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主题5 实验原理和方法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主题5 实验原理和方法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01
    主题5 实验原理和方法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02
    主题5 实验原理和方法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主题5 实验原理和方法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主题5 实验原理和方法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
    真题快递+天天练A组 满分:66分 限时:45分钟
    天天练B组 满分:45分 限时:30分钟
    eq \a\vs4\al(真) eq \a\vs4\al(题) eq \a\vs4\al(快) eq \a\vs4\al(递)
    1.(3分)(2022·江苏卷)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SO2气体
    B. 用装置乙制取SO2水溶液
    C. 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SO2
    D. 用干燥pH试纸检验SO2水溶液的酸性
    2.(3分)(2021·江苏卷)下列由废铜屑制取CuSO4·5H2O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除去废铜屑表面的油污
    B. 用装置乙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废铜屑
    C. 用装置丙过滤得到CuSO4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
    3.(3分)(2020·江苏卷)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4.(3分)(2020·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5.(3分)(2019·江苏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 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l·L-1NaOH溶液
    C. 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6. (3分)(2019·江苏卷)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7.(3分)(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8.(3分)(2018·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eq \a\vs4\al(天) eq \a\vs4\al(天) eq \a\vs4\al(练) eq \a\vs4\al(A) eq \a\vs4\al(组)
    1.(3分)(2023·南京、镇江八校联考)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原理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实验室用如题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NaHCO3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装置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eq \\al(2-,3)+2H+===CO2↑+H2O
    B. 向装置Ⅱ洗气瓶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以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C. 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冷却试管内溶液有利于析出NaHCO3固体
    D. 析出NaHCO3固体的上层清液中不存在HCO eq \\al(-,3)
    2.(3分)(2023·苏州昆山六校高三联合调研)氯的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Ⅰ中可将KMnO4换成MnO2
    B. 装置Ⅱ洗气瓶中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C. 装置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5Cl-+ClO eq \\al(-,3)+3H2O
    D. 装置Ⅴ锥形瓶中可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尾气
    3.(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装置甲利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
    B. 装置乙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
    C. 装置丙验证非金属性S>C>Si
    D. 装置丁检验石蜡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4.(3分)(2023·南通八校高三联考)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2CO3的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CO2
    B. 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NH3
    C. 用装置丙制备NaHCO3晶体
    D. 用装置丁加热NaHCO3固体制备Na2CO3
    5. (3分)(2022·苏州质量调研)实验室模拟工业提镁,其相关原理或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6.(3分)(2023·镇江高三期初)下图为实验室制备ClO2并验证其氧化性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控制甲装置滴加硫酸溶液的量,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甲产生SO2气体
    B. 装置乙中应通入过量的SO2
    C. 装置丙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体现了ClO2具有氧化性
    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7.(3分)(2023·南通如东高三期初检测)实验室以废铁屑、氨气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备少量摩尔盐[(NH4)2Fe(SO4)2·6H2O]。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FeSO4溶液
    B. 用装置乙制取NH3
    C. 用装置丙将氨气通入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NH4)2Fe(SO4)2·6H2O
    8.(3分)(2023·盐城伍佑中学期初)下列利用海带提取单质碘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灼烧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得到I2的CCl4溶液
    D. 用装置丁提纯粗碘
    9.(3分)(2023·扬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0.(3分)(2023·南京高三期初调研)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1.(3分)(2022·苏州质量调研)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12.(3分)(2023·镇江高三期初)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13. (3分)(2023·南通如皋高三期初调研)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14.(3分)(2023·南通如东高三期初检测)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eq \a\vs4\al(天) eq \a\vs4\al(天) eq \a\vs4\al(练) eq \a\vs4\al(B) eq \a\vs4\al(组)
    1.(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eq \(\s\up7(),\s\d5(①)) eq \(\s\up7(),\s\d5(②)) eq \(\s\up7(),\s\d5(③)) eq \(\s\up7(),\s\d5(④))
    A. 装置①可用于酒精萃取溴水中的Br2
    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NO等气体
    C. 装置③可用于分离粗盐中的泥沙
    D. 装置④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2.(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用装置甲制备NaHCO3晶体
    B. 用装置乙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C. 用装置丙分离苯和溴苯
    D. 用装置丁测定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根据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4.(3分)(2022·北京卷)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3分)(2022·全国甲卷)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6.(3分)(2022·浙江)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人若误服会中毒。现将适量某样品(成分为亚硝酸钠或氯化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7.(3分)(2022·辽宁卷)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8.(3分)(2023·南京镇江八校联考)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9.(3分)(2023·苏州昆山六校高三联合调研)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10.(3分)(2023·泰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11.(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12.(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3.(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15.(3分)(2023·江苏模拟优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主题5 实验原理和方法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
    eq \a\vs4\al(真) eq \a\vs4\al(题) eq \a\vs4\al(快) eq \a\vs4\al(递)
    1. C 解析:60%硫酸和NaHSO3(s)可发生反应:H2SO4+2NaHSO3===Na2SO4+2SO2↑+2H2O,因此装置甲可以制取SO2气体,A正确;气体通入液体时“长进短处”,装置乙可以制取SO2水溶液,B正确;SO2不会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装置丙不能吸收尾气中的SO2,C错误;SO2水溶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其酸性,D正确。
    2. D 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除去铜屑表面的油污,A正确;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铜与双氧水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硫酸铜,B正确;装置丙为过滤装置,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杂质,得到硫酸铜溶液,C正确;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硫酸铜固体,而不是CuSO4·5H2O,D错误。
    3. D 解析:碳酸钙盛放在锥形瓶中,盐酸盛放在分液漏斗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A正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B正确;加入的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后,部分碳酸钙未反应完,碳酸钙是难溶物,因此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正确;CaCl2·6H2O易失去结晶水,因此不能直接加热蒸发得到,可由氯化钙的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析出六水氯化钙结晶体,D错误。
    4. B 解析:加入碘水后,溶液呈蓝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并不能说明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A错误;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镁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此时溶液温度上升,可证明镁与盐酸反应放热,B正确;BaCl2、CaCl2均能与Na2CO3反应,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BaCO3或CaCO3或二者混合物,C错误;向H2O2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中H2O2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D错误。
    5. D 解析: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所测为稀释液的pH,不是原溶液的pH,实验操作错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错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及洗涤、定容、摇匀、装液,由于容量瓶上有容积、温度和唯一刻度线,若将氢氧化钠直接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后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引起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引起实验误差,B错误;在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Al(OH)3+3HCl,若用蒸干氯化铝溶液,由于HCl的挥发,加热后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AlCl3完全水解成氢氧化铝固体,不能得到AlCl3固体,C错误;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乙烯与NaOH溶液不反应且乙烯难溶于水,可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乙烯中的少量SO2,D正确。
    6. C 解析: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Fe3+,而此时的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A错误;黄色沉淀为AgI,说明加入AgNO3溶液优先形成AgI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AgI与AgCl属于同种类型,则说明Ksp(AgI) 7. B 解析: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MnO2与浓盐酸常温下不反应,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错误;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
    8. B 解析: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Na2CO3―→+NaHCO3,酸性:H2CO3>>HCO eq \\al(-,3),A错误;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CCl4将I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正确;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Fe+Cu2+===Fe2++Cu,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Cu2+>Fe2+,C错误;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AgI的溶度积,但由于NaCl、NaI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I溶度积的大小,D错误。
    eq \a\vs4\al(天) eq \a\vs4\al(天) eq \a\vs4\al(练) eq \a\vs4\al(A) eq \a\vs4\al(组)
    1. C 解析:CaCO3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A错误;CO2也能被Na2CO3溶液吸收,应用饱和NaHCO3溶液,B错误;冰水有利于NaHCO3的析出,C正确;上层清液中存在HCO eq \\al(-,3),D错误。
    2. C 解析: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需要加热,题中装置Ⅰ缺少加热装置,因此不能用MnO2代替高锰酸钾,A错误;NaHCO3与HCl反应生成CO2,CO2能与装置Ⅲ中的KOH反应,KClO3产率降低,除去氯气中HCl常用饱和食盐水,B错误;Cl2与KOH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得到KCl和KClO3,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5Cl-+ClO eq \\al(-,3)+3H2O,C正确;Ca(OH)2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OH-含量低,不能完全吸收氯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D错误。
    3. C 解析:装置甲中,分液漏斗的下尖端没有靠近烧杯内壁,A错误;加热时,I2易升华,KMnO4易分解,所以装置乙不能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B错误;硫酸、碳酸、硅酸都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且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碳酸与硅酸钠反应,都属于强酸制弱酸的反应,所以装置丙能验证非金属性S>C>Si,C正确;装置丁中,虽然KMnO4溶液褪色,并不能说明石蜡中含有不饱和烃,因为其分解产物中含不饱和烃也能使KMnO4溶液褪色,D错误。
    4. A 解析: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选图中固液不加热装置,A正确;收集氨气的试管口不能密封,应塞一团棉花,B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口在液面下易发生倒吸,且制NaHCO3应向含有NH3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C错误;加热固体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应选坩埚,D错误。
    5. C 解析:制取HCl气体时,可以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也可以用NaCl固体与浓硫酸作用,但用浓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不能制得HCl气体,A错误;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不仅能吸收水蒸气,还能吸收HCl,B错误;在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可以抑制MgCl2的水解,从而获得纯净的MgCl2,C正确;电解MgCl2的尾气为Cl2,Cl2难溶于饱和NaCl溶液,吸收效果差,D错误。
    6. B 解析:装置甲为二氧化硫的制备装置,A正确;装置乙中二氧化硫与氯酸钠、稀硫酸混合溶液反应制备二氧化氯气体,为防止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氯反应,干扰二氧化氯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通入的二氧化硫必需适量,不能过量,B错误;装置丙中盛有的碘化钾溶液与二氧化氯气体反应生成单质碘,溶液变蓝色用于验证二氧化氯的氧化性,C正确;装置丁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氯,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
    7. A 解析: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过量的Fe可以防止Fe2+被氧化,A符合题意;收集NH3的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不应该用橡皮塞,B不符合题意;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与硫酸反应,容易引发倒吸,而丙装置不能防倒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由于产品带结晶水,故不能将溶液蒸干,应该采取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操作,D不符合题意。
    8. A 解析:海带的灼烧要使用坩埚,A错误;海带灰难溶于水,用过滤方法除去,B正确;I2更易溶解在CCl4中,且CCl4密度比水大,与水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C正确;碘单质易升华,碘蒸气遇装有冷水的圆底烧瓶发生凝固,得到纯净的碘固体,从而得到提纯,D正确。
    9. A 解析:加热时质量不变,说明杂质除尽,A正确;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可溶于苯,不会出现白色沉淀,B错误;Fe可能有剩余,也可被磁铁吸引,C错误;醛基也能使溴水褪色,不能说明样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
    10. D 解析:碳酸钠和乙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酸性强于碳酸,Ka(CH3COOH)大于Ka1(H2CO3),A不符合题意;向4 mL 0.1 ml·L-1CuSO4溶液中滴加1 ml·L-1氨水至沉淀溶解,得到铜氨溶液,再加入8 mL 95%乙醇[Cu(NH3)4]SO4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B不符合题意;NO2和N2O4分别为红棕色和无色气体,且两者转化为可逆反应,把两个体积相同、封装有等量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分别同时浸泡在热水和冰水中,观察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平衡移动情况,能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会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不能检验溶液X是否含有SO eq \\al(2-,4),D符合题意。
    11. C 解析:氯水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使KSCN显红色,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A错误;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只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B错误;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溴单质可以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单质,使淀粉显蓝色,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的氧化性,C正确;向装有溶液X的试管中滴入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才能检验溶液X中是否含有NH eq \\al(+,4),D错误。
    12. D 解析:向KBr溶液中加入少量苯,通入适量Cl2后充分振荡,发生反应2KBr+Cl2===2KCl+Br2,生成的溴单质在有机层苯中的溶解度更大,观察有机层呈橙红色,则证明氧化性:Cl2>Br2,A正确;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呈血红色,说明Fe2+被氯水氧化为Fe3+,即证明Fe2+具有还原性,B正确;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CuSO4溶液,有固体析出,再加水观察固体是否溶解,固体不溶解,则证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C正确;用pH计测量浓度均为0.1 ml·L-1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因CH3COONH4中CH3COO-和NH eq \\al(+,4)都会发生水解,无法比较Kh(CH3COO-)13. D 解析:亚硫酸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钠、亚硫酸钠都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即使铁被氧化,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还会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亚铁离子不能使KSCN溶液变色,B错误;淀粉不水解或部分水解,溶液都会变蓝色,C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和水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正确。
    14. C 解析: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溶于苯,不能用浓溴水除苯中少量的苯酚,A错误;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二氧化碳、氯化氢都能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B错误;向试管中加入2 mL 10% NaOH溶液,再滴加数滴2% CuSO4溶液,振荡,得到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C正确;捏住玻璃球,弯曲胶管使管口向上,挤压玻璃球,使溶液从玻璃管口喷出即可排出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D错误。
    eq \a\vs4\al(天) eq \a\vs4\al(天) eq \a\vs4\al(练) eq \a\vs4\al(B) eq \a\vs4\al(组)
    1. D 解析:酒精易溶于水,因此不能作萃取剂,A错误;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此装置②不可用于收集NO,B错误;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氨气、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因此装置④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D正确。
    2. D 解析: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不能蒸发结晶,A错误;生成的乙炔中含有H2S杂质,H2S也可以使溴水褪色,应先除去H2S,B错误;苯和溴苯互溶,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C错误;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被草酸根离子还原,滴定终点高锰酸钾溶液过量,溶液显浅紫色,可以测定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D正确。
    3. B 解析:金属钠点燃后伸入CO2的集气瓶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生成了C,说明CO2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Na被氧化,A正确;升高温度,促进CH3COO-的水解,溶液碱性增强,c(OH-)增大,由于Kw也增大,故c(H+)也有可能增大,导致pH减小,故这种情况是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一般情况下,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小于两者之前体积之和,但此时苯与CH3COOH混合后体积增大,说明混合过程中削弱了CH3COOH分子间的氢键,且苯与CH3COOH之间的作用力弱于氢键,C正确;由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方程式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反应前后电导的差别在于OH-和CH3COO-两种离子(CH3COOCH2CH3、CH3CH2OH为非电解质,不电离),故OH-的电导率大于CH3COO-的电导率,D正确。
    4. D 解析:实验室由海水制取蒸馏水用蒸馏的方法制备,装置正确,A正确;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很大,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存在于下层,B正确;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将粗盐溶与水形成溶液,用过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C正确;直接加热FeCl3·6H2O会促进水解,生成的HCl易挥发,得到氢氧化铁,继续加热会使氢氧化铁分解产生氧化铁,得不到FeCl3固体,D错误。
    5. C 解析:CH3COONH4中NH eq \\al(+,4)水解,NH eq \\al(+,4)+H2O⥫⥬NH3·H2O+H+,会消耗CH3COO-水解生成的OH-,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不能说明Kh(CH3COO-)<Kh(HCO eq \\al(-,3)),A错误;浓盐酸也能与KMnO4发生反应,使溶液紫色褪去,B错误;K2CrO4中存在平衡2CrO eq \\al(2-,4)(黄色)+2H+⥫⥬Cr2O eq \\al(2-,7)(橙红色)+H2O,缓慢滴加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黄色变成橙红色,C正确;乙醇和水均会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D错误。
    6. C 解析:KClO3与亚硝酸钠会发生反应:KClO3+3NaNO2===KCl+3NaNO3,若为NaCl,滴加硝酸银和足量稀硝酸也能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亚硝酸有氧化性,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溶液变为黄色,C正确;稀硝酸可以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可以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错误。
    7. C 解析: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热量损失较多,不能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A错误;NaClO和Na2SO3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根据现象进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B错误;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1滴Na2CO3溶液,若有浑浊产生,则说明Ba2+没有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C正确;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应检验是否有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存在,可选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碘水是用来检验淀粉的试剂,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错误。
    8. D 解析:两者饱和溶液浓度不同,无法比较,A错误;浓硫酸密度大于水,应将反应后产物注入水中,B错误;SO2中S为+4价,不是最高价,无法比较非金属性,C错误;AgCl转化为更难溶的AgI,D正确。
    9. C 解析: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的酸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A错误;试纸变蓝,说明X溶液中有I2或具有氧化性物质,能将I-氧化成I2,B错误;苯酚浊液变澄清说明苯酚生成了苯酚钠,故S2-结合H+能力强,C正确;生成的黄色沉淀是AgI,因为生成的是溶解度更小(Ksp更小)的沉淀,D错误。
    10. A 解析:Mg(OH)2会转化为更难溶的Cu(OH)2,A正确;酸性条件下,NO eq \\al(-,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B错误;说明苯酚酸性强于HCO eq \\al(-,3),C错误;Br2易挥发,也可与AgNO3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D错误。
    11. B 解析: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的关系式为2KMnO4~5H2C2O4,两组实验中高锰酸钾都是过量的,无法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生成的锰离子可作催化剂,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错误;加热NaI固体和浓磷酸的混合物生成碘化氢,碘化氢易挥发,浓磷酸不易挥发,为难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B正确;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则酸性为苯酚大于碳酸氢根离子,C错误;应先加入淀粉溶液,最后加入硫酸,否则可能会先发生反应,试剂顺序不合理,D错误。
    12. B 解析: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检验,A错误;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可探究Na2CO3和NaHCO3溶解度相对大小,B正确;NH4HSO3反应生成的SO2不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C错误;由于水解液中含硫酸,故加入的悬浊液被中和,可能没有预期现象出现,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到碱性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D错误。
    13. D 解析: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生成含有一氯甲烷和HCl等的混合物,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是一氯甲烷,是HCl,A错误;SO2的漂白性应用品红溶液验证,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体现了其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错误;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对实验有干扰,无法判断H2O2、Fe3+的氧化性强弱,C错误;题给实验操作可以产生银镜,利用银镜反应可以检验蔗糖水解产物的还原性,D正确。
    14. A 解析: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说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A正确;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乙醇蒸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说明产生了乙烯,B错误;因为氢氧化钠过量,可以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没有实现沉淀转化,不能比较溶度积常数,C错误;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Ka2Ka1·Ka2,D错误。
    15. C 解析:溶液变蓝,表明溶液中含有淀粉,但不能证明淀粉没有水解,A错误;NaOH溶液中加入的CuSO4溶液物质的量过多,溶液不显碱性,生成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不能将葡萄糖氧化,所以未出现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X不是葡萄糖,B错误;5 mL 0.1 ml·L-1 KI溶液中加入1 mL 0.1 ml·L-1 FeCl3溶液,I-过量,但溶液中仍含有Fe3+,则表明Fe3+与I-的反应为可逆反应,C正确;常温时,同浓度的HCOONa溶液、NaClO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则表明后者的水解程度大,HClO的酸性比HCOOH弱,则结合质子的能力:HCOO-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B
    室温下,向0.1 ml·L-1HCl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溶液温度上升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C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 m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BaCO3
    D
    向0.1 ml·L-1H2O2溶液中滴加0.1 ml·L-1KMnO4溶液,溶液褪色
    H2O2具有氧化性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浓度均为0.05 m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I)> Ksp(AgCl)
    C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 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
    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
    D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 >Ksp(AgI)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
    将固体放置在坩埚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整个坩埚与固体的质量为m1,再次加热、冷却、称量质量为m2
    若m1=m2,则说明杂质已除尽
    B
    检验苯中的苯酚
    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浓溴水,观察现象
    滴加溴水后,若未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苯中不存在苯酚
    C
    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物质
    取少量固体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若磁铁能吸引,则固体物质为Fe3O4
    D
    验证CH2===CHCHO
    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取样品与过量溴水混合,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溴水褪色,说明样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选项
    探究方案
    实验目的
    A
    向2 mL 1 m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1 ml·L-1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比较Ka(CH3COOH)和Ka1(H2CO3)的大小
    B
    向4 mL 0.1 ml·L-1CuSO4溶液中滴加1 ml·L-1氨水至沉淀溶解,再加入8 mL 95%乙醇,过滤
    制备[Cu(NH3)4]SO4·H2O晶体
    C
    把两个体积相同、封装有等量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分别同时浸泡在热水和冰水中,观察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向溶液X中滴加少量稀硝酸,然后滴入几滴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检验溶液X是否含有SO eq \\al(2-,4)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FeSO4溶液是否变质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r2的氧化性比I2强
    D
    向装有溶液X的试管中滴入稀NaOH溶液,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检验溶液X中是否含有NH eq \\al(+,4)
    选项
    探究方案及现象
    探究目的
    A
    向KBr溶液中加入少量苯,通入适量Cl2后充分振荡,观察有机层颜色变化
    氧化性:Cl2>Br2
    B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Fe2+具有还原性
    C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CuSO4溶液,有固体析出,再加水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用pH计测量浓度均为0.1 ml·L-1的CH3COO
    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Kh(CH3COO-)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取少量久置的Na2SO3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
    Na2SO3粉末是否变质
    B
    将铁片置于盐酸中,充分溶解后,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铁片表面是否已被氧化
    C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加热后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碘水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D
    向品红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氯水是否具有漂白性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加入足量浓溴水,振荡、静置、过滤
    B
    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将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
    C
    配制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向试管中加入2 mL 10%NaOH溶液,再滴加数滴2%CuSO4溶液,振荡
    D
    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
    将尖嘴垂直向下,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B
    缓缓加热0.5 ml·L-1CH3
    COONa溶液到60 ℃,并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
    溶液的pH逐渐减小
    溶液中c(H+)逐渐增大,c(OH-)逐渐减小
    C
    常温下,将50 mL苯与50 mL CH3COOH混合
    所得混合溶液的体积为101 mL
    混合过程中削弱了CH3COOH分子间的氢键,且苯与CH3COOH分子间的作用弱于氢键
    D
    利用电导仪测定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反应中电导率的变化(溶液温度不变)
    随着反应进行,电导率逐渐减小
    OH-的电导率大于CH3COO-的电导率
    A. 由海水制取蒸馏水
    B. 萃取碘水中的碘
    C. 分离粗盐中的不溶物
    D. 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固体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CH3COO-和HCO eq \\al(-,3)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浓度均为0.1 ml·L-1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Kh(CH3COO-)B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CrO eq \\al(2-,4)、Cr2O eq \\al(2-,7)相互转化的影响
    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
    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Cr2O eq \\al(2-,7)的方向移动
    D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先加入少量KClO3溶液,再加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B
    加到少量KMnO4溶液中,再加硫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褪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C
    先加到少量FeCl2溶液中,再加入稀盐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变黄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D
    先加入少量Na2SO3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量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ClO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O3溶液,对比现象
    C
    判断反应后Ba2+是否沉淀完全
    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加1滴Na2CO3溶液
    D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将SO2和CO2分别通入水中达到饱和,用pH计立即测定溶液的pH,比较pH大小
    确定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B
    向Cu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验证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
    C
    将SO2通入NaHCO3溶液后,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验证非金属性:S>C
    D
    向盛有1 mL 0.1 m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 mL 0.1 ml·L-1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继续滴加0.1 ml·L-1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验证:Ksp(AgI)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溶液变红
    Ag+的氧化性一定比Fe3+的强
    B
    将X溶液滴在KI-淀粉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I2
    C
    向苯酚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浊液变清
    C6H5O-结合H+的能力比S2-的弱
    D
    向2支均盛有2 mL相同浓度Na3[Ag(S2O3)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KCl、KI溶液,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有黄色沉淀
    Ksp(AgI)>Ksp(AgCl)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1 mL 0.1 ml·L-1MgSO4溶液中滴入2 mL 0.1 ml·L-1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2 mL 0.1 ml·L-1CuSO4溶液,白色沉淀逐渐变为蓝色
    Ksp[Mg(OH)2]>Ksp[Cu(OH)2]
    B
    向3 mL Fe(NO3)3溶液中滴加几滴HI溶液,振荡,再滴加1 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I-的还原性比Fe2+的强
    C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苯酚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者红色更深
    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D
    苯和液溴在FeBr3的催化下发生反应,将得到的气体直接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用两支试管各取5 mL 0.1 ml·L-1的KMnO4溶液,分别加入2 mL 0.1 ml·L-1和0.2 ml·L-1的H2C2O4(草酸)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后者褪色更快
    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B
    加热NaI固体和浓磷酸的混合物
    有气体产生
    生成了HI气体
    C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
    浊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碳酸
    D
    分别在20 ℃、30 ℃下,取0.1 ml·L-1KI溶液,向其中先加入0.1 ml·L-1的硫酸,再加入淀粉溶液,发生反应4H++O2+4I-===2I2+2H2O
    30 ℃下,溶液更快出现蓝色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将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混合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验证产物中是否含有CO2
    B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探究Na2CO3和NaHCO3溶解度相对大小
    C
    将NH4HSO3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SO2能与BaCl2溶液反应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验证淀粉已水解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验证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B
    将纯净的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验证SO2的漂白性
    C
    向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
    验证氧化性:H2O2>Fe3+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产生了银镜
    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
    B
    加热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有乙烯生成
    C
    向2 mL 0.1 ml·L-1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 ml·L-1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 ml·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Mg(OH)2]>Ksp[Fe(OH)3]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Kw<Ka1(H2CO3)·Ka2(H2CO3)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0%的硫酸溶液,加热试管3~4 min,滴入碘水
    溶液变蓝
    淀粉没有水解
    B
    向1 mL 1 m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5 mL 2 ml·L-1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 有机物X, 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说明X不是葡萄糖
    C
    取5 mL 0.1 ml·L-1 KI溶液,加入1 mL 0.1 ml·L-1 FeCl3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3+与I-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D
    常温时,测定同浓度的HCOONa溶液、NaClO溶液的pH
    pH(HCOONa)结合质子的能力HCOO->ClO-
    相关试卷

    主题4 化学变化与规律 第3练 催化剂和催化机理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 这是一份主题4 化学变化与规律 第3练 催化剂和催化机理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共14页。

    主题4 化学变化与规律 第1练 物质转化历程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 这是一份主题4 化学变化与规律 第1练 物质转化历程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1024个电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3 有机化学基础 第4练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练习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 这是一份主题3 有机化学基础 第4练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练习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共14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主题5 实验原理和方法 第1练 基础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装置AB(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考前天天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