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化学(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化学(解析版)01
    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化学(解析版)02
    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化学(解析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化学(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Na+ K+ OH- Cl- B. Na+ Cu2+ SO42— NO3—
    C. Mg2+ Na+ SO42— Cl- D. Ba2+ K+HCO3— NO3—
    【答案】C
    【解析】分析:强酸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详解:A.因H+、O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Cu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选项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离子,选项C正确;D.HCO3-、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选C。
    2.若20g密度为ρg·cm-3的Ca(NO3)2溶液里含1gCa2+,则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 (  )
    A. B. C. 2.5ρ D. 1.25ρ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硝酸钙溶液的体积为:V===cm3,1g钙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ol,则该硝酸钙溶液中含有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ol,则该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O3-)===2.5ρmol•L-1,故答案为C。
    3.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 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 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酸碱中和反应属于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A为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B的反应属于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所以B为复分解反应;C的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Fe和氯化铜反应生成Cu和氯化亚铁,所以C属于置换反应;D的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D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C。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物质的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 时,它们与同一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反应,则消耗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是(  )
    A. 3∶4∶3 B. 1∶1∶1 C. 1∶2∶3 D. 3∶2∶1
    【答案】A
    【解析】设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三种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2c、3c;又因为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c)∶(2×2c)∶(1×3c)=3∶4∶3,消耗的Ag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3;AgNO3溶液浓度相同,所以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4∶3。选A。
    5.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答案】B
    【解析】
    6.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滤纸。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 蒸发 B. 萃取 C. 过滤 D. 蒸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发必须使用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等仪器,这些仪器都有,故A正确;
    B.萃取必须使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这些仪器都有,故B正确;
    C.过滤必须使用的漏斗、玻璃棒、烧杯等及滤纸等,这些仪器都有,故C正确;
    D.蒸馏必须使用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酒精灯、圆底烧瓶、冷凝管等,这些仪器中没有冷凝管,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C和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 一种化合物 B. 两种单质
    C. 两种化合物 D.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可以是CO或CO2,故A不选;
    B、碳单质是固体,不是气体,故B选;
    C、可以是CO和CO2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故C不选;
    D、可以是O2和CO或CO2的混合物,D不选;答案选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的数量单位
    B. 2 mol O2的摩尔质量是64 g/mol
    C. 当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微粒的质量总和相等(质量以g为单位)
    D. 1 mol SO2中含有2 mol氧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摩尔是物质量的单位,不是粒子的数量单位,故A错误;
    B.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与氧气的物质的量多少无关,故B错误;
    C.由于质量m=nM,故当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阿伏伽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微粒即1mol该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C正确;
    D. SO2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即1mol二氧化硫中含2mol氧原子而不是氧元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NA个H+的质量为1 g
    B. 2 L 0.5 mol/L Na2SO4溶液中含NA个Na+
    C. 32 g 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 标准状况下,1 mol H2O中含有NA个分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NA个H+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氢离子的质量为1g,A正确;B、2 L 0.5 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1mol硫酸钠,含有2mol钠离子,溶液中含2NA个Na+,B错误;C、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含有2NA个O原子,C正确;D、1 mol H2O中含有NA个分子,D正确。答案选B。
    10.由K2SO4、Al2(SO4)3、KAl(SO4)2形成的混合溶液,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mol·L-1,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 0.1 B. 0.15 C. 0.2 D. 0.25
    【答案】C
    【解析】
    【详解】溶液呈电中性,则满足:3c(Al3+)+c(K+)+c(H+)=2c(SO42-)+c(OH-),由于溶液中c(H+)和c(OH-)很小,可忽略不计,则有3c(Al3+)+c(K+)=2c(SO42-),则:3×0.4mol/L+c(K+)=2×0.7mol/L,所以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c(K+)=2×0.7mol/L-3×0.4mol/L=0.2mol/L,故答案为C。
    1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最本质原因是(  )
    A. 空气中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 m~10-7 m B. 光是一种胶体
    C. 雾是一种胶体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是胶体中的丁达尔效应,本质原因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详解】A、题干中所提及的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是一种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即10-9m~10-7m,故A正确;
    B、雾是胶体,光不是胶体,故B错误;
    C、雾是胶体,但这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美景的本质原因,故C错误;
    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性质,但本质原因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故D错误。答案选A。
    12.如图是10mL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之间相差2 mL,若x=5,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

    A. 4.4 mL B. 3.8 mL C. 3.6 mL D. 4.7 mL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量筒量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即眼睛、刻度、凹液面的最低处三点一线,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量筒从下到上刻度增大,由图示可知:数字xy之间相差2ml,若x=5,则y=3,一个小格为0.2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是3.6ml,故答案为C。
    13.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苛性钠
    酒精
    苏打
    硝酸铵
    标签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苛性钠为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标签正确,故A正确;
    B.酒精是易燃液体,标签正确,故B正确;
    C.苏打是碳酸钠为纯碱,无毒物质,标签贴错,故C错误;
    D.硝酸铵撞击或受热乙分解发生爆炸,属于爆炸品,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是( )
    A. ⑤②④③①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①④②⑤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需过量,NAOH除去Mg2+,BACl2溶液除去SO42-,NA2CO3除去CA2+和过量的BA2+,因此所加试剂的顺序是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故选项C正确。
    15.下列实验操作: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馏 ④取用药品 ⑤萃取 ⑥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A. ①②⑥ B. ②③⑥ C. ③④⑥ D. ④⑤⑥
    【答案】A
    【解析】①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故①正确;
    ②溶解固体时搅拌是加速溶解,故②正确;
    ③蒸馏用蒸馏烧瓶,不用玻璃棒,故③错误;
    ④取用药品用药匙,不用玻璃棒,故④错误;
    ⑤萃取用分液漏斗,不用玻璃棒,故⑤错误;
    ⑥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故⑥正确.故选A.
    16.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可能表示: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可以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故①正确;
    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如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Cu2++2OH-=Cu(OH)2↓+BaSO4↓,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故②错误;
    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故③正确;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2H++SO42-+Ba2++2OH-=BaSO4↓+2H2O,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故④错误;
    所以可以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有①③,故答案为D。
    17.如果Mg2+、M、Fe3+和Cl-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1∶3∶2∶2共存于同一溶液,那么M可能是(  )
    A. CO32- B. NO3- C. OH- D. 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Mg2+、M、Fe3+和Cl-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1:3:2:2共存于同一溶液,设Mg2+、M、Fe3+和Cl-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3mol、2mol、2mol,则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1mol×2+2mol×3=8mol,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2mol×1=2mol,由电荷守恒可知M应为阴离子,且所带电荷总数为8mol-2mol=6mol,结合其物质的量为3mol,可知M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但Fe3+和CO32-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不能共存,只有SO42-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熔融状态下或溶解于水时能导电的物质叫做电解质
    B. 强电解质的溶液导电性一定很强
    C. Na2O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它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而导电,因此Na2O是非电解质
    D. 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但它是强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熔融状态下或溶解于水时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故A错误;
    B.导电性的强弱与单位体积内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数目有关,与强、弱电解质的溶液无关,故B错误;
    C.Na2O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它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而导电,故NaOH是电解质,但Na2O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则Na2O也是电解质,故C错误;
    D.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但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Na+和HCO3-,则NaHCO3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应为根据已知条件“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R:2M=22:2×9=22:18,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因为22:18=4.4g:a,解之得:a=3.6g;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质量=4.4g+3.6g-1.6g=6.4g;∴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6.4g:3.6g=16:9.故选A.
    20.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钾晶体
    分离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装置
    或仪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不混溶,可以选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B、氯化铵受热容易分解,可以选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故B错误;C、CCl4和Br2的沸点不同,可以选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分离CCl4中的Br2,故C错误;D、CO2和HCl都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故选A。
    21.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A. 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即Mr(X)<Mr(Y)<Mr(Z);
    A.根据m=nM=M,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Z,现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无法判断,故A错误;
    B.根据密度ρ=,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故B正确;
    C.气体的物质的量n=,Vm和气体的状态有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Vm不一定等于22.4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mol,故C错误;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Mr(Y)=0.5Mr(Z),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4:1,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 在通常情况下,22.4L的氯化氢气体中含有的HCl分子数小于NA
    D. 10 ℃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0.3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0.3mol•L-1,设溶液体积为VL,则含有Na+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mol•L-1×VL):(0.3mol•L-1×VL)=2:1,故A正确;
    B.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所以1L水吸收22.4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气体摩尔体积与状态有关,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无法求出,所以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时,其浓度不一定等于1mol•L-1,故B错误;
    C.在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通常情况下的22.4L的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HCl分子数小于NA,故C正确;
    D.10℃时,0.35mol/L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CO3-+OH-=CO32-+H2O
    B. 2HCO3-+Ba(OH)2=BaCO3↓+2H2O+CO32-
    C. HCO3-+Ba2++OH-=H2O+BaCO3↓
    D. 2HCO3-+Ba2++2OH-=2H2O+BaCO3↓+CO3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则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相等,碳酸氢钠电离产生的碳酸氢根离子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碳酸根离子再与钡离子结合为碳酸钡沉淀,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过量,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BaCO3↓+H2O,答案选C。
    24.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000Vρ/(17V+22400)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所给的式子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4可得,分子表示了溶液的质量,是合理的,但分母表达的是将溶剂的体积与气体的体积直接进行加和得到溶液的体积,这显然是错误的,A项错误;
    B.假设取溶液的体积为1L,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本义有:,分子表达了溶质质量,分母表达了溶液的质量,B项正确;
    C.将所给的式子分子分母同除以22.4可得:,分子表达了溶质质量,分母表达了溶液的质量,C项正确;
    D.将所给式子变形得:,分子代表了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母代表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A项
    25.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8molN2,右边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64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左边CO和CO2分子数之比为1:3
    B. 右边CO的质量为14g
    C. 右边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2倍
    D. 若改变右边CO和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处,若保持温度不变,则前后两次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5:6
    【答案】D
    【解析】
    【分析】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所以右侧气体物质的量==2mol,CO和CO2质量为64g,设CO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2-x)mol,28xg+44(2-x)g=64g,x=1.5mol,则CO的物质的量为1.5mol,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5mol,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所以右侧气体物质的量==2mol,CO和CO2质量为64g,设CO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2-x)mol,28xg+44(2-x)g=64g,x=1.5mol,则CO的物质的量为1.5mol,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5mol;
    A.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所以右边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1.5mol:0.5mol=3:1,故A错误;
    B.m(CO)=nM=1.5mol×28g/mol=42g,故B错误;
    C.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右边气体平均摩尔质量==32g/mol,与氧气摩尔质量相等,所以混合气体与氧气密度之比为1:1,故C错误;
    D.若改变右边CO和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处,则左右空间体积之比为2:1,充入二氧化碳和CO物质的量为4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压强之比,所以其压强之比为(8+2)mol:(8+4)mol=5:6,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6.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240 mL 1.0 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胶头滴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2)标签所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240 mL 1.0 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量取硫酸时应选用以下_____规格的量筒(填选项)。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4)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计算所需体积的浓硫酸;②向量筒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③立即将稀释后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④然后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至刻度线;⑤把容量瓶盖盖紧,上下颠倒摇匀。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经过测定,某同学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③洗涤烧杯内壁后将洗涤液弃去④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
    【答案】(1). 250mL容量瓶 (2). 18.4 mol/L (3). 13.6mL (4). B (5). ②③④ (6). ①⑤
    【解析】
    【分析】(1)依据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
    (2)依据C=计算浓硫酸的物质量浓度;
    (3)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所含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依据所需浓硫酸体积选择合适的量筒;
    (4)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正确操作步骤解答;
    (5)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分析判断误差。
    【详解】(1)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需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则给出仪器还缺少的为250mL容量瓶;
    (2)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8.4mol/L;
    (3)溶液稀释前后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4mol/L=1.0mol/L×0.25L,解得V=13.6L,应选择50mL量筒,故答案为B;
    (4)①用量筒取计算所需体积的浓硫酸,故①正确;
    ②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故②错误;
    ③应等到冷却后才能转移液体,故③错误;
    ④定容时,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直到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故④错误;
    ⑤把容量瓶盖盖紧,上下颠倒摇匀,使瓶内溶液混合均匀,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5)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导致量取的浓硫酸偏多,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的浓度偏高,①选;
    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对溶液的浓度不会产生影响,故②不选;
    ③洗涤烧杯内壁后将洗涤液弃去,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③不选;
    ④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④不选;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故⑤选;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正常操作,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⑥不选;
    故答案为①⑤。
    27.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Fe3+、Cu2+、SO42-等离子,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亚铁(Fe+2FeCl3=3FeCl2)。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所加试剂均为过量)请回答:

    (1)试剂①应该是___________,A 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
    (2)步骤①采取的操作为__________,步骤③中还需分离提纯方法是蒸发浓缩、______。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铁粉 (2). 铁、铜 (3). 过滤 (4). 冷却结晶(过滤) (5). Fe+2H+=Fe2++H2↑
    【解析】
    【分析】工业废水中含大量硫酸亚铁、Cu2+和少量的Na+,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结合流程可知,①为Fe,操作①为过滤,则B中主要含硫酸亚铁,A中含Cu、Fe,加入试剂②为H2SO4,操作②为过滤,得到C为Cu,B中主要含FeSO4,操作③为蒸发、浓缩、结晶、过滤,可得到FeSO4.7H2O,以此来解答。
    【详解】(1)从废水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亚铁铁粉,因此 应该加入过量的铁粉做还原剂,由于铁过量,所以所得固体包括Fe和 Cu,发生两个反应即:2Fe3++Fe═3 Fe2+、Cu2++Fe═Fe2++Cu;
    (2)步骤①是从溶液中分离固体,则分离提纯方法是过滤;步骤③是从溶液中提取溶质,故要先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
    (3)A为Fe、Cu混合物,加入稀硫酸溶解Fe,生成FeSO4和H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H+=Fe2++H2↑。
    28.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1)含0.3 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g H2O2所含原子数与0.2molH3PO4所含原子数相等。
    (3)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____。
    (4)如果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24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那么将36.5gHCl溶于水中配成溶液500mL,则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
    (5)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氧气重116g,若充满二氧化碳重122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g,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1). 0.45mol (2). 13.6g (3). SO2 (4). 1 (5). 28g/mol
    【解析】
    【分析】(1)Al2(SO4)3中n(Al3+):n(SO42-)=2:3;
    (2)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结合分子构成计算;
    (3)根据N=×NA可知摩尔质量越大,含有的分子数越小;
    (4)用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是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的2倍,碳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阿伏加德罗常数增加一倍,则碳原子的摩尔质量变为24g/mol;
    (5)设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容器质量为m,则:m+n×32g/mol=116g,m+n×44g/mol=122g,解得,n=0.5mol,m=100g,充满气体后的质量为114g,所以气体的质量为114g-100g=14g,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气体的摩尔质量计算。
    【详解】(1)Al2(SO4)3中n(Al3+):n(SO42-)=2:3;故n(SO42-)=n(Al3+)=×0.3mol=0.45mol;
    (2)0.2molH3PO4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时,所含原子数相等,则需要0.4molH2O2,其质量为0.4mol×34g/mol=13.6g;
    (3)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由N=×NA可知,质量相同时气体分子数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摩尔质量越大,含有的分子数越小,所以含有分子数最少的是摩尔质量最大的二氧化硫;
    (4)用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是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的2倍,碳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阿伏加德罗常数增加一倍,则碳原子的摩尔质量变为24g/mol,HCl的摩尔质量也变为73g/mol,故36.5gH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配成溶液500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
    (5)设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容器质量为m,则:m+n×32g/mol=116g,m+n×44g/mol=122g,解得,n=0.5mol,m=100g,充满气体后的质量为114g,所以气体的质量为114g-100g=14g,物质的量为0.5mo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g/mol。
    29.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甲所示)。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MgCl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填字母)。
    a. 天平 b. 烧杯 c. 漏斗 d. 玻璃棒
    (2)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bd (2). H++OH-=H2O (3). Mg2++2OH-===Mg(OH)2↓ (4). 有白色沉淀生成 (5). Ag++Cl-=AgCl↓
    【解析】
    【分析】(1)溶解MgCl2固体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2)反应是将NaOH滴入Mg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参加反应,首先发生反应是酸碱中和,图象对应OA段;
    (3)酸反应完后,再是沉淀反应,曲线中对应A点之后,当Mg2+完全沉淀后,沉淀质量不再改变;
    (4)溶液中存在Cl-不参与反应,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Cl沉淀。
    【详解】(1)溶解MgCl2固体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故答案为:b、d;
    (2)反应是将NaOH滴入Mg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参加反应,首先发生反应是酸碱中和,图象对应OA段,所以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3)酸反应完后,再是沉淀反应,曲线中对应A点之后,当Mg2+完全沉淀后,沉淀质量不再改变,所以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4)溶液中存在Cl-不参与反应,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Cl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所以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30.A、B、C、D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Na+、Ba2+、Cu2+、Ag+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Cl-、SO42-、CO32-、NO3-中的某一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5mL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B盐溶液呈蓝色。
    ②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而D盐溶液无明显现象。
    (1)根据上述事实,推断这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HCl→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gNO3 (2). CuSO4 (3). Na2CO3 (4). BaCl2 (5). Ba2++CO32-=BaCO3↓ (6). Ba2++SO42-=BaSO4↓ (7). CO32-+2H+=CO2↑+H2O
    【解析】
    【分析】B盐的溶液呈蓝色,说明B盐中含有Cu2+,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盐中含有Ag+;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说明C盐中含有CO32-;又A、B、C、D四种盐均为可溶性盐,故A盐为AgNO3;C盐为Na2CO3,B盐为CuSO4;D盐为BaCl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B盐的溶液呈蓝色,说明B盐中含有Cu2+,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盐中含有Ag+;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说明C盐中含有CO32-;又A、B、C、D四种盐均为可溶性盐,故A盐为AgNO3;B盐为CuSO4;C盐为Na2CO3,D盐为BaCl2;
    (2)①C+D为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之间的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CO32-=BaCO3↓;
    ②B+D为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之间的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SO42-=BaSO4↓;
    ③C和HCl反应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