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4 文言文:八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4 文言文:八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1
    专题04 文言文:八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2
    专题04 文言文:八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3
    还剩6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 文言文:八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文言文:八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共69页。


    《桃花源记》(知识梳理)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以“记”为题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兵连祸结的晋、宋期间(公元421年),其时作者57岁,已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类:主要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三种。
    碑记是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便舍(shě)船 豁(huò)然开朗 屋舍(shè)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交通
    男女衣着(zhuó) 黄发垂髫(tiá) 便要(yā)还家 妻子邑(yì)人
    遂(suì) 间(jiàn)隔 为 (wèi )具言所闻 叹惋(wǎn)
    语(yù)云 不足为(wèi)外人 及郡(jùn)下 诣(yì)太守
    遣(qiǎn)人 刘子骥(jì)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似的。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文章通过写虚构的桃花源中的故事,描绘出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1、虚实结合
    (1)虚写: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
    渔人再寻桃花源,遂迷,不复得路。
    刘子骥欲寻桃花源,未果,寻病终。
    (2)实写:增加内容的真实性。
    开篇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清楚,似乎真有其事;
    结尾的刘子当时存在的真实人物,更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伏笔: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也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
    (1)第一段“忘路之远近“中”忘“为后来按标记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2)第二段“山有小口“中的”小口“为后文渔人再也寻找不到路埋下伏笔;
    (3)第三段“不足为外人道也“为渔人出桃花源后再也寻找不到路埋下伏笔。
    1.从渔人视角梳理文章故事情节。
    答: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发现桃林--进入(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2.找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作用:突出了桃花林景色奇异,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做铺垫。
    3 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希望外面人来打扰破坏桃花源和平幸福的生活。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桃源人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生活,不愿饱受战乱之苦。
    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8.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桃花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事情真实可靠,这样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真真假假的气氛。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理想的社会?
    与黑暗现实对立,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是整个封建社会人民共同的理想。
    10.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寄托了他的政治抱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评击和批判。
    11.文中第三段写“桃源人”初见渔人,“乃大惊”有何用意?
    写出了桃源人见生人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
    12.你学过本文之后,如何评价渔人?
    有好奇心,背信弃义(不守信用),追名逐利。
    13.你认为武陵郡太守和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目的一样吗?
    不一样。太守是为了夺取桃花源,而刘子骥是为了欣赏和追求理想社会。
    14.作者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把桃花源写的变幻莫测,忽隐忽现,试举例说明,作者写了哪些现实?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始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结尾写刘子骥,使虚构的桃花源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是真实的。
    15.依据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应具备哪些条件?
    自然环境美好,社会生活宁静,物产丰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过着美好宁静、幸福的生活。
    16.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民风淳朴,宁静,自给自足。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17.作品的思想反映作者的思想,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是一个看不惯社会的黑暗,厌倦了官场的斗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18.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再去寻找桃源,却“遂迷,不复得路”,前后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不矛盾。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是作者寄予美好愿望的圣地,作者不满当时黑暗政治社会现状,想远离官场,隐居田园,追求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以此安排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
    19“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答: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
    20.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希望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一)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古义:宽阔明亮 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
    4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5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7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
    (二)通假字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三)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惊异)
    2复前行(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3欲穷其林(形容词做动词,穷尽,走到头)
    4处处志之(名词做动词,做标记)
    5未果,寻病终(名词做动词,实现)
    (四)一词多义
    (1)寻: 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2)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3)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4)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5)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6)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7)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8)向: 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对着)
    (9)得: ①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②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10)闻: 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五)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六)省略句
    1便舍船,从口入(“便”的前面省略主语“渔人”)
    2便要还家(“要”的后面省略宾语“渔人”)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的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桃花源中人)
    (七)倒装句:
    问所从来(“所从”是介宾短语“从所”的倒装)
    理解默写
    1.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文中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9.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0.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12.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渔人甚异之。
    13.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语句,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15.介绍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语句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6.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的结果是:遂迷,不复得路。
    17.“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本文的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18.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别”意境相似的句子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9.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石潭记》(知识梳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著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在中唐诗坛自成一家,名作有《江雪》《渔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苏轼评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又论柳子厚诗》)。有《柳河东集》传世。王孟韦柳:指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字。主要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主要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三种。碑记是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写景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在描写见闻中包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常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
    柳宗元与韩愈一道倡导中唐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提倡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反对形式主义的骈俪文风,其文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柳宗元的散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成就突出的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议论文,主要是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识见迥绝,立意新警,论证严密,语言犀利,如《天对》《天说》《封建论》《六逆论》等。
    第二类是传记文,其多取材于现实,往往仗义执言,歌颂正义,批判黑暗,如《宋清传》《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段太尉逸事状》等。
    第三类是寓言,往往以巧妙比喻,把笔锋触向社会深处,能发人深思。柳宗元为寓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他之后,寓言便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其著名寓言有《三戒》《罴说》《蝂传》等。
    第四类是山水游记,不局限于描摹客观景物自然美,而是把自身遭际和主观情感融入其间,境界凄清幽峭,动人心魄。“永州八记”尤享盛名,被后人视为山水游记之典范,具有开创性。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卷石底(juǎn) 为坻(chí) 为屿(yǔ) 为嵁(kān)
    翠蔓(màn) 俶尔(chù) 翕忽(xī) 犬牙差互(cī) 悄怆(qiǎ chuàng)
    幽邃(suì) 寂寥(liá)
    从小丘 / 西行百二十步,隔 / 篁竹,闻 / 水声,如 / 鸣佩环,心乐之。伐竹 / 取道,下 /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 /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 翠蔓,蒙络 / 摇缀,参差 / 披拂。 潭中鱼 / 可百许头,皆 / 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 下彻,影 / 布石上,佁然 /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 与游者相乐。
    潭 / 西南 / 而望,斗折 / 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 犬牙差互,不可知 / 其源。 坐潭上,四面 /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 寒骨,悄怆 / 幽邃。以 /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 /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①从小丘②西行百二十步,隔③篁竹,④闻水声,
    ①从:自,由。②西:名词作状语,向西。③篁(huáng)竹:竹林。④闻:听到。
    ①如鸣珮环,心②乐之。③伐竹④取道,⑤下见小潭,⑥水尤清冽。
    ①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鸣,发出声响。②乐(lè):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之:代水声。③伐:砍伐。④取:这里指开辟。⑤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在下面。⑥水尤清冽(liè):水格外清凉。尤,格外。冽,凉。
    ①全石以为底,②近岸,③卷石底以出,④为坻,⑤为屿,
    ①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为,作为。②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③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翻卷。以,而。④为坻(chí):成为水中高地。⑤为屿(yǔ):成为小岛。
    ①为嵁,为岩。②青树③翠蔓,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①为嵁(kān):成为不平的岩石。②青树:青葱的树木。③翠蔓:翠绿的藤蔓。④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①可百许头,②皆③若空游无所依,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①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②皆:全,都。③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在空中。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澈,穿透。布,照映。
    ①佁然不动,②俶尔远逝,③往来④翕忽,似与游者相⑤乐。
    ①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②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逝,离开。③往来:来来往往。④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⑤乐:逗乐。
    潭①西南②而望,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④势⑤犬牙差互,⑥不可知其源。
    ①西南:向西南。②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表修饰。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④势:形势,形状。⑤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交错。⑥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坐潭上,①四面竹树②环合,③寂寥无人,④凄神寒骨,
    ①四面:四周。②环合:环绕合抱。③寂寥(liá):寂静寥落,静悄悄的。④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①悄怆幽邃。②以③其境过④清,不可⑤久居,
    ①悄(qiǎ)怆(chuàng)幽邃(suì):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幽邃,幽静深远。②以:因为。③其境:这里的环境。④清:凄清。⑤久居:长时间停留。居,停留。
    ①乃记②之而③去。
    ①乃:于是,就。②之:指代游小石潭这件事。③去:离开。
    ①同②游③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④隶
    ①同:共同,一起。②游:游玩。③者:……的人。④隶(lì):追随、跟随。
    ①而②从者,崔氏二③小生,④曰恕己,曰奉壹。
    ①而:表修饰。②从:动词,跟随。③小生:年轻人。④曰:名叫。
    【译文】
    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作者以游踪为序,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1.本文的语言极为精练优美。
    ①“皆若空游无所依”,从字面上看并未提及水,但让人能充分感受到潭水的清澄纯净。
    ②运用巧妙的比喻。如近岸卷石种种形态的比喻和潭上溪流“斗折蛇行”的比喻,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读来如在眼前。
    ③文章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极有韵味。
    ④在写景过程中,作者又巧妙含蓄地暗寓着心情的内在变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2.情景交融,景中传情。
    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的微妙变化,或暂时的喜,或喜后的忧,都是与作者那排遣不开的苦闷心情联系在一起的。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小石潭什么特点?整体感受是什么?
    答: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具体: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作者“初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后见潭水清澈,鱼在水中嬉戏,活泼可爱,心亦乐;后因周边寂静寥落无人,寒气透骨,使人心神凄凉,联想到遭受谪贬的不平待遇,引发内心的忧伤和愤闷,就离开。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答:清、澄。侧面描写。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溪身比喻成北斗七星,这是静止的,将溪水比喻成蛇,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孤独忧伤(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心情)。
    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还是揭示全文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7、试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所在。
    答:例如:开头用“闻”、“伐”、“取”、“见”、等格外准确的动词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8、为了开发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处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一)重点词语。
    从:自,由 。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
    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下见小潭: 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见,看见。下,向下。
    水尤清冽: 水格外(特别)清凉。尤,格外。 清冽:清凉
    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以,用。为,作为。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引,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穿过,透过。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寂寥无人: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悄(qiǎ)怆(chuàng)幽邃(suì ):凄凉幽深。 悄怆:凄凉。 邃:深。
    以其境过清: 因为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清:凄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当时的情景。去,离开。
    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崔氏二小生: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小生,年轻人,对读书人的称呼。
    (二)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接近”)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5、斗折蛇行:(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爬行)
    6、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三)一词多义。
    1、可: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2)不可久居(可以,能够)
    2、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2)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随)
    3、环:
    (1)如鸣佩环(玉环)
    (2)四面竹树环合(环绕)
    4、乐:
    (1)心乐之 (以……为乐)
    (2)似与游乐者相乐(逗乐,嬉戏)
    5、道:
    (1)伐竹取道(道路)
    (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见:
    (1)下见小潭(通“现”,现出)
    (2)明灭可见(看见)
    7、清:
    (1)水尤清冽(清澈)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冷清,凄清)
    (3)明灭可见(能够,可以)
    8、差:
    (1)参差披拂(长短不一,形容词)
    (2)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9、以:
    (1)以其境过清(因为)
    (2)卷石底以出(表示“以”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
    10、居:
    (1)不可久居(停留)
    (2)居十日(过)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四)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2)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五)重点虚词
    1、以:
    (1)以其境过清(因为)
    (2)全石以为底(用)
    (3)卷石底以出(不译或而)
    2、而:
    (1)乃记之而去(表承接)
    (2)潭西南而望(表修饰)
    (3)隶而从者(表并列)
    (六)、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吾)心乐之。(省略主语)
    ②(向)潭西南而望。(省略介词)
    (2)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全石为底”)
    理解默写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经过的句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①隔篁竹 ②四面竹树环合
    3.《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兔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小石潭的全貌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了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间接(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
    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忽然间游来游去,轻快敏捷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中小鱼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水尤清冽。又有侧面描写,如: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形容两岸弯曲、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
    1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神秘莫测的句子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比喻,描写溪身、溪水蜿蜒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边周围树木优美姿态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睛之笔)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游历小石潭后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核舟记》(知识梳理)
    【魏学洢 yī】(约 1596—约 16250,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明朝散文家。 他一生没有做官。生活在明末阉党横行的年代,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被诬入狱。 魏学洢由家乡入京都,曾改名换姓,昼行夜出,设法营救父亲。但魏大中终被魏党买通狱吏, 暗害于狱中。他扶柩归乡,因父亲冤案,整天号泣,不久也悲愤而死,大约只活了三十岁。 崇祯初年,皇帝下诏,旌 jīng 表他为孝子。
    本文题目有“记”字,与《桃花源记》不同: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器皿(mǐn) 罔不因势象形(wǎng) 八分有奇(jī) 箬篷(ruò) 石青糁之(sǎn)
    峨冠(é guān) 多髯(rán) 衣褶 (zhě) 矫首(jiǎ) 诎右臂(qū) 椎髻(chuí jì)
    壬戌(xū) 篆章(zhuàn) 修狭(xiá)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mǐ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 wǎnɡ)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以:用
    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为:做。这里指雕刻。
    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木:树木。
    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具:具有。
    情态:神情姿态。
    译文: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 尝贻( yí)余核舟一【倒装句】,盖大苏泛赤壁云【判断句】。
    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
    贻:赠。今义:贻误,贻害
    盖大苏泛赤壁云: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 云:句末语气词。盖: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大概是”。
    尝贻( yí)余核舟一【倒装句】定语后置,尝贻余一核舟
    译文: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景)。
    3.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jī),高可二黍( shǔ)许。
    有奇:有余,多一点。 奇:零数、余数。“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可:大约。今义:可以。
    许:表示约数。今义:答应或表猜测。
    译文: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4. 中轩敞( chǎnɡ)者为舱【判断句】,箬( 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轩敞:高起而宽敞。
    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名作状语。
    开:开设。
    译文: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小窗,左边右边各有四扇,共计八扇。
    5.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 sǎn)之。
    启:打开。
    而:表顺承。
    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焉:句末语气词。
    闭:关闭。
    之:代词,它,指窗户。
    则:就。石青:名作状语,用石青。
    徐:慢慢的。兴:起
    石青糁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糁:用颜料等涂上,动,涂染。
    之:代词,它,指所刻字的凹处。
    译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 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6.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 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峨冠:高高的帽子,这里是名作动,戴着高高的帽子。峨,高
    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多髯:名作动,长着很多的胡须。
    而:表并列。
    居:位居。
    译文: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的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黄鲁直位于左边。
    7.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阅:看。
    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
    卷端:手卷的右端。下文“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抚:轻按。
    卷末:手卷的左端。
    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如:好像。 语:说话。
    译文:苏东坡,黄鲁直共同 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端,左手轻 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画卷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8.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 xī)相比者【定后】,各隐卷底衣褶( zhě)中。【省】
    现:露出。
    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指东坡的左膝和鲁直的右膝 。比:靠近。。今义:比较,对比。
    其:他们的
    各隐卷(于)底衣褶中: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
    其两膝( xī)相比者【定后】其相比两膝者
    译文: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9. 佛印绝类弥勒,袒( tǎn)胸露乳,矫( jiǎ)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绝类弥勒:极像弥勒佛 绝:极,非常。类:像。弥勒,佛教菩萨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袒胸露怀,笑容满面。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 矫:举。
    不属:不相类似。
    译文:佛印和尚极像弥勒佛,袒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两个人不相类似。
    10. 卧右膝,诎( 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 yǐ)之——珠可历历数也。
    诎:弯曲。
    支:支撑。
    而(待定):表顺承或并列。
    念珠: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
    倚:靠。
    之:代词,它,指左膝。
    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的样子。
    译文: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1.舟尾横卧一楫( 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 chuí)髻( 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zhǐ),若啸呼状。
    楫:船桨。
    舟子:撑船的人。
    椎髻:形状像椎的发髻,这里名作动,梳着椎形发髻。
    椎:敲击的器具,一端较大或呈球形。
    衡:同“横”。
    攀:扳着。
    状:样子、形状。
    译文:舟尾横放着一只船桨。船桨的左右两旁各有 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
    12. 居左者右手执( zhí)蒲( pú)葵( kuí)扇,左手抚( fǔ)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执:拿。
    其:那。
    视端容寂:眼光正视着(茶炉), 神色平静
    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好像……的样子。
    译文:位于左边的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抚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3.其船背稍夷( yí),则题名其上【省+倒】,文曰“天启壬( rén)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fǔ)刻”,细若蚊( wén)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其:那。
    船背稍夷:船的顶部较平。船背:船顶。夷:平
    则:就。
    题:写、刻。
    其:代词,指船的背面。
    甫:男子美称 钩画:笔画
    了了:清楚明白。
    墨:黑。
    则题名其上【省+倒】:则(于)其上题名
    译文: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上作者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14. 又用篆( zhuàn)章一【定后】,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篆章:篆字图章。
    又用篆( zhuàn)章一【定后】又用一篆章
    曰:是。
    丹:朱红。
    译文:还刻着一方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色的。
    15. 通计一舟,为人五【定后】;为窗八【定后】;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通:总。
    为:刻。
    并:和。
    有:同“又”。
    为人五【定后】 为窗八【定后】
    译文:总计一只核舟上,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户;刻了竹蓬、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的篆字,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16.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 xiá)者为之。【定后】嘻,技亦灵怪矣哉!
    而:表转折,但是。
    其:它的。
    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 曾:竟然。 盈:满。
    盖:句首语气词。
    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盖简桃核修狭( xiá)者为之。【定后】盖简修狭核桃者为之
    译文: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 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嘻,技艺也真神奇啊!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能够在直径一寸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在赤壁之下游览的情景。
    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高度约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手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工。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摸茶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书的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全篇仅400余字,却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把上面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使人一目了然。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而且有力地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对他及其作品的赞美之情,足见文章结构的严谨、精巧和语言的准确、精练,不愧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
    1.本文的语言极为精练优美。
    ①“皆若空游无所依”,从字面上看并未提及水,但让人能充分感受到潭水的清澄纯净。
    ②运用巧妙的比喻。如近岸卷石种种形态的比喻和潭上溪流“斗折蛇行”的比喻,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读来如在眼前。
    ③文章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极有韵味。
    ④在写景过程中,作者又巧妙含蓄地暗寓着心情的内在变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2.情景交融,景中传情。
    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的微妙变化,或暂时的喜,或喜后的忧,都是与作者那排遣不开的苦闷心情联系在一起的。
    1.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盖大苏泛赤壁云”。
    2.“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3.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文中的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文中的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从侧面强调王叔远技艺高超。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主要说明了什么?意在突出什么?
    主要说明了核舟的小,意在突出王叔远的技艺高超。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有何作用?
    点明窗子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王叔远雕刻的特点是什么?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7.你认为全文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总—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总
    8.找出文中概括中心的词句?说说作用?
    奇巧 嘻,技亦灵怪矣哉! 赞扬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9.课文如何具体说明核舟奇巧的?
    体积微小:长八分有奇,高二黍许
    雕刻精细:箬篷;八扇小窗开关;雕栏;对联;多髯;珠历历数;背面题字
    人物各具情态:(1)苏、黄 –神情专注、豁达
    (2)佛印—放浪形骸
    (3)舟子—悠闲,专注
    物件繁多: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10.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什么?
    (1)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
    (2)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关闭,从这里说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3)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中间部分雕刻有苏轼的诗句,从这里说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
    11.第三段对人物造型运用了外貌描写以及神态描写,印证了第一段的哪句话?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2.“舟尾横卧一楫”起何作用?暗示了什么?
    照应“泛”字,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13.作者为什么要写两位舟子的动作、神情?
    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14.为什么略写船背?
    因为船背是雕刻品的附属部分,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明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15.作者在末段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突出雕刻者技艺的精湛,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且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16.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括全文,照应开头。突出了核舟之小和雕刻技艺的高超。
    17.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所刻事物情态毕备。
    18.作者是如何介绍的这三个人物的?
    ——从三人的姿态、神情各自的特点来介绍的。先交代三人所处的位置,然后逐一写他们的动作、衣着、体貌、神情。
    19.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试根据本文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
    文言文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往往都在名词
    后面,现代文的数词则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0.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语言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21.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晶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一)通假字
    衡 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横着
    (二)古今异义字:
    (1)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古义:零数,余数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
    (2)望 雕栏相望焉 古义:对着 今义:向远处看
    (3)比 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 今义:比较
    (4)曾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竟然 今义: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三)词类活用:
    (1)箬篷 箬篷覆之 名词作状语,用箬蓬
    (2)峨冠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3)石青 石青糁之 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4)椎髻 居右者椎髻仰面 名词用作动词,梳着形状像棰的发髻
    (四)一词多义:
    (1)奇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形容词,奇妙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名词,零数、余数
    (2)可 ①高可二泰许 副词,大约
    ②珠可历历数也 助动词,可以
    (3)端 ①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事物的一头
    ②其人视端容寂 形容词,端正、正
    (4)为 ①为宫室、器皿、人物 动词,做。这里指雕刻
    ②中轩敞者为舱 动词,表判断,是
    (5)云 ①盖大苏泛赤壁云 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②云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动词,说
    (6)有 ①明有奇巧人 有,与“无”相对
    ②为字共三十有四 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五)词语注释:
    (1)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2)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3)为:做。这里指雕刻。
    (4)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5)木:树木。
    (6)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拟。
    (7)贻:赠。
    (8)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大苏,即苏轼,后人习惯于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赤壁,苏轼游的赤壁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东汉赤壁之战的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嘉鱼东北。云,句末语气词。
    (9)有奇:有余,多一点儿。奇,零数、余:数。
    (10)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一说,古代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这里的“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11)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12)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13)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1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里的句子。徐,慢慢地。兴,起。
    (15)石青糁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一种青翠色颜料。糁,用颜料等涂上。
    (16)峨冠:高高的帽子。峨,高。
    (17)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18)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
    (19)卷端:指手卷的右端。下文“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20)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
    (21)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指东坡的左膝和鲁直的右膝。比,靠近。
    (22)各隐卷底衣褶中: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
    (23)绝类弥勒:极像弥勒佛。类,像。弥勒,佛教菩萨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祖胸露腹,笑容满面。
    (24)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25)不属:不相类似。
    (26)诎:弯曲。
    (27)念珠:又叫“佛珠”或“数(shù)珠”,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
    (28)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的样子。
    (29)舟子:撑船的人。
    (30)椎髻:形状像椎的发髻。椎,敲击的器具,一端较大或呈球形。
    (31)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32)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好像……的样子。
    (33)船背稍夷:船的顶部较平。船背,船顶,一说指船底。夷,平。
    (34)虞山王毅叔远甫:常熟人王毅字叔远。虞山,山名,在今江苏常熟西北,这里用来代指常熟。甫,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5)了了:清楚明白。
    (36)篆章:篆字图章。
    (37)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曾,竟然。盈,满。
    (38)简:挑选。
    (39)修狭:长而窄。
    (40)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六)、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则题名其上。 (省略介词“于”,即“则题名于其上”)
    翻译: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省略主语,即“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翻译:(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者右臂支撑在船上。
    (2)倒装句
    ①其两膝相比者。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其相比两膝者”)
    翻译: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
    ②细若蚊足。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若蚊足细”)
    翻译:字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
    (3)判断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表判断)
    理解默写
    1.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3.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4.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北冥有鱼》(知识梳理)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北冥有鱼”这一题目是编者加的。北冥,北海,意思是北海有一条鱼。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描写对象。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北冥(míng) 鲲鹏(kūn) 抟(tuán) 迁徙(xǐ)
    齐谐(xié) 正色邪(yé) 其翼(yì)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作者借大鹏乘风飞翔,雾气、尘埃等漂浮的现象,说明作为形体的生命 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也不可能有;而人的精神,是应该绝对自由的,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 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道理:世间万物都是有所依凭的,都没有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
    1.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2.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凭借的道理。
    3.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2.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有何作用?
    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3.说说你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理解。
    这里采用类比手法。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在空中飞行还只是梦想的年代,庄子能设想空中的大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
    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5.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6.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__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7.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8.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9.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这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10.作者细细描写鲲与鹏的形体之大,有怎样的用意?
    它们虽然体形巨大,表面看起来自由自在,实则仍需借助风的力量才能腾空而游,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
    11.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齐谐》一书中的话?
    对鲲鹏之事补充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12.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
    13.用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这样写,在选材上有何特色?
    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意境广大。
    14.如何评价本文?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本文是节选一小段。它的中心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与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这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
    15.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16.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7.开头作者如何写鲲、鹏的?运用哪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上有何作用?
    --夸张、比喻。先夸张鲲鹏极大,后比喻大鹏奋起而飞,翅膀像悬天之云。神奇壮美,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重点词语
    1.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2.其正色邪 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3.其名曰鲲 名:名称。 鲲:传说中的大鱼。
    4.化而为鸟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5.其名为鹏 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6.怒而飞 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
    7.其翼若垂天之云 若:像。垂:悬挂。
    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则:就。徙:迁徙。
    9.天池也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
    10.志怪者也 志:记载。
    11.水击 水:在水面上。 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摇:旋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13.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以:凭借。息:这里指风。
    14.野马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5.尘埃也 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6.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息:气息。吹:吹拂。
    17.天之苍苍 苍苍:深蓝。
    18.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极:尽。
    19.其视下也 其:指代“鹏”。下:往下。
    20.亦若是则已矣 是:这样。已:罢了。
    (二)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三)一词多义
    1.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名列前茅。(名次)
    2.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使……平息)
    3.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4.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方式,可不译)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5.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是‘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6.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7.其: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示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代词,代指大鹏)
    8.志:《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志,标记)
    (四)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今义:愤怒
    2.是鸟也。
    古义:指示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水运动。 今义:海洋运输
    4.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湖泊名
    5.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6.去以六月息者也。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五)词的活用
    1.怒而飞 怒: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鲲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2.《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
    翻译: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2.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翻译: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理解默写
    1.表现鲲形体硕大的句子: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2.表现鹏外形的句子: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表现大鹏从北海迁往南海的情形的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解释大鹏为什么要借助大风的力量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并飞向南海的句子: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大鹏飞上九万里高空向下看到的景象是: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6.描写大鹏徙于南冥时,从海上奋力起飞、直达高空的壮观图景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大道之行也》(知识梳理)
    【戴圣】戴圣(生卒年不详):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字次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官九江太守。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时称"小戴"。圣授梁人桥仁、杨荣。由是小戴有桥、杨氏之学。又曾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
    “大道”可以理解为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题目的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以此为题,不仅提示了文章内容,而且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ɡuān )
    男有分( fèn ) 货恶其弃于地也( wù ) 天下为(wéi)公
    修睦(mù) 门闩(shuān) 不必为(wèi)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要)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之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大同”社会(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旨在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的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有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1.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3)能否实现?世外桃源,美好空想。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理念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养”。
    4.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讲信修睦----------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文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男有分,女有归------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5.讨论:要实现大同理想社会,需要什么条件?
    (1)人们的生活水平; (2)人们的思想观念; (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4)经济的发展; (5)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
    6.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7.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①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9.题目解说。
    “大道”可以理解为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题目的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以此为题,不仅提示了文章内容,而且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10.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康有为《大同书》的构会构想。
    11.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
    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2.你 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
    示例: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 盗窃乱贼,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
    13.文章构想了理想社会的哪些特点?
    人人能关爱 安居乐业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1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文章用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作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造反等等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和平安定的大同社会,鼓舞人心。
    15.本文阐明了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请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说明孔子和墨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有什么异同。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簒;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簒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选自《墨子•兼爱中》
    答案示例:孔子和墨子的理想社会具有相同的特征:人际关系和睦,社会和平安定。不同在于孔子的大同社会出于“仁德”,墨子的理想社会出于“兼爱”。
    16.“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社会的博爱精神,启示我们要想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就要从自己做起,真诚地关爱、帮助他人,为营造社会的博爱、互助氛围而努力。
    (1)通假字:
    与:通“举”,推荐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词类活用:
    ①亲:以……为亲;(名词的意动用法)
    ②子:以……为子(名词的意动用法)
    ③老、壮、幼、矜、寡、孤、独:(形容词作名词)
    (3)古今异义
    ①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大路)
    ②不独子其子 (古义:指子女。今义: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
    ③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归还)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古义;财物。今义:货物)
    ⑤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⑥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⑦外户而不闭 (古义:门 今义:家)
    ⑧是为大同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是。)
    ⑨矜、寡、孤、独、(古义:幼而无父的人。今义:父母双亡的人。)
    (4)一词多义
    ①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单单,只是)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子的人)
    ②亲 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
    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③子 不独子其子(动词,以……为子)
    不独子其子(名词,子女)
    子非鱼(你)
    庄子与惠子(尊称)
    ④.修 讲信修睦(动词,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形容词,修长)
    ⑤分 男有分,女有归(名词,职分,职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量词,长度单位)
    ⑥与 选贤与能(同举,推荐)
    相与步于中庭(和)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与朱元思书(给)
    ⑦故 故人不独亲其亲 (连词,因此,所以)
    既克,公问其故 (名词,原因)
    温故而知新 (旧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 (老朋友)
    染病身故 (死)
    ⑧作 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有作为)
    ⑨闭 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上)
    ⑩.而 是故谋闭而不兴(顺承)
    故外户而不闭(转折)
    潭西南而望(修饰)
    ⑪归 壮士十年归(回来)
    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
    ⑫行 大道之行(施行)
    复前行(走)
    ⑬道 大道之行(只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不足为人道也(说)
    行天下之大道(道路)
    妾妇之道(行为准则)
    得天下之道(方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不必藏于己 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
    理解默写
    1.《大道之行也》中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上最高的理想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2.说明了政权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任何个人的句子是:天下为公。
    3.体现了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关系的句子是:讲信修睦。
    4.体现了“大同”社会的关爱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写出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相近的句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6.“大道之行”具体表现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方面。
    7.希望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8.希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归。
    9.希望社会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0.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1.文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12.《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3.文中说明“大同”社会用人的标准句子是:选贤与能。
    14.说明社会成员互相交往要求的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5.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16.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7.全文总结性句子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马说》(知识梳理)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伯乐(lè) 衹(zhǐ)辱 骈(pián)死 槽枥(cá lì)
    食(sì)马者 而食(sì)也 石(dàn) 奴隶(lì) 执策(cè)
    粟(sù)米 其真无马邪(yé) 外见(xiàn) 称(chēnɡ)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描述,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1.托物寓意。
    文章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将发现人才的人比作“伯乐”,将愚昧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例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指出千里马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2.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中心逐层展开论述。文章开篇说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故千里马“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深刻地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最后,痛斥食马者的愚昧浅薄,由此引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的现状总结,流露出强烈的呼唤识才的统治者,呼唤统治者重视人才的情感。
    3.结构精巧,脉络清晰。
    文章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先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及其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
    1.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段:辛辣地讽刺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点明中心。
    2.“说”是一 种陈述作者观点看法的文体,那么本文作者想表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突出强调了什么问题?
    本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观点突出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3.第一段中哪个句子写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时遭遇悲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之情。
    4. 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
    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一食或尽粟一石”。而“食马者” 不知晓千里马的这个特性,导致其“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最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所以,强调这一特性,是为了谴责“食马者”的无知。
    5.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食马者”的愚妄?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形象?
    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三个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刻画了食马者不识千里马、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形象。
    7.最后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旨,收束全文,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8.本文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文章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
    千里马——人才
    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9.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嗦。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①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②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③代称。用“其”“是”“之”等代词,来指代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10.当今社会,面对人才问题,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发现重用人才?
    伯乐:
    ①主动寻找人才
    ②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给人才展示的机会
    ③允许人才流动,鼓励合作共赢
    自身:
    ①主动寻找机会 ②抓住时机展示最美自己 ③毛遂自荐
    重点字音
    骈 pián 槽枥cá lì 祗zhǐ 粟sù 食不饱 shí 食马者sì 见xiàn 邪yé
    重点字词
    ①只:只是 ②骈死:并列而死
    ③骈:两马并驾 ④槽枥:喂牲口用的食槽
    ⑤一食:吃一顿 ⑥外见:表现在外面
    ⑦且:犹,尚且 ⑧策之:驱使它。
    ⑨道:正确的方法 ⑩临:面对
    通假字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吗。
    一词多义
    之:助词,的,虽有千里之能;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食:吃,食不饱;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顿:一食或尽粟一石。
    策: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以:用,不以千里称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能: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虽有千里之能。
    其:它的,代词,策之不以其道;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表推测语气,恐怕,其真不知马也!
    词类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特殊句式-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译:(能日行)千里的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译:只好屈辱在低贱的(养马)人的手里。
    理解默写
    1、揭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用)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形象)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全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虽有嘉肴》(知识梳理)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汉书·儒林传》)。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礼记》是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仪礼”的解释。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礼记》和《周礼》《仪礼》合 称“三礼”。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嘉肴(yá) 自强(qiǎng) 旨(zhǐ)
    弗(fú)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运用类比,引出论点,层层递进论证论点。开篇举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不学不知其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相长。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
    2.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
    3.多用对偶句,内容相对,形式整齐,增强表达效果,形成铺排效果,增强语言气势。
    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句式类比论证,引出论题。
    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
    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亲身学习的重要性,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2.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引用论证。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 ,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
    3.《虽有嘉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教学相长也。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4.《虽有嘉肴》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文章的论证思路?
    ①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②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③最后引用《兑命》“学学半”进一步补充论证。
    5.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6.“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两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
    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两者是主从关系。
    7.《虽有嘉肴》语言有何特点?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8.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9.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0.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11.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虽有佳肴》的中心论点是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3.礼记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陈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文章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男有分,女有归”一句运用对偶句式,言简意丰,有很强的节奏感。
    (一)重点词语
    1.虽有佳肴 佳:美好的。肴:带骨头的肉。
    2.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甘美的味道。
    3.虽有至道 道:道理。
    4.教然后知困 困:困惑,理解不透。
    5.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反躬自省。
    6.然后能自强 强:勉励。
    7.教学相长也 相:相互。长:促进,提高。
    8.虽有佳肴 虽:即使。
    9.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吃。
    10.不知其善也 善:好处。
    1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因此,所以。
    12.其此之谓也 其:表示推测语气
    13.学学半 学:教。
    14.学学半 学:向别人学习。
    15.不知其旨也 其:它的。
    (二)通假字
    1.《兑命》曰“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
    2.《兑命》曰 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三)一词多义
    1.学
    ①学学半:通假字,同“敩”,教导。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2.其
    ①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②不知其旨也:它的。
    (四)古今异义
    1.教然后知困(困: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2.不知其善也(善:古义:好。 今义:善良。)
    3.虽有嘉肴(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4.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 今义:主旨,意义)
    5.然后能自强也(古义:竭力,尽力 今义:健壮的,有力的)
    6.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提高 今义:增长)
    (五)词的活用
    1.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名词用作形容词,甘美。)
    2. 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3. 不知其善也。(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教学相长也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 宾主前置 。
    理解默写
    1. 《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道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教学相长,指教和学互相促进。语出自《礼记·学记·虽有佳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虽有佳肴》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正确的句子是: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5.《虽有佳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教学相长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梳理)
    【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宋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很少,惠子是其中一个。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辩论的场景。
    1.《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逍遥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
    2.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等。
    濠(há)梁 鲦(tiá)鱼 请循(xún)其本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chóu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采用对话的形式。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将这场论辩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论辩,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却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
    1.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辩论的?看一看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正方 庄子观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论据1: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论据2: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反方 惠子观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论据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鱼是快乐的?
    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乐”是理所当然的事。
    3.庄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
    庄子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
    4.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5.庄子和惠子的辩论赛中谁是胜者?你更欣赏的是谁?
    从故事的本身来看,庄子是胜者。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话反驳“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时,庄子却转移话题、偷换概念的方法,他把惠子说的“安知”,故意理解成“在哪里知道”,巧妙化解惠子的发难。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故意曲解惠子的话,属诡辩范畴,推理有悖逻辑原则,不是实质的胜利。
    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
    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6.从庄子与惠子对话的语气中,我们能推断出二人怎样的性格?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欣赏的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移情于物,物我两忘。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惠子注重逻辑,从理性角度看世界;
    庄子注重自由,从感性角度看世界。
    (一)古今异义字:
    (1)安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
    (2)循 请循其本 古义:追溯。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二)一词多义:
    (1)固 ①固不知子矣 副词,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副词,本来
    (2)之 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助词,的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我知之濠上也 代词,鱼之乐
    (3)于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介词,到
    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介词,在
    (三)词语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从容:悠闲自得。
    (3)鲦(tiá)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4)是:这。
    (5)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6)全:完全,完备。
    (7)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追溯。其,话题。本:最初。
    (8)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9)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哪里。
    (10)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翻译:这就是鱼的快乐。
    ②子固非鱼也。 (“…也”表判断)
    翻译:你本来就不是鱼。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翻译: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3)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 (省略介词“于”,我知之于濠上也)
    翻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相关试卷

    专题01 文言文:七上-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文言文:七上-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共40页。

    专题12 名著《简·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名著《简·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共11页。

    专题11 名著《儒林外史》-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名著《儒林外史》-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共11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4 文言文:八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