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1
    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2
    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给儿子
    陈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②你会爱的。
    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
    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
    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
    1984.8.5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王维的《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通过写人的活动来表现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的。
    (3)猿叫声凄厉,在古诗文中常用来表示凄凉。这样的诗句很多,请任选两篇诗文,分别列举其中含有“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A___________。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B___________。“‘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
    ①《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②这是不容置喙的,③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④这不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⑤而且因为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⑥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的。⑦诗是抒情,⑧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⑨《红楼梦》确实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18.请在文段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段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20.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粗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2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水。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22.文中画框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中写道:“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不可避免地要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俱疲,落荒而去。”“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袁隆平在“真理”与“权威”上的做法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一第1段和材料二第2段,晋代陆机就已经提出,但只是泛泛而谈,“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故莱辛并非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
    2.答案:C
    解析:根据原文,A项“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错;B项“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错;D项“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错。
    3.答案:D
    解析:为文章观点筛选合适论据,这是考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莱辛《拉奥孔》中有关“诗画异质”观的主要论点是: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D项中,前句写图画能摄取连贯动作的某一画面,而后句写诗歌可以描绘出人被爱神之箭射中的后续过程,这个表述与莱辛观点最匹配、吻合,故正确。A项中,句意是说:诗歌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画的诗还是眼中有“金屑”。所谓“金屑”,指的是贵重的能迷眼的事物,也可指佛经中的片言只语,佛法中的一知半解。古人有“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之说。A项这句话是说,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有迷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强调的是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不能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B项中,句意是: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这是证明“诗画同质”。C项认为诗画能圆满结合,显然也是支持“诗画同质”的观点。
    4.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
    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解析:阅读材料一可知,材料一,采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第1段由《拉奥孔》引出本文的观点即诗画不同质;第2~7段分别介绍了史诗中的拉奥孔和雕塑中的拉奥孔,通过史诗和雕塑中对拉奥孔的痛苦的不同表现形式,论证了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第9段作者提出“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的疑问,并进一步指出图画也可以叙述动作,诗也可以描写静物。阅读材料二可知,首先点明“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的论点,再通过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以及邵雍的诗佐证了该观点。然后指出莱辛的议论更加透彻、将绘画诗歌与时间空间联系了起来,并通过沈括批驳唐代传说和徐凝的《观钓台画图》,佐证了这一观点。
    5.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
    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
    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解析:此题要结合题干中“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特点进行作答,要注意引用文中关于诗画异质的观点表述进行分析说明。“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体现了“诗画异质”说,材料中说绘画只宜于描写静物,画作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是不宜于画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中“手挥五弦”是一瞬间的物态和景象,对于绘画者来说并不难表现;但“目送归鸿”则是指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把人物和飞鸿不同时间的连续动作、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等画出来是比较困难的。
    6.答案:B
    解析:B.“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错误,结合“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分析可知,父亲是想让儿子观察人生百态,告诉儿子他们没有坏意,不是教儿子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7.答案:C
    解析:C.“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错误。结合“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分析可知,此处的“飘”指的是不懂生活的意义而产生不切实际的生活态度,不是“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8.答案:①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能承受生活之重;
    ②由有些农活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
    ③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
    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尽力而为,要能承受生活之重;结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到有些农活我们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做事要量力而行;结合“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它们也是扔不了的”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结合“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9.答案:示例一: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示例二: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甲组:围绕“未来·回忆·成长”三个词选取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未来:结合“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分析可知,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回忆:结合“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等内容分析可知,本文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成长:结合“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分析可知,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本文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用心感悟生活,在其中找到自我。乙组:围绕“河流”从相关的几个方面,选取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结合“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等内容可知,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者的好多记忆和生活感悟都和河流有关。结合“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等内容分析可知,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结合“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等内容分析可知,从主题上看,河流既是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是自然风景,它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对生活生命的思索。
    10.答案:EFG
    解析:“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的意思是“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句意完整连贯,故“敌”后应断开;“不亦⋯乎”是反问句式,“乎”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不亦难乎”可译作“不也是困难的吗”,语意完整,故应在“乎”后断开,“苻坚之类”作“是也”的主语,两者之间不应断开,故应在“苻坚”前断开。
    11.答案:B
    解析:“金”指“钲”,古代军中乐器。
    12.答案:D
    解析:“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错,根据材料二中的“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可知,苻坚战例是失,吴汉战例是得,唐太宗认为可以作为万代借鉴的是这些战例的得失。
    13.答案:(1)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
    (2)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
    解析:(1)“却”,后退;“周旋”,辗转、追逐;“仆ト”,我;“缓辔”,放松缰绳,骑马缓行。(2)“出奇”,出奇制胜;“不意”,意料之外;“斯”,这;“相变”,变化。
    14.答案:①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②内因:苻坚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战而不具备分兵进攻的能力。
    解析:由题干可知,需从材料二中找到李靖对淝水之战中苻坚的评价语何,然后再分析李靖的观点。根据“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和“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可知,苻坚没有谋略,不善用兵。根据“‘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车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根据“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不可在险狭之地与敌交战,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之地做战场。将士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这样(作战)没有不胜利的。兵法上说.“指挥大军作战,要能控制部队进退。”东晋大元年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在淝水一岸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踏入我境,却临水列阵,是不想同我迅速作战。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苻坚的部下都说,“应当依仗淝水,不让晋军渡河上岸。我军兵多,对方兵少,这样做一定会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管退军,让他们渡河,(趁其渡河之时)我率领几十万骑兵朝河中行进,逼近并歼灭他们。”苻融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指挥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此大乱而不能停止。于是,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率兵与秦军在淝水之南激战,苻坚部队溃败。
    材料二:
    唐太宗问:“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李清答:“前代的战斗,多是凭借小智谋战胜没有智谋的人,凭借微小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如谢玄(在淝水)击破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唐太宗回过头命侍臣挑选出《谢玄传》来阅览,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好呢?”李靖答:“我看《苻坚载记》上说:‘(淝水之战)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独自得到保全。苻坚率领千余名残兵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没有实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慕容垂一军独自得到保全,苻坚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显了。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唐太宗问:“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李清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用兵能合却不能分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和副将刘尚分兵驻扎,相距二千里,公孙述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合击,大败公孙述,这是用兵能分而又能合导致的。”唐太宗说:“是的。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
    15.答案:C
    解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错误,“鸡犬林萝隐隐声”意思是鸡鸣、犬吠之声在林萝间隐隐传出,与“湖上晚归”的诗题相呼应,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并没有被破坏,心情也一直是恬淡安宁的。
    16.答案: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引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
    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解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迁移理解文外观点(审美鉴赏与创造);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指的是自身的观点、情感会投射到景物中。题干问的是“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那么我们就要关注诗人的心态和诗中景物的特点,先分析诗人的心态,然后分析这一心态与诗中景物的关联。结合诗歌标题可知,此诗写于诗人归家途中,而首句中的“归思清”直接点出诗人的心态,此时的他心境澄清,心态平和。然后分析在这一心态的影响下,诗中景物的特点。由“浑恐是蓬瀛”可知,归家途中的景物优美,让人如入仙境。因为诗人的心态是平和静谧的,所以在他的眼中,“桥横水木”“寺倚云峰”,宁静安详;“翠羽湿飞”“红渠香袅”,灵动明快。据此即可得出答案。思想内容鉴赏;首联写诗人乘船回家,途中景色迷人,仿佛仙境。诗人头枕船舷,归意弥清,举目四望,周围碧波荡漾、云雾茫茫,小船好像行在蓬瀛仙界。诗人隐居湖边,少了世俗的忧虑,表现出澄清的心境、逍遥的姿态。颔联展现归途中的静态景象,“桥横水木”“寺倚云峰”,景物悠然,时值秋天,小桥流水、山寺云峰,都沉浸在夕阳晚照之中,格外宁静,诗人尽情地享受着晚霞的沐浴,委婉地写出诗人内心幽静安闲,并不急于回家的状态。颈联由远及近,转而描写归鸟和红荷,雨后初晴,鸟儿的翅膀湿漉漉的,正安静地栖息,被诗人的船桨惊动,振翅回避。湖面微风轻拂,荷花姿态婀娜,清香馥郁,仿佛正在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归来。“如见避”“似相迎”以拟人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了翠鸟、红荷的状态,传达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尾联写船儿不紧不慢地在水面行驶,风平浪静,不知不觉地就到达了诛茅地,远远地听到鸡鸣、犬吠之声。靠近目的地,诗人心境愈发恬淡。
    17.答案:(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渌水荡漾清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猿则百叫无绝”)
    解析:
    18.答案:A.简洁生动,个性鲜明;B.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状况
    解析:A处,是说《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语言特点,结合后文“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可知,是说人物语言“简洁生动,个性鲜明”。B处,结合后文李贵的例子,李贵对于《诗经》中句子的曲解,符合其人物身份,由此可知此处是说人物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状况”。
    19.答案:②“不容置喙”修改为“毋庸置疑”,④“不是”修改为“不仅”,⑨“确实”后添加谓语动词“有”。
    解析:②句用词不当,不合逻辑,“不容置喙”的意思是“不容许插嘴”,此处语境的意思是不容怀疑,所以需改为“毋庸置疑”;④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句间关系是递进,不是并列,应改为“不仅”;⑨句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在“确实”后添加谓语动词“有”。
    20.答案:B
    解析:原文中“郭老头能吃饭”是说郭老头胃口好、食量大,“能”表示善于做某事,“能”之前可以用程度副词“很”“最”“非常”“特别”等修饰,这是区别于其他意义的形式标记。A项中的“能”表示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C项“不能”中的“能”表示情理上的允准。D项“只能”中的“能”表示环境上的许可。B项“数他能说”中的“能”表示善于、擅长,与原文句中加粗的“能”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21.答案:D
    解析:现代汉语中“A是A,B是B”有两种基本表意作用:一是用于对举,强调A和B二者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二是表示“地道”“不含糊”,强调A和B两者都是其该有的样子,含有褒义的感情色彩。原文中用“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形容主人公衣着干净整洁,即第二种用法。D项,“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是第二种用法,与原文相同。
    22.答案:①原文以排比形式列举了生活中的四种情形,让人自然想到俩老头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
    ②原文中“一起”反复出现,起到强调作用;
    ③原文与上下文多用短句的风格相一致。
    解析:原文画框的句子是四个并列的短句,每个短句前半部分以排比形式随机列举四种情形,后半部分则用“一起+动词”的形式。前面列举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给人列举未完的印象,让人自然想到俩老头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后半部分连续使用“一起”,起到了强调作用,同时“一起”后面的动词也有所变化,不呆板。另外,原文中多用短句,语言简洁、节奏明快,画框的句子也是短句,与原文行文风格一致。而改句则是平铺直叙的长句,把原句中列举的四种情形提取出来作为并列项,最后用“都一起去”作结,这样并没有列举未完的效果,在上下文中显得突兀,与原文口语化风格也不协调,因此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23.答案:
    敢于质疑权威,勇于突破权威
    在词典中,权威的释义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或者是“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对于前人树立的权威,我们应该尊重,因为那是前人认知实践的结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认识的深化,盲从权威、遮蔽双眼、一味信服早已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敢于质疑权威,我们应擦亮双眼;勇于突破权威,我们要敢于向前迈步。
    敢于质疑权威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勇于突破权威是要避免故步自封。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曾说过:“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众所周知,股市难以捉摸,市场瞬息万变,每一只股票都有巨大的升降空间,没有谁能一直预言成功。曾经年少的巴菲特尚未成为股市的神话,他在众多股票专家的权威声音中坚持自己的判断,通过对股票的深入分析和市场调查,依靠自己的判断在股海中邀游,受尽股票前辈们的讽刺。然而,相信自己、不断学习分析、敢于质疑权威的他,终于超越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筑就股坛奇迹。
    敢于质疑权威才能获得前进的原动力,勇于突破权威才能获得成功的支点。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敢于质疑是获得新知的前提。生活长进正如读书,有了质疑才能发现问题,直面问题才能突破自我。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注入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新的力量,从而不断前进,直到找到成功的方向。
    敢于质疑权威要以实践为基础,勇于突破权威要打破陈腐的牢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品社会,虽然我们耳熟能详“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等名言警句,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真正能够躬亲实践的却寥寥无几。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如果盲信苏联专家对中国地质构造的考察结论,没有日复一日地外出实践,就不可能首先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为新中国找到第一口油井;如果哥伦布不坚信地球是圆的,没有带着船队探寻地球的本来面貌,他的船队就不可能发现“新大陆”。
    对于权威,我们应该尊重,但是绝对不要盲从,因为盲目追随权威会有出错的时候。一味迷信权威,我们就会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行动就会不自觉地被专家的论断所束缚。迷信权威是阻碍一个人发展的敌人。敢于质疑权威,我们才能用一己之力带动新的发展;敢于突破权威,我们才能为人类的共同进步贡献力量。
    解析:
    相关试卷

    江西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成章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成章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4,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成章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44,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成章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