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0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02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背景探寻,主旨归纳,知识链接,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本文的结构层次有什么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 问题的观点。“马说”即“说说千里马”或者“说说千里马的问 题”,标题点明了本文的文体和写作对象。本文以马为喻,实则 谈的是人才问题。
    ♦作者档案
    ♦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795—800)。其 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 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h;n)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 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 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 “伯乐不常有”之叹。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情况和自 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文体知识
    说 古代的一种文体,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其内容大 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 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 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 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有 《爱莲说》《马说》等。
    ♦文化常识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作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他们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主张文学革新,建立了有理论、有创作成就的散文系统,成为后人效法的典范。
    常考字词清单
    ♦通假字
    ♦词类活用
    ♦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文言句式
    咬文品句嚼词

    练习部分
    一.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等。
    韩愈在散文创作上造诣颇深。其散文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慷慨激昂,忧愤深广,敢于突破流俗之见,见解独到。
    2.背景探寻。
    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此后,他不得不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郁郁不乐。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他痛感明主难遇,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懑。
    3.主旨归纳。
    本文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统治者,通过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叙述,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谴责了那些愚妄无知的“食马者”,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4.知识链接。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篇幅一般不长。
    “说”这种文体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采用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核心是议。此外,这种文体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灵活,还常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即我们常说的“托物寓意”。《马说》《师说》《捕蛇者说》等均属于这一文体。
    5.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不以千里称也
    (3)一食或尽粟一石
    (4)食不饱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策之不以其道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执策而临之
    (9)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0)奴隶人之手
    (11)食马者
    (12)才美不外见
    (13)不能尽其材
    【答案】(1)并列而死 (2)著称 (3)吃一顿 有时 (4)吃 (5)等同,一样 (6)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7)通晓 (8)马鞭 (9)只是 (10)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11)通“饲”,喂 (12)通“现”,表现;显现 (13)通“才”,才能
    6.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别。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答案】①名词作动词 ②动词使动用法
    7.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执策而临之 ( ) 其真无马邪? ( )
    (1)策 (2)其
    策之不以其道 ( ) 其真不知马也 ( )
    食不饱,力不足(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 (4)之 策之不以其道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 策之不以其道 ( )
    (5)而 (6)以
    而伯乐不常有 ( ) 不以千里称也 ( )
    【答案】(1)名词,马鞭 动词,驾驭 (2) 表反问,难道 表推测,恐怕 (3)吃 吃 同“饲”,喂养 (4) 助词,的 代词,代“千里马” 代词,代“千里马” (5)表修饰 表转折 (6)按照 拿或用
    8.请划分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
    (1)故 虽 有 名 马,只 辱 于 奴 隶 人 之 手,骈 死 于 槽 枥 之 间
    (2)且 欲 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3)策 之 不 以 其 道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鸣 之 而 不 能 通 其 意,执 策 而 临 之
    【答案】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9.翻译下列句子。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7)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答案】(1)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2)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3)千里马叫唤的时候,马夫却不能通晓它叫的意思。
    (4)千里马常有,然而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有。
    (5)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或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6)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
    (7)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0.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答案】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
    1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13.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答案】点明文章主旨。 “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14.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答案】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1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答案】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16.“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7.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答案】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8.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本文托物寓意,言简意赅。以马喻人,用“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以“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言简而意赅。文章通篇说马,而意在论人,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其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使文章不仅行文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未遇伯乐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其才能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当时千千万万有才之士的悲愤。
    19.本文的结构层次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然短小,结构却十分精巧。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如此亲密,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并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辛辣的讽刺。最后以“其真不知马也”结束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
    20.学完课文后,同学们就“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一:我认为先有千里马。如果没有千里马,那么发现千里马的人(伯乐)又从何而来呢?
    观点二:我认为先有伯乐。世上缺少的不是千里马,而是发现千里马的人(伯乐)。因为千里马与一般马不同,如果不按照培养千里马的方法去培养它,其才能往往难以显示出来。这样,在一般人看来,它也就不是千里马了。换言之,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因此,我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二.阅读部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①龙嘘气②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③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④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⑤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⑥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韩愈《龙说》)
    【注释】①【乙】文题为《龙说》,是《马说》的姊妹篇,文中的龙和云分别喻指君与臣。
    ②嘘气:吐气,呼气。 ③茫洋:辽阔无边际的样子。 ④感:通“撼”,摇动,震动。
    ⑤汩(ɡǔ):淹没。 ⑥神:这里是显示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 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⑵ 执策而临之( )
    ⑶ 云固弗灵于龙也( ) ⑷ 乃其所自为也( )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则 非 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4.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共同的写作手法?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


    5.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1)有时(2)从高处往下看 (3)本来 (4)竟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2.则/ 非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虛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意思是: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故停顿为:则/ 非 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3.(1)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2)但龙如果没有云,它的神妙神通就无法展现出来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其:难道。弗:不。神:形容词作动词。
    4. 借物寓意。乙文,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甲文以千里马喻人才,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乙文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
    5.①主观条件:要具备千里马的能力; ②客观条件:还要得到赏识,有施展才能的平台。
    现实中,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各种知识能力,随时都能施展才能,还应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推荐表现自己,得到赏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要在理解甲文的基础上作答,答题要点在于“千里马的能力”和“得到赏识和认可”,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甲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作者
    韩愈
    生卒年
    768—824
    朝代


    退之
    世称
    韩昌黎
    籍贯
    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
    评价
    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被列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作品风格
    他提倡复兴散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 风$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 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
    代表作品
    《师说》《祭十二郎文》等

    例 句
    释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
    通“现”,显露,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才能,才干

    其真无马邪
    通 “耶”,表示疑问,相 当于“吗”

    例 句
    释 义

    祇号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作动词,辱没,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千里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
    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尽,竭尽

    例句
    释义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本领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动词,能够

    食不饱,力不足
    动词,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
    动词,通“饲”,喂养
    一食或尽粟一石
    量词,可译为“餐、顿”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指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代词,它的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示反问的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恐怕,表推测的语气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助词,的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助词,调节音节

    例句
    古义
    今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或者
    句 式
    例 句
    判 断 标 准
    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者”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祇 于奴隶人之手辱”
    固定句式
    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句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 知马也。
    设问句
    原文
    注释
    译文
    阅读技巧点拨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然后】这样以后。然,这样。后,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开篇点题】开篇便直截了当地指明“伯乐”与“千里马”的关 系,“然后”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可谓出语 不凡。
    【反面论述】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密 切。因为“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 可避免了。
    【关键词】“辱于”“骈死于”,道尽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哀,字 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的痛惜之情,抒发了作者心中的不平之 气。
    【反问】用强有力的反问句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行为的 愤怒、谴责之情推向了高潮。
    【排比】这一句紧承上文,通过动作描写全面地总结了食马者 “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连用三个“不”字,构成排比句,语气 强烈,深刻揭露出不识马的“食马者”的愚昧无知,蕴含了作 者对他们的讽刺和控诉之情。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这句话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 象地勾勒出了那些不识马却自以为识马的人的可笑丑态和 愚蠢荒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无视人才的不满。
    【点明主旨】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真不知马” 对照起来,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妄为,点明了全文 中心。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而】转折连词,可是。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故】所以。【虽】即使。【祗(zhǐ)】同“只”,只是。【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
    【骈(pián)死】于【槽(cá)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著称。以,按照,介词。称,称颂,称道。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2.【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
    【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粟(sù)一石】吃尽一石粟。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十斗为石。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食(sì)】同“饲”,喂养。【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
    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饲养(它)。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指示代词。【能】才能。
    (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
    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表露。
    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才能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示出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况且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还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之】鞭打马。策: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鸣之】(马)嘶鸣。【通其意】通晓跟它的意思。
    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之】临视着马。临,面对。
    (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呜呼!【其①】真无马【邪(yé)】?【其②】真不【知】马也!
    【其①】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其②】恐怕,表推测。【邪】同“ 耶 ”,表示疑问。【知】懂得。
    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13932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小石潭记练习题</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资料,背景探寻,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同步测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马说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马说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句子默写,语言表达,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