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6课《赤壁》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6课《赤壁》教学设计01
    第26课《赤壁》教学设计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赤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赤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文体知识,读音释义,赏读全词,体会本诗的哲理,再读作者,体会本诗作者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导入新课
    封建社会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楚国大夫屈原为国力谏,被楚怀王放逐,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东汉贾谊才高八斗,却因谗被贬,英年早逝;诗仙李白自比管仲,却被唐明皇逐出长安,发出“行路难”的悲叹……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赤壁》,看看作者有怎样的境遇,又有怎样的感慨。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杜牧,背诵并默写全诗。
    2、了解以小见大和咏古抒怀的写法。
    3、结合背景体会诗人寄寓的情感。
    三、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宰相杜佑之孙。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因有感于时局,其诗文多为讽喻之作。他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尤以七绝最为出色,如《过华清宫》《江南春》《山行》《泊秦淮》《赤壁》等,语言精练,情思含蓄;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还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
    四、背景链接
    《赤壁》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一)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赤壁之战简介: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五、文体知识
    咏史诗
    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期。
    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泊秦淮》《赤壁》《江南春》《题乌江亭》等。
    六、读音释义
    赤 壁
    折戟(jǐ)/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chá)。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qiá)。
    (二)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七、赏读全词,体会本诗的哲理
    (一)品读一、二句:
    提问: 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预设:
    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品读三、四句:
    提问:1.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大乔小乔的命运象征了什么?
    预设:
    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也灭亡了。
    2. 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
    这场战争是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东风的到来为吴蜀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本文的作者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
    预设:
    作者认为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偶然的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4.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全诗语言最后的落脚点是“二乔”,全诗情感的落脚点也在两位女性身上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适时予以点拨:须探究“二乔”的代表意义。总结学生回答并明确:
    第一,从意义上讲,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
    第二,从语言上讲,此句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5.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继续思考: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取胜的战役,而杜牧此处却强调了“东风”极富偶然性的作用,结合背景谈谈他为什么要这么写?
    教师总结时应明确:杜牧身处晚唐,那时国力已处于衰落状态,皇帝昏庸,朝廷里很多像杜牧一样有才学,对政治军事和社会形势有清醒认识的人遭到打击和排挤,根本没有当年协助周瑜实现志向的“东风”,自己空有一身学识却没有机会加以利用,空有一腔爱国之情却得不到抒发。只能看着国家像自己所料想的一般日益走向没落却无能为力。
    八、再读作者,体会本诗作者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本诗的创作背景思考追问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出示创作背景如下:
    第一,杜牧出生于中唐后期,生活于晚唐。当时唐政治昏庸,盛世繁荣已是大势已去,并且还在持续走下坡路。杜牧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生不逢时,自身被排挤,皇帝昏庸。于是杜牧只能无奈地看着国家一天天衰败下去;
    第二,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是当时朝廷中的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和皇帝的昏庸,却使杜牧长期备受打击和排挤,有志难伸。
    提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因此他从小也是一个非常博学有才能的人,他不但有文学上的才华,政治军事才能也很出众。可就是这样一个完全具备做宰相的能力的人,一生却总是郁郁不得志。杜牧是晚唐时期的人物,当时的朝廷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趋没落,朝政被宦官把持,政治腐败、黑暗,有才能之士都被打压,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抱负而无法施展,杜牧也是如此。
    预设: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壁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诗歌诵读,诗歌赏析,感悟主旨,合作探究,课堂总结,背诵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对话,导入新课,探索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安排,教学步骤,朗读节拍,粗浅赏析,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26课《赤壁》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