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教案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教案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01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教案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02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教案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教案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教案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共8页。

    章末复习

    【知识与技能】

    回顾总结表示变量之间的方法,学会用变量之间关系的各种形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作出预测.

    【过程与方法】

    从常量的世界走入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数学对象,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培养较强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能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验成就感,获得学习的快乐,发展对数学更高层次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能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预测.

    一、知识结构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2.自变量,因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

    1)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3)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两者的依存关系.

    4.变量的表达方法:

    1)表格

    )表格是表达、反映数据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中获取信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关系.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所列的是哪两个量;

    分清哪一个量为自变量,哪一个量为因变量;

    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绘制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绘制表格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列表时首先要确定各行各列的栏目;

    一般有两行,第一行表示自变量,第二行表示因变量;

    写出栏目名称,有时还根据问题内容写上单位;

    在第一行列出自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第二行对应列出因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

    一般情况下,自变量的取值从左到右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样便于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关系式

    用关系式表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是用含有自变量(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数学式子(等式)叫做关系式.

    关系式的写法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3)图象

    图象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重要方法,其特点是非常直观、形象.

    图象能清楚地反映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又称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又称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5.图象理解:

    理解图象上某一个点的意义,一定要看横轴、纵轴分别表示哪个变量;

    看该点所对应的横轴、纵轴的位置(数据);

    从图象上还可以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教学说明】复习本章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

    A.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

    B.图象不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C.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一辆汽车由韶关匀速驶往广州,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汽车距离广州的路程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的关系的是(B

    3星期天,小明与小刚骑自行车去距家50千米的某地旅游,匀速行驶1.5小时的时候,其中一辆自行车出故障,因此二人在自行车修理店修车,用了半个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前行,行驶1小时到达目的地.请在右面的图中,画出符合他们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图象.

    解:图象略

    4将若干张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白纸,按图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为2厘米.

    1)求4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

    2)设x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y厘米,写出y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x20时,y的值.

    解:(14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是20×4-3×274(厘米).

    2y20x-2x-1.

    x20时,y20×20-2×20-1)=362.

    5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相同路线由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谁先出发?先出发多少时间?谁先到达终点?先到多少时间?

    2)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行驶速度;

    3)在什么时间段内,两人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

    解:(1)甲先出发;先出发10分钟;乙先到达终点;先到5分钟.

    2)甲的速度为每分钟0.2公里,乙的速度为每分钟0.4公里.

    3)在甲出发后10分钟到25分钟这段时间内,两人都行驶在途中.

    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1.在某次试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v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

    mv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B)

    A.v=2m-2      B.v=m2-1      C.v=3m-3       D.v=m+1

    2.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D

    3.如图,图象(折线OEFPMN)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

    B.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

    C.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50千米

    D.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

    4.如图,它表示甲乙两人从同一个地点出发后的情况.到十点时,甲大约走了13千米.根据图象回答:

    1)甲是几点钟出发?

    2)乙是几点钟出发,到十点时,他大约走了多少千米?

    3)到十点为止,哪个人的速度快?

    4)两人最终在几点钟相遇?

    5)你能将图象中得到信息,编个故事吗?

    解:(18点;(29点;13千米;

    3)乙;(410点;

    5)答案不唯一,略.

    5.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质量x的一组对应值: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所挂物体重量为3千克时,弹簧多长?不挂重物时呢?

    3)若所挂重物为7千克时(在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的弹簧长度吗?

    解:(1)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所挂物体质量是自变量,弹簧长度是因变量;

    224厘米;18厘米;

    332厘米.

    6.某公司有2位股东,20名工人.2015年至2017年,公司每年股东的总利润和每年工人的工资总额如图所示.

    1)填写下表:

    2)假设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每年工人的工资和股东的利润都按上图中的速度增长,那么到哪一年,股东的平均利润是工人的平均工资的8倍?

    解:(1)工人的平均工资:20166250元,20177500.

    股东的平均利润:201637500元,201750000.

    2)设经过x年每位股东年平均利润是每位工人年平均工资的8.由图可知:

    每位工人年平均工资增长1250元,每位股东年平均利润增长12500元,

    所以(5000+1250x×825000+12500x.解得x6.

    所以到2021年每位股东年平均利润是每位工人年平均工资的8.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

    1.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中第671012.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