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4课内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4课内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01
    专题04课内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02
    专题04课内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03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课内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课内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共31页。

    《白鹭》通过对白鹭的描写,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落花生》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了花生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桂花雨》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珍珠鸟》一文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人与鸟,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5.《搭石》一文作者,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的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6.《将相和》一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尊严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选自《妙想科学》一书,为了让孩子了解“速度”这个概念,以孩子熟悉的 赛跑游戏 讲述了速度这一抽象的概念,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让孩子轻松领会了这一专用术语的意义,深深吸引孩子对科学的关注和好奇。
    8. 《冀中的地道战》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颂扬了人民群众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智慧。
    9.《猎人海力布》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10.《牛郎织女(一)》本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仙女织女,并与其结为夫妻的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勤劳的品格,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牛郎织女(二)》本文叙述了牛郎织女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等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和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11.《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诗人痛惜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希望儿子以后家祭的时候能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自己,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还只想着安乐的愤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已亥杂诗》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12.《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13.《圆明园的毁灭》描绘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14. 《无名岛》通过叙述将军与战士们共享(小白菜)的故事。表现了海岛战士(爱岛建岛)、捍卫国防的坚强决心,歌颂了守岛战士(热爱海防、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
    15、《太阳》这篇课文从在个方面介绍太阳:(1)距离远;(2)体积大;(3)温度高
    作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1)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2)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3)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4)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16、《太阳》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列数字: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作比较、列数字: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举例子、列数字“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17、《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18.《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和对孩子深沉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19.《父爱之舟》一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父亲为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借船送我考学等几件往事的回忆,从细微处表现出贫苦生活中父爱的深厚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主要写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精彩极了”是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严厉的爱。
    21.《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枫桥夜泊》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长相思》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抒发了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22.《四季之美》按季节的顺序描写了四节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感情。
    23.《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4.《月迹》一文通过对山村儿童追踪月迹的描写,体现了秋月之美以及童心的天然创造力,意蕴深远,情味深长,全文展示出一种静虚的禅境。
    25.《古人谈读书》《古人谈读书》中孔子认为不懂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学习要永不满足,所学知识要 默默记住;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曾国藩认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6.《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27.《我的“长生果”》 一文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特有的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
    习题演练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理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阅读选文,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并回答问题。
    读表格,我发现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不仅是在夸赞花生,也是在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D.父亲告诉“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一定不能讲究外表的好看。
    3.选文中画“——”的句子是整篇课文的_________句,点明了课文的主旨。其中,“有用的人”指 ______________的人,“只讲体面的人”指_____________ 的人。
    4.你认为人要做怎样的人,不要做怎样的人?仿照画“——”的句子写一写。
    人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不要做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辩 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5.用“——”画出选段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6.选段主要写了一家人____________的情景。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
    7.父亲在谈论花生的时候,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了_________,揭示了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8.下列名言中与画线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
    B.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C.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D.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课内阅读。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 )了,我们就( )到地道里去,让他们( )个空;敌人( )了,我们就从地道里( )来,照常种地( )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9.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
    10.“不计其数”中的“数”的读音是________,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我还能写出它的近义词:__________。
    11.用“ ”画出中心句,用“﹏﹏﹏”画出描述地道总体结构的句子。
    12.读完短文后,我知道了地道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作用。
    课内阅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责备这里的人懒情。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多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江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街。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字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3.选文围绕“搭石”主要写了_____、_______的场景。
    14.刚读到“________”的时候,我不太理解,但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选择了_______的阅读方法;后来借助语境我知道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
    15.文中画“——”的句子要运用了_____描写,写出了人们______的精神和摆搭石时的_____。
    16.下列对选文第1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摆放搭石就是为了自己过河方便,
    B.从“无论……只要……”中,能够很好地体会出乡亲们的精神面貌。
    C.“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本段的中心句。
    D.本段结合了人们摆搭石的具体事例,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的心灵美。
    17.选文中“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人们走搭石时的____描写,将人们走搭石时的______________美_____美写了出来。
    18.生活中,还有很多让人觉得协调有序的画面。请你联系生活,仿照画“——”的句子,从声音、动作等方面展开写一写。(提示:可以使用叠词)
    每当____的时候,_____是那么协调有序!
    ________
    课内阅读。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9.请用“~~~~”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0.如果给选文绘制一幅图画,你打算画什么?图画上配什么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画“____”句子描述的情节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以牛郎的口吻把情节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牛郎织女(节选)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 ),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 )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22.给文中加点的两个字找出正确读音,在括号里填序号。
    彩锦( ) A.jǐng B.jǐn C.mían D.bǒ
    梭( )子 A.jūn B.qūn C.suō D.jùn
    23.“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与下列哪个句子中的“老”意思一样?( )
    A.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
    B.这孩子老爱生病。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我们可要听老师的话。
    24.与文中划线句的意思一样的是:( )
    A.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什么都好。
    B.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没有什么不好。
    C.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没什么好的。
    D.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什么都不差。
    25.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之所,可织女却常常想离开,为什么?( )
    A.织女想把织好的彩锦带到人间去。
    B.天上没有自由,工作很劳累。织女还想见识见识人间景物。
    C.织女讨厌王母娘娘一直叫她干活。
    D.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景物。
    课内阅读。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26.在课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起________的作用。
    27.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对圆明园高度评价的两个句子。
    28.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个句子中,作者为什么用“闯进”而不用“进入”?写写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给第二自然段的句子标上标点符号。
    30.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谁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1.文段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__。
    32.文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句,意思是:_______
    33.画横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仿写一句:少年_____则国____ ;少年_____则国_____ ;少年_____则国_____ 。
    34.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35.选文为突出松鼠“____________”的特点,具体描写了松鼠的面容、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尾巴几个方面。
    36.用“ ”画出描写松鼠尾巴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运用了 说明方法,突出松鼠尾巴 的特点。
    37.选文第一句话是___________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概括松鼠的特征,统领全文。
    B.基调表现松鼠勤劳灵巧的特点。
    C.为下文写松鼠的习性做铺垫。
    38.选文第二句话主要描写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从“清秀”“闪闪发光”“健”这几个词语中能够体会出作者对松鼠________________。
    39.下面《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松外形的描写,对比选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是( )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A.《国大百科全书》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直接说明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B.选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描述性的语言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C.《国大百科书》语言比较直白,缺乏条理性。
    D.选文表现了松鼠外形的漂亮及可爱。
    阅读。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①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②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③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④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⑤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40.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对选文第2自然段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主要围绕“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来写。
    B.本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直观更全面地写出了太阳和我们的密切关系。
    C.埋在地下的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它和太阳没有什么关系。
    42.选择填空。(填序号)
    第2自然段的第②句从( )写有了太阳就有了植物、动物,第③句从( )写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动物,第④句( )太阳和人类的关 系密切。
    A.总结 B.正面 C.反面
    课内阅读。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①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②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43.句①是对母亲的_______描写,突出了母亲________的特点。句②是对母亲的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能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
    44.文段中加点的“烤”能否换成“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文段中三次重复“我的母亲”,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féng fèng)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bēi bèi)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美 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 居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已手中的笔,把那只载(zǎi zài)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46.用“\”划去括号内错误的读音和词语。
    47.用一句话概括选段所描绘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我对选段中描写________的语句印象深刻,我从中感受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
    49.课文的题目是“父爱之舟”,选段中哪句话与其相照应?用“ ”画出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之情。
    50.“老天不负苦心人。”我认为文中的“苦心人”指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51.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是( )
    A.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B.因为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
    C.因为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
    52.文中四次写到姑爹的渔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
    A.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人生的一个个驿站,这条船承载着的是父亲无尽的期望。
    B.一步步地扣文题,一步步地深化主题。
    C.表达了“我”对父亲那种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歌颂。
    53.读最后一句,你觉得作者能画出这只小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爱厚重,曾有很多种比喻。本文的题目“父爱之舟”就是一句形象生动的比喻,请你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诠释一下父爱.。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父爱是_______________。
    55.文章以“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开篇,以“……醒来,枕边一片湿。”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56.选文的这个场景可以用“_______”(小标题)来概括。
    57.文中哪些词语可见母亲的工作环境中噪声很大?用“○”面出来。
    58.第①段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进行细致描写,“揉得皱皱的毛票”说明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从“龟裂的手指”可以看出母亲______________。“龟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9.第②、③自然段的人物对对话中,母亲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我”向母亲要钱买书,从女工友与母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们不同的态度。女工友认为 “我”_______________,而母亲则认为“我”__________________。
    61.选文第③段主要是对母亲_____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62.文中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立刻”出现四次是否显得啰嗦?请你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第⑤⑥自然段是“我”“灵魂深处的震撼之后,对母亲的认识、理解和自我感受,那么,你从中能读出“我”的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想一想:文中哪个场景或细节最让你感动?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生活中,如何把自己对母亲的爱表达出来呢?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写一写。
    (1)当母亲嘱咐我上学路上要小心的时候,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节到了,我真心地祝愿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shǔ shù)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xī xì)。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chàn zhàn)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6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67.读第①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___的树;读第②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_____的树。这两段是__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68.读选文第②段,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人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补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69.作者说“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从“唯一”一词中能够体会出作者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
    70.作者的读书方法是( )
    A.读古典名著。B.通过比较,选好书去读。C.不读现代的文艺作品。
    71.联系上下文可知,文中画“ ”的句子中“烦琐”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它在文中的反义词是________;“索然无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两对反义词写出了作者读书的感受,请你也来模仿着写一写自己的读书经历:看了_______,就会丢下___________
    72.文中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文微阅读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73.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74.“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这句话说明了____。
    75.“我”养成的习惯是____,它的好处是____,____。
    课内阅读。
    《忆读书》片段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76.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她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__,“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作者说“读书好”,请你从上文找出能表明“读书好”的句子并抄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作者要求大家“读好书”,从上文看,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作者还教给大家选择好书的方法,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句话,分别强调了读书的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 果实埋在地里 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矮矮的 鲜红嫩绿 外表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对比 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的品质 2.C 3. 中心 默默无闻作贡献 外表好看,但对别人没有好处 4. 不怕困难 遇到困难就退缩
    【解析】1.本题考查提取信息。
    仔细阅读选文,抓住关键语句提取信息。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 ,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花生的外表是矮矮的,桃子、石榴、苹果的外表是 鲜红嫩绿;花生给人的印象是挖起来才知道它有没有果实,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桃子、石榴、苹果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作者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突出的是花生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的品质。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父亲认为花生不张扬,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非常可贵。故选C。
    3.本题考查找中心句和对词语的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就是做像花生一样的人。所以这句为中心句。
    联系上下文可知“有用的人”是指对他人、对社会有好处和做出贡献的人。“只讲体面”的人指只注重外表美不注重内心美的人。
    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先观察格式,前后两句写出对比即可,合情合理,词语搭配恰当
    示例:人要做可以依靠的人,不要做不负责任的人。
    5.分辨 必须 6. 议花生 味道 用处 价钱 奉献精神 7. 对比 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8.A
    【解析】5.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分辩:为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辩白。
    分辨:区别,辨别
    结合语境,句子讲的是花生长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辨别出它有没有果实,故此处用“分辨”。
    必需:不可缺少的,一定要有的,强调必要。
    必须:表示事理上的必要和情理上的必要,副词,有强调的语气,强调必要有,后面多接动词。
    结合语境,句子表示是事理上的必要,故此处用“必须”。
    6.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选段写的是一家人都在议花生的情景,结合课文内容“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可知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味道、作用、价钱三个方面来谈论花生的。从父亲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可知,父亲是着眼于赞美花生的奉献精神来讨论花生的。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句子的理解。
    文中“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了对比的手法,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花生长在地里,它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揭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
    8.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句子的理解。
    文中画线句子是《落花生》的中心句,是父亲教育孩子做不图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的集中表现。B项讲的是发现美的眼睛,C项讲的是伟大的人应该懂得自己的渺小,D项讲的是对生活的的态度,都和划线句子的意思不同。A项讲的是人的价值在与对社会的奉献,与划线句子意思相似,故答案选A。
    9.来 钻 扑 走 出 过 10. shù 形容地道多得无法计算数目 不胜枚举或数不胜数 11.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12. 保护自己 打击敌人
    【解析】9.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识记能力。
    结合课文《冀中的地道战》原文“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钻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即可完成填空,即分别在括号里填上动词“来”“钻”“扑”“走”“出”“过”。
    10.考查学生字音、词语解释与近义词的掌握能力。
    “不计其数”指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数”读“shù”。词语在原文里指地道多得无法计算数目。其近义词有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不可胜数等。
    11.考查学生寻找中心句与关键句子能力。
    中心句,就是大体概括文章主要意思的句子。通过阅读选段内容可知,语段对“地道战”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故“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是语段的中心句,按照要求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
    句子“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是对地道的总体结构的描述,按照要求用波浪线把句子画出来。
    12.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语段句子“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钻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可知,地道有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作用。
    13. 摆搭石 走搭石 14. 紧走搭石慢过桥 不回读 走搭石要走得快些,过桥应该走得慢些 15. 动作 与人为善 用心 16.A 17. 比喻 声音画面 音乐 画面 18. 国庆红歌比赛 同学们合唱的声音这首曲子刚刚唱完,那首曲子就迅速唱了起来;这个班刚停止,那个班立刻接着唱。 美妙的歌声像黄鹂的鸣叫,宛转悠扬,余音袅袅,给人美的享受。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选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的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14.本题考查阅读方式。
    在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可以采用“不回读”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通过“不回读”的阅读方法明白它的意思是地方。
    例如文中引用的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结合下文“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江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街。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字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可知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走搭石要走得快,过桥应该走得慢些。
    15.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
    划线句子中的“发现、放、找、踏、离去”可知这句话是对上了点儿年岁的人的动作描写,说明这群老人是热心的老人,为别人着想的老人。写出了人们的与人为善的精神和摆搭石时的用心。
    16.本题考查段落理解。
    A.通过重点描写搭石的老人调整搭石的动作,表现出了老人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并不是就是为了自己过河方便。题目叙述错误。
    B.“无论……只要……”表示转折关系,意思是无论多着急赶路,摆放搭石才是最重要的,能够很好地体会出乡亲们的精神面貌。题目叙述正确。
    C.“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句子中蕴含的美是有层次的,一是看得见的具体的风景美,二是看不见的家乡人的心灵美。 是这段话的中心句。题目叙述正确。
    D.老人调整搭石的具体事例,表现出了老人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的心灵美。题目叙述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A。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句子赏析。
    加粗句子将“声音”比作“音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描写的是人们走搭石时“声音画面”的描写,“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是人们走搭石时的音乐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画面美。
    18.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赏析及想象写话。
    结合例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走搭石”比喻成“美的画面”。句子中的叠词,写出了人们走搭石时的动作协调有序,给人以画面般的美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写了水面干净,清澈,映出了人影的姿态美。据此进行仿写。
    例如:①每当运动会的时候,在三人两足的环节是那么协调有序,每次都能那道第一名。
    ②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19.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20.画面:一棵茂盛的大树下,一片绿草地,嫩草如茵。牛郎正细心地给老牛刷身子,老牛眯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
    文字:牛郎照看那头牛很周到。他总是给牛吃嫩草,喝干净的水,把它刷得干干净净。他还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告诉老牛,老牛呢,仿佛都能听懂。 21.牛郎有一次兴冲冲地跑到牛棚里,对老牛说:“我发现河对岸有个小草原,那里水草丰美,下次我们去那里可好?”老牛点点头,仿佛答应了。
    【解析】19.考查中心句。
    仔细阅读语段,可知这段话都是写牛郎在各个方面对牛的照看,结构为先总后分,所以中心句在开头,是围绕“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这句话写的。
    20.考查内容理解。
    选文主要介绍了牛郎是如何周到地照看牛的,以及牛郎和老牛关系亲密,相处融洽。那么绘制的图画可以是牛郎照顾牛,也可以是牛郎和牛交谈之类的。图画上的文字主要围绕图画内容或者两者关系特点来说。
    21.考查语言表达。
    联系文章内容“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些事。”,可知需展开想象,将情景写清楚。
    “老牛,今天我从山坡上回来的时候,看见隔壁李大爷家的果子成熟了。明天我们去看好不好?”牛郎笑着说。老牛知道牛郎想去帮忙,于是晃了晃耳朵……
    22. B C 23.B 24.C 25.B
    【解析】22.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彩锦(jǐn):彩色的锦缎。故选:B。
    梭子(suō):织布机上牵引纬线的工具。故选:C。
    23.本题考查多义词的辨析。
    结合“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可知,老的意思是:总是、经常。
    A.结合“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可知,老的意思是:年岁大。
    B.结合“这孩子老爱生病”可知,老的意思是:总是,经常。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老:辈分高。
    D.老师:对传授道业、学问或技艺者的尊称。学生对先生的尊称。科举时代门生对座主的称呼。老:一种尊称。
    故选:B。
    2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可知,句子的意思是: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没有什么好。
    A.结合“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什么都好”可知,句子的意思是:织女觉得天上什么都好。
    B.结合“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没有什么不好”可知,句子的意思是:织女觉得天上什么都好。
    C.结合“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没什么好的。”可知,句子的意思是:织女觉得天上不好。
    D.结合“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什么都不差。”可知,句子的意思是:织女觉得天上什么都好。
    故选:C。
    2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可知,织女想离开天上的原因是:天上没有自由,工作很劳累,同时她还想见识见识人间景物。故选:B。
    26. 过渡 承上启下 27.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8.“闯进”是在未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含有贬义,突出了英法联军的蛮横无理,也说明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进入”没有这种意思。 29., ; , ; , 、 。 30.我想对自己说:“以往的圆明园是多么辉煌,可是现在的圆明园,却只剩下了几根残柱。这真令人感到悲痛!我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不忘国耻!”
    【解析】26.本题考查选段句子的作用。
    选段出自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结合上下文可知,画线句子承接上文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引出下文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因此为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7.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段内容的理解。
    对圆明园高度评价的两个句子为:“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8.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段词语的辨析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闯进”和“进入”两个词语的词义。“闯进”的意思是在未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更加突出了英法联军的那种强盗行为,他们的蛮横无理。也说明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进入”指进到内部,没有“闯入”这种意思,更没有“闯入”那么丰富的情感色彩。
    29.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
    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用逗号,故“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后面用逗号,阅读文段可发现,这是一个长复句,“统统掠走”属于第一层分句的句末,用分号,“拿不动的”后面用逗号,“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是第二层分句后的停顿,用分号,“实在运不走的”后面用逗号,“就任意破坏”后面属于词语间的停顿,用顿号,“毁掉”是最后一个分句的终结,用句号。
    30.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能力。
    此处表达出自己的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愤恨和爱国之情即可,答案不唯一。如:我想对自己说:“我们这么美好的圆明园却被他人如此践踏,落后就会挨打,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我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我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31.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32. 一##1 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 33. 排比 快乐 快乐 努力 努力 强大 强大 34. 邓稼先 袁隆平 华罗庚
    【解析】3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本语段选自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是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32.本题考查找中心句及其理解。
    通过读片段,可知,本语段运用排比、象征等手法,用对仗的语言论述了中国少年责任之重大。故中心句是“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故:所以;全句意思是: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
    3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及仿写句子。
    结合“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可知,本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手法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仿写时,只要写一个排比句,能体现出排比句式的特点即可。
    如:少年聪明则国聪明;少年有力则国有力;少年坚强则国坚强。
    34.本题考查对课外知识的积累。
    根据积累写出几个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的优秀人才即可。如:宇航员杨利伟、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赵忠尧等。
    35. 漂亮 眼睛 身体 36.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打比方 漂亮、用处独特 37. 总起 A 38. 外形 充满了喜爱之情 39.C
    【解析】3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就点明主题,突出松鼠“漂亮”的特点。
    先看题干中有“尾巴”二字,即可知道答题空需要我们填写身体部位。再到文章当中找到“漂亮”一词,再接着往下看,具体写了那些身体部位即可。比如:闪闪发光的眼睛,矫健的身体。
    36.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能力。
    阅读文章,描写松鼠尾巴的句子有: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突出松鼠尾巴漂亮的特点。
    37.本题考查对分析句子的能力。
    分析句子的作用,除了修辞、说明方法、描写方法外,还需注意句子的位置。开头总起,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总结。本题句子“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在文章段落开头,概括出松鼠漂亮、乖巧、讨人喜欢的特点,起到了总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3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文章第二句话“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主要描写了松鼠的外形。从“清秀”“闪闪发光”“健”这几个词语来描写松鼠,体会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国大百科全书》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如:“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来表明松鼠的外形特点。
    故本题叙述正确。
    B.文章用“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衬上”“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一些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明松鼠的特点。
    故本题叙述正确。
    C.《国大百科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是概括古今中外各学科、各领域的一般知识的、注重简明实用的普及型百科工具书。
    故本题叙述错误。
    D.文章段落开头就概括出松鼠漂亮、乖巧、讨人喜欢的特点,也体会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故本题叙述正确。
    40. 列数字 作比较 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太阳进行比较,使人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41.C 42. B C A
    【解析】4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阅读文章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五千多摄氏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将生活中常见的钢铁与太阳作比较;
    通过详细的数字和生活中常见的钢铁与太阳作比较,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4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C.错误,结合“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可知地下的煤炭和太阳的关系密切。
    4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认真阅读第2自然段了解到,只要有了太阳就有了植物、动物,相反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动物,以上可知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一切生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第2自然段的第②句从正面写有了太阳就有了植物、动物,第③句从反面写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动物,第④句总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43. 外貌 瘦弱 神态 母亲的疲惫与吃惊。 44.不能,用“烤”可以看出灯泡离得近,突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45.强调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环境下辛苦工作而震撼,饱含着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解析】43.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辨析及句子的理解。
    结合文中句子①“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可知,这句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疲惫;句子②“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这句话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吃惊。故从这两句话中,我们能读出母亲的疲惫与吃惊。
    44.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辨析。
    “烤”意思是将物体挨近火使熟或干燥;“照” 指光线射在物体上。结合句子语境“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可知,用“烤”可以看出灯泡离得人近,突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用“照”字效果就没有这么强烈感受,不能更好地突出这种恶劣环境。故不能将“烤”换成“照”。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45.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选文内容可知,“我的母亲”反复出现三次,起到了很明显的强调突出的作用。从文中内容看,是强调“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尖的环境下辛苦工作而震撼,饱含着“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据此整理作答。
    46.fèng bēi 精美 居然 zǎi 47.无锡师范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48. 父亲为“我”缝补棉被 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父爱 49.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对父亲无限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 50. 父亲 父亲竭尽全力支持“我”读书,最终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我”考取了无锡师范 51.A 52.A 53.我觉得作者能画出这只小船,因为父亲的爱倾注于载“我”的小船里,伴“我”一路成长,在“我”心中已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象。 54. 遮风挡雨的伞 照亮前进方向的灯 默默奉献的蜡烛 55.首尾呼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解析】46.本题考查同音字和近义词的区分。
    缝补féng bǔ。缝[féng]1. 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 2. 姓。[fèng]1. 缝合处,如:衣缝、裤缝。2. 缝隙。3. 喻言行中出现的漏洞、差错。
    背影bèi yǐng。背[bèi]1. 躯干的一部分。2. 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3. 姓。4. 背部对着。5. 离开 。6. 躲避;瞒。7. 背诵。8. 违背;违反。9. 朝着相反的方向。10. 偏僻。11. 不顺利;倒霉。12. 听觉不灵。背[bēi]1. (人)用脊背驮。2. 负担;承担。3. 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
    载着zài zhe。载[zǎi]1.年。2.;刊登。[zài]1.装载。2.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3.充满(道路)。4.姓。5.又;且。
    精美和精致的意思都是指精致而美好,区别在于:精美主要指形状,美丽而且小巧。精致:主要是指做工精致而且很紧致。根据课文语境,这里去掉精美。
    仍然是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居然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根据语境,这里去掉居然。
    47.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
    从句子“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可以概括出本段所描绘的场景是父亲深夜在渔船上为“我”缝被子。
    48.本题考查句段的含义。
    句子“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父亲为“我”缝被子时的情景,在“我”的记忆里永难磨灭,说明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父爱。
    49.本题考查关键句的分析。
    “照应文题”是指文章的正文与文章标题相互呼应,其作用是画龙点睛,揭示题旨。课文题目是“父爱之舟”,因此照应文题的句子中要有“父爱之舟”等字眼或相关内容的描述,而最后一句话中“载着父爱的小船”就是“父爱之舟”的意思,因此最后一句话“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与文题相呼应。作者借助小渔船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50.本题考查句段的理解。
    从句子“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可以看出“苦心人”指的是文中的父亲。虽然家境困难,挣钱艰辛,但父亲却能在最细微处都替儿子着想,而父亲的付出没有白费,“我”考取了无锡师范。
    51.本题考查句段的理解。
    本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父爱之舟”,既是指姑爹的渔船,也是指父亲的爱。而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就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5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父爱之舟”中四次写到姑爹的渔船,而姑爹的渔船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把“我”带到人生的一个个驿站。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也起到了串联全文内容的作用。
    53.本题为开放性题。
    本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谢。
    比如:能,句子“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可以看出父亲的爱倾注于载“我”的小船里,伴“我”一路成长,在“我”心中已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象。所以作者能画出这只小船。
    不能,父亲对儿子的爱很深沉,没有办法通过一幅画完全地表现出来。
    54.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根据题干分析,仿写的格式是排比的形式,需要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如:父爱是高大巍峨的山峰,父爱是宽阔的海洋,父爱是细长源源的河流。
    55.本题考查关键句段的作用。
    本文在结构上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以梦境开头,以梦境结尾,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表示静默或思考,“醒来,枕边一片湿”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56.母亲给钱买书 57.喊 大声回答 58. 动作 节俭 贫苦 母亲工作十分艰辛 皮肤因干燥而开裂 59.母亲同事的话反衬母亲的见识,突出母亲挣钱的不容易;母亲的话表现她对“我”的理解与支持,突出了母亲的通情达理、慈祥与善良、有远见。 60. 不懂事,给母亲增加负担 爱看书,她挺高兴 61. 动作 语言 通情达理 慈爱 62.不啰嗦。“ 立刻”连续使用,可以体会到母亲工作忙碌,一刻不停。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这句话中的四个“立刻”仿佛是一组快镜头,说明母亲在争分夺秒地挣钱。突出了母亲的辛劳和伟大,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格外心疼。 63.对母亲的理解、崇敬、热爱,还有对自己的深深自责。 64.场景或细节:母亲塞钱给作者的场景。打动你的原因:母亲挣钱不易,却还这么支持作者读书,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65. 谢谢妈妈,我会小心的 您节日快乐,永远健康
    【解析】56.本题考查给段落拟小标题。
    通过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写了母亲不顾工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拿钱给我买书的事。故可以拟小标题为:母亲给钱买书。
    57.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接着又对着我喊”“大声回答那个女人”中的“喊、大声回答”可知,此时的环境很嘈杂、噪声很大,所以在说话时都要用“喊、大声回答”。
    58.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
    结合第一段中的“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中的“掏”可知,是抓住了母亲的动作描写,“揉得皱皱的毛票”说明这个钱来之不易,是母亲辛辛苦苦地攒下来,可见这是一位贫苦、节俭的母亲。“龟裂”的意思是: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从“龟裂的手指”可以看出母亲为了挣钱,手变得十分粗糙。从而表达出这是一位十分辛劳的母亲。
    59.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可知,母亲养育儿女的不易,也突出了工友对“我”的指责。结合“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知,这是母亲对“我”读书的认可和支持,也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付出是毫不犹豫的。这两段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突出了母亲的通情达理、慈祥与善良。
    6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可知,女工友认为“我”不懂事,不懂得体贴母亲;结合“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知,母亲认为“我”只要喜欢看书,她都会认可和支持我,看到我看书,她就高兴。
    61.本题考查对段落的赏析。
    结合“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中的“塞”“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知,这抓住了母亲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慈祥、善良和通情达理的母亲。
    6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第四自然段可知,反复运用了四个“立刻”,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突出了母亲的艰辛和伟大,也表达出了“我”对母亲的心疼之情,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所以不啰嗦。
    63.本题考查对情感的赏析。
    结合“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句中,第一个“第一次”通过写我发现母亲的瘦小,表现了“我”通过这次要钱深刻体会到了母亲的辛劳,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心疼和内疚;第二个“第一次”是在第一个“第一次”的基础上从内心萌生了体贴母亲,关爱母亲的责任感。
    结合“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可知,当时我想到了母亲的辛苦,母亲那龟裂的双手,都是为了我们。我在内心产生了酸涩的感觉。我要好好报答母亲,不能拿她的血汗钱买书。
    由此可读出“我”对母亲的理解、体贴和敬佩,还读出了“我”深深的自责。
    6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本题为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找出自己最感动的细节或场景并说说理由即可。
    如: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原因:从这一段中的四个“立刻”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艰辛、工作的劳累,让“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6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本题为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爱即可。
    如:(1)当母亲嘱咐我上学路上要小心的时候,我会说:“妈妈,谢谢您!我一定会注意的。”
    (2)母亲节到了,我真心地祝愿母亲: “妈妈,祝您节日快乐!一切如意!”
    66.shù shǔ xì chàn 67. 枝繁叶茂 生命力旺盛 静态 68.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可以体会到大榕树的枝繁叶茂;从“那翠绿的颜色”和“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可以体会到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解析】66.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数目(shù):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不可计数(shǔ):形容数量很多。
    缝隙( xì):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颤动(chàn ):短促而反复地振动。
    6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一自然段写了大榕树的树干数目不可计数,体现了它的枝繁叶茂。第二自然段写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体现了它生命力的旺盛。选段描写了大榕树的外形,是景物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所以是静态描写。
    68.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画线句子是表现的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枝繁叶茂。“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体现出大榕树的生机勃勃。可以从句子的具体内容词语去分析。
    69. 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读书 对读书的酷爱 70.B 71. 文章杂乱、说话啰唆浅显 栩栩如生 形容书籍枯燥无味 精彩的《唐诗三百首》 浅显的《儿歌诵读》 72.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就是好的作品。
    【解析】69.本题考查对于词语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因为腿伤无法出门,只得在家读书,“唯一”意为“只有一个的”,“独一无二的”说明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70.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句子:“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我们可知,作者并不是什么书都读,会比较和挑选着去读。
    7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烦琐:形容文章杂乱、说话啰嗦。
    栩栩如生:形容文章杂乱、说话啰嗦。
    索然无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我们可以通过句子结构:“看了(),就会丢下() ”可知,看了精彩的《唐诗三百首》,就会丢下浅显的《儿歌诵读》。
    7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结合选文中作者对《西游记》等书的评价及最后两句话对于现代文艺作品的看法,可以从中得出答案: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就是好的作品。
    73.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74.“我”喜欢看书,并且被古今中外的长篇小说所深深吸引 75. 做笔记 记书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段落描写 锻炼记忆力和增强理解力
    【解析】73.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根据句子“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可知把图书比作磁石。
    74.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如醉如痴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文中“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通过如醉如痴可知“我”对古今小说的喜爱,爱好看书。
    75.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
    通过文中“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可知养成的习惯。
    从文中“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可以概括得出做笔记的好处。
    76. 冰心 谢婉莹 寄小读者 春水 繁星 77. 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 78.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79.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80.挑选、比较 81.一是倡导大家多读书,读书有益;二是多读多收益;三是要有选择,读有意义的书。
    【解析】7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忆读书》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作者的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长乐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等,散文小说集《超人民往事》和通讯集《寄小读者》等。
    77.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从读二段的句子“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可知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的书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从句子“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可知“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的书是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
    7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和信息的提炼。
    学生需要仔细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寻找答案。
    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出能表明“读书好”的句子,仔细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一自然段就写明了作者认为“读书好”的原因,即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7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题目要求写出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作者认为的“好书”即是让自己记忆深刻,让自己心动神移的书,所以从文中看,作者认为的“好书”即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的书,这些书往往使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8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炼。
    从文中的“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可以得知,作者教给大家选择好书的方法就是比较,将书多比较可选择到好书。
    8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需要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去分析,了解作者说这句话的目的。此处的文本第一自然段就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即能从书中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第二自然段则是告诉我们要读好书,即读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这是作者认为的“好书”的标准,告诉我们要读什么样的书。第三自然段则是作者教给大家选择好书的方法,就是要大家多读书,多比较,选择其中的好书。所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分别对应了三个方面,即读书的作用;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位置
    ______
    ______
    外表
    ______
    ______
    给人的印象
    ______
    ______
    相关试卷

    专题13作文写作(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3作文写作(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应用文写作(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2应用文写作(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标题,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文言文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8文言文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子曰,女知之乎?,两小儿笑曰,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出门看火伴,才美不外见 ,河曲智叟亡以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4课内阅读鉴赏(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