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巩固训练】人教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教师版).docx
    • 学生
      【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学生版).docx
    【巩固训练】人教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01
    【巩固训练】人教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02
    【巩固训练】人教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03
    【巩固训练】人教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01
    【巩固训练】人教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02
    【巩固训练】人教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师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张岱(1597一1689),字宗子,号陶庵,________文学家。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著有___________、《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
    二、主题概述
    本文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描绘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的遇人之乐,表达了作者痴迷于__________的山水之乐以及闲情雅致,隐含着淡淡的______________。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是日更定矣
    古义: ;今义:
    2.余拏一小舟
    古义: ;今义: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 ;今义: 。
    (二)一词多义
    1.是日更定矣( )
    更有痴似相公者( )
    2.余拏一小舟( )
    上下一白( )
    3.上下一白(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4.是日更定矣( )
    是金陵人( )
    (三)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
    2.客此( )
    (四)重要虚词
    1.其
    问其姓氏( )
    2.而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2.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 )
    1.开头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有什么作用?
    2.大雪过后的寒冷夜晚,作者为什么独自一人去赏雪,他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话连用了三个“与”有什么效果?
    4.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却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西湖的人,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腺地种桑麻。
    —— [明]胡来朝
    亭立湖心,伊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睛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明]郑焊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明]张岱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2022·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陶庵梦忆》。
    B.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C.“庆历四年”“崇祯五年”中的“庆历”“崇祯”指的是皇帝的年号,运用了年号纪年法。
    D.《艾青诗选》中的《北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充满了“土地的忧郁”,写出了国家、民族的困难、悲伤和反抗。
    【答案】B
    【详解】B.“《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有误,古时,一夜分为五更:19:00——21:00为一更,21:00——23:00为二更,23:00——01:00为三更,01:00——03:00为四更,03:00——05:00为五更。“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
    故选B。
    2.(2022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崇祯(chóng) 拏(ná) 长堤(dī)
    B.张岱(dài) 更定(gèng) 铺毡对坐(zhān)
    C.强饮(qiǎng) 雾淞(sōng) 沆砀(hàng)
    D.毳衣(má) 炉正沸(fèi) 余舟一芥(jiè)
    【答案】C
    【详解】A.拏(ná)——ná;
    B.更定(gèng)——gēng;
    D.毳衣(má)——cuì;
    故选C。
    3.(2022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拏一小舟,拥毳(má)衣炉火。
    B.雾凇沆(hàng)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是日更(gèng)定矣。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fú)。
    【答案】B
    【详解】A.毳cuì;
    C.更gēng;
    D.沸fèi;
    故选B。
    二、填空题
    4.(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一词多义。
    ①是 是日更定矣( )是金陵人( )
    ②一 上下一白( )惟长堤一痕( ))
    ③更 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
    ④白 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答案】 这 表判断 全 数量词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加,还 白色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①“是日更定矣”句意: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是:这。
    “是金陵人”句意:他们是金陵人。是:表判断。
    ②“上下一白”句意: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一:全。
    “惟长堤一痕”句意:只有西湖长提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数量词。
    ③“是日更定矣”句意: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有痴似相公者”句意: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更:更加,还。
    ④“上下一白”句意: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白: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句意: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5.(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余拏一小舟( )
    ③雾凇沆砀( )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⑤是金陵人,客此( )
    ⑥及下船( )
    【答案】 晚上八时左右 撑(船) 白汽弥漫的样子 哪能 客居 等到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2)句意为: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船)。
    (3)句意为:冰花一片弥漫。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句意为:哪能想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焉得:哪能。
    (5)句意为:冰花一片弥漫。客:客居。
    (6)句意为:等到了下船的时候。及:等到。
    6.(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给下列字词注音。
    崇祯( ) 更( )定 更有痴似相公者( ) 拏一小舟( )
    拥毳衣( ) 雾凇( ) 沆砀( ) 长堤(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对坐( ) 强饮( ) 喃喃( )
    【答案】 zhēn gēng gèng ná cuì sōng hàng dàng dī jiè zhān qiǎng nán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读准字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看是否违背拼音书写规则,比如“有a不放过,没a找、e;i、u相连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等,如“毳”读cuì,而不能拼写成cùi;②谨防误读形声字,如“祯”读zhēn而不读zhēng, “拏”读ná而不读nú, “堤”读dī而不读tí;③熟练掌握多音字,如“更定”的“更”是指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故读gēng,“更有”的“更”意为“还”,故读gèng,“强饮”的“强”意为尽力,故读qiǎng;④改正习惯性误读,如“芥”读jiè而不读jì;⑤不受方言影响,一些方言中,c与ch、s与sh、z与zh、an与ang、eng与ng不分,这也给正确识读字音带来了困扰,如“毡”应读zhān, “沆砀” 应读hàng dàng, “凇” 应读sōng, “喃” 应读nán,拼写时注意不要随意加上或漏掉g。
    三、情景默写
    7.(2022·九年级课时练习)张岱《湖心亭看雪》
    (1)《湖心亭看雪》中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心亭看雪》中用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心亭看雪》中总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的议论性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淞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芥、雾、淞、沆、砀、痴”这几个字的写法。
    8.(2023·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根据要求默写。
    (1)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详解】理解型默写题一般都在题干中给出明确要求,这种题目是对平时阅读背诵能力的巧妙检测。理解型默写题比直接型默写题难度要稍大一些,但答案一般具有唯一性。学生不仅要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作答。通常情况下,只要熟悉原文,理解其含意和作用,就不难写出对应的内容。注意“凇、沆砀、惟、堤、痕、芥、粒、痴”的书写。
    9.(2022·九年级课时练习)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从听觉角度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句子是“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借舟子的喃喃自语来表现作者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惟、痕、芥、痴”这几个字的写法。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四、对比阅读
    (2023·河南鹤壁·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类。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10.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是断绝的意思,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寂寒空旷。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点明作者独自前往,表现出作者痴迷山水、特立独行。
    C.“上下一白”中的“一”是全的意思,写出了天、云、山、湖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D.“絮起风中”化用自“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写出了雪纷纷扬扬飘落的情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2.甲文段中作者与金陵人“痴”各有怎样的表现?
    13.两文段都描写了雪景,但手法和情感各不相同。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描写雪景,不加渲染,采用________(描写手法),在赏雪对饮中隐含着_________的情感;乙文段描写雪景,充分发挥想象,采用________(修辞手法),通过写景表达出________的情感。
    【答案】10.A 11.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12.①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后的晚间独自到西湖沉赏雪;
    ②金陵人的“痴”表现在准备充足,在湖心亭铺毡对坐饮酒赏雪。(意思对即可) 13. 白描 家国之思(对故国的怀念) 比喻 自然之乐(对自然/雪景的喜爱)
    【解析】10.考查词语理解。
    A.有误,“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故选A。
    11.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焉得,哪能;更,还;此人,这样的人。
    12.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的内容可知,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后的晚间独自到西湖沉赏雪;
    结合“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的内容可知,金陵人的“痴”表现在准备充足,在湖心亭铺毡对坐饮酒赏雪。
    13.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二空,结合“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内容可知,“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第三、四空,结合“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不妆散粉,点点糁原宪之羹。飞霰入林,回风折竹”的内容可知,作者把白雪比作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比作堆砌的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结合“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可知,作者吃饱以后,随手作了一幅雪景图送给僧人的行为更是这种喜爱之情的直接表现,据此得出答案:自然之乐。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
    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望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散开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的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
    (2023·宁夏石嘴山·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文人达士,多喜言游。游,未易言也: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支体,不能搜剔①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乘性逍遥;近游不广,浅游不奇,便游不畅,群游不久。自非置身物外,弃绝百事,而孤行其意,虽游犹弗游也。
    ……
    途穷不忧,行误不悔。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节选自潘耒《徐霞客游记序》)
    注释:①搜剔:搜寻。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拥毳衣炉火 (2)雾凇沆砀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无济胜之支体
    15.翻译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
    16.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7.【甲】文中的张岱是否具备【乙】文中潘耒强调的三个出游条件?结合两文内容分析。
    【答案】14.(1)裹、围(2)白气弥漫的样子(3)哪能(4)支,同“肢” 15.(1)(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困乏了就睡在草木山石之间,饥饿了就吃草和树木的果实。 16.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7.示例一:不具备。乙文中潘耒提到出游三个条件:有摆脱世俗的胸怀,健康的身体,闲暇的时间。张岱不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张岱夜雪出行,说明他身体康健,有闲暇时间,乘性逍遥,甲文中从“崇祯五年”的纪年方式和“是金陵人”的回答,读出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精神苦闷,故不具备出尘胸襟。
    示例二:具备。乙文中潘耒提到出游三个条件:有摆脱世俗的胸怀,健康的身体,闲暇的时间。张岱具备这三个条件:张岱夜雪出行,说明他身体康健;他可以在西湖随性出游,也有闲暇的时间;张岱有出尘胸襟,赏会山水,将天、云、山、水结合在一起,如一幅淡墨山水画,给人一种与天地共呼吸、与万物共徘徊的诗意情感,有超凡脱俗的美感。
    【解析】14.本题考查重点词语意思。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裹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拥:裹、围。
    (2)句意为:冰花一片弥漫。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3)句意为:想不到在湖中哪能会有您这样的人。焉得:哪能。
    (4)句意为:没有能翻山越岭的强健的体魄。支:同“肢”,身体。
    1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遵循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词语有:
    (1)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条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全,都。
    (2)暝:黄昏;寝:睡觉;啖:吃。
    16.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本句句意为: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据此断句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能力。先找到乙文中潘耒强调的三个出游条件,然后结合甲文分析。
    依据乙文“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支体,不能搜剔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乘性逍遥”的意思可知,这是说明,没有超凡脱俗的心胸,不能有欣赏山水胜景的情怀;没有能翻山越岭的强健的体魄,不能寻幽探密;没有闲暇的时光,不具备随性而为的秉性。据此,潘耒认为出游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有摆脱世俗的胸怀,健康的身体和闲暇的时间。
    具备。依据甲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擎一小舟,拥霾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意思可知,张岱住在西湖,在大雪之后晚上去湖心亭赏雪,说明他身体康健;可以在西湖晚上随性出游,说明他也有闲暇的时间;大雪几天,人鸟声俱绝的晚上八点左右,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说明他具有超凡脱俗的心胸。据此,可以判断张岱具备潘耒强调的三个出游条件。
    不具备。依据甲文中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可知,张岱住在西湖,在大雪之后晚上去湖心亭赏雪,说明他身体康健。依据“余擎一小舟,拥霾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意思可知,张岱可以在西湖晚上随性出游,说明他也有闲暇的时间;依据“崇祯五年十二月”“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可知,此时明朝已经灭亡,张岱对故国怀念,思想压抑烦闷,故不具备摆脱尘世忧愁的广阔胸襟。
    【点睛】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哪能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文人们大多喜欢谈论旅行之事。旅行其实不容易讲好的。没有超凡脱俗的心胸,不能有欣赏山水胜景的情怀;没有能翻山越岭的强健的身体,不能寻幽探密;没有闲暇的时光,不具备随性而为的秉性;游得近就所览不广,游得浅就所见不奇,趁便游玩就不能尽兴,群友出游就历时不久。如果不能抛却凡尘俗事,而坚定出游的想法,即使去游览也不是真正的旅行。
    ……
    路途穷尽了却不忧虑,行程耽误却不后悔,黄昏就睡在草木山石之间,饥饿了就吃草和树木的果实。不躲避风雨,不怕猛兽,不考虑日程归期,不刻意寻求伴侣。用心灵去游览,用生命去观赏。亘古以来,仅此一个人啊!
    (2023·河南南阳·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①,尽于端午。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②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撩扑③不开,牵挽不住,凡四阅④月方罢。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有删改)
    【注释】①花朝:花朝节,一般在农历二月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②袁石公:即袁宏道,号石公,明代文学家。③撩扑:拨动,冲击。④阅:经历。
    18.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通过勾连“沿溯阻绝”中的“绝”,可理解为“断”。
    B.“余孥一小舟”中的“壑”,根据其偏旁“手”,推测其意与手部动作有关意为“撑(船)”。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一句中的“强”是“尽力”的意思,足以展现作者洒脱的性情。
    D.“尽于端午”中的“尽”与“苦尽甘来”中的“尽”的意思相同,均可意为“完,没有了”。
    19.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0.湖上长堤、湖心亭、小舟、人,在作者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一芥”又“两三粒”呢?请分析其妙处。
    21.两个文段都写了张岱游览西湖,但所写之景不同所抒之情也不同,请你结合文段及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西湖香市起源于唐宋年间,到元明时期,每年春汛来临,各商铺店肆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云集成市。但明朝后期昭庆寺发生火灾,且兼有内忧外患,国势危亡,风雨飘摇,绵延百年的香市最终荒废了。作者历经西湖香市的兴衰,有感于此,创作了此文。
    【答案】18.A 19.(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20.“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数量词写出了景物从小到更小,直至微乎其微的特点,以此勾勒出西湖雪景,营造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21.示例:甲文段写的是大雪三日之后的西湖之景,凸显出寂寥、空旷、清冷之感,于写景抒情中寄托了作者高雅脱俗的追求以及怀念故国的感伤;乙文段写的是西湖香市春和景明、游人如织的景象,看似热闹喧嚣,但结合链接材料可知香市最终荒废,在一盛一衰、一乐一悲的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对物是人非、兴衰变化的深切感慨。
    【解析】18.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
    A.有误,“湖中人鸟声俱绝”,意思是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
    故选A。
    19.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余,我;焉得,哪能;更,还。
    20.考查赏析能力。首先要求能够翻译这句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句子翻译为: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21.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西湖香市》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选文中写香市的时间和来客;写香市热闹,香市的物品名目繁多,应有尽有;写香市的盛况,人数多,范围大,历时久;条理清晰;描绘生动细致,具体形象;语言优美,文笔清越;
    但结合链接材料可知香市最终荒废,在一盛一衰、一乐一悲的对比中,于写景抒情中寄寓兴亡的感慨。
    【点睛】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西湖的香市,从二月十五花朝节开始,到五月初五端午节终止。这时春暖花开,桃柳明媚,鼓乐悠扬,岸旁没有停留的船。客店没有停留的客。酒馆没有留下的酒。袁宏道所说的“山色如娥眉,花容若红颜。水波似绫缎,和风赛佳酿”,已经描绘出了西湖三月的风光。而这时因有各地香客来西湖。又是一番光景。(人们来来往往)追赶奔忙,拉不开,牵不住。总共持续四个月才散市。
    (2023·山东菏泽·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_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
    ③辄复不遂_________④鲁直所谓__________
    2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更有痴似相公者 马之千里者
    C.是日更定矣 万象更新
    D.竟为雨雪所阻 天子为动
    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25.【甲】文中“____________”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____________
    26.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答案】22. 杯,酒杯 客居 总是 说(认为) 23.D 24.①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②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 25. 湖中人鸟声俱绝 夜的寂静 26.甲文趣在:①夜半独往湖心亭赏雪 ②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乙文趣在:①雪夜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②悠闲自得地读书。
    【解析】2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我尽情地喝了三大杯酒。白:酒杯。
    ②句意:问他们的姓氏,说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客:客居。
    ③句意:总是不能如愿。辄:总是。
    ④句意:鲁直所说。谓:说、认为。
    2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
    A.代词,哪里,怎么/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啊”;
    B.助词,……的人/代词,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起区别作用,可译作“这样的”、“这个”等,有时不必译出;
    C.量词,古代的计时单位/动词,改变;
    D.都是介词,被;
    故选D。
    2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1)莫:不要;更:还;者:……的人;
    (2)欲:想;为:被;阻:阻挡。
    2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词句,分析其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甲文中,写西湖寂静的句子是“湖中人鸟声俱绝”,意思是: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意思是: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这一句是侧面描写,从听觉的角度,以动衬静,以雪压竹子的声音烘托反衬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安详宁静。
    26.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对比理解。解答时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特色、作者的思想情等。
    甲文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表现了作者夜半赏雪的高雅情趣;“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与知音把酒言欢,颇有幸逢知己之乐趣。
    乙文,作者去沙市的途中,被雨雪所阻,诗人于是停住脚步,雪夜读书。“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趣在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作者随遇而安,“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这些雅趣,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心境。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文:晚上下起了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任意看数卷书,也是很有趣的。离时为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正像鲁直所说的“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
    27.(2023·山东菏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②佛迹院。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④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等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苏轼《游白水》⑤)
    注释:①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白水:白水山,一名白水岩,在今广东增城东。由于山巅有瀑布如白练,所以叫白水山。③汤池:即汤泉。④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⑤《游白水》:此文是公元1094年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余拏一小舟______
    ②是金陵人,客此______
    ③其源殆可熟物______
    ④书以付过__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
    C.折处辄为潭/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D.顾影颓然/吴广以为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的写作方法,在描写湖光山色中寄托思想情感。不同的是【甲】文表现了作者______的情感,【乙】文则表现了作者的______的人生态度。
    【答案】(1) 撑; 客居; 使……熟透; 书写、写下。
    (2)C
    (3)①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②(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喜又怕。
    (4)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远离世俗和孤独寂寞 随遇而安和乐观豁达
    【详解】(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
    ②句意为: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客:客居。
    ③句意为: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熟:使……熟透。
    ④句意为: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书:书写、写下。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代词,这/判断动词,表示判断;
    B.不同,副词,怎么/代词,哪里;
    C.相同,副词,就;
    D.不同,助词,……的样子/名词,正确;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
    ①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全,都。
    ②溅,飞溅。喜,高兴。畏,害怕。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据此分析
    《湖心亭看雪》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游白水》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自己和小儿子苏过泡温泉和游览佛迹院的一天经历,表达了东坡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据此分析,两文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点睛】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山路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喜又怕。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欣赏山上的火烧云,十分地壮观。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过几条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在江心划船,用手拨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就再难安眠。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五、课外阅读
    (2022·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庞公池
    张岱
    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阪,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余设凉簟①,卧舟中看月,小徯②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③,促起就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④,并无芥蒂,一枕黑甜⑤,高春⑥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选自《陶庵梦忆·卷七》,有删改)
    【注】①凉簟:凉席。②小徯:小仆。③丁丁:船篙敲打的声音。④浩浩落落:浩然磊落。⑤一枕黑甜:形容酣畅地睡了一大觉。⑥高春: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28.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留小舟于池中 辄: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返可五里 可:____________________
    (3)悄悄冥冥 冥冥: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颇凄恻 颇: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请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示例】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
    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
    (2)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32.《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在本文中也有体现,请任举一例并加以阐述。
    【答案】28.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 29. 就 大约 昏暗的样子 很 30.“悄悄冥冥”这一四字叠词体现了山后人家入睡后环境静谧、幽暗的特点,给人以凄清之感。四字短语(叠音词)读来富有音律美、节奏美。 31.(1)小仆也打着呵欠歪斜地倒在船上,相互枕着睡着了。
    (2)不知世间什么事叫做忧愁。 32.在有月之夜,夜夜与仆人出去乘船赏月,听曲饮酒,互相嬉戏,可见其随性痛快与洒脱率真,同于《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
    【解析】28.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断句能力。
    就单句而言,文言文断句必须在理解整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六种情况: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还要注意的是不能把一个词划开。
    如果是几个句子的组合而成的复句,则句与句(单句的标志是有谓语)间要停顿。
    “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的句意为“歌曲唱完了(状语,表时间)忽然(状语)惊醒了过来(谓语),含糊地说着(谓语)赞美的话语,过了一会儿又(状语)打起(谓语)呼噜来”这是四句话,适合的是句与句间的停顿,故正确停顿为: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
    29.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1)句意:就把小船留在池子里。辄:就;
    (2)句意:来回大约有五里地。可:大约;
    (3)句意:静寂悄悄,冥暗昏幽。冥冥:昏暗的样子;
    (4)句意:场景很是凄凉悱恻。颇:很。
    30.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和景色描写的作用。
    题干要求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横线句作批注。要分析出题干所讲的“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的特点,作答时要结合具体词句,答出环境的特点,叠词或四字短语的效果。“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意思是山的后面住有人家,紧紧关闭着门,高高地矗立在山上,看不见灯火,静寂悄悄,冥暗昏幽,场景很是凄凉悱恻。
    “悄悄冥冥”是叠词,富有音韵之美感;“悄悄”写出了“山后人家,闭门高卧(山后的人家,紧闭大门,高枕无忱地睡大觉)”的安静,营造即将入睡氛围;“冥冥”有昏昏暗暗之意,写出了夜晚的静谧;联系“余设凉簟,卧舟中看月”可知引出下文卧舟望月的悠哉。
    31.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小傒,小男仆;亦,也;互相枕藉,相互枕着睡着了。
    (2)句重点词语:晓,知道;何物,什么事;谓之,叫做。
    32.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分析作答。
    从“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知,张岱正在读书,他在山艇子读书,就留下一只小船在池中;从“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坂,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知,月夜,夜夜出游,舟中看月;从“篙啄丁丁,促起就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一枕黑甜,高舂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知,船头听曲,此时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以上这些,都可见其随性痛快与洒脱率真。
    综上所述概括知,写作本文时,张岱正在读书,他在山艇子读书,就留下一只小船在池中,月夜,夜夜出游,舟中看月,船头听曲,此时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可见其随性痛快与洒脱率真。同《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是一致的。
    【点睛】参考译文:
    庞公池一年都不让行船,更何况是在夜里航行,而且只为了看月亮。自从我在山艇子读书,就把小船留在池子里,夜晚有月亮的话,我都出来坐船,沿着城到北海坂,来回有五里地,盘桓周旋在其中。山的后面住有人家,紧紧关闭着门,高高地矗立在山上,看不见灯火,静寂悄悄,冥暗昏幽,场景很是凄凉悱恻。我铺着凉垫,躺在船上赏月,小仆人在船头唱着小曲,酒醉之梦与音乐相错杂,声音渐渐远去,月光也渐渐暗淡下来,静静地睡着了。歌曲唱完了忽然惊醒了过来,含糊地说着赞美的话语,过了一会儿又打起呼噜来。小仆人也打着呵欠歪斜地倒在船上,相互枕着睡着了。船夫划着船回到岸边,把竹篙敲打得“丁丁”作响,催促我们起来回屋睡觉。这个时候胸中浩然磊落,并没有什么杂念,头一落枕就是一夜的酣睡,直到太阳升起来才醒,并不知世界上什么事叫做忧愁。
    (2022·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至西湖记(节选)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3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棹小舟人湖 即:就,便
    B.才一举头 举:抬
    C.山色如娥 娥;青黑色
    D.余游西湖始此 始:开始
    34.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的目夺神摇、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C.选文连用四个比喻,语言生动,浓墨重彩,描绘了西湖夏日美景。
    D.选文表达了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3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答案】33.C 34.C 35.(1)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颜面,柔和的春风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
    (2)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
    【解析】33.C.娥:美女的黛眉。故选C。
    34.C.“西湖夏日”错误,此文写的是仲春二月西湖。故选C。
    3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好像。娥:美女的黛眉。欲:想。如颊:好像少女的颜面。如绫:好像平滑的绸缎。
    【点睛】参考译文
    从杭州武林门西行,远远看见保俶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山崖上,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午时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就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只见得)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华好像少女的颜面,温柔的春风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好像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吧。我游西湖的经历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文言词汇,积累词句
    2、翻译全文,准确翻译句子。
    3、疏通文脉,理解内容,体悟作者的“痴”,领会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爱好大自然的高雅情趣,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1、翻译课文,积累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感情
    3、体悟作者的“痴”意,领略大自然的浑阔邈远、神奇强大,学习“白描”的景物描写方法。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9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范进中举优秀测试题</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范进中举教师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范进中举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故乡精品课堂检测</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故乡教师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故乡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3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湖心亭看雪精品一课一练</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巩固训练】人教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