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1论语十二章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1论语十二章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1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1论语十二章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2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1论语十二章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设计,共10页。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
    对接高考
    1.本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考生应注意总结和把握。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
    2.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论语》的相关内容多有涉及,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加关注。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1.走近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治。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变革时期。他总结了前人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开私人讲学的先例。相传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论语》中记载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孔子晚年还修订了《诗》《书》等著作。
    2.熟悉作品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论语》的语言精练,名句迭出,许多名言警句至今仍然常用。下面摘录其中一部分以供欣赏。
    《论语》中的名句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我,却忧虑不了解别人。”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说话,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
    (6)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不值得责备呀。”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说:“他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
    (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好像浮云。”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1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14)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向孔子)问政治。孔子道:“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1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1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有人对孔子说:“拿恩惠来回答怨恨,怎么样?”孔子道:“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
    (1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出自《论语》的成语
    巧言令色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不耻下问 三思而行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犯而不校 任重道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循循善诱 后生可畏
    过犹不及 名不正则言不顺 成人之美
    欲速则不达 和而不同 见危授命 怨天尤人
    当仁不让 血气方刚 割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
    道听途说
    3.了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4.读准字音
    佾(yì) 篑(kuì)
    5.一词多义
    而eq \b\lc\{\rc\ (\a\vs4\al\c1(①任重而道远(连词,表示进一步,相当于, “而且”),②人而不仁(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连词,表示顺承,相当, 于“就”)))
    就eq \b\lc\{\rc\ (\a\vs4\al\c1(①就有道而正焉(动词,接近,靠近),②故能就其深(动词,成就)))
    重eq \b\lc\{\rc\ (\a\vs4\al\c1(①任重而道远(形容词,重大,重要),②商人重利轻别离(动词,重视,看重),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动词,重叠),④卷我屋上三重茅(量词,层),⑤添酒回灯重开宴(副词,再次,重新)))
    知eq \b\lc\{\rc\ (\a\vs4\al\c1(①知者不惑(形容词,同“智”,明智,聪明),②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③温故而知新(动词,知道,懂得)))
    复eq \b\lc\{\rc\ (\a\vs4\al\c1(①克己复礼为仁(动词,归复),②不敢出一言以复(动词,回答,答复。这里是, 辩解的意思),③复行数十步(副词,再,又),④山重水复疑无路(形容词,重复)))
    6.词类活用
    (1)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2)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
    (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4)请事斯语矣(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
    7.特殊句式
    (1)敏于事而慎于言(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如礼何(固定句式。如……何,译为“把……怎么样”)
    (4)小子何莫学夫《诗》(固定句式。何莫……,表反问的句式,译为“为什么不……呢”)
    任务 一 理解文章内容
    1.老子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家后起,力反儒家之言礼。老子对于“礼”的理解与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请结合“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谈谈你的理解。
    答:_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这个东西,忠信不足的产物,是产生祸乱的主要根源,认为“礼”是外在,是虚华,道家讲究实用,追求朴素。孔子所讲的礼,是以道德仁义为背景的礼,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孔子言礼必兼言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二者兼融,乃可表达人心到一恰好处。礼乐必依凭于器与动作,此皆表达在外者。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其意义。故仁与礼,一内一外,若相反而相成。__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那么文学的文、质和做人有必然关系吗?
    答:_无论是文还是质,谈的都是文学语言的审美风格;文质彬彬,谈的是人的气质修养。按照哲学的话语,文,更理性,质,更感性。在这里,大约是孔子对理想人格——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养成的思索,即一个具备德行、才干、学识的人,如何培养。他看重的是“文”(文学、文化等兼有)的教化功能。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都看重文学的教化功能,按照康德的说法,“教育让人成为人”。所以,即便是战乱年代,吴宓、朱光潜,还是要开“文学与人生”这样的课程,就是看重文学对人的潜移默化。当然,学了文学就一定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吗?这倒未必,口蜜腹剑者并不少见。文质彬彬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不能只有理性如机器,也不能只有感性如动物,是儒家情理合一的教育观、人生观的体现。__
    任务 二 把握观点态度
    1.理解“道”的内涵
    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是否相同?哪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
    (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就有道而正焉。
    答:_第一个“道”是道理、真理。第二个“道”是路。第三个“道”是道德,侧重指品德、学问。
    第一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因为这句话是孔子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应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__
    2.理解“好学”的内涵
    (1)请结合《〈论语〉十二章》,说说“好学”的标准或条件。
    答:_①坚定学习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②学习(工作)中应是多做少说。③遇到机会,时常向道德高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__
    (2)孔子认为“好学”之“学”学什么?请结合第十二章谈谈。
    答:_孔子认为,“学”主要是学《诗经》经典。不学诗,无以言。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与观察能力,可以锻炼自己的合群性,不仅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用在与父母、国君的相处上。总之,要“学”的内容很广泛。__
    《〈论语〉十二章》主要阐述了孔子关于贫富、义利、自我要求等方面的观点,以及孔子重视《诗》的教育作用,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课内素材
    《论语十二章》中有很多对我们现代人有启发的观点,如“义利观”。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他并不反对人们对“利”的追求,只是他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是君子的最高境界,对道义的追求比谋取财富更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君子都会把奉行仁义道德放在追逐财富之上。这种对“义”的至高追求也成了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孔子之后,这种“义利观”便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成为影响中国人处事做人的一条法则。很多人为了“义”可以放弃仕途,甚至牺牲生命。孔子对道义的坚守与执着,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了几千年来无人可超越的一座高峰,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座不朽丰碑!
    【适用话题】 “君子与小人”“伟大人物身上的伟大精神”“钱财与道义”等。
    课外素材
    孔子在学习方面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地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适用话题】 “虚心学习”“精益求精”“艺无止境”等。
    技法迁移
    对话描写
    《论语》从文本形式上看,是“重在记言”的语录体。书中大量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口语大量充斥其中,读起来亲切自然,有一种与圣人面对面交谈的感觉,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要把人物写具体、写活,就得让人物说话,即对人物语言进行细致的描写。人们常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正是人物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心灵表述,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透露,它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等。所以,语言描写就成为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
    迁移练笔
    仔细观察与体会,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生活片段,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对话描写。
    答: “碰壁”的玩笑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一)课内文化常识
    君子
    ①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如《诗经·大雅·桑柔》:“君子实维,秉心无竞。”②有道德的人。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小人恐矣,君子则否。”③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如《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小人
    ①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如《孟子·滕文公上》:“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②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如《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③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小人实不才。”
    儒学
    儒学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流派。
    儒学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后来,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施思想钳制,使儒家成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
    儒学以“仁”为核心,注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在封建社会中,中国人代代传授“四书”“五经”。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与儒家的影响有关。
    (二)课外文化常识
    天文名词解释(一)
    【参商】 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壁宿】 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流火】 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北极星】 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彗星袭月】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显现,太子丹却畏其不去。
    【运交华盖】 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①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①敏:勤勉。②有道: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③正:匡正。
    子曰:“人而④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孔子说:“人如果不仁的话,怎么来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的话,怎么来对待乐呢?”
    ④而:如果。
    子曰:“朝闻⑤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早晨领悟了真理,晚上死去都可以。”
    ⑤闻:领悟。
    子曰:“君子喻⑥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晓得的是利。”
    ⑥喻:明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⑦也。”(《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
    ⑦省:反省。
    子曰:“质⑧胜文⑨则野,文胜质则史⑩。文质彬彬⑪,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搭配得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
    ⑧质:质朴、朴实。⑨文:华美、文采。⑩史:虚饰,浮夸。⑪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⑫,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参说:“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自己的责任,不是担子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停止,不是路途遥远吗?”
    ⑫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⑬,止,吾止也。譬如平地⑭,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还差一筐土没有堆上去,停止不做,这是自己停止的。好比平地堆山,虽然刚刚倒下第一筐土,有志于前进,这是自己要前进的。”
    ⑬篑:盛土的竹筐。⑭平地:填平洼地。
    子曰:“知⑮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⑮知:同“智”。
    颜渊问仁。子曰:“克⑯己复礼为仁。一日⑰克己复礼,天下归⑱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⑲。”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⑳斯语矣。”(《颜渊》)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⑯克:约束。⑰一日:一旦。⑱归:称赞,称许。⑲目:条目,细则。⑳事:实践,从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奉行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言:字。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诗》呢?《诗》可以即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用来观察风俗民情政治得失盛衰,可以用来交往朋友,可以用来讽刺评论不平的事情,近则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则可以用来侍奉君主,并且可以认识许多鸟兽草木的名称知识。”
    夫:那。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讽刺时政。迩:近。
    相关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7 兼爱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7 兼爱学案,共10页。

    语文人教统编版6.2 *五石之瓠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6.2 *五石之瓠学案,共7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5.2* 大学之道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5.2* 大学之道学案设计,共9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1论语十二章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