸收热量,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放出热量,熔化成雨水
    【答案】B
    【解析】A.地表水和海水吸热后才能汽化为水蒸气,故A错误;
    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发生液化现象,故B正确;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由液态的小水滴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雨水,故D错误。
    故选B。
    8.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小明持续加热该物质,认真规范的完成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48℃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该物质在42℃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答案】B
    【解析】A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至8分钟吸热但温度保持48℃不变,故该物质属于晶体,该物质的熔点为48℃,故A错误,B正确;
    C.熔化是吸热过程,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故C错误;
    D.该物质在4至8分钟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该物质在42℃时处于固态,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酒精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
    B.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C.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D.南通冬季气温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
    【答案】D
    【解析】AC.读图甲可知,在﹣117℃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固体酒精属于晶体,故AC错误;
    B.由图乙知酒精的沸点为7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故B错误。
    D.我国所有地区最低温度不低于﹣40℃,高于酒精的凝固点,因而南通地区冬季气温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凝固点低于45℃
    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C.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D.EF段物质吸收了热量
    【答案】C
    【解析】A.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E点达到凝固点,因此凝固点等于45℃,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晶体,晶体熔化时吸热不升温,在BC段该物质正在熔化,温度不变,但要持续吸热,故B错误;
    C.t=2min时,该物质还没有达到熔点,因此处于固体状态,故C正确;
    D.EF段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晶体凝固时,放热不降温,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是某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其分度值是 ℃,则他的体温是 ℃。  

    【答案】 热胀冷缩 0.1 38.4
    【解析】[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设计制作的。
    [2]体温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每一个小格代表0.1℃,示数是38.4℃。
    12.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图,某物质由图C所示的状态变为图A所示的状态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答案】凝华
    【解析】由图中可知,图A中分子排列紧密,且非常有规律,故可知图A是固体的分子模型图,图C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故可知图C是气体的分子模型图,图B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间隙比图A大,比图C小,故可知图B是液体的分子模型图;某物质由图C所示的状态变为图A所示的状态,即由气态变为固态,故可知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13.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例如在北方的冬天,水结冰现象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自来水管内水结冰,体积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导致自来水管被“冻裂”;菜窖内水桶里水结冰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答案】 变大 放热
    【解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当水结冰时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2]水结冰属于晶体的凝固,凝固需要放出热量,故菜窖内水桶里水结冰时会放热,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14.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干冰)。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 为气体,并从周围 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为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答案】 升华 吸收 液化 凝华
    【解析】[1][2]投撒到云层中的固态干冰在云层中很易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此过程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3][4]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放出热量,会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15.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oC,醋的沸点为60oC,当温度达到 oC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只要锅内醋没有汽化完,“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就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
    【答案】 60 不会
    【解析】[1][2]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60℃时,锅中的“油”也就是其中的醋就沸腾了,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只要锅内醋没有汽化完,“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就不会升高。
    16.沏茶时,玻璃杯的 (填“内”或“外”)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在上述现象中,“出现水雾”是 现象,“水雾消失”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 内 液化 汽化
    【解析】[1][2][3]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是杯中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内壁,在内壁上液化为小水滴,即出现水雾;过一会儿水雾又消失了,这是因为小水滴又汽化为水蒸气。
    17.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装置,不用酒精灯加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图乙是“探究蜡烛熔化”的实验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在铜、玻璃、松香中具有冰熔化特点是 。
      
    【答案】 正确 受热均匀
    不变 铜
    【解析】[1]由于室温高于冰的熔点,所以冰能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所以“探究冰熔化”的实验时,可以不用酒精灯加热。
    [2]“探究蜡烛熔化”的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
    [3]由于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由于铜是晶体,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玻璃、松香是非晶体,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所以铜具有和冰一样的熔化特点。
    18.如图甲,用装满水的玻璃瓶、橡皮塞和细玻璃管可制成多功能演示器。用力挤压瓶身,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将此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由于液体的 ,玻璃管内液面会随之升降,这就是一个简易温度计;将装置内的水倒掉小部分,又可制作成简易的气压计,如图乙所示。将它从山脚移到山顶,细玻璃管内液柱将 (选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 形状 热胀冷缩 上升
    【解析】[1]将瓶内灌满水,塞紧塞子,用力挤压瓶子,瓶子的容积减小,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说明玻璃瓶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此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会随之升降,这就是一个简易温度计。
    [3]将装置内的水倒掉小部分,如图乙所示。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液面会上升。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的是一支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请在图中标出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
      
    【答案】  
    【解析】由图体温计的一个大格代表,一个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则其最小分度值为,据此标出体温为的具体位置在37以上第5个小格,如图所示:
      
    20.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答案】  
    【解析】酒精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据此可得图象,如图所示:

      
    21.娟娟同学在探究“冰的熔化”实验时,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6
    -4
    -2
    0
    0
    0
    1
    2
    3
    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边坐标纸上画出冰的熔化图象。
      
    【答案】  
    【解析】首先确定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相应的标度,然后确定对应点,最后描点连线做出图象,如图示数:
      

    四、实验题
    22.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器材时,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 调节;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甲图中杯口附近 (填“A”“B”)处的“白气”更浓;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
    【答案】 酒精灯外焰 液化 B 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酒精灯外焰调节。
    (2)[2][3]根据液化和汽化的知识可知,水沸腾时烧杯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杯口附近A处温度高、B处的温度低,B处的“白气”更浓。
    (3)[4]水的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过低或水的量太大或烧杯未加盖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或给烧杯加盖来缩短加热时间。
    23.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的实验时,由于碘蒸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他们选择用碘锤进行实验,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方案。
    (1)两种方案都采用加热的方法,所以他们都猜想:碘在升华时是 热的;
    (2)利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碘锤中都出现了紫色碘蒸气。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根据这个信息,同学们将甲、乙方案进行比较,认为乙方案合理。请分析说明乙方案比甲方案合理的原因: 。

    【答案】 吸 见解析
    【解析】(1)[1]两种方案中对需要对碘进行加热,说明碘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
    (2)[2]通过资料可知: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乙方案中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可以确定碘不可能发生熔化,因此可以确定碘锤中的碘蒸气是碘升华而成的;甲方案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高于碘的熔点,所以碘锤中的碘蒸气有可能是先熔化再汽化而成的,所以乙方案比甲方案更合理。
    2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取适量海波碾碎后放入试管,插进温度计,试管放进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时间
    0
    1
    2
    3
    4
    5
    6
    7
    温度








    (1)将海波碾碎、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绘出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由图像可以看出海波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答案】 试管中的海波受热较均匀    不变
    【解析】(1)[1]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试管内的海波均匀受热。
    (2)[2]根据实验数据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如图所示
        
    (3)[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表格中2min到5min这段时间内,海波温度不变。
    25.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 ;
    (2)如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从实验数据表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温度不变。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温度/℃
    91
    93
    95
    97
    98
    98
    98
    98
    ……
    (4)在图(c)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5)小明和小红分别用图(b)装置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小明和小红分别得出了如图(d)所示的甲、乙两种图线,原因可能是小红这组 ;
    (6)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
    (7)如图丙、丁,其中 是沸腾时的情况;
    (8)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理由是 。
    【答案】 乙 自下而上 低于 水的质量较大 石棉网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烧杯中的水能持续吸热 丙 甲 乙同学剪裁的孔会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解析】(1)[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乙。
    (2)[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使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所以需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因此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顺序进行。
    (3)[3]根据液体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规律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8℃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所以实验时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4]水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

    (5)[5]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d)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水初温相同,但是小红这组水达到沸腾时间长,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较大。
    (6)[6]移开酒精灯后,石棉网有余热,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7)[7]水沸腾的现象是: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丙是沸腾时的情形。
    (8)[8][9]乙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侧壁,从而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故剪裁合适的是甲。




    相关试卷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培优真题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培优真题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培优真题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培优真题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B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B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B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