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届高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章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高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章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01
    2021届高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章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02
    2021届高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章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03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高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章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展开
    
    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考纲解读]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并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重点)
    2.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定理,并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难点)
    [考向预测] 从近三年高考情况来看,本讲为高考必考内容.预测2021年高考将会以空间向量为工具证明平行与垂直以及进行空间角的计算.试题以解答题的形式呈现,难度为中等偏上.

    1.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或l1与l2重合)⇔v1∥v2⇔v1=λv2.
    (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为v1和v2,则l∥α或l⊂α⇔存在两个实数x,y,使v=xv1+yv2.
    (3)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或l⊂α⇔v⊥u⇔v·u=0.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u2,则α∥β⇔u1∥u2⇔u1=λu2.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v1⊥v2⇔v1·v2=0.
    (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v∥u⇔v=λu.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和u2,则α⊥β⇔u1⊥u2⇔u1·u2=0.
    3.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设a,b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则

    l1与l2所成的角θ
    a与b的夹角β
    范围
    (0°,90°]
    [0°,180°]
    求法
    cosθ=
    cosβ=
    4.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求法
    如图所示,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e,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φ,两向量e与n的夹角为θ,则有sinφ=|cosθ|=,φ的取值范围是[0°,90°].

    5.求二面角的大小
    (1)如图①,AB,CD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

    (2)如图②③,n1,n2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θ|=|cos〈n1,n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1与n2的夹角(或其补角).

    1.概念辨析
    (1)若空间向量a平行于平面α,则a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2)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0°,90°],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90°],二面角的范围是[0°,180°].(  )
    (3)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4)若二面角α-a-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n1,n2所成角为θ,则二面角α-a-β的大小是180°-θ.(  )
    答案 (1)× (2)√ (3)× (4)×
    2.小题热身
    (1)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2,0,-4),则(  )
    A.l∥α B.l⊥α
    C.l⊂α D.l与α斜交
    答案 B
    解析 因为a=(1,0,2),n=(-2,0,-4),
    所以n=-2a,所以a∥n,所以l⊥α.
    (2)已知向量=(2,2,1),=(4,5,3),则平面ABC的单位法向量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设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是n=(x,y,z),则取z=1,得x=,y=-1.则n=,|n|=,故平面ABC的单位法向量是±.
    (3)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BB1,则AB1与C1B所成角的大小为(  )
    A.60° B.75°
    C.90° D.105°
    答案 C

    解析 取AC的中点D,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B=a,则B,C1,A,B1,从而=,=.
    所以cos〈,〉==0,
    所以AB1与C1B所成的角为90°.故选C.
    (4)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BC=AA1=1,则D1C1与平面A1B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二面角B-A1C1-D1的余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
    解析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
    D1(0,0,1),C1(0,2,1),A1(1,0,1),B(1,2,0),

    ∴=(0,2,0),=(-1,2,0),
    =(0,2,-1),
    设平面A1BC1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由得
    令y=1,得n=(2,1,2),
    设D1C1与平面A1BC1所成角为θ,则
    sinθ=|cos〈,n〉|===,
    即直线D1C1与平面A1B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易知平面A1C1D1的法向量m=(0,0,1),
    ∴cos〈m,n〉===.
    由图可知,二面角B-A1C1-D1为钝角,
    故二面角B-A1C1-D1的余弦值为-.

    题型 一 利用空间向量研究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角度1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问题

    1.(2019·青岛模拟)如图,在多面体ABC-A1B1C1中,四边形A1ABB1是正方形,AB=AC,BC=AB,B1C1綊BC,AA1⊥平面BAC.求证:
    (1)A1B1⊥平面AA1C;
    (2)AB1∥平面A1C1C.
    证明 ∵AA1⊥平面BAC.
    ∴AA1⊥AB,AA1⊥AC.
    又AB=AC,BC=AB,
    ∴∠CAB=90°,即CA⊥AB,
    ∴AB,AC,AA1两两互相垂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AB=2,则
    A(0,0,0),B1(0,2,2),A1(0,0,2),
    C(2,0,0),C1(1,1,2).
    (1)=(0,2,0),=(0,0,-2),=(2,0,0),设平面AA1C的一个法向量n=(x,y,z),
    则即即
    取y=1,则n=(0,1,0).
    ∴=2n,即∥n.
    ∴A1B1⊥平面AA1C.
    (2)易知=(0,2,2),=(1,1,0),=(2,0,-2),设平面A1C1C的一个法向量m=(x1,y1,z1),
    则即
    令x1=1,则y1=-1,z1=1,即m=(1,-1,1).
    ∴·m=0×1+2×(-1)+2×1=0,
    ∴⊥m.又AB1⊄平面A1C1C,
    ∴AB1∥平面A1C1C.
    角度2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与垂直关系中的探索性问题

    2.(2019·桂林模拟)如图,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和∠A1AC均为60°,平面AA1C1C⊥平面ABCD.
    (1)求证:BD⊥AA1;
    (2)在直线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若存在,求出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证明:设BD与AC交于点O,则BD⊥AC,连接A1O,在△AA1O中,AA1=2,AO=1,∠A1AO=60°,
    ∴A1O2=AA+AO2-2AA1·AOcos60°=3,
    ∴AO2+A1O2=AA,
    ∴A1O⊥AO.
    由于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平面AA1C1C∩平面ABCD=AC,A1O⊂平面AA1C1C,
    ∴A1O⊥平面ABCD.

    以OB,OC,O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0,-1,0),B(,0,0),
    C(0,1,0),D(-,0,0),
    A1(0,0,),C1(0,2,).
    由于=(-2,0,0),=(0,1,),
    ·=0×(-2)+1×0+×0=0,
    ∴⊥,即BD⊥AA1.
    (2)假设在直线CC1上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
    设=λ,P(x,y,z),则(x,y-1,z)=λ(0,1,).
    从而有P(0,1+λ,λ),=(-,1+λ,λ).设平面DA1C1的法向量为n=(x,y,z),则
    又=(0,2,0),=(,0,),
    则取x=1,则n=(1,0,-1),
    因为BP∥平面DA1C1,
    则n⊥,即n·=--λ=0,
    得λ=-1,
    即点P在C1C的延长线上,且C1C=CP.

    1.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的方法
    线线平行
    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
    线面平行
    ①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某一法向量垂直;
    ②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③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用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线性表示
    面面平行
    ①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为共线向量);
    ②转化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问题
    2.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的方法
    线线垂
    直问题
    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线面垂
    直问题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举例说明1(1)),或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面面垂
    直问题
    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3.解决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基本方法
    (1)通常假设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
    (2)探索性问题的关键是设点:①空间中的点可设为(x,y,z);②坐标平面内的点其中一个坐标为0,如xOy面上的点为(x,y,0);③坐标轴上的点两个坐标为0,如z轴上的点为(0,0,z);④直线(线段)AB上的点P,可设为=λ,表示出点P的坐标(如举例说明2(2)),或直接利用向量运算.
    提醒:解这类问题时要利用好向量垂直和平行的坐标表示.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且PA=PD=AD,设E,F分别为PC,BD的中点.
    求证:(1)EF∥平面PAD;
    (2)平面PAB⊥平面PDC.
    证明 (1)如图,取AD的中点O,连接OP,OF.

    因为PA=PD,所以PO⊥AD.
    因为侧面PAD⊥底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O⊂平面PAD,
    所以PO⊥平面ABCD.
    又O,F分别为AD,BD的中点,
    所以OF∥AB.
    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OF⊥AD.
    因为PA=PD=AD,
    所以PA⊥PD,所以OP=OA=.
    以O为坐标原点,OA,OF,O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F,D,
    P,C.
    因为E为PC的中点,所以E.
    易知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
    因为=,
    且·=·=0,
    又EF⊄平面PAD,
    所以EF∥平面PAD.
    (2)因为=,=(0,-a,0),
    所以·=·(0,-a,0)=0,
    所以⊥,所以PA⊥CD.
    又PA⊥PD,PD∩CD=D,PD,CD⊂平面PDC,
    所以PA⊥平面PDC.
    又PA⊂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平面PDC.
    2.如图是某直三棱柱被削去上底后的直观图与三视图的侧视图、俯视图,在直观图中,点M是BD的中点,AE=CD,侧视图是直角梯形,俯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求证:EM∥平面ABC;
    (2)试问在棱CD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BDE?若存在,确定点N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以A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0,0,0),B(0,2,0),C(-2,0,0),D(-2,0,4),
    E(0,0,2),M(-1,1,2),=(0,0,2),
    =(2,2,-4),=(2,0,-2),
    =(0,0,-4),=(1,1,-2),=(-1,1,0).

    (1)证明:由图易知为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0×(-1)+0×1+2×0=0,
    所以⊥,即AE⊥EM,
    又EM⊄平面ABC,
    故EM∥平面ABC.
    (2)假设在CD上存在一点N满足题意,
    设=λ=(0,0,-4λ),λ∈[0,1],
    则=-=(1,1,-2)-(0,0,-4λ)=(1,1,-2+4λ),所以即
    解得λ=∈[0,1].
    所以棱CD上存在一点N,满足MN⊥平面BDE,此时DN=DC.
    题型 二 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空间角 

    角度1 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2019·永州模拟)在各棱长均相等的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M是BB1的中点,N是棱A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M与BN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 B.1
    C. D.
    答案 C
    解析 如图,在各棱长均相等的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设棱长为2,以A为坐标原点,AC为y轴,AA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2),M(,1,1),B(,1,0),N(0,1,0),=(,1,-1),=(-,0,0),设异面直线A1M与BN所成角为θ,则cosθ===,∴tanθ=.∴异面直线A1M与BN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角度2 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2.(2019·泉州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AB⊥AD,AD∥BC,AB=1,AD=2BC=,PD=.
    (1)求证:平面PBD⊥平面PAC;
    (2)M为棱PB上异于B的点,且AM⊥MC,求直线AM与平面MCD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证法一:在Rt△ABC与Rt△ABD中,因为=,=,所以=.
    又∠ABC=∠DAB=90°,所以△ABC∽△DAB.
    所以∠ABD=∠BCA.
    又∠ABD+∠CBD=90°,
    所以∠BCA+∠CBD=90°,
    所以AC⊥BD.
    因为PD⊥平面ABCD,AC⊂平面ABCD,
    所以PD⊥AC.
    又BD∩PD=D,BD,PD⊂平面PBD,
    所以AC⊥平面PBD.
    又AC⊂平面PAC,
    所以平面PBD⊥平面PAC.
    证法二:在梯形ABCD中,AB⊥AD.
    以B为坐标原点,BC,BA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B(0,0),D(,1),A(0,1),C,
    所以=(,1),=.
    因为·=0,所以AC⊥BD.
    以下同证法一.
    (2)过点A作Az∥DP.
    因为PD⊥平面ABCD,
    所以Az⊥平面ABCD.
    所以Az,AB,AD两两垂直.
    以A为坐标原点,AB,AD,Az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因为AB=1,AD=2BC=,PD=,
    所以A(0,0,0),B(1,0,0),C,D(0,,0),P(0,,),
    则=(1,0,0),=(-1,,),=,=.
    设=λ,λ∈(0,1],
    则=+λ=(1-λ,λ,λ),
    =+λ=.
    因为AM⊥MC,所以·=0,
    即(1-λ)(-λ)+λ+3λ2=0,
    化简并整理,得6λ2-2λ=0,解得λ=0(不符合题意,舍去)或λ=.
    所以=,即M.
    所以=.
    设n=(x0,y0,z0)为平面MCD的法向量,
    则即
    令y0=,
    则平面MCD的一个法向量为n=.
    设直线AM与平面MCD所成的角为θ,
    所以sinθ=|cos〈,n〉|=
    ==.
    所以直线AM与平面M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角度3 利用空间向量求解二面角
    3.(2019·全国卷Ⅲ)图1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1,BE=BF=2,∠FBC=60°.将其沿AB,BC折起使得BE与BF重合,连接DG,如图2.

    (1)证明:图2中的A,C,G,D四点共面,且平面ABC⊥平面BCGE;
    (2)求图2中的二面角B-CG-A的大小.
    解 (1)证明:由已知得AD∥BE,CG∥BE,
    所以AD∥CG,
    所以AD,CG确定一个平面,从而A,C,G,D四点共面.
    由已知得AB⊥BE,AB⊥BC,且BE∩BC=B,
    所以AB⊥平面BCGE.
    又因为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CGE.
    (2)作EH⊥BC,垂足为H.
    因为EH⊂平面BCGE,平面BCGE⊥平面ABC,
    所以EH⊥平面ABC.
    由已知,菱形BCGE的边长为2,∠EBC=60°,可求得BH=1,EH=.
    以H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Hxyz,则A(-1,1,0),C(1,0,0),G(2,0,),=(1,0,),=(2,-1,0).

    设平面ACGD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
    所以可取n=(3,6,-).
    又平面BCGE的法向量可取m=(0,1,0),
    所以cos〈n,m〉==.
    因此二面角B-CG-A的大小为30°.

    1.利用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
    (1)利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
    ①选好基底或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②求出两直线的方向向量v1,v2;
    ③代入公式|cos〈v1,v2〉|=求解.如举例说明1.
    (2)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θ∈(0°,90°],两向量的夹角α的范围是[0°,180°],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时,就是该异面直线的夹角;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时,其补角才是异面直线的夹角.
    2.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
    (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
    (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或钝角的补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如举例说明2.
    3.利用向量计算二面角大小的常用方法
    (1)找法向量法: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的大小.如举例说明3.
    (2)找与棱垂直的方向向量法: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找到与棱垂直且以垂足为起点的两个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大小.                    

    1.已知正四棱锥S-ABCD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是SB的中点,则AE,S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以两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O作为坐标原点,以OA,OB,OS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四棱锥S-ABCD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均为2,则有A(,0,0),S(0,0,),
    D(0,-,0),E,=,=(0,-,-),|cos〈,〉|===,故AE,S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2019·全国卷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
    (1)证明:BE⊥平面EB1C1;
    (2)若AE=A1E,求二面角B-EC-C1的正弦值.
    解 (1)证明: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BE⊂平面ABB1A1,故B1C1⊥BE.
    又BE⊥EC1,B1C1∩EC1=C1,
    所以BE⊥平面EB1C1.
    (2)由(1)知∠BEB1=90°.
    由题设知Rt△ABE≌Rt△A1B1E,所以∠AEB=45°,故AE=AB,AA1=2AB.

    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C(0,1,0),B(1,1,0),C1(0,1,2),E(1,0,1),=(1,0,0),=(1,-1,1),CC1=(0,0,2).
    设平面EBC的法向量为n=(x1,y1,z1),
    则即
    所以可取n=(0,-1,-1).
    设平面ECC1的法向量为m=(x2,y2,z2),则

    所以可取m=(1,1,0).
    于是cosn,m==-.
    所以二面角B-EC-C1的正弦值为.
    3.(2019·郑州模拟)如图,在△ABC中,AB=BC=2,∠ABC=90°,E,F分别为AB,AC边的中点,以EF为折痕把△AEF折起,使点A到达点P的位置,且PB=BE.

    (1)证明:EF⊥平面PBE;
    (2)设N为线段PF上的动点,求直线BN与平面PCF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
    解 (1)证明:因为E,F分别为AB,AC边的中点,所以EF∥BC,
    因为∠ABC=90°,所以EF⊥BE,EF⊥PE.
    又因为BE∩PE=E,所以EF⊥平面PBE.
    (2)取BE的中点O,连接PO,
    由(1)知EF⊥平面PBE,EF⊂平面BCFE,
    所以平面PBE⊥平面BCFE.
    因为PB=BE=PE,所以PO⊥BE.
    又因为PO⊂平面PBE,平面PBE∩平面BCFE=BE
    所以PO⊥平面BCFE.
    过O作OM∥BC交CF于点M,分别以OB,OM,O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P,C,F,=,=,
    N为线段PF上一动点,
    设N(x,y,z),
    由=λ(0≤λ≤1),
    得N,
    =.
    设平面PCF的法向量为m=(x1,y1,z1),
    则即
    取m=(-1,1,).
    设直线BN与平面PCF所成的角为θ,
    sinθ=|cos〈,m〉|==
    =≤=,
    所以直线BN与平面PCF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
    题型 三 求空间距离(选学)

    (2019·合肥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中,平面ABD⊥平面ABC,AB⊥AC,AE⊥BD,DE綊AC,AD=BD=1.

    (1)求AB的长;
    (2)已知2≤AC≤4,求点E到平面BCD的距离的最大值.
    解 (1)∵平面ABD⊥平面ABC,且交线为AB,
    而AC⊥AB,∴AC⊥平面ABD.
    又DE∥AC,∴DE⊥平面ABD,从而DE⊥BD.
    注意到BD⊥AE,且DE∩AE=E,∴BD⊥平面ADE,
    于是,BD⊥AD.而AD=BD=1,∴AB=.
    (2)∵AD=BD,取AB的中点为O,连接DO,
    ∴DO⊥AB.
    又平面ABD⊥平面ABC,∴DO⊥平面ABC.
    过O作直线OY∥AC,以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OB,OY,OD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如图所示.

    记AC=2a,则1≤a≤2,
    B,C,D,E,=(-,2a,0),=.
    设平面BCD的法向量为n=(x,y,z).
    由得
    令x=,得n=.
    又=(0,-a,0),
    ∴点E到平面BCD的距离d== .
    ∵1≤a≤2,∴当a=2时,d取得最大值,
    dmax==.

    空间距离的几个结论
    (1)点到直线的距离:设过点P的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单位向量n,A为直线l外一点,点A到直线l的距离d=.
    (2)点到平面的距离:设P为平面α内的一点,n为平面α的法向量,A为平面α外一点,点A到平面α的距离d=.
    (3)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都可以转化为点到面的距离.                    


    (2019·惠州第一次调研)如图,已知圆柱OO1底面半径为1,高为π,平面ABCD是圆柱的一个轴截面,动点M从点B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到达点D,其运动路程最短时在侧面留下曲线Γ.将轴截面ABCD绕着轴OO1逆时针旋转θ(0<θ<π)后得到平面A1B1C1D1,边B1C1与曲线Γ相交于点P.
    (1)求曲线Γ的长度;
    (2)当θ=时,求点C1到平面APB的距离.
    解 (1)将圆柱一半展开后底面的半个圆周变成长方形的边BA,曲线Γ就是对角线BD.
    由于AB=πr=π,AD=π,∴BD=π.
    故曲线Γ的长度为π.
    (2)当θ=时,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O(0,0,0),A(0,-1,0),B(0,1,0),P,C1(-1,0,π),
    则=(0,2,0),=,=(-1,0,π),
    设平面APB的法向量为n=(x,y,z),

    取z=2得n=(π,0,2),
    ∴点C1到平面APB的距离d== .

     组 基础关
    1.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C-A1B1C1,CA=CC1=2CB,则直线BC1与直线AB1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不妨设CB=1,则B(0,0,1),A(2,0,0),C1(0,2,0),B1(0,2,1),∴=(0,2,-1),=(-2,2,1).cos〈,〉===.∴直线BC1与直线AB1夹角的余弦值为.

    2.(2020·沧州摸底)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B′C′D′中,棱长为1,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BE=CF=a(0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与a值有关
    答案 B
    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D′(0,0,1),E(1-a,1,0),B′(1,1,1),F(0,1-a,0),∴=(1-a,1,-1),=(-1,-a,-1).∴·=(1-a)×(-1)+1×(-a)+(-1)×(-1)=a-1-a+1=0.∴⊥,即D′E⊥B′F.故选B.
    3.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90°,D,E,F分别是棱AB,BC,CP的中点,AB=AC=1,PA=2,则直线PA与平面D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以A为原点,AB,AC,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AB=AC=1,PA=2,得A(0,0,0),P(0,0,2),D,E,F,∴=(0,0,-2),=,=.设平面DEF的法向量为n=(x,y,z),
    则由得
    取z=1,则n=(2,0,1),设PA与平面DEF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PA与平面D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故选C.
    4.二面角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2,AC=3,BD=4,CD=,则该二面角的大小为(  )
    A.30° B.45°
    C.60° D.120°
    答案 C
    解析 由已知可得,·=0,·=0,=++,∴||2=|++|2=||2+||2+||2+2·+2·+2·=32+22+42+2×3×4cos〈,〉=()2,∴cos〈,〉=-,即〈,〉=120°,∴二面角的大小为60°.故选C.


    5.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点M,P,Q分别为棱AB,CD,BC的中点,若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均相等,则:
    ①A1M∥D1P;
    ②A1M∥B1Q;
    ③A1M∥平面DCC1D1;
    ④A1M∥平面D1PQB1.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 C
    解析 =+=+,=+=+,∴∥,所以A1M∥D1P,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A1M∥平面DCC1D1,A1M∥平面D1PQB1.①③④正确.
    6.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2,AA1=4,点E,F分别为BB1,CD的中点,则点F到平面A1D1E的距离为(  )
    A. B.
    C.2 D.2
    答案 B
    解析 以点A为坐标原点,AB,AD,A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A1(0,0,4),D1(0,2,4),E(2,0,2),F(1,2,0),
    =(0,2,0),=(2,0,-2).
    易知平面A1D1E的法向量可取n=(1,0,1),
    =(1,2,-4),d==.

    7.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AB∥CD,且AC⊥BD,AC与BD交于O,PO⊥底面ABCD,PO=2,AB=2,E,F分别是AB,AP的中点.则二面角F-OE-A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以O为坐标原点,OB,OC,O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由题知,OA=OB=2,
    则A(0,-2,0),B(2,0,0),P(0,0,2),
    E(1,-1,0),F(0,-1,1),
    则=(1,-1,0),=(0,-1,1),
    设平面OEF的法向量为m=(x,y,z),
    则即
    令x=1,可得m=(1,1,1).
    易知平面OAE的一个法向量为n=(0,0,1),
    则cos〈m,n〉==.由图知二面角F-OE-A为锐角,所以二面角F-OE-A的余弦值为.
    8.(2019·广西八市联考)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3,AB=3,AA1=4,则异面直线A1C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如图建立坐标系,则C(0,0,0),A1(3,0,4),C1(0,0,4),B(0,3,0),

    ∴=(-3,0,-4),1=(0,-3,4),设异面直线A1C与BC1所成角为θ,
    则cosθ=

    ==.
    ∴异面直线A1C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9.已知V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VA=VB=VC=VD,=,=,=.则VA与平面PMN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平行
    解析 如图,设=a,=b,=c,

    则=a+c-b,
    由题意知=b-c,
    =-
    =a-b+c.
    因此=+,
    ∴,,共面.
    又VA⊄平面PMN,∴VA∥平面PMN.
    10.(2019·长春二模)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E,F分别是A1B1,AD,B1C1,C1D1的中点,则过EF且与MN平行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________,CE和该截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取A1D1的中点G,BC的中点P,CD的中点H,连接GM,GN,MN,PE,PH,PF,HF,EF.
    ∵MG∥EF,NG∥EP,MG∩NG=G,EF∩EP=E,
    ∴平面MNG∥平面PEFH,
    ∴过EF且与MN平行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PEFH,∵PE=2,EF==,四边形PEFH是矩形,∴过EF且与MN平行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S矩形PEFH=2.
    以D1为坐标原点,D1A1所在直线为x轴,D1C1所在直线为y轴,D1D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E(1,2,0),F(0,1,0),H(0,1,2),C(0,2,2),=(1,0,-2),=(-1,-1,0),=(-1,-1,2),
    设平面EFHP的法向量n=(x,y,z),

    取x=1,则y=-1,z=0,得n=(1,-1,0),
    设CE和该截面所成的角为θ,
    则sinθ===.
    ∴CE和该截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组 能力关
    1.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则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因为PA⊥平面ABCD,且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AB,AD,AP两两垂直.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A的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A的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D(0,,0),E,所以A=.设B(m,0,0)(m>0),则C(m,,0),A=(m,,0).
    设n1=(x,y,z)为平面ACE的法向量,则

    可取n1=.易知n2=(1,0,0)为平面DAE的一个法向量,由题设知|cos〈n1,n2〉|=,即=,解得m=.因为E为PD的中点,所以三棱锥E-ACD的高为.所以三棱锥E-ACD的体积V=××××=.
    2.(2017·全国卷Ⅲ)a,b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C所在直线与a,b都垂直,斜边AB以直线AC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
    ①当直线AB与a成60°角时,AB与b成30°角;
    ②当直线AB与a成60°角时,AB与b成60°角;
    ③直线AB与a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
    ④直线AB与a所成角的最大值为60°.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 ②③
    解析 依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长为1.
    由题意知点B在平面xOy中形成的轨迹是以C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设直线a的方向向量为a=(0,1,0),直线b的方向向量为b=(1,0,0),以Ox轴为始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角为θ,θ∈[0,2π),则B(cosθ,sinθ,0),
    ∴=(cosθ,sinθ,-1),||=.
    设直线AB与a所成角为α,
    则cosα==|sinθ|∈,
    ∴45°≤α≤90°,∴③正确,④错误.

    设直线AB与b所成角为β,
    则cosβ==|cosθ|.
    当直线AB与a所成角为60°,
    即α=60°时,
    则|sinθ|=cosα=cos60°=,
    ∴|cosθ|=.∴cosβ=|cosθ|=.
    ∵0°≤β≤90°,∴β=60°,即直线AB与b所成角为60°.∴②正确,①错误.
    3.(2019·唐山模拟)如图,在边长为8的菱形ABCD中,∠ABC=120°,将△ABD沿BD折起,使点A到达A1的位置,且二面角A1-BD-C为60°.

    (1)求异面直线A1C与BD所成角的大小;
    (2)若点E为A1C的中点,求直线BE与平面A1D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A1,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AC⊥BD,从而OA1⊥BD,OC⊥BD,又因为OA1∩OC=O,所以BD⊥平面A1OC,因为A1C⊂平面A1OC,所以BD⊥A1C,
    所以异面直线A1C与BD所成角的大小为90°.
    (2)由(1)可知,∠A1OC即为二面角A1-BD-C的平面角,所以∠A1OC=60°.以O为坐标原点,,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则B(4,0,0),D(-4,0,0),C(0,4,0),A1(0,2,6),E(0,3,3).=(-4,3,3),=(4,2,6),=(4,4,0),

    设平面A1DC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取x=3,则n=(3,-,-1),设直线BE与平面A1DC所成角为θ,则sinθ=|cos〈,n〉|=,所以直线BE与平面A1D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4.(2019·延安模拟)如图,在几何体ABCDE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B⊥平面BEC,BE⊥EC,AB=BE=EC,G,F分别是线段BE,DC的中点.
    (1)求证:GF∥平面ADE;
    (2)求平面AEF与平面BEC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1)证明:如图,取AE的中点H,连接HG,HD,又G是BE的中点,
    所以HG∥AB,且HG=AB,又F是CD的中点,所以DF=CD,

    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得,AB∥CD,AB=CD,所以HG∥DF且HG=DF.
    从而四边形HGF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GF∥DH,因为DH⊂平面ADE,GF⊄平面ADE,
    所以GF∥平面ADE.
    (2)如图,在平面BEC内,过点B作BQ∥EC,因为BE⊥CE,所以BE⊥BQ.又AB⊥平面BEC,所以AB⊥BE,AB⊥BQ.

    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4,则A(0,0,4),B(0,0,0),E(4,0,0),F(4,4,2).
    因为AB⊥平面BEC,所以=(0,0,4)为平面BEC的一个法向量,设n=(x,y,z)为平面AEF的法向量.
    又=(4,0,-4),=(4,4,-2),
    即取n=(2,-1,2),
    所以cos〈,n〉===,
    所以平面AEF与平面BE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组 素养关

    1.如图,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为棱SB上的一点,且SE=2EB.
    (1)求证:DE⊥平面SBC;
    (2)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SM与平面ADE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若存在,请指出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证明:由SD⊥底面ABCD,知SD⊥AD,SD⊥DC.又AD⊥DC,故以D为坐标原点,DA,DC,DS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B(1,1,0),C(0,2,0),S(0,0,2).

    由SE=2EB,得E.
    ∴=(-1,1,0),=(-1,-1,2),
    =,
    ∴·=0,·=0.∴DE⊥BC,DE⊥BS.
    又BC∩BS=B,∴DE⊥平面SBC.
    (2)存在.
    设点M(x,y,z),则=λ(0≤λ≤1).
    ∴(x-1,y-1,z)=λ(-1,1,0),∴M(1-λ,1+λ,0),
    ∴=(1-λ,1+λ,-2).
    由(1)知=(1,0,0),=.
    设平面ADE的法向量为n=(x,y,z),则

    令y=1,则z=-1,∴n=(0,1,-1).
    ∴|cos〈,n〉|=
    ==,
    解得λ=或λ=2.又0≤λ≤1,∴λ=.
    ∴存在点M,且点M是靠近点B的BC的三等分点.
    2.(2019·河北省五校联考)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与正四棱锥P-ABEF的底面共面,且D,A,F三点共线,正方体的棱长为1.

    (1)求证:平面PAE⊥平面A1C1D;
    (2)若棱锥的高h∈,请求出平面PEF与平面A1C1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
    解 (1)证明:连接AC,BF,设BF与AE交于点O.
    连接PO,则PO⊥平面ABEF,∴PO⊥BF.
    ∵BF⊥AE,PO∩AE=O,∴BF⊥平面PAE.
    由题意易得CB綊AF,∴四边形CAFB为平行四边形,
    ∴BF∥AC.又AC∥A1C1,∴A1C1∥BF,∴A1C1⊥平面PAE.
    ∵A1C1⊂平面A1C1D,∴平面PAE⊥平面A1C1D.
    (2)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A,BE,BB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0,0,0),E(0,1,0),F(1,1,0),P,D1(1,-1,1),


    ∴=(1,0,0),=.
    设平面PEF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
    令y=2,则z=,∴n=.
    连接BD1,易知BD1⊥平面A1C1D,
    ∴平面A1C1D的一个法向量为=(1,-1,1).
    设平面PEF与平面A1C1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θ,
    则cosθ==
    =×.
    ∵h∈,∴4h+∈(4,5),∴cosθ∈.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届高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章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