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01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02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测试卷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小麦 B.蘑菇 C.猎豹 D.机器人 2.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  ) 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 B.下雨天,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 C.春天,春笋长出地面了 D.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4.“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5.以下现象揭示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 A.种子长成幼苗 B.蝌蚪变成青蛙 C.毛毛虫羽化成蝶 D.种瓜得瓜 6.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钟南山 B.袁隆平 C.普利斯特莱 D.范·海尔蒙特 7.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生物科技成果的是(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驯化家畜 D.试管婴儿技术 8.在下列各种科技成果中,属于模仿动物而发明的是(  ) ①雷达 ②宇航服 ③薄壳建筑 ④蝇眼照相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观察实验中,使用放大镜作为观察工具的一组是(  ) ①观察蝗虫; ②观察葫芦藓和肾蕨; ③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④观察花的结构; ⑤观察叶片的结构; ⑥观察鸡蛋的结构 A.④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10.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文献法 11.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只能用眼睛,因为“眼见为实”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C.需要较长时间观察时,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12.关于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 B.实验法也可以不用观察 C.观察法和实验法在研究动物行为时是同等重要的 D.实验法中离不开观察 13.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置于(  ) A.实验室里 B.家养状态下 C.野外自然状态下 D.圈养笼子里 14.研究动物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 A.观察法和调查法 B.观察法和实验法 C.调查法和实验法 D.观察法和推理法 15.实验室除了显微镜外还有很多实验器具,下列实验室常用的器具从左到右依次是(  ) A.酒精灯、玻璃盘、滴管、滴瓶、镊子、烧杯 B.烧杯、培养皿、滴管、滴瓶、试管钳、酒精灯 C.酒精灯、培养皿、滴瓶、滴管、试管夹、烧杯 D.酒精灯、玻璃杯、碘瓶、滴管、木夹、培养皿 16.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厚而透明的 B.厚而不透明的 C.薄而透明的 D.薄而不透明的 1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  ) A.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B.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18.一个学生在操作显微镜时,发现镜头盒中有下列镜头可供选择。若想使所见的物像放大倍数最大,他应该选择的组合是(  ) A.②和③ B.②和⑤ C.③和④ D.②和⑥ 19.使用显微镜调焦过程中,当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望着(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 20.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制成的玻片标本是(  ) A.涂片 B.装片 C.切片 D.临时装片 21.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张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A.作出假设 B.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C.发现并提出问题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2.关于实验设计的说法:①要设计对照实验;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③求多组的平均值,可尽量减小误差;④设计重复组或减少实验对象数量,可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 ①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②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③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④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B.所有的条件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所有的条件都相同 25.下列有关证据和推测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严密的是(  ) A.腐肉生蛆,说明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 B.把大豆种子放进冰箱里不能萌发,说明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C.把经过消毒的肉汤密封起来不会变质,但打开盖子后就会变质,说明导致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瓶外而非来自肉汤本身 D.将点燃的小木条放进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子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种子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本大题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2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_____。 (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 (3)成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 (4)除____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三、识图题(本大题1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7.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试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__________,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_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__________的光圈对准通光孔。_________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3)观察:从__________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⑥粗准焦螺旋使镜筒__________,直到物镜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注视显微镜视野内,双手徐徐转动__________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该调节⑦__________。 (4)⑤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使光线射入镜筒。它有平面和凹面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暗时我们一般选择用__________朝上反光。 四、探究与实验(本大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8.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为减少实验误差,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____________值。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_____________。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健康人使用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填“重复使用”或“扔进专用垃圾桶”)。 29.下面是巴斯德--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内容节选,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通过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1)这种研究方法叫什么?____________。 (2)哪一句话是他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一句话是他提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一句话是他作出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解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小麦、蘑菇、猎豹都具有能呼吸、能生长和繁殖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而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是人体排出产生的废物,即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A不符合题意。 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是一种化学反应,不是生物的特征,B符合题意。 C.春天,春笋长出地面了,是植物对环境温度刺激的一种反应,即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说明含羞草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了反应,即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诗句中的主要意思是“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着太阳开放。”说明的是葵花向光性,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光的刺激作出反应,故C正确。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可见,该诗句并没有体现到。 故选:C。 4、C 【解析】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具有应激性,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从而减弱蒸腾作用。 故选:C。 5、D 【解析】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种子长成幼苗、蝌蚪变成青蛙、毛毛虫羽化成蝶,都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就是生物表现出来的遗传,种瓜得瓜是遗传现象。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解析】A.钟南山,福建福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抗击非典先进人物.2013年8月12日,钟南山卸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一职,故A不符合题意。 B.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故B符合题意。 C. 1771年英国人普利斯特利发现,将薄荷枝条和燃烧的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的钟罩内,蜡烛不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放在同一钟罩内,小鼠也不易窒息死亡,故C不符合题意。 D.范·海尔蒙特,比利时化学家,生物学家,医生;他在化学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卓越贡献,从而成为炼金术向近代化学转变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所做的柳树实验也是生物研究上划时代的工作。他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驯化家禽不属于现代生物科技成果。C正确。 故选C。 8、B 【解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模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科学家模仿苍蝇的复眼,制成了“蝇眼”照相机。 故选B。 9、C 【解析】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所以①观察蝗虫;②观察葫芦藓和肾蕨;④观察花的结构;⑥观察鸡蛋的结构用到放大镜;⑤观察叶片的结构和③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必须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因此用放大镜作为观察工具的一组是①②④⑥。 故选C。 10、A 【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法等。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的目的。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符合观察法,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A 【解析】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实验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A错误。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B正确。C、在观察时要有计划、有耐心,C正确。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D正确。 故选A。 12、B 【解析】A.单纯的观察法是可以没有实验,A正确。 B.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B错误。 C.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所以观察法和实验法在研究动物行为时是同等重要的,C正确。 D.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D正确。 故选B。 13、C 【解析】试题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C正确。 故选C。 14、B 【解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是研究动物的方法。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是研究动物的方法。调查法是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不是研究动物的主要方法。推理法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作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不是研究动物的主要方法。由此可见,B正确。 故选B。 15、C 【解析】根据图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从左到右依次是:酒精灯、培养皿、滴瓶、滴管、试管夹、烧杯。 故选C。 16、C 【解析】本题考查对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要求,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观察材料不透明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故选C。 17、A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②的放大倍数小,物像③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故选A。 18、B 【解析】1.区分物镜和目镜:①物镜:物镜上有螺纹,它像上螺钉一样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放大倍数低的短,放大倍数高的长。②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放大倍数低的长,放大倍数高的短。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②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由分析1可知图中①②③是物镜,④⑤⑥是目镜;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选择②40倍和⑤25倍时,所见的物像放大倍数最大,选择B项。 故选B。 19、B 【解析】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 点睛: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一定要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故选B。 20、C 【解析】玻片标本包括切片、涂片和装片。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制成的玻片标本是切片。 故选:C 21、C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可见,张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发现并提出问题,C正确。 故选A。 22、A 【解析】①如果需要研究一个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则只需设置一个对照实验,正确; ②一般来说,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一个对照只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所要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正确; ③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为尽量减小误差,需要设计重复实验,求多组的平均值,正确; ④设计重复组,多次实验,可以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而实验对象太少,会增加实验偶然性的发生,错误。 因此正确的是①②③,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3、B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就算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可见①②④是正确的,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4、A 【解析】根据“对照实验”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中的对照实验,据此分析解答。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故选A。 25、C 【解析】A.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生蛆,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逻辑关系不严密,A错误。 B.把大豆种子放进冰箱里不能萌发,未与常温下的种子萌发形成对照,不能说明菜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错误。 C.把经过消毒的肉汤密封起来不会变质,但打开盖子后就会变质,形成对比,比较严密,说明导致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瓶外而非来自肉汤本身,C正确。 D.将点燃的小木条放进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子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能够使燃烧的小木条立即熄灭的气体不止二氧化碳,还有氮气等,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26、 (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或生物的应激性) (2)生长和繁殖(或繁殖和生长) (3)营养 (4)病毒细胞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三、识图题(本大题1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7、 (1)左 (2)低倍物镜最大左眼 (3)侧面下降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4)反光镜凹面 【解析】观图可知:①是目镜,②是镜筒,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⑧是转换器、⑨是遮光器,解答即可。 (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试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5cm。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看到视野呈雪白色则说明对光成功。 (3)观察: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⑥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注视显微镜视野内,双手徐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升降镜筒,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该调节⑦细准焦螺旋。 (4)⑤是反光镜,它的作用是使光线射入镜筒。它有两个面,平面和凹面,当外界光线较暗时我们一般选择用凹面,凹面有聚光的功能,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四、探究与实验(本大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8、 (1)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相同吗? (2)口罩类型平均 (3)不同 (4)扔进专用垃圾桶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通过本实验发现,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不同口罩种类的过滤效率相同吗? (2)目前市面上的繁多,主要分为: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棉布口罩、KN90口罩、防尘口罩、活性炭口罩、纸口罩等。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类型,除口罩类型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相同。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不同,其中N95口罩防护能量最强,棉布口罩防护能量最差。 (4)废弃口罩的处理。丢弃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不可随意丢弃。对于健康人使用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 29、 (1)实验法 (2)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 (3)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4)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 (5)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解析】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的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 (1)根据分析可知,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这种研究方法实验法。 (2)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 (3)他提出的问题是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4)哪一句话是他作出的假设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 (5)他得出的结论是: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